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 年輕人(1 / 2)

大梁因為被水淹的關係,城中不少存糧都遭了殃,不能吃了。

其實這個年頭的人們沒那麼講究,不會考慮到積水臟會汙染糧食。能填飽肚子都是奢侈,誰舍得拋棄那些存糧呢。

隻不過積水持續時間太久,積水退去也花費了不少時日。這麼多天下來,即便庶民不介意,水裡的食物也實在是泡壞不能吃了。

幸好隻有大梁一城遭此劫難,賑災規模不算大。王賁直接就地取材,搶了貴族的存糧分發給庶民。

這些貴族動作可比庶民麻利得多,發現不對勁的第一時間就開始派人往城牆上搬自家的金銀糧草。所以王賁接手大梁之後,直接在城牆上接收就行。

而且因為貴族自己跑去了城牆上,完全可以來個甕中捉鱉。城裡大大小小的貴族無一幸免,全部被一網打儘。

但,王賁吸取了之前的經驗,放過了沒什麼影響力的小貴族。

錢帛全收,人丟走。

這些人日後是留在原地分兩塊地、以後當耕農,還是身無分文地逃亡彆國,王賁都不管。

貴族的家宅裡還有一些水泡不壞的財產,王賁忙著搜刮這個呢。

和趙國不同的是,魏國貴族願意跑去彆國的不是很多。可能是見過了趙國貴族在齊國的悲慘遭遇,擔心自己跑了也好不到哪裡去。

與其在齊國寄人籬下,倒不如留在有田產的家鄉。

秦人貪婪,拿走了他們絕大多數的田產。可秦人好歹沒準備直接餓死他們,剩下的田地也夠他們吃飽飯的了。

被放過的小貴族心裡開始打起算盤。

他們作為小貴族,日子原也不如大貴族那麼奢侈。有足夠吃飽飯的良田在手,隻是較以前窮困了一些,和命都丟了的那些人比起來好上不少。

他們手裡還有奴隸,還有家仆,田也不用自己去種。房宅沒有被全部收繳,實在不行還能賣了宅子換套小的,日子節省一些,生活質量倒不至於降低太多。

然後小貴族就聽說,奴隸也被收繳了。

因為奴隸也是財產之一。

貴族們:……沒事,我們還有家仆!

接著小貴族又聽說,秦人給他們留的地是按照貴族自己家人口算的,沒算上家仆。要是留下家仆乾活的話,家仆的口糧他們得想辦法湊出來。

貴族們:…………

家仆和奴隸不一樣,不給人家吃飽飯,人家是會另外找新主子的。

秦人這是鐵了心要讓他們堂堂貴族去耕田啊!

家道中落到需要自己耕田的落魄貴族,在六國數不勝數。可那些人多是慢慢衰落下去的,有足夠的心理預期,不像魏國貴族這麼突然。

貴族們終於知道為什麼趙國那些貴族寧願放棄分到手的田產,也要跑去齊國。大概是實在受不了種田的辛苦,想著去了齊國說不準能得到其他貴族的資助和禮遇。

說起來齊國人雖然沒有接濟這些趙人,他們魏國還是

有不少貴族出手大方的。一些逃來魏國的趙人日子過得就比齊國那批好,當時魏人還嘲笑過齊人摳搜。

現在魏人也和趙人一樣了,但他們恐怕很難像趙人一樣找到長期飯票。

如魏人這般好客的不多了。

王賁可不管他們心裡那些小九九,他部署完全部事宜,和來這裡接手的新郡守交接之後,就帶兵離開了。

秦國將士開啟了新一輪的打家劫舍,忙得很呢。

王賁的軍隊困在大梁這裡已經落後很多了,要趕緊加入進去。否則其他將軍手底下的士兵統統賺得盆滿缽滿,就他的士兵沒撈到多少好處,他們豈不是吃虧了。

鹹陽城中。

跟隨王賁出軍的百家弟子回來了一大半,還有一些暫時回不來。比如術數家,就被郡守拉去幫忙了。

魏國境內有不少數據需要統計,其他新設的郡發現大梁那裡有術數家幫忙之後效率提高了不少,也開始跟秦王要人。

術數家本來隻是百家流派中一個不起眼的小派,被這麼一搞,成了到處都緊缺的人才。這激勵得不少不得誌的百家弟子都蠢蠢欲動起來,尤其是那些有數學天賦的,其實他們也不是不能兼修術數。

