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愚蠢!”
“那就是沒得談了?”
謝景讓、謝景兆麵色陰沉,同時向前一傾,浩浩文氣轟的散開,他們以袖代筆,於身前虛空潑墨揮毫,洋洋灑灑書寫出數百古篆,遊龍化鳳。
兩人此來,意要喝退薑離,滅掉安莽馳援涼州的念頭,既然唬喝不成,也隻能滅殺薑離,摧毀涼州百姓的信念與期待。
此舉固然會引起涼州百姓的群情憤慨,但也好過安莽大軍入涼可能帶來的後果。
古篆飄蕩飛起,凝聚成兩柄方正劍影。
劍身中正平直,古樸無華,卻顯現出克己複禮、正直無私、誠意正心、修身立德、以德服人、胸懷天下……的中正品質。
“為民立命,天地立心!”
兩人口綻春雷、聲動如風,身形氣質拔地而起,好似瞬間變得高大巍峨,如同山嶽一般矗立大地。
滾滾文氣化成雲霧,落下春雨、滋養萬物。
方正之劍緩緩出鞘,霎時間華光璀璨,光芒萬丈,將整片天地都照應的格外明亮,好似一個天下大同、天道昭彰的新世界。
“儒脈神通!”
薑離眉頭微挑,原本以為兩人精神氣勢澎湃磅礴,是修行有成的道法鬼仙,卻沒想到兩人所修傳承竟是儒門一脈。
文氣浩然中正,可克天下一切邪佞陰暗之氣,更天生壓製鬼仙陰神。
涼州古族與宗門聯盟派他們兩人前來,顯然是知道薑離體魄被廢,隻有道法手段,以文氣克製陰神念頭。
隻可惜……
薑離眸光一閃,身形瞬間消失在原地,一步就穿過浩浩文氣與方正之劍的劍芒籠罩,雙掌向前一拍,直接轟擊在謝景讓、謝景兆的胸膛。
兩人雖修文氣,但已入文德、和諧境界,肉身受到文氣滋養,吸納天地一切精華本源。
諸邪不侵,生命磅礴,堅固程度媲美武聖之軀,絕對不弱,可也隻是武聖層次罷了。
薑離雙掌落下,兩人軀身隻是一滯,旋即就如血沫一般消散而去。
“你何時成了人仙!”
謝景讓、謝景兆驚愕,甚至來不及感受痛楚,肉身已然消散於天地之間,唯有兩道散發聖潔浩大光華的聖魂,遲鈍的呆立原地。
儒脈修行,文氣境界劃分為凡階九境、文德、和諧三大境界。
其中凡階九境對應武脈、道脈、氣脈九境。
依次為求學、正人、忠恕、君子、治國、立命等。
文德境,約等於武聖、三劫鬼仙、奪命三變等層次。
雖各有相應神賦,卻遠遠不及武、道、氣三脈。
唯有進階和諧之境,才會生出真正的強大神賦,可以媲美人仙層次。
才氣如日、聖魂不滅!
聖魂雖也是魂魄,卻與鬼仙陰神不同,文氣滋養融合,令魂魄蘊含種種正麵氣息,退去陰性,內蘊純陽氣息,與陰神相比,更不畏懼烈日、雷電。
此刻肉身被毀,兩道聖魂暴露在外,如同兩團曦光,散發出柔和光芒,有令萬物旺盛生長、生機勃發的能量。
可與這種充滿溫和生機的能量相反,謝景讓、謝景兆卻有一種墜入酷寒深淵的驚悚與恐懼。
直到薑離的雙手籠罩向兩人的聖魂,他們依然還沒從肉身被滅的震驚與意外中清醒過來。
“你既已入人仙之境,為何隱瞞深藏!”
謝景讓氣的聖魂顫抖,被薑離一把捏在手中,人仙滾滾炙熱的陽剛血氣,如同蒸籠一樣將聖魂緊緊禁錮,有一種令他無法喘息的錯覺。
浩然文氣洶湧澎湃,不斷衝擊震蕩,卻始終衝不破血氣的籠罩。
“你的血氣中蘊含文正之氣、奪命真氣的氣韻,你不隻是道武雙修,氣脈儒脈竟也有不俗的境界!”
謝景兆愈加驚恐起來,“怪不得你擁有如此信心,你一個今古小輩,才活了多少年,就有這般手段實力,你身後一定有什麼勢力、人物隱藏,難道你與那人一般,也來自九州世界之外?”
“伱說他來自本源之境?”
謝景讓瞳孔一縮,旋即震怒暴躁,眼神也並迸發出歹毒陰狠的恨意:“本源之境掠奪九州世界還不算夠,你們這些大人物竟連一點殘羹剩飯都不願留給我們?也太過貪婪了吧!”
“本源之境,你們在說什麼?”
薑離心中一跳,連忙喝問。
“我們什麼都不知道,剛剛更是什麼都沒說過!”
謝景讓、謝景兆聖魂一縮,意識到自己說漏了不該提及的辛秘,陡然改口。
神情也變得慌張驚懼懊悔,不等薑離繼續逼問,兩人聖魂陡然一卷,旋即自爆。
浩浩文氣失去禁錮,猶如怒海驚濤瞬息全傾一樣,衝卷向四麵八方。
“真氣樊籠,給我全部鎮壓!”
薑離一驚,連忙催動體內真氣全部奔湧而出,形成一層層真氣牢籠,吃力的將失控衝撞的浩然文氣,全部收攏在真氣之下。
一旦讓這些文氣釋放席卷,不知要摧毀方圓幾百、上千裡的地域。
甚至身後隨行的安莽部族,也要被文氣碾壓成虛無。
而且文氣屬性迥異,無法被真氣煉化吸收,也不能被金色書頁吸納,團聚在真氣樊籠之下,運轉激蕩不休。
甚至引動一方天地內的種種正麵氣息,紛至遝來,不斷彙聚在真氣樊籠之外,想要鑽入融合。
“文氣屬性特殊,但其本質也是宇宙天地之間的炁彙聚儒生精神、才意凝聚,我曾受文聖文氣灌體,未必不能消化融合謝景讓、謝景兆留下的文氣。”
薑離命雙手控著真氣樊籠,縱身一躍,直入雲空之上。
他腳踏虛空,淩空而立,凝心靜氣,前生今世所誦讀過的典籍文章,開始一字一句的自記憶深處浮現出來。
他低聲唱誦,原本沉澱在體內的浩然文氣,一點一滴的彙聚出來,居於胸中,被無數典籍文章的字句吸引,徐徐運轉。
真氣樊籠張開一道縫隙,激烈衝撞的文氣像是找到了出口,爭先恐後一般的洶湧鑽出。
旋即就被一句句、一篇篇蘊含無儘哲理、道義、書意、文采的章句所引動,向著薑離胸前彙聚起來,越聚越多。
薑離漸漸被文氣包裹繚繞,心緒也逐漸沉寂在浩瀚如煙的文章意境之中。
一點點光亮,於他的陰神中點亮,如同燭火,隨後旺盛起來。
不知不覺中,他文氣自成,儒脈境界也水到渠成一般,一步步徐而不緩的提升。
自求學、正人、忠恕、君子、治國、立命而起,一步步直至無惑、教化、圓證,直達凡階九境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