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佩蘭才知道侄女居然幫著下鄉的村裡辦了工廠, 她說的工資居然是這麼掙的,可驕傲了,當時跟嫂子道:“把出口談下來那就是大功一件, 這成績拿到哪個廠子都耀眼,不用卡兩年, 妮妮也能通過招工招回來。”
當地不批準那也是不舍得放走人才,而不是單純的不同意。
意義不一樣。
餘慧芳也開心,就著又順口給小姑子說了周嘉妮提議村裡弄大棚,還上報紙以及在當地做報告的事。
周佩蘭驚喜之餘叮囑嫂子道:“甭管那獎狀還是報紙、照片,可得留好了, 這都是實打實的成績, 將來回城說不定用得上。”
知道大棚蔬菜的主要負責人還是侄女在鄉下找的對象,就詳細問了問未來侄女婿的情況, 聽到說年後就帶著妮妮回家看看,遂放下心來。
回城後拋妻棄子的有、拋夫棄子的也有, 這情況哪兒都不缺。
他們不做那負心人,但也不能讓彆人負了, 知道家裡住址就多一層保障。
餘慧芳:“我知道,這些東西都留著呢。”
周佩蘭:“年後如果能談下出口業務, 想辦法讓咱妮妮上次省城報紙, 將來回省城也方便。”
到時候她找這邊的同學幫忙聯係一下。
餘慧芳聽著心裡十分熨帖,當時還道:“你多操操心了。”
“我是她親姑, 說這客氣話乾啥?”
雖然閨女在鄉下混的如魚得水, 可終歸還是希望孩子回來。
不過時間匆忙,回去冷鍋冷灶的還得收拾,周佩蘭沒顧上看侄女的獎狀和報紙,等年初二再來看看。
薑新鳳因為閨女回來, 沒待多久又帶著孩子離開,情緒大起大落,胃口就有點不好,晚飯沒吃多少。
本來想留下洪靜丹,但小姑娘跟姥姥這邊有些眼生,周佩蘭就帶著走了。
薑新鳳滿心牽掛:“大人還好,鳴鳴也懂事了,可丹丹那麼點,回去冷鍋冷灶的等著現做飯,她那個奶奶估計也沒個好臉色,你說這……”
餘慧芳:“吃完飯讓萬裡騎車再去看看,要是丹丹願意跟著舅舅走,就帶回來。”
餘慧芳猜著,婆婆是怕小姑子家那邊再打起來嚇著孩子。
周萬裡吃完騎車去了妹妹家一趟,快九點的時候才回來,把洪靜丹接了回來,還拿了她明天要穿的衣服鞋襪。
“佩蘭她大姑姐沒再鬨,就是現收拾著做飯啥的,吃到現在。”周萬裡道,“家裡炕窄,我把丹丹哄過來了。”
薑新鳳看著外孫女眉開眼笑,心情好了不少。
餘慧芳趕緊去接孩子,笑著哄她:“丹丹,讓舅媽抱抱,哎呀,我們丹丹可乖了……”
周嘉妮給她拿了餅乾吃。
晚上躺在床上周萬裡才跟餘慧芳道:“我到的時候家裡正吵著,佩蘭她婆婆鬨著跟他們要錢。”
餘慧芳歎了口氣:“廣偉人不錯,可他那個娘真是……”
兩口子唏噓一番睡去。
第二天早上周嘉妮是被宿舍區連綿不斷的鞭炮聲吵醒的,看一眼時間還不到七點。
她穿上衣服出來,媽媽跟奶奶已經把餃子包好了,嘉平嘉安也換上了新衣服,正在嘚瑟。
連小表妹都起來了,穿著一身紅色燈芯絨衣服,不知誰給她梳了兩個小辮子,看見周嘉妮出來,偏頭認了認才喊了聲‘姐姐’。
“誒,真乖。”周嘉妮笑著摸了摸她的臉蛋,去洗漱。
吃完餃子,餘慧芳回屋換衣服準備出去拜年。
褂子就是上回周嘉妮給她那塊楓葉花布做的,下頭配一條深藍色褲子。還拿出一枚胸針彆在衣服上,對著鏡子梳了梳頭發,出門約著鄰居出去拜年。
那枚胸針是周嘉妮首次去友誼商店時人家給的紀念品,好看是好看,但周嘉妮覺得更適合她媽媽這個年齡段戴,就回來給了餘慧芳同誌。
餘同誌可高興了,小心珍藏起來,至今戴過兩回,一回是周嘉妮放假前、二紡廠搞的職工大會,她戴了去,同事們都誇胸針好看,餘慧芳就驕傲地說是她閨女給她掙回來的。
第二回就是今天了,過年也是大事,值得把胸針戴起來。
周嘉妮也穿上了邱則銘給她買的新毛衣、呢料褲子,上回送的那塊圍巾也圍上了,腳上是一雙她年前從百貨大樓買的皮棉靴。
沒穿褂子,直接毛衣外頭套軍大衣,不然出去得凍個半死。
這軍大衣在城裡也是稀罕東西,整個宿舍區也沒多少穿的,而她還算很愛惜,如今還能看出來是新的呢。
李燕過來拜年,順便約著周嘉妮一起出去串門。
周嘉妮走之前還問了問小表妹:“丹丹你跟著我出去嗎?”
