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秦涼川的回信遲遲沒有來,在遠在千裡之外的他們除了等,也暫時沒有其他好辦法。
至於這南盛官員的事,一時間也沒有辦法推進,也隻能等南方的回信到了再說。
到五月中旬時,說好了這時候要回來的老大夫,也還沒有回來。
老郎中對邱鶴年說:“這副藥你吃得太久了,是藥三分毒,吃多了也是過猶不及,要是你信得著我,這幾天我琢磨個方子,給你替換下來。”
邱鶴年同意了。
可還沒等老郎中把新方子琢磨出來,老大夫的信先到了。
他在信中說,他一時間還脫不開身,手裡的事辦完後,可能沒時間來柳西村這邊了,需要去另一個地方。
所以,權衡之下,他提出讓邱鶴年過去他那裡醫治,他算了算,這樣時候剛剛好。
老郎中把信交給邱鶴年時,看了看他身邊的清言,說道:“師兄他是在北方邊境處,給一個武官療治舊傷,他已與那官員稟明此事,對方已同意邱小兄弟過去。”
清言心頭一鬆,卻又聽老人道:“但隻可他一人前去,不能有其他人。”
“這……,”清言一怔,但很快反應過來,他轉頭看向同樣看向自己的邱鶴年,忍著心裡的酸楚,說:“你儘管去,放心,家裡有我。”
邱鶴年看著他,垂在身側的手指動了動,最終隻是笑了笑,“嗯”了一聲。
這消息來得太突然,兩人都沒有絲毫準備,偏又急得很。
信比老大夫預計的晚到了兩天,時候不等人,兩人回了家後,清言就開始裡屋外屋地忙活起來,今天就得把邱鶴年出遠門的東西都收拾好,明天一早就得啟程了。
收拾著收拾著,清言想起了什麼,有些焦急,說:“壞了,本來想給你帶些葷油,路上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時,可以放在餅子裡夾著吃,可家裡葷油不夠了,昨天我還說明天再買了肥肉回來炸的,現在來不及出去采買了。”
他打開外屋門看向外院子裡,又是一跺腳,說:“你的棉袍被我洗了還沒晾乾,越往北越冷,沒棉袍可怎麼行?都怪我洗晚了!”
“對了,還有麵,麵還沒和,發麵還需要時候,我得把爐子燒熱些,這樣麵發得快些。”清言關上門,又去灶坑邊抱柴火。
就在這時,一個身影擋在他麵前,一雙大手從他懷裡把柴火拿走了,清言一怔,抬頭看去,就見邱鶴年正定定望著自己。
邱鶴年喉結動了動,說:“清言,彆急,葷油可以去李嬸家去借一點,棉袍今晚掛火牆上,柴多燒些,明早會乾的。”
“麵也不用發,隻給我烙些餅應急就好,路途遙遠,我身上帶不了太多東西,路上我會路過一些村鎮,甚至是縣城郡城,在那裡我會做補給,你不用擔心我會冷到、餓到。”
清言眨了眨眼,看著邱鶴年把手裡的柴彎腰放到地上,那之後,男人拍了拍自己身上沾上的塵土,朝他伸出雙手,說:“清言,
過來。”
清言怔怔地走了過去,靠進他懷裡,頭側著枕在他肩上,乖乖的,一聲不吭。
邱鶴年緊緊抱住他,在他額角輕吻,“清言,相信我,不會有事,我會儘快回來的。”
……
晚上睡覺前,兩人照例讀書。
看到邱鶴年從床底的抽屜裡找出的那本書時,清言微微一愣。
邱鶴年把這本書放到床上,問道:“你還記得這本《山河記》嗎?”
清言點了點頭,“是你給我讀的第一本書。”
邱鶴年嘴角微彎,眼神柔軟,將那書攤開到某一頁,指著上麵的地圖中的一處說:“這裡就是柳西村。“
清言也低頭看了過去,說:“你跟我說過。”
邱鶴年的食指在那處點了點,“就是從這裡,我一路沿著這條線北上,第一個經過的村子就是鄰村,走到那邊隻需要兩炷香時間。”
清言抬頭看了他一眼,沒明白他的意思。
邱鶴年的指腹又斜著往北而去,說:“這是我經過的第一座縣城,叫木陵縣,到那邊需要走兩個時辰。”
熟悉的地名讓清言的神情放鬆了一些,他說:“坐劉發家牛車的話,要更快一些。”這就是清言他們常去的縣城。
邱鶴年的食指繼續往北,“這裡叫旗縣,是我要經過的第二座縣城。”
清言想了想,說:“我知道這裡,這書裡說,此地地勢低,河渠很多,夏季夜裡,隨處可聽見蛙鳴,那作者住在這裡時,曾經被蛙鳴吵醒,出門看時,竟以為外麵有一萬隻蛙潛伏在廊下,等著他睡著後聚會。”
說著說著,清言就笑了起來。
邱鶴年看著他,也笑了,點了點頭,道:“就是這裡,”他又一次看向地圖,“從木陵縣到旗縣需要大約一天的路程,從旗縣出去,就要經過一些村子和山道,穿過郡界線,進入永合郡內的崇裕縣,這座縣城產的燒酒很有名。”
“從旗縣到這裡,大概需要兩三天的路程……。”
邱鶴年就這樣指著地圖上的一處處他將要經過的地點,一路蜿蜒北上,一直到邊境處的風雨關關口,“這裡,就是我此行的終點,如果路上順利,隻要半月,就可抵達。”
清言漸漸懂了他的意思,抬頭看向他。
邱鶴年輕聲說:“清言,從我離開開始,你按照我所說的計算時日,估計我到了哪裡,你便畫下一個記號,待到畫到十幾日後,我便到達了關口。”
清言的眼睛漸漸濕潤了。
邱鶴年繼續說:“我到達當日便給你寫信,你再數六到七日,信便可到達你的手裡。”
“到時,”邱鶴年麵色依然平靜,但握著書的手指顫動了一下,說:“你要記得給我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