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一種新武器的誕生(2 / 2)

時間已然悄然進入四月,大海恢複了波濤,一切的景象都證明今年的春季來得很及時很正常。

就是這波濤充滿了危險,僅僅是峽灣內,到處都是漂浮的冰塊。

四月初,一場春雨如珍貴油脂般滋養大地。

這場雨不算冷,甚至還有些溫暖。

就是這個世界被潮濕所籠罩,讓留裡克感覺實在不爽。

唯一值得羅斯人慶幸的就是大量的建在木樁上的木刻楞,這些木屋很大程度上隔絕了泥濘潮濕。

大地上積存的冰雪因這場雨快速融化,昔日被堅冰籠罩的礦山,岩石暴露在雨中,大規模的挖礦的作業不日也將恢複。

這些日子裡,即便是被連綿的陰雨所籠罩,阿芙羅拉號的建造仍在繼續。她龐大的身軀直接暴露在雨中,不過這對她堅固橡木打造的船身一點影響都沒有。

船隻的厚實鬆木甲板已經鋪設完畢,連帶著船尾的巨大方向舵也被精細化開工。

克拉瓦森和其他鐵匠,他們拿著留裡克的錢,奉命製造了兩個齒輪盤。僅就工藝而言,這些齒輪還是太粗糙了,留裡克也不奢望他們能瞬間變成善於精密加工的人才,因為那太不現實。

本著能用就行的原則,造船匠接手齒輪盤後,迅速就以橡木扣在上麵,以榫卯結構建成了堅硬大號木齒輪。

木齒輪,一個就是掌控方向舵運動的舵機組建核心,使得掌舵人轉動方向盤,就能以很小的力驅動巨大舵板,以調整航向。

另一個木齒輪,直接擴大成了木絞盤,它被安裝在木甲板上。因其極度的主動還被橡木板進一步加固,羅斯人甚至動用了釘子來鉚接,以求在榫卯結構上精進強度。

它就是一套巧妙的雙向棘輪係統,此乃留裡克提供刻在木板圖紙,以及本人的親自指導這才順利建造。

固然霍特拉家族會造絞盤,製造一個很巨大的實數首次。

因為阿芙羅拉號的最大寬度,已經達到了六個stika,船體水麵最大長度也達到了三十三個stika。因為龍骨的原因,它顯得非常修長。

那張巨大的三角風帆已經縫合完畢,它大而沉重,唯有這樣的帆方能抗住海上大風。現在,吃著留裡克提供夥食的婦女們,也在完成最後的最關鍵的作業,即將風帆縫合在極長的橫桁上。

距離阿芙羅拉號下水僅剩一步之遙,隻是它作為一艘實質上的具有很強戰鬥力的武裝商船,到現在仍沒有安裝武器。

她將安裝怎樣的武器?

這就是留裡克一段時間與克拉瓦森、卡威密謀的重型設備——六座扭力彈弓。

留裡克就是要複刻羅馬蠍子弩,他曾有這個設想,隻是苦於那個時候羅斯人的科技還不夠強。

現在,時代已經變了。

有羅斯的木匠拿到留裡克的訂單,去製作一些小型部件。一些橡木的邊角材料也被廢物利用。

扭力彈弓最核心的部件,諸如作為扭力來源的浸泡鯨油海豹油的、羊毛亞麻混合繩索,小型鑄鐵棘輪係統,可旋轉木托盤,射角調準杠杆係統,都是克拉瓦森一家為主建造。

有了留裡克的技術指導,這項工作雖然不是困難的,那也耗費了長達三個星期,六座扭力彈弓才建造完畢。

但是,它們僅從外表來看就不是什麼巨大的存在。

它們有著統一的款式,框架結構是堅固粗橡木所造,並以砸彎的鐵條進一步增強它的結構,就是寬度僅有約50㎝而已,其“鞋子尾巴”也僅有150㎝的程度,棘輪絞盤就安裝在蠍尾末端。

一根綜合材料的纜繩被纏繞了十二次,其中心部分插著低碳鋼打造的弩臂。它們被造得很粗,故而在拉伸之際不會有明顯的彎曲。鐵做的弩臂有更大的自重,隻是考慮到材料的結構強度,留裡克取一個平衡。

他也不是沒想過製造巨型鋼臂十字弓,一想到所需大量的材料、保養的費用,以及能取得的效果,他果斷放棄。

有關於鑄造青銅炮,再配製藥劑,將羅斯人一蹴而就的進入到火藥時代,留裡克可是有過深思熟慮。理論就是那樣的理論,實際操作而言也能實現,就是未來實現它而付出的巨大人力物力成本,以及產量與所能取得的效果,投入產出比當下注定是不對等的。

