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立國八十載,四方安定,百姓安康,雖有鄰近諸國豺狼貪念,覬覦不斷,卻並無外敵能踏入我大周領土一步,此皆為我大周戍邊武將、軍士之功。
我朝八十年積累,武運日漸昌隆,有再現中古末年盛況之趨勢,今武舉初定,四萬大周兒郎共赴,通過者一萬三千六百二十四人,遠超曆屆武舉之數
朝廷共得七品翊麾副尉一萬一千五百一十三人,皆授總旗之職。
從六品振威副尉兩千一百一十一人,皆授百夫長之職。
既授品階、官職,便是我大周軍伍一員,望諸位同僚精勇驍悍,為大周、為朝廷、為聖上,開疆擴土,帝王霸業!”
五軍都督府演武場高台上,大都督皇甫穆川拄劍而立,聲音洪亮。
如雪長發隨風飄揚,仿若沙場骨旗,蒼莽肅殺。
高台下,一萬餘名大周新晉武官,神色肅穆,眸光明亮,炯炯望向前方。
眼中充滿對未來的憧憬和昂揚向上的進取。
少年將軍,名揚沙場,封王拜侯,留名千古。
是每一位年輕武人的最終夢想。
演武場高台上,華蓋如雲,景帝與皇妃安坐正中,氣運繚繞升騰,隱隱呈現種種異象,光影流動,靈韻神秘。
下首兩旁,列坐的一道道道身影,更是滿朝重臣,無不位高權重,執掌一方軍政領域。
但在右側末尾位置,卻有兩名少年將軍身影,十分矚目。
他們年紀極輕,一位四品、一位五品,卻能與滿朝三品以上大員同列一席,足以顯現出兩人地位身份的不凡。
“薑離,我什麼時候能有你這般泰山壓頂而氣色不改的鎮定就好了!”
趙鐵河正襟危坐,一絲不苟,雖極力克製,但眼神依舊略有遊移。
被台下無數目光打量,他心有戚戚,底氣不足。
太極境巔峰之境的實力,雖也不弱,但正常武舉,也隻能獲封七品翊麾副尉。
“趙兄,你是因功獲封官階,功德匹配,聖上都認可了,自當理直氣壯!”
薑離笑了笑,自他登台落座時起,各種目光就接連落在他的身上,敬仰、感激、羨慕、嫉妒、不屑、怨毒……
卻全都被他無視!
暗暗摩挲著手掌中的三枚玄雷天息符籙,薑離心中念頭湧動。
朝廷北伐在即,一旦深入北莽,必將大戰連綿。
凶險危機,無處不在。
掌控的天罡神通越多,越能從容應對一切。
他手中有拓跋滄海贈予的神念五枚,來自薑心玉的半個善德聖女神魂凝聚的神念十枚,總計一十五枚,其中還包括一枚一重雷劫神念。
數量看似不少,但想要實現神通自由,依然是杯水車薪。
如法相神品級彆神通:釘頭七箭,就需要一枚三重雷劫神念或二十七枚普通鬼仙神念才能激活。
神通激活後,雖可獲咒心之術及法寶七箭書。
但施展神通,還需獻祭更多神念,才能激發七箭書符,千裡之外收敵三魂七魄,取人性命。
獻祭神念越多,品級越高,釘頭七箭威力也會更強。
更不用說與釘頭七箭同級彆的法象撒豆成兵了。
想要召喚神兵降世,也需使用神念為引。
至於白衣皇妃讓他去殺拓跋滄海一事,則被他完全忽略。
畢竟他與白衣皇妃毫無瓜葛,沒必要因為她的一句話,就以身涉險。
一位屍解兩次的雷劫鬼仙,豈是那麼好殺的!
“殿試,啟!”
