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東西從孫璿手裡遞過來,又增加了可信度。
“你做了調查嗎?有沒有佐證?”孤證不立,這是最基本的,也是甘台長做判斷的依據。
孫璿點頭,道:“我找了位在新華社工作的同學,請他向美國的同事詢問了,錄像帶裡的信息的確與他們搜集的信息有雷同。”
“他們怎麼就不告訴我們!”甘台長大罵了兩句,卻也隻是發泄而已。
新華社是通訊社,在世界多個國家設有分社,不僅采集新聞,也發布新聞,全國各大媒體都可以采用或者重編輯通訊社的稿件,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新聞都是雷同的原因之一。
不過,在這個信息並不流暢的年代裡,通訊社的稿件從來都不是實時的,尤其是來自外國的消息,除了領導人更替這樣的事情反應快點,其他事務方麵,慢上一個月都屬於正常。
至於一種藥品致死的消息,若非京城電視台正好做了這檔節目,他們也不會著急發布,總得彙集多一點的消息再做專題,或者做不做專題還不一定呢。
“還有誰知道這個事?你找的翻譯是哪裡的?”副台長沉著臉問。
孫璿忙道:“翻譯也是我大學同學。再就是新華社的同學。”
“新華社的同學?這麼說,新華社的也知道了?”
“我讓他不要說的。”孫璿小聲道。
副台長笑笑,讓記者守口如瓶,簡直是開玩笑。
“你應該直接來找我的。”副台長有些遺憾的道:“你那個同學,現在說不定也在彙報工作呢。”
孫璿心道,我要是不證實了來找你,出了問題豈不是死定了。
這話她當然不敢說,隻能小聲道:“新華社早就知道這個消息了,我就是找他證實。”
“新華社的新聞多了,哪一條有價值,哪一條沒價值,他們沒時間判斷。”甘副台長不屑的撇撇嘴,轉瞬又道:“得防著他們貨賣幾家,恩,你把錄像帶放出來給我看看。”
甘副台長說著,低頭開始筆記本裡沒看完的翻譯。
一會兒,電視裡響起了英語。
甘台長有時候抬頭,有時候低頭,不時的比對一番。
孫璿赫然問道:“甘台長,您英語這麼好?”
“活到老學到老,現在搞新聞的,不學英語行嗎?”甘台長頭也不回的說了一聲,注意力依舊在電視上。
孫璿聽的發愣,不明所以的隻知道點頭了。
辦公室裡,隻有電視機裡的英語聲,以及錄像機吱吱嘎嘎的聲音。
甘台長突然起身,嚇了孫璿一跳。
“把剛才那段重新放一下。”甘台長的命令有些生硬,但孫璿還是立即跑過去調整錄像機了。
“每1000名服用律博定的患者中,就有56人可能在一年內死亡?百分之五點六的死亡率?這不是胡鬨嗎?”甘台長重聽了一遍裡麵的數字,再對照筆記,已是忍不住怒容。
孫璿噤若寒蟬。
“小孫。”甘台長點名。
孫璿下意識的立正喊“到”。
甘台長用手點了點筆記,道:“你之前說,咱們搞的時事辯論裡,反方學者,隻有楊銳一個人,是嗎?”
“是。”孫璿啄木鳥似的點頭。
“我記得之前看報,說gmP委員會的委員阻止律博定上市,也就是楊銳,是不是?”
“是。”
“如果沒有這件事,我是說,如果楊銳沒有叫停京西製藥總廠的生產,會怎麼樣?”
“京西製藥總廠的月產量是240萬顆,他們生產3個月以後上市……大概會多幾萬人服用。”孫璿小聲道:“聽說律博定在美國供不應求,所以才會在中國設廠。”
甘台長緩緩點頭,道:“就是說,如果楊銳不阻止,服這個毒藥的人,就要多幾萬人?”
“可能還不止。”孫璿聲音更小了,說:“律博定的問題,就是因為記者采訪了楊銳,並且捅到了美國,才被美國媒體注意到的……所以,肯定不止幾萬人。”
“國內呢?”
孫璿斟酌著語言,道:“京西製藥總廠已經開始違規生產了,現在庫存大約有3萬多盒,100多萬顆藥,另外,聽說他們正在推動律博定進醫保名單。”
甘台長嘴角抽搐了兩下,心道:這真是把自己往屠宰場裡送啊。
“把關注點放在楊銳身上,儘量收集多一點的信息,搶在其他媒體知道以前……你等等,我再給你找兩個人。”甘台長說著拿起了電話。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