洪靜丹搖搖頭,她剛剛跟姥娘熟悉起來,依偎在薑新鳳身邊不想出門。
“那你在家乖乖聽話,可彆自己下樓啊。”
“姐姐我聽話。”
“真乖!”
至於嘉平嘉安,吃完飯就裝上兩兜拆開的鞭炮跑出去找小夥伴玩了。
跟李燕從家裡出來,她道:“妮妮,我去百貨大樓看過你們的產品,沒看到元寶籃,問櫃員,櫃員說早就賣完了,還抱怨說你們供貨不行。”
周嘉妮哈哈笑,這是甜蜜的負擔呀。
李燕接著說:“那兩款斜麵的還有貨,你們家那款鏤空的籃子,我去的時候正碰上顧客買走最後一個。”
“你們那收納凳的樣品我也看了,比你家裡那兩個好看啊,還上了顏色。”
後來給百貨大樓的樣品都是按照友誼商店要的標準給的,都在固定區域刷了顏色,讓凳子看起來沒那麼單調。
周嘉妮:“嗯,加色彩跟不加色彩視覺衝擊力不同,放在友誼商店的休息室也比較容易被發現,年前已經走了好幾套貨了。”
李燕從收到家裡的信開始,就有些觸動,回來對這事特彆上心,甚至還舉一反三地提出交換編織品。
“年後我回去給你郵幾件那邊的編織品,看你們能不能當成參考。你幫我也郵幾件你們的產品,互相學習借鑒下。”
她覺得還是學妮妮的路子,弄編織。
周嘉妮心頭一動,道:“沒問題,回頭我問問運輸隊,看有沒有往咱這邊跑的車,讓司機幫著捎。你們那邊的竹編鬥笠、蟈蟈籠子有吧?到時候也幫我捎幾件,貨款和運費我來出,像那種竹製杯子我也買點,用來送人,我出門跑業務有時候也需要敲門磚,這種稀罕的小東西特彆好使。”
李燕剛說了句:“竹杯不值幾個錢,我給你找當地老鄉要點……”
周嘉妮笑道:“要是刻上花呢?當地老鄉應該有會這個手藝的吧?燕姐,要是編織品做不成,可以考慮刻畫竹杯,帶皮刻花,或者是不帶皮用那種燒紅的錐子工具烙刻花,你回去找人打聽打聽,看那邊有沒有會這類手藝的師傅。”
李燕被驚在原地,心頭發燙,激動地道:“妮妮,我沒在那邊見過刻花的竹杯子,最起碼我所在的村子裡沒有,但我覺得你說得這個思路不錯,你都能想到,那邊肯定有人也能想到,真是太謝謝你了,回去我就找人打聽打聽,你幫我出了這麼多主意,如果我還走不出來,那就是我本事不行了。”
周嘉妮還遺憾,要是這邊有竹子就好了,竹編製品,更能玩出花來。
兩人去串門拜年,甭管到誰家周嘉妮都能受上一番誇讚。
李燕聽著佩服,周嘉妮是聽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還碰上幾個同樣下鄉回來的知青,都是比周嘉妮年齡大的,跟李燕倒是熟一些。
也碰上幾個同學,周嘉妮淺聊幾句,就匆匆道彆趕去廠裡。
今天郵局不開門,打電話隻能借廠裡。
好在雖然放假,廠裡辦公室也有人值班,借個電話不難。
電話轉接成功,響了兩聲,那頭就接了起來:“小周同誌?”
周嘉妮笑:“你怎麼篤定是我?今天就沒人往村裡打電話麼?”
邱則銘笑道:“有,半小時前我家裡打過、汪前進打過、白昊陽也打過電話,還有找其他知青的電話。我是看著時間猜到是你!”
周嘉妮笑:“那你今天豈不是村裡的接線員了?”
邱則銘:“還有廣播員,有來電話找人的,我得用大喇叭喊一聲。”
周嘉妮笑,耳朵裡聽邱則銘道:“嘉妮,新年快樂!”
周嘉妮:“新年快樂!”
“吃餃子了嗎?”周嘉妮問。
“吃了,昨晚在隊長家吃了一頓,嬸子多包了些放院子裡凍好,我拿回來早上煮了煮。”邱則銘道,“你昨晚幾點睡的?”
“十點多吧……”
兩人黏黏糊糊地聊了幾句,周嘉妮道:“初三那天你過來幫我帶一整套籃子樣品,我有用。”
“好!”邱則銘道,“替我跟奶奶、叔叔阿姨問聲好,我初四去拜訪。”
“知道啦,家裡已經準備要接待你這個客人了。”
掛了電話,邱則銘從頭到腳都透著愉悅,起身鎖門,去了張寶生家。
接到了對象的電話,他就不守著了,跟張寶生說要拿樣品的事。
張寶生忙道:“儘管拿,收納凳的樣品要不要?”還感歎,小周同誌過年都不好好歇著,為了村裡的事業,真是太操心了。
“收納凳不用,暫時隻說拿套籃子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