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落筆兵戎,百聖共鳴!(2 / 2)

薑玄信點了點頭,這才緩緩鬆開佩刀。

“走吧,巳時將至,我們先進文廟!”

薑離收回目光,與薑玄信一起走向文廟入口。

禮部、兵部的官吏帶著軍士把守入口,查驗過兩人身份無誤,便立刻放行。

繞過影壁,兩人走入文廟內部,就看見百座由漢白玉石雕琢的聖賢神像立於寬闊的廣場上。

這些雕像相貌各異,多是高冠長衣、溫文爾雅的儒師形象,也有粗布短衫的老農,身著鎧甲的將軍,長發及腰、長衣寬袖的浪子……

但無論是哪一種形象,所有雕像的神態,都謙遜祥和,靜靜站立,卻有充斥天地的浩然正氣繚繞周身,形成淡淡霧氣雲霞。

薑離默默感應廣場上諸子百賢的神像氣息,隻覺得此處正氣充盈,浩大廣闊,心胸也開闊了許多。

他緩步走到諸子百賢前,整理衣衫、姿態,雙手作揖,躬身行禮。

這一拜,不為文位,隻敬諸子百賢反哺天地之壯舉。

中古末年,世間大劫,天地失衡、日月逆行。

文聖攜七十二大賢與諸子一同反哺天地,救天下蒼生於劫難,這才有了今古時代的人道昌隆。

禮畢起身,並未有任何奇跡顯現。

儒生年滿十六,文燈不亮,靈慧之門關閉,終身都難與文廟文象溝通,鮮有例外。

走過廣場,穿過祭祀大殿旁的一條巷道,兩人便來到了真正的考場區域,按照吏官指引,走向各自的號舍。

說是號舍,其實就是一個個磚木壘砌的半封閉小格子,相互隔開考生,杜絕作弊的可能。

號舍中隻有一個僅容半躺的木板,以及一個簡單的木桌,上麵擺好了筆墨紙硯,供考生使用。

薑離入座後,在硯台中注入清水,慢慢磨墨,等待考試的開始。

隨著一聲清脆的鳴擊響起,號舍外傳來文廟吏員的腳步聲,將本年的策論考題一一發下,卻是一枚細小的竹片。

“何為兵之道也!”

薑離眸光微閃,他思量片刻時間,前世諸多記憶浮現腦海。

他執筆浸墨,大筆一揮,在柔軟潔白的宣紙上,洋洋灑灑、潑灑筆墨。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製權也。”

“兵者,詭道也!”

……

前世兵學聖典在腦海中清晰,薑離筆鋒如刀似劍,越寫越快,筆墨透過紙張,形成一枚枚金戈鐵馬一般的字符。

這些字符聚集在一起,像是千萬軍士持戟佇立,凝氣成勢,漸漸的一種奇異的力量自紙卷浮出,凝聚不散,聲勢越來越大,甚至與薑離的氣息氣機緊緊相連。

薑離落筆如風似海,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凝聚於紙上的意境氣象所影響。

腦海清明,無思無念,胸膛卻熱血沸騰,仿佛有無邊的勇氣、士氣、豪氣、壯氣、才氣……充斥在一起,被熱血熔爐煉為一團!

這些氣息、力量運轉全身,真氣也被融合進去。

額頭正中發出一聲輕微的振動,像是蘊含無數神秘天賦的大門開啟。

一道融合種種氣息、意境、力量、氣象的意念自薑離眉心處升起,如一道狼煙衝入雲霄。

文廟乃大周文脈聚集之地,彙聚今古時代億萬儒生、名師、鴻儒、大賢、大德的文氣意念。

這些文氣意念千年不散,早已與文廟融合為一,諸邪退避,鬼神難侵。

縱然是雷劫鬼仙,也不敢貿然靠近文廟半步。

文氣充斥這一方天地,早已形成一個截然不同的空間,諸子百賢的意念,更是無處不在,無處不是。

薑離的這一縷兵道意念衝入雲霄,立時引動文廟天地內的文氣場域。

遊離沉眠的諸子百賢意念,在感應到這一縷新的夥伴後,也自許久的沉寂中蘇醒。

刹那間,諸子百賢文像震蕩,一種生的氣機瞬間擴散開來。

文廟上空,文氣凝聚,形成無數蓮花現世,祥雲浮動,風雷齊震,滾滾文氣翻湧中,隱隱得見麒麟虛影顯現。

“咚……”

文廟深處,一口大鐘無人撞擊,卻忽然發出巨大的聲音,一道道沉重音波向著遠方悠然傳蕩。

一道才氣文柱更自天而落,將薑離所在的號舍完全淹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