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惦記著另一樁事,可在電話裡又不好問,握著話筒東扯西扯,最後杜芸馨笑道:“初五你要是有時間就往我單位打個電話。”
“知道了阿姨。”周嘉妮馬上就明白了,邱則銘應該是初五走。
不過知道了又如何?隊伍出發在即,這時候打電話過去又能做什麼。
爸媽和雙胞胎是初四早上的火車,周嘉妮留奶奶在這邊住一段時間,薑新鳳想想左右回去也沒事,留下來給孫女做做飯也行,便答應下來。
周嘉妮很開心。
自己一個人住是爽,可以方便她搞任何小動作,但時間長了,尤其兩邊鄰居家裡都熱鬨,人氣足,襯的她這裡冷冷清清的,心底也有些小孤獨。
把爸媽送上車,周嘉妮騎車去工地轉了一圈,準備回家的半道上她找個沒人的地方把車子停下,先從倉庫裡提了袋中老年人奶粉,又拿出個這時候的空奶粉灌,她把奶粉拆開倒進奶粉罐裡,拎著回了家。
到門口鎖好車子撩簾子進屋:“奶——”
“誒!”薑新鳳從廚房出來,手上端著剛炒好的菜,她用煤球爐子在廚房炒菜,屋裡盤的那口爐子煮粥。
熬得大米粥,裡頭擱了一把紅棗,棗香米香混合,滿屋子的暖意。
“奶,我不是說了我回來炒麼。”
薑新鳳慈愛地笑:“做個飯還能累著我啊。”
周嘉妮快步進了廚房,見奶奶沒跟進來,她快速從倉庫裡掏出鋁製飯盒,裡頭放著從群裡團的豆腐。
沒錯,這年頭豆腐都不是想吃就能買來的,她在群裡發了兩次紅包才終於有團長開團賣散裝豆腐,二斤一份和五斤一份的,周嘉妮按著那五斤一份的,手快的搶了二十斤,擱在保險貨架上放著,能吃好久了。
薑新鳳剛才見孫女拎著東西進來,根本沒注意帶的啥,這會兒進來拿筷子,正好看到鋁製飯盒裡的豆腐,眼睛一亮,道:“這就有賣豆腐的了?”
周嘉妮麵不改色道:“咱這邊沒有賣的,從彆的街道買的……”她轉移話題,舉起手裡的奶粉罐,“奶,我給你買的奶粉,不過是散裝的,不要票,但質量沒問題,你每天衝一杯喝。”
薑新鳳‘唉喲’一聲,嗔道:“花這個錢乾啥?”但寶貝孫女孝順她,這心裡又跟喝了蜜一樣甜。
至於盒裝還是散裝,老太太不在意,她可是知道,沒點門道連散裝的都不一定買的著,隻是又叮囑了孫女一句,千萬不要仗著乾部身份走關係買,得到孫女的保證,老太太就放心了。
周嘉妮又做了道蔥炒豆腐。
祖孫倆吃了飯,周嘉妮去廚房把碗刷了,出來帶著奶奶出去遛彎。
傍晚戴嫂子一家回來了,戴嫂子婆婆沒再回來。
吃了晚飯,戴嫂子過來找周嘉妮奶奶說話,同時說起婆婆的事:“本來是想回來再住一陣子的,可我家孩子他爹讓自己親娘嚇著了……”
她婆婆惦記著編織廠招工的事,可這事單位裡已經明令禁止了不準私下走後門,她婆婆不以為意,還在家裡許了一圈諾,要趁這個機會把大孫子、小孫子、本家侄子都弄進城裡來。
把宋乾事嚇壞了,莫說他沒那個能力,就算他坐的是周嘉妮的這個位子,也不敢這麼乾啊。
但他娘信誓旦旦,說周嘉妮這一冬換了她家多少煤球,如今有這樣的機會就該幫著安排安排。
宋乾事聽著自己都尷尬地腳趾摳地。
把戴嫂子氣得不輕,私下裡跟自家男人說,你要是還想在仕途上有點前途,就把你娘給我按在家裡,要是一輩子隻當個小乾事,就當她沒說。
宋乾事想想這一冬他娘幫自己得罪的人,不知怎麼說服的老太太,總之沒讓老太太來大發神威,說出換煤球的情能換工作崗位這種話來。
當然,這話戴嫂子沒跟周嘉妮說,隻說她婆婆冬天在這邊討人嫌的事。
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周嘉妮坐在床沿上怔了片刻。
邱則銘應該已經出發了吧,或者,正準備出發吧?
抬手搓了把臉,若無其事的陪著奶奶吃完早飯,騎車去了單位。
挨到九點多,她就把電話打到了首都軍區醫院。
“杜姨!”
“是我,嘉妮。”杜芸馨的聲音透過話筒傳來,“你家裡人回去了?”
