21. 第二十一章(捉蟲) 開門紅(2 / 2)

服務員麵露猶豫,道:“這,我說了也不算……”

“姐,您幫我商量商量唄。不然這樣,您幫我去問問,要是咱這裡的師傅能做,我現成定一鍋,要是咱這兒的師傅不會,作為回報,我把他們教會,怎麼樣?”

服務員忙道:“我去問問。”

周嘉妮出去給邱則銘打了個招呼,畢竟給人家安排了個親戚,要是一會兒服務員出來搭訕問他這事,再穿幫就不好了。

邱則銘:……

他吃頓飯的工夫,就在本地多了門親戚?

不過這丫頭也不是問他行不行,就是通知他一聲,通知完就回去了。

周嘉妮成功打入了後廚。

後廚一個大師傅,一個學徒,還有兩個年齡四十出頭的嬸子。

這倆嬸子會做樣式簡單的花卷,捏包子、做火燒、包餛飩什麼的都好手,但不會造型複雜的花饃。

見周嘉妮是個年輕的小姑娘,其中一個嬸子道:“同誌,你會做花饃?”

花饃她們聽說過,知道過年的時候有些地區會蒸花饃,據說做的特彆漂亮,啥造型都有,但僅僅是聽說,沒找到路子學。

周嘉妮笑道:“太複雜的不敢保證,簡單的能做點。”

現成有揉好的麵,周嘉妮洗了洗手就開始操作,揉好麵團,手指靈巧的捏出大致的形狀,再用剪子剪出頂部的花冠造型,在下端剪出魚鱗狀的小口子,再仔細按壓好,這是代表石榴籽。

最後單獨揪一塊麵搓出細長條,捏出花朵造型,圈在石榴上做裝飾,一個漂亮的石榴花饃就做好了。

看的那兩位嬸子驚歎不已。

接著又拿過新的麵團,捏出大致的桃子造型,還借助刀背割出中間的縫隙,又單獨做了葉子貼上去,一個活靈活現的桃子落到了麵板上。

隨後又開始做柿子,做柿子的時候還要了根辣椒把,洗乾淨插在‘柿子’頂端,當柿子把。

接著開始做剩下的那倆。

兩位嬸子看的眼珠子都不舍得轉一下,等幾個花饃做好,兩人開始自己上手操作的時候,已經一口一個小周師傅的喊上了。

做好的花饃放到旁邊醒一醒,醒完再上鍋蒸,周嘉妮就趁這時間一邊指點那倆嬸子,一邊跟大廚聊上了。

大廚叫鄒凱,三十五六的年紀,個頭不高,體型微胖。

甭管哪個年代,人們對有點手藝的人都特彆願意多交流兩句。

尤其這時候信息流通不發達,周嘉妮露的這一手,在他們看來,說絕活都不為過。

自然的,等周嘉妮問到他們這裡蔬菜供應的事時,鄒凱不但沒有任何反感,反而跟她說起這邊的情況,道:“咱這邊每天蔬菜的用量並不是特彆大,最缺的是糧食和肉類,每個月都緊巴巴的。”

然後他友善地笑問道:“小周同誌,你其實是來賣菜的吧?”

周嘉妮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

鄒凱還有那倆嬸子都笑著打趣了兩句。

“要說還得是你們年輕人,腦子就是活泛啊。”王嬸子笑道。

這樣的推銷方式他們不但不反感,反而還覺得挺有意思,而且賺大發了。

鄒凱道:“小周同誌,恐怕要讓你失望了。咱這兒都是農場送菜,長期跟他們那邊合作。不過……”他指指還在等著上鍋的花饃,“難為小周同誌這份心意,今天我留三十斤。”

表示一下支持。

“那可真是太好了,謝謝鄒師傅。”周嘉妮表達完謝意,又失望地苦笑道,“我還以為咱們有機會達成長期合作和呢。”

鄒凱笑著搖了搖頭。

即便沒有農場,也有離鎮子更近的馬家大隊、李村大隊等,怎麼也輪不到前進大隊啊。

接下來談價格問題,不同的菜不同的價格,鄒凱道:“你今天帶了什麼菜來?”

“好幾種呢,都是早上現摘的,露水還在上頭掛著呢,車子就在外頭停著,鄒師傅您跟我出去看看,濟著你挑。”

擱平時就打發學徒跟著出去隨便挑幾樣了,但鄒凱對周嘉妮這種為了賣菜主動傳授花饃技術的操作震驚且惋惜。

他還想這小姑娘是不是讓村裡誰忽悠了?

多少有點不忍,便親自跟著出去看菜。

等鄒凱看到擺在牛車上、裝滿蔬菜的筐子時,震驚之餘一種莫名的舒適感油然而生——太整齊了。

菜色新鮮,大小均勻,關鍵是碼的整整齊齊,比農場抬過來的那些歪瓜裂棗好太多了。

沒辦法,他們隻是鎮級國營飯店,得等上頭挑完了,才是他們的。

“小周同誌,你們前進大隊的菜都這麼好啊?”

