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第九十三章 一更(2 / 2)

隻是現在沒法說,便道:“以前沒計劃,現在麼…跟大家一起努力,把編織廠發展起來。”

邱則銘回頭看了眼呼嚕打得震天響的盛滿糧,重新轉回來看著周嘉妮,說出自己的想法:“小周同誌,等我去部隊後,你跟我走吧!”

周嘉妮猛地轉頭看過去,瞳孔地震。

這是對她表白了嗎?

她心口一陣兵荒馬亂的狂跳,不是激動,是乍然間聽到這種邀請,有點慌。

之前有幾次錯覺,感覺小邱同誌對自己好像有些不同,但轉而又覺得自己像是想多了。

畢竟這段時間接觸也沒那麼頻繁,即使有交流,也是正常往來,周嘉妮已經連錯覺都沒有了,沒想到在盛叔一起一伏的呼嚕聲中,他發起了表白。

嗯,她沒判斷錯,這就是表白。

周嘉妮深吸了一口氣,微笑婉拒:“我、我吧…我這人就是、我不太合適…就是,我這輩子沒想過跟誰,我覺得奔事業挺好。”

誰知道邱則銘上輩子有沒有官配,她答應了,這條線可就亂了。

看著結結巴巴地小周同誌,邱則銘嘴角輕揚,道:“奔事業挺好,咱倆的想法不謀而合,我的計劃也是先立業,再成家。”

又低聲道:“我不是說現在,估計也得一年半或者兩年後。”

周嘉妮:……感情前半段話她白說了。

邱則銘擔心再聊下去又被拒絕一次,便沒再提了,轉而說起塑料大棚的事,道:“塑料大棚的實驗,我打算帶著劉岩一起做。”

劉岩是本村人,聰明勤快,也願意學,從現在就開始帶著他一起,防止將來出現技術斷層。

周嘉妮點點頭,小邱同誌考慮周全,也心細,同樣也說明,他從到這兒的頭一天起,就做好準備離開了。

到達鎮上把盛滿糧喊起來,一起去了國營飯店。

回到村裡交了牛車,周嘉妮打開她的大書包,把手伸進去,將貨款取出來報賬,還拿了幾張外彙券。

張寶生他們已經知道送去的樣品當場被洋鬼子買走的事了,盛滿糧昨晚打電話回來就是告訴村裡,那樣品得接著做,還得按以前的計劃,多做幾套放到百貨大樓倉庫備著,萬一哪天又開張呢。

此時看見外彙券,張寶生跟劉通都稀罕地圍了過來,道:“這就是外彙券啊,反麵這是洋鬼子的話吧?”

外彙券背麵印著英文。

李敬黨從外頭進來,張寶生趕緊把外彙券遞過去,有點驕傲地道:“李副廠長,看看小周他們帶回了啥?咱們送到友誼商店的樣品,洋鬼子當場買走了倆。”

李敬黨見過外彙券,對著個不稀奇,但也很高興收納凳從友誼商店賣出去這件事,笑道:“開門紅啊!”他掃了一圈,核心乾部差不多都在,就道,“張廠長,正好大家都在,我再去把四大爺叫來咱們一起開個會,定一下哪天上房梁。同時,從其他大隊的招聘工作也得展開了。”

這要是往回倒半月二十天的,估計大家一聽從彆的大隊招人這事會本能的排斥,但經過這段時間趕產量的事,也意識到了人手短缺帶來的不便。

所以張寶生沉默了一下,朝小周看了一眼,見小周的神色也帶著支持,便點頭道:“行,叫張老四來開會吧。”

邱則銘去把張老四喊了過來。

在看到桌子上的外彙券後也很激動,咧嘴笑道:“這法子行,小周同誌當初這點子出的真好,咱這算不算出口了?”

張寶生雖然對於產品被洋鬼子相中並買走這事十分高興,但他沒往深處想,現在聽張老四一提,高興地拍了下腿,才正式反應過來,道:“還真是,哎呀,咱的筐子出國了!”

接下來提到人手、提到產量,張老四也意識到事情的嚴峻性。

雖然他們很努力的在培養人手,可做生不如做熟,有經驗的手藝人肯定比培養新人效率高,也就沒反對了。

他也下意識看向周嘉妮,如此一來,李敬黨就不得不多問了句:“周科長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嗎?”

周嘉妮嚴肅道:“招人和購買材料同時進行,談的時候我們要分清順序,是先提出收材料幫他們創收,再在收材料的基礎上表示給提供多少個工作崗位,待遇與手藝掛鉤。同時還要請公社出麵擬一份合同,來編織廠上班,也得遵守咱們的規定,比如私下買賣這一項上,咱們怎麼跟百貨大樓那邊簽的協議,其他村的手藝人得一起遵守。”

張寶生不由坐直了,點頭道:“小周…周科長說的在理!”

好家夥,他都沒想到。

張老四幾個也紛紛表示,道:“對對對,咱答應百貨大樓給他們供的貨不能私人買賣,他們來掙錢也得遵守。”

邱則銘道:“往後咱們的編織品款式會越來越豐富,即便沒跟百貨大樓簽過協議,也儘量約束一下,倒是可以按小周同誌之前的提議,比如指定某種款式允許私人買賣。”

“從起步就規定好,好過將來市場混亂後再現製止強。”

李敬黨點頭,將大家的建議記錄下來,道:“這事我會去公社溝通,大家還有什麼建議需要補充的?”

周嘉妮看了他一眼,道:“上次我與李副廠長提過,咱們的原材料能不能有規劃的進行人工種植。總不能每年等著老天爺賞飯,老天爺給的飯有限,吃完了就得依仗其他大隊,將來如果咱們的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原材料遠遠不夠的時候,人家有彆的心思,完全可以拿這個卡咱們的脖子,所以我提議從現在開始就得預防。”

“當然,我隻是說萬一,如果大家能友好相處那最好不過,咱們也願意帶著其他大隊一起致富,可怕就怕……”

張老四已經冷哼一聲,道:“友好相處?那不能夠!每年各大隊為水源都得輪幾次棍子,等咱做大了,沒人使壞才怪。這事小李秘書…哦,李副廠長知道,每年不得下來調節幾回?”

李敬黨笑道:“以前的事咱不提了,隻說往後的發展。我覺得小周同誌的提議不錯,可以酌情考慮,我也會及時向公社彙報,聽聽領導的意思。”

周嘉妮道:“如果能批下來最好,自己手裡握著原材料,心裡不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