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甚至有些懊悔,應該早些搬過來的,何必在曾經那樣的嚴寒酷暑中折磨。
可轉念一想,那時候她們兩個相依為命,沒有族群的接納,不一定能順利到達這裡。
好在那時的經曆並非一無是處,她在那段時間中,積累了許多的生存經驗,學會了許多的技能。
如今,她們在山洞中,有一方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旁邊有和善的鄰居,滄月偶爾會和它們結伴打獵,雲溪雖然無法和它們直接進行語言溝通,但能通過肢體語言,簡單交流幾句。
大陸上也有貓,雲溪在草叢上遇到過,淼淼還衝它嗷嗚嗷嗚地叫。
隻不過,這裡的貓體型更小,長得像隻小豹子,大約因為氣候足夠溫暖,不需要利用厚厚的毛發和脂肪度過寒冷的雪天,毛發也更短,俗稱的“短毛貓”。
淼淼在夏天的時候,熱得天天待在陰涼的山洞中,白天不肯出去,夜晚才外出去捉田鼠吃。
滄月獵殺過幾頭像狐狸的生物,雲溪用它們的皮毛製作了冬衣。
可一整個冬天,冬衣基本沒怎麼用上。
等到十二月份時,某個雨天過後,清晨起來,天空陰沉沉的,雲溪一出洞就感受到了陣陣寒意,到河流邊舀水時,她看見自己的魚塘邊緣處,結了一層薄冰,可等太陽一出來,那層薄冰就化了。
寒潮似乎隻持續了一周,一周過後,又立刻回溫了,白天最熱的時候,雲溪依舊可以穿著夏裝,在外遊蕩,早晚時分,需要多穿一件,她預估氣溫最低在15度以上,最高達到25度,但應該不超過30度。
這個世界的氣溫,普遍比人類世界21世紀要低,但這片大陸的氣溫,顯然比島嶼高出不少。
這一整個冬天,她們沒有看見雪花,這裡不下雪。
雲溪原本還有些擔心冬天洗澡的問題,這下好了,根本不用操心,這裡沒有冬天。
她每天都可以去河邊洗澡,滄月每天都可以外出狩獵。沒有一條人魚進入冬眠,因而也沒有進入到輪流狩獵的狀態。
大家保持夏天那樣的生存方式,以個人或配偶為單位,各自狩獵,偶爾遇到大家夥了,就切換到集體狩獵的模式。
這裡雖然沒看到大鵬鳥的影子,但它們保留了去海邊時集體狩獵的習慣。
雲溪望著天上的烈日,心想:以後這群人魚的後代會不會曬成黑色皮膚?
說不準。
如今這裡氣候溫暖宜人,適合生存,指不定過個百年就變得乾旱異常,人魚族群再度遷徙。
翌年二月份時,族群裡一條成年人魚誕下了一條小人魚。
族群裡,那些沒有狩獵能力的小人魚,幾乎都死在了那年冬天的戰爭中,族群裡很久沒有小生命誕生,洞裡所有人魚都圍了過去。
人魚媽媽把小人魚丟到了雲溪挖的那個小池塘中,防止小人魚被河水衝走。
小人魚天生就會遊泳,但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學會下地遊走,這段時間,它都要待在水中,一般情況下,人魚父母會輪流照看它。
因為魚塘裡滿是魚的緣故,這次父母不用輪流外出狩獵,它們直接抓魚塘裡的魚吃。
雲溪沒計較。
反正這裡沒有冬天,她存儲的那些食物,大部分都分給了洞裡的其他人魚。
當然,那些人魚並不是很樂意接受雲溪那些不太新鮮的熏肉,回到食物充足的環境裡,它們重新都變得挑嘴起來。
雲溪便把那些肉撕碎了當魚塘裡的魚餌。
有新出生的小人魚,也有步入成年的人魚,有些選擇離開族群,獨自外出發展;有些選擇留了下來,和其他成年人魚,組建了新的家庭。
洞裡有三條臉上無鱗的人魚,驚蟄和其中一條臉上、手臂內側都沒有鱗片的人魚結為了配偶,剩餘一條臉上無鱗的人魚,離開了族群,遊向了大海,再沒有回來。
這三條人魚是遷徙途中湊在一塊的,雲溪自娛自樂,忍不住在腦海裡給它們三個編排了個三角戀的狗血故事。
編排完,自顧自笑了會兒L,滄月見她在一旁傻笑,忍不住咕嚕咕嚕問她:“笑什麼?”
她不說話,隻是搖搖頭,滄月便不停地在她耳畔發出咕嚕聲。
當然,正經思考的話,驚蟄它們應該沒有那麼複雜的情感。
脫離族群,是自然界很多動物都有的行為。
離開的動物,可能會創建一個新的小團體,也可能加入其他的團隊中,這有助於避免動物之間近親交.配,保證種群繁衍的基因多樣性。
隨著三月份的到來,雲溪準備在峽穀那裡,開墾出一片水田,嘗試種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