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位小同誌就是好, 處處替隊裡想著。
張寶生樂得見眉不見眼,煙袋鍋子往嘴邊遞了好幾次都合不上嘴抽,笑道:“你倆跟我去趟張老四家, 論編東西來說,張老四手藝最好,沒不服他的。”
周嘉妮和邱則銘跟上,她道:“頭一天上工就聽翠雲嬸子說了, 我這草帽就是四大爺的手藝, 我還找四大爺編了倆籃子給家裡寄回去,手藝沒得說。”
張寶生倒不知道這事, 也沒多想,以為就是尋常的笸籮筐子,還納悶城裡咋連個笸籮買不著?
到了張老四家, 張寶生打了個招呼,目光往地上一掃, 就頓住了。
張大娘熱情地過來拉周嘉妮的手,道:“小周同誌,你看看是這樣式的不?”
這回她老伴兒好生琢磨了一番, 有兩款籃子返工好幾回才編成。
地上擺著四個收納籃, 周嘉妮依次看過去,麵帶欣喜地點點頭道:“就是這樣的, 四大爺手太巧了。”
之前讓張大爺編了款花邊鏤空的,這回去掉鏤空的部分,實心編到頂,邊緣是波浪狀,也很好看。
除了這款,還有元寶形手提籃、圓形斜口籃子、方形斜麵收納托盤。
元寶型那個的提手做成活扣, 能放下去,也能立著。
這款也是帶蓋的,底部還加了一圈外八形的高腳裝飾。
張寶生聽張老四媳婦誇完,這才知道小周同誌居然走一步看步,早就計劃好了不說,還幫張老四提供了新思路,他拿著那幾個籃子翻來覆去地摩挲,看看哪款都覺得稀罕,連聲道:“好,好,這樣式怪好看!”
接著馬上召集村裡為數不多的幾個手藝人開會,有徒弟的把徒弟帶過來,將他們地裡的活安排給彆人,去收拾隊裡那批的藤條,先湊一批籃子。
張寶生覺得周嘉妮他們不用等七八天,這些籃子小的拿二十個,大的每種各十個就夠他們拿的,籃子編完他們就出發。
而且周嘉妮跟他提了再從村裡捎上一百斤菜的事,出發的時候安排人把他們送上火車,那頭她聯係家裡人來接。
周嘉妮又讓師傅們增加了一批尺寸大小不同的杯墊、鍋墊。
她交待好要求,剩下的工作由張老四主持。
周嘉妮讓張寶生找毛筆和紅墨水。
張寶生現在就愛聽周嘉妮說話,一張嘴一個點子。
他樂顛顛地問:“用那個乾啥?”
周嘉妮笑眯眯地道:“找個寫字好看的,在筐子底寫上‘前進大隊編織坊’這幾個字,要不然人家怎麼知道這好看的籃子是咱這兒出的。”
張寶生一聽是這個理,馬上道:“讓小邱寫,小邱一手好字。”而後又嗬嗬笑,“咱這也算作坊了!”
周嘉妮握著左手摩挲兩下搶了個紅包,改口:“隊長,一半一半吧。”
“成!”
小周同誌說啥就是啥,張寶生趕緊去安排。
等著出貨的這幾天裡,邱則銘跟在隊長身邊看地,選位置,出主意。
周嘉妮則倒背著手滿村溜達,遇上熱情地大娘嬸子邀請,還進家裡坐坐。
這大概是唯一在村裡瞎溜達還特彆受歡迎的一個人了。
村裡要搞大棚菜,還有周嘉妮準備去省城出差、出差都想著幫社員創收的事已經傳開了,嬸子大爺們看見她就跟看家裡子侄一樣。
蔬菜還沒摘,她倒是又收了二十來斤乾豇豆。
在趙梅幫她打完一張袼褙後,也抽空回娘家幫她收了二十來斤。
鹹菜醃了幾天,口感越發好,這天晚飯前周嘉妮掀開蓋子,搭配著裝了兩罐。
趙梅已經嘗過這鹹菜了,又清又脆,酸辣爽口,特彆下飯,張開山和惠惠爺倆吃飯的速度都比之前快些。
周嘉妮端過去的那一小碗,不知不覺就見底了。
於晚霞跟孫萍直接提出要掏錢跟周嘉妮買。
周嘉妮道:“壇子裡的湯能重複用,吃完你們買黃瓜青辣椒啥的補上一半就是了。”
兩人滿口應下來。
周嘉妮裝好鹹菜,問趙梅借了惠惠替下來的那個壞掉的書包,裹著準備出門。
先去了邱則銘借住的老鄉家,在門口喊了聲,邱則銘就兩步跑了出來,眉眼帶笑地道:“小周同誌,你這是頭一次來找我,有啥指示?”
周嘉妮都想翻個白眼,乾嘛要強調這是頭一次來找他?
白昊陽端著碗跟出來,探頭探腦地,看見周嘉妮眼睛一亮,揚眉打招呼:“嗲…啊,周同誌!”
周嘉妮臉皮一抖,塵封的記憶突然就開了個口子。
她都忘了,上輩子白昊陽給她起過外號,名曰嗲精。
邱則銘轉頭,一個眼刀子飛了過去。
周嘉妮皮笑肉不笑地衝他點了點頭:“白昊陽同誌!”
白昊陽嘿嘿笑道:“你來找我們銘哥啥事?”
周嘉妮拿出一罐鹹菜給邱則銘,道:“那天讓邱同誌看了好幾回車的黃瓜紐子醃好了,請邱同誌嘗嘗。”還補充一句,“罐頭瓶子洗乾淨了還我。”
邱則銘眼裡迸出驚喜。
罐頭瓶子裡有黃瓜、有青紅辣椒、大片的薑和厚片的蒜,還有醬色湯汁,看一眼都覺得胃口大開。
白昊陽盯著都就著咽了口飯,笑道:“周同誌太慷慨了,謝謝周同誌啊!”
送給他銘哥,等同於也送了他跟汪前進一部分,特彆熱情地連聲道謝。
這小鹹菜,光看著都覺得開胃。
周嘉妮笑眯眯地望了他一眼,然後笑容一收,衝邱則銘道:“我這人記仇,給誰吃都彆給白昊陽同誌吃!”
當她沒聽到呢!
邱則銘含笑點頭:“好!”
白昊陽大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