術數家基本沒太多治國的理念,偏向搞學問。所以它和治國為主的百家沒有衝突,也很歡迎其他家弟子加入術數大家庭。

和它差不多的,還有醫家等。不過醫家之中技術封鎖的情況會更嚴重一些,不像術數家弟子,研究出什麼都愛四處分享討論。

趕上大家求知若渴,秦王政自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他立刻下令將百家學子引去了改名長安城的鎬京,然後派了百家中頗有名望的一些人建造學宮。

如今正是規範百家師承的好時機,也能就此設立新的進學製度。秦王政打算將百家中的學術派、技術派和治國派區分開來,分彆設立學宮,也免得治國派到處汙染搞學術的和搞技術的。

墨家弟子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很格格不入了。

彆的學說,比如儒家,就有研究治國理論的治國派和研究社會規律的學術派兩類。道家也有治國、學術兩派,外帶一個研究煉丹的技術派。

到了墨家,研究治國的有,長期紮根齊國稷下學宮的齊墨就是。研究技術的也有,長期紮根秦國的相裡墨就是。

但是他們的第二派很特殊,什麼都不研究,而是喜歡在六國溜達行俠仗義。這一波是出自楚國的楚墨,乃是遊俠中的領軍人物。

楚墨沒什麼好設立學宮的,而且來了秦國隻會以武犯禁。所以在其他學派都傳承完整的情況下,隻有墨家缺失了二分之一。

好在墨家內部關係也不太和睦,齊墨秦墨楚墨二家互相看不順眼,少一家就少一家吧。

如果楚墨能識相一點,秦墨也不介意幫忙引薦。遊俠隻要不去乾違法亂紀的事情,和兵家弟子一起琢磨練武也是不錯的。

然而楚墨拒絕了秦墨的好意。

他們楚墨雖然擅長

打架,可又不是隻打架的莽夫。他們打架是為了心中的大義,秦國以律法禁止了他們為義輕身,他們才不屑於來秦國。

秦墨:那你們以後彆後悔:)

嗬,楚國很快就要沒了,看你們以後還去哪裡浪。

相裡墨當年在楚國混不下去,就是被楚墨排擠的。他們都肯不計前嫌引薦了,楚墨真是不識好歹。

相裡氏想起了新仇舊恨,於是巨子洋洋灑灑寫了一篇諫書遞給了太子殿下。

裡麵言明了楚墨,啊不是,是遊俠。裡麵言明了遊俠具體都會乾什麼違法亂紀的事情,內容十分的全麵,比尋常人了解得都要深入。

秦墨巨子表示,希望大秦能完善相關律法,爭取做到不要給楚墨(劃掉)遊俠任何可乘之機。

扶蘇:看得出來你們兩家舊怨確實很深了。

扶蘇反手就把諫書轉交給了李斯,目前是李斯在負責修改律法。

秦王政對這些下頭人的勾心鬥角不感興趣,他抽空翻看了一下學宮的建設進度,發現這裡給百家弟子設置了很多細化的分類。

說是學宮,其實不是新生進學用的。而是提供給有一定基礎的百家弟子交流互助的平台,順便兼顧圖書館的職責。

已經入門的弟子們按照自己的偏好去對應的“教室”

尋找同好,方便他們在自己深耕的方向不斷精進。

短期內很難做到讓所有想學百家學說的人都先入大秦官學,肯定有人會越過官學直接去拜師。

所以把這些人齊聚在學宮很有必要,官學可以四處設立,學宮隻能留這一處,長安城外不許他們開班教學。

統籌學宮建設的官員是個人才,還弄出了講師憑證。

說是有一定名氣和才學的領軍人物可以獲得學宮頒發的憑證,然後就有資格開班講學了。憑證有等級區分,不同等級能開的講座規模不同。

如此一來沒有憑證在野學者的就算不得官方承認的學派代表人物,時間長了名聲會不如有憑證的響亮。即便還會有人願意去拜所謂的隱士為師,也遠沒有選擇前往長安拜名師的人多。

為首的官員目前正在和下屬商討要怎麼製定講師的評級規範,好方便講師們儘快考得對應證書。

一件事情一旦開始設置詳細的流程和規模,就能迅速變得嚴謹完善起來。大家你想一個主意我想一個主意,學宮很快就像模像樣起來。

秦王政特意看了一眼負責官員的名字。

當初學宮那邊的管理人,他是讓群臣商討出人選的,沒太在意具體派了誰去。如今一看,這人倒是挺有想法的,等學宮建設好了,可以調回來重用。

許禰,沒什麼印象。

秦王政問兒子:

“你可知這人是誰?”