周嘉妮:“昨天早上的火車,不過我奶奶留下了,在這邊待一段時間。”
杜芸馨笑道:“這也挺好,這樣你下了班回去也有人跟你說話話,能做個伴……”聊了兩句,杜芸馨話鋒一轉,道,“嘉妮,則銘那邊你不用擔心,你邱爺爺以前就說過,這小子天生是吃這碗飯的,現在他有惦記的姑娘,肯定會更謹慎,放心吧。”
讓杜芸馨安慰自己,周嘉妮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杜姨心底的擔憂比自己隻多不少,忙赧然道:“好的杜姨,我知道了,您也是,我們都相信則銘。”
杜芸馨:“好,有空來首都玩兩天。”
“嗯,等廠子步入正軌了我就請幾天假去看您。”
掛了電話,周嘉妮心底的陰霾散了不少。
單位正式上了班,一上班,周嘉妮就被王縣長叫到了辦公室,問她對廠領導安排有什麼建議。
周嘉妮倒是沒拐彎抹角,她跟李敬黨談過,李敬黨想擔任廠長一職,他希望能帶著廠子發展,並且希望能給他安排一個話少事少的領導。
說白了,他想掌握工廠的發展大方向,不想讓不懂行的人瞎摻和,這話他說的坦然,因為他真心實意為廠子好,不然也不能從打地基開始一點一點監督著廠房的建造。
這也是周嘉妮所希望的,就跟前進編織廠發展之初,隻安排了個掛名書記,並不摻和廠子管理,而李敬黨也確實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本來周嘉妮就在想怎麼跟王縣長表達一下他們的想法,現在王縣長問她有什麼建議,那她就實話實話了。
“我推薦李敬黨同誌擔任廠長一職,敬黨同誌的能力不用我說,相信您早就了解清楚了。除了廠長一職…我還特彆希望您能暫時掛名廠書記一職,為敬黨同誌,也為濱縣編織廠保駕護航。”
保一段時間就行,等李敬黨站穩根基,組織願意換書記就換,那時候也動搖不了李敬黨的地位了。
王縣長:……
讓你建議,沒讓你直接任命。
王縣長揮揮手讓周嘉妮去忙,他上午出去開了個會,開完會沒回縣政府,直接去了工地那邊。
編織廠領導任命的事沒什麼動靜,但第一批招工公告發布了,周嘉妮一頭紮進密集的工作堆裡。
薑新鳳見孫女忙得昏天黑地,心說這乾部當得也太不容易了,知道紅棗補人,見天用紅棗花生熬大米粥、小米粥。
孫女天天往外跑,又不局限與附近這一畝三分地,總能從彆的副食品店買到新鮮的供應,雞蛋、豆腐這些是最不缺的,偶爾還能買到五花肉、排骨。
要是她自己肯定不舍得見天這麼吃,但見妮妮累成這樣,天天進門的時候都拖著腿進來,她不吃孩子也得吃,就跟著吃吧。
第一批招工麵試結束,又緊鑼密鼓地安排培訓,周嘉妮帶著人去了西河公社,跟公社那邊交涉好,又親自把人安排到各個大隊,進門的時候天都黑了,又悄悄拎回來一隻處理好的雞,小半袋麵、小半袋玉米麵,還帶回來了幾斤黃豆。
孫女說她托人從老鄉手裡買的。
老太太忙悄悄往廚房裡收。
周嘉妮跟奶奶商量:“奶,做點鹽水花生黃豆吧,家裡有花椒、八角這些大料。”
薑新鳳:“行,那今晚就把豆子泡上。”
老太太去收拾,周嘉妮去看了看罐子裡的奶粉,挖了點出來,衝了濃濃的一杯。
之前周嘉妮沒幫著衝,她有一回發現老太太不舍得喝,雖不至於跟喝麥乳精一樣數著粒往碗裡放,但每次挖半湯匙還想往回抖一抖,她就接管了給奶奶衝奶粉的大業,每天晚上親手衝一杯。
薑新鳳看著孫女遞過來的奶粉,雖無奈,可也掩不住臉上的笑意。
等老太太做的鹽水花生黃豆吃完,第二波招工展開,第一批先下去學習人已經進行過一次考核了,刷掉了兩個人。
正好前進大隊要準備今年的春季廣交會,而第一批學習的人已經小有所成,一些簡單的手工活就交到了他們手裡,在預備廣交會貨源的同時,還能精進編織技術,一舉兩得。
第三批招工展開時,周嘉妮收到了邱則銘從邊境寄來的信。
戰事情況肯定不能大講特講,加上信件還要審核,太露骨的話也不好說的太直白,這封信主要以報平安為主,將思念隱藏在字裡行間。
周嘉妮回信也是斟酌再斟酌,洋洋灑灑地寫了不少生活瑣事,又寫了年後的工作進展,招工過程中遇到的小麻煩和令人開心的事,一口氣寫了好幾張紙。
第二天出去找地方打包了些炒花生、炒瓜子、紅棗、牛肉乾,連信一起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