就在薑離沉吟,是否使用皇妃送她的拓跋滄海主念激活天罡神通時,大都督皇甫穆川的一聲高喝,將他的思緒重新拉回。
高台下。
三百名身著勁裝的年輕武官自人群中走出。
他們精氣飽滿、血氣蓬勃,眸光銳利如鷹似豹。
行走間步伐矯健輕盈,踩在沙土上隻留下一道道淺痕。
腰肢臂膀隨著腳步,輕輕晃動,看似緩慢,卻如獅虎一般,身蘊巨力,都是此屆武舉中綜合實力最強者。
武舉考核中,策論分值比重不少,但排入前三百者,沒有一人武脈境界低於巨擎境後期,全都是世家大族子弟。
薑離在其中,甚至看到了很多先天境武夫的身影。
“大周尚武,世家大族弟子雖然養尊處優,卻沒有多少酒囊飯袋!”
薑離暗暗點頭,一個皇朝是否興盛,從權貴子弟們的身上就能看出。
見今日之氣象,大周至少還有百年的興隆氣運。
“臣等拜見聖上、娘娘!”
三百名年輕武官叩拜景帝、皇妃,隨後便依次排開,按照各自抽簽順序,登上演武場的十六座擂台上,展開對決。
霎時間,刀光劍影、拳掌翻飛。
一名名年輕武官施展全力相互對決,拳鋒破空,掌風呼嘯,腿若鋼鞭,槍走如龍……
為了能在景帝麵前儘展所學,獲得聖上青睞,所有人都毫無保留、竭儘全力施展畢生所學。
“這些世家子弟果然非同凡響,武脈造詣驚人,若不施展天罡神通,我也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勝!”
薑離坐於高台,居高臨下,每一座擂台上的情景,都清晰呈現眼中,異色漸濃,暗暗感歎。
他身負彌陀寺《易筋洗髓經》、柳洪烈《太衍古魔煉軀篇》兩大世間最強武脈築基功法,又經九轉大還丹脫胎換骨,肉身強悍,根基無暇。
巨擎境後期的境界,肉身堅固,足以媲美先天武夫。
但畢竟修煉時日太短,又無名師指點,武脈功法除卻《太祖長拳》、軍刀《橫烈》外,便隻有絕刀三式最為熟練。
得自蘇幼貞的身法《風卷花殘影》與刀法《飄雪穿雲》,雖然有所涉獵,卻並不精深。
與這些出身世家大族、自幼接受武脈傳承的子弟相比,依然有不少的差距。
“這些武官施展的武脈,比起《武庫》數卷中記載的武脈功法,隻強不弱,平民武夫想要在軍伍中出頭,萬中無一,像薑時戎這般,可以位極人臣者,更是舉世唯一!”
薑離觀看擂台對決,腦海神台中盤帝遺骨微光閃爍,捕捉每一個對決畫麵、招式,將武道造詣、經驗、技巧全部吸收融合,觸類旁通,轉化為自身所用。
短短三個時辰的收獲,足以抵得上他數月苦練。
“殿試結束,三百武官名次初定,武狀元者天淵省姬家姬無量,武榜眼右軍都督府總兵官之子寇雲先,武探花太仆寺少卿之子鐘離甸!”
“二甲者,風川省曹家曹弈鳴、欽天監五官正之子良韞玉……”
當演武場上最後兩人身影交錯分離,三百武官名次已定。
按大周律,位列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官進一階,可獲封五品遊擊將軍,領千夫長之職。
名列二甲者賜鎧甲、寶刀,三甲者賞金賜銀,皆有封賞。
“武舉名次初定,但五軍都督府與兵部官印未落前,諸位若對排名有異,皆有一次相互挑戰的機會,獲勝者可取代對方名次官階!”
皇甫穆川揮手,兩名校尉快步走出,拉開一卷寫滿參加殿試武官名次的金色錦帛。
另有一名校尉雙手捧著一個香爐,豎起一根燃著的柱香。
香爐未滅前,所有排名都有變化的機會。
參加殿試的年輕武官對這一規矩並不陌生,皇甫穆川話音未落,就有很多人躍躍欲試,目光在人群中掃視,挑選適合挑戰的目標。
“大都督,下官對排名有異,想要挑戰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