扶蘇搖了搖頭,他也沒印象,說明在上輩子這人就沒有出過頭。

天底下英才那麼多,能讓皇帝記住的人寥寥無幾。扶蘇也不可能把所有人才都網羅到手,例如那個還在戎人部落裡當軍

師的女子,

上一世就沒能出頭。

這位許禰大約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上輩子泯然眾人。這一次有了適合他發光發熱的條件,於是不起眼的普通官吏也展現出了自己的卓越能力。

秦王政便了解了:

“長安學宮你當初沒有設立過,如今相關的一切都是從頭做起。那許禰或許是極擅學宮相關的建設,這才有了出頭之機。”

就像後世有的人,比起當官更適合在大學當校長。不少學校的校長也是有官職評級的,不過他們和官場走的不同的兩條道。

扶蘇靈光一閃:

“既然如此,倒是可以讓他去管理官學。”

官學和學宮有異曲同工之妙,既然醫療體係已經設立了中央的太醫署,教育體係自然也可以弄個教育署出來管轄天下學宮。

秦王政想得還要更遠一些:

“官學是與選拔官吏相關的,若讓他管理這個,就要插手官吏考核。而官吏考核分兩個部分,一是選官,二是升遷。”

牽扯到官吏的任免升遷,那就不是小事了。

最終,秦王政一錘定音: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暫且隻讓教育署管轄學宮的入學考核。”

搞學術最好還是和官場分割開來,避免兩邊勾結,在教書育人時就搞差彆對待。

實在不行就把所有的考核相關都單獨成立一個部門進行管理,總之不能叫彆的部門有機會伸手乾擾。

大秦正處於一個全新的階段,它是開創者,什麼都要自己摸索著來。無論提到哪一個部門,都幾乎沒有先例可以依憑,治國難度著實不小。

即便是秦王政,也難免感到焦頭爛額。

幸好還有兒子陪他一起想辦法,作為當了二十年大一統帝王的秦二世,扶蘇擁有相對充足的經驗,可以替父親查漏補缺。

雖然在前瞻性的眼光上扶蘇不如父親,隻能依靠經驗稍微提供一點幫助這樣子。但扶蘇已經很滿足了,至少他不是拖後腿的那一個。

可惜橋鬆年紀還小,拎過來也聽不懂。不然這麼好的學習機會,錯過實在可惜。

如今倒是全便宜了蒙毅。

扶蘇看了一眼侍立在側的郎中令,心道這位未來的大秦丞相,應該很快就會開始掌握實權了。

這兩年待在秦王身邊,蒙毅接觸到了大量以前學不到的東西。而且受扶蘇的影響,父子倆討論的很多都是大一統後要實行的治國策略。

所以比起秦國丞相,蒙毅其實是朝著秦朝丞相培養的。大一統後的大秦才是他最佳的舞台,如今還要暫且委屈一下,屈居王綰等人之下。

與李斯是扶蘇自己拿捏住的不同,蒙毅從一開始就是秦王政給繼承人準備的丞相。因而扶蘇壓根不需要花心思去拉攏蒙毅,省了不少事。

蒙毅自己也清楚這一點,趁著太子有空便會去尋殿下請教一些自己不太懂的東西。

這日扶蘇和蒙毅交談結束之後,扶蘇忽然開口說道:

“父親有意改郎中令職責。”

原本郎中令隻管宮廷宿衛及殿中侍衛之事,

但蒙毅擔任郎中令這些年,

手中的職權顯然不止這些了。

反倒是諸如宮門屯兵一類的統領之事被徹底分了出去,是蒙毅的副手在管。

如今大秦官職設置相對混亂,沒有特彆明確的體係劃分。二公九卿那都是天下一統之後規範出來的了,而且雖然設置了這個規定,大秦依然有一些不在九卿之內的官職,顯得亂糟糟的。

比較典型的是“客卿”,不在九卿之列。但自從百多年前開始,客卿就是各國皆有的職位,隻在丞相之下。

一般來講,都是他國來的人才會被奉為客卿。然後等時機成熟,一步登天坐上相國之位,所以客卿地位不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