當然不是,她專挑好的要啊!

鄒凱看看紫中透亮、順溜溜的大茄子,再瞧瞧旁邊鮮嫩翠綠、根也特彆乾淨的菠菜,又看看那邊的韭菜、豆角、芸豆啥的,作為廚師,看的太神清氣爽了。

感覺哪種不留點都挺可惜。

最後一揮手,道:“每種給我留十斤。”

一會兒農場來的菜他往彆處調一部分。

每種十斤,可不止三十斤了,周嘉妮眉開眼笑地道:“多謝鄒師傅支持我們前進大隊。”她朝邱則銘一伸手,道,“邱同誌,麻煩把本子和筆遞給我,我記一下鄒師傅要的菜。”

邱則銘挑挑眉,把那本‘原版菜譜’遞了過去。

周嘉妮眉頭也動了動,再次感歎有個會打配合的同誌簡直太省心了。

然後在鄒凱旁邊把本子翻的嘩嘩響,她得保證翻頁速度不快不慢,瞥過來的人能捕捉到幾個關鍵字。

鄒凱正在看菜,拿起個茄子掂了掂,不錯,果肉緊實,確實正當頭的新鮮。

再拿了倆辣椒看了看,聞了聞,辣椒氣味濃烈,不錯。

轉頭準備喊店裡的人出來搬菜的時候,目光掠過周嘉妮手上正在翻的頁麵,一下凝住了。

“周同誌,你這上頭、寫的這是……”

周嘉妮隨意地道:“哦,我記的菜譜。”她說完謙虛地笑道,“嗐,在您麵前談這個那是班門弄斧了。”

“不不不,我剛才看到一個絲瓜蒸肉、冬瓜丸子,好像還有…芙蓉雞片?周同誌,您祖上有做廚師的?”

不奇怪鄒凱的震驚,這時候的廚師會什麼,全看師父會什麼、教什麼。

若遇到有真本事的師父,能按著菜係的學,如果拜的師父也是半吊子水平,那徒弟得在半吊子上再減一半。

另一則,還得看師父會不會傾囊相授呢。

很多師父教徒弟都會藏一手,徒弟伺候到老,都不一定能學到師父的全部本領。

所以彆看是國營飯店的大廚,不說手藝,隻說見識的話,鄒凱不一定比周嘉妮懂的多。

鄒凱:多少有點欺負人了!

絲瓜他也會幾種炒法,但這絲瓜蒸肉,連鄒凱都覺得新鮮。

冬瓜丸子他會,那個芙蓉雞片他師父會,但師父沒教他,教給了他某個師兄。

他跟師父學的另外的拿手菜。

現在卻在周嘉妮這裡看到了芙蓉雞片的製作方法。

看到歸看到,這道菜周嘉妮真願意讓他細看,他也不敢學,要是被師父誤會他偷師,麻煩可就大了。

可那道絲瓜蒸肉,他屬實好奇。

周嘉妮重新被請回店裡,鄒凱欲言又止的。

人家來賣點菜,都教過花饃了,再問人家要那道菜譜,他實在張不開嘴。

周嘉妮矜持地端了端架子,沒好抻太久,道:“鄒師傅,除了剛才的花饃,我再用兩道菜譜,換咱們的長期合作行不行?”

鄒凱撓了撓頭,道:“周同誌,常年供應的話上頭領導就該問了,很難批下來。但兩三個月我就可以做主,我答應你,每年跟你們要兩三個月的蔬菜供應,量也不會太大,每天二十斤。”

說完他補充道:“也不用兩道菜譜,我看看那道絲瓜蒸肉就行。”

花饃不能不算上,他是從學徒過來的,比誰都清楚想從師父手裡學點技術有多不容易。

所以讓他昧著良心問人家要兩道菜譜,他實在做不到。

“成交!”

周嘉妮嗤啦把那頁撕下來遞了過去,道:“這道菜我寫了三種餡料…嗐,我跟您說這個,您不比我懂啊!”

兩人都覺得自己賺了。

尤其周嘉妮這邊,她覺得絲瓜蒸肉太簡單了,還在想著若是鄒凱後悔,她就念念目錄讓對方再挑一樣。

但鄒凱掃了一眼,就視若珍寶般收了起來,並手寫了個短期合作協議。

收購價格上,隻有菠菜一分五,其他的菜根據種類一分六、一分七、最高的是秋芸豆,一分八。

但村裡有啥送啥,要保證新鮮。

今天要留的菜過完稱、結了賬,後廚那邊喊周嘉妮,花饃蒸好了。

趁著如今關係正熱乎,周嘉妮心虛的瞥一眼吧台服務員,忘掉之前說的話,商量不帶票,高價買。

鄒凱找前台問了問這個月的糧票份額,大手一揮批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