無論是重型鋼臂十字弓,還是有關火藥的器械,它們的科技水平太高了!高到當下的羅斯人還不具備駕馭它的能力。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錢的問題。

譬如留裡克設計的扭力彈弓,其中運用的低碳鋼配件、生鐵鑄造件和青銅件,就足夠打造多支精湛的武器。這些金屬製作成最好的武器,必然能累計賣到五百個銀幣,而這僅僅是金屬用料的費用。

特製的混合材料麻繩是錢,加工硬木料也是錢,林林總總的東西拚湊在一起構成一座扭力彈弓,留裡克估計它的建造成本已經達到至少六百枚銀幣。

或許這筆錢對於留裡克從來都是小錢,其實不然!

因為阿芙洛拉號要安裝六座扭力彈弓,僅就武備而言,留裡克就要額外投入約合三十六磅銀子。

曾經妄圖一千枚銀幣,也就是所謂十磅銀子搞定一條船的設想落空,現實如同巴掌,讓留裡克前所未有的意識到海軍就是貴族兵種。

扭力彈弓終究隻是發射器,它的“炮彈”仍舊是錢。

好在武器在建設一開始,留裡克就想到了彈藥問題。

如果扭力是尼龍等現代工業纖維做打造,這彈弓的威力一定特彆巨大。留裡克無可奈何,此彈弓是他運用羅斯部族現有的材料和技術能力,打造出的威力最大的武器了。所以從一開始,它的材料就決定了不會存續大量的扭力,那麼為了獲得最大的殺傷效果,就需要在彈藥上做文章。

留裡克設計了三種武器。

第一種,僅有半磅重的有著錐形炮彈樣式鑄鐵彈丸,它在發射後必然快速降速,且飛行缺乏穩定性,它隻能作為近距離作戰武器,比如說給敵人的船隻撞出一個孔洞。

第二種,就是羅斯人常用的短矛,為了飛行穩定性,它僅需要在末端粘合薄木片的尾翼,就成了一種標槍。真的打起仗來,留裡克估計這種武器最常用。

第三種,它和第一種極為相似,隻是材料是燒製的陶塊,或者乾脆是一坨含有很多冶鐵礦渣的玻璃。對於硬目標,自然要用鑄鐵彈丸,針對軟目標,飛過去一塊板兒磚留裡克估計已經足夠。

武器建造完畢自然要進行一番試驗。試驗,它無疑又成了羅斯堡的新談資,大家都知道留裡克大人又發明了一種武器,似乎是比十字弓更為強大的存在。

一片略顯空曠的近岸荒地成了試驗場,人們在驚呼中看到了一係列的很不錯的成果。

經過多日的試驗,留裡克得出了多項技術指標。他還能怎麼說?雖然他心裡並不滿意,無奈這就是當今的時代,遠程武器普遍僅能達到的水平,不能奢望太高。

固然三弓床弩射程可達到一千米,它可不是區區一萬人的部落就能供養得起的神兵利器,何況羅斯人也沒有這方麵的技術。

船用扭力彈弓,經測驗得出結論,它平射各類彈丸初速不快,平射的有效射程還不到約六十米,倒是拋射時能打出約一百五十米水平。不錯,留裡克心裡已經把stika和meter的概念合並了。

它的射程的確近,但鑄鐵彈丸的儲能非常驚人。約五十米外,它還是可以給指頭一般厚的鬆木板砸出一個明顯的大洞。它對橡木板的侵徹力不高,畢竟這就是橡木的實力,但普通的敵人如何擁有全部橡木打造的船呢?

鑄鐵彈丸可以製造更尖銳的頭部,甚至製作特殊的模具,直接為它鑄造一個尾翼,這樣它就具備更強的穩定性和侵徹力,主要的工作就是給敵人的船隻鑿洞。

而它發射有尾翼短矛的時候,就創造了拋射近二百米的最大紀錄。大量的數據表明,它的射程在一百六十米的左右,倘若順風自然飛的更遠。

短矛借助重力加速度,矛頭深深鑿入泥地,需要壯漢奮力拔出來。明眼人都看得出,這要是運用再戰場上,它就能在敵人弓手射程之外,先給敵人列好的陣型來上一番射擊,將一些倒黴的敵人直接釘死在戰場,給予敵人巨大的心裡震撼。

同理,那些陶土、玻璃彈丸,它們一樣飛行很遠的距離,專打敵人的軟目標。

這六座扭力彈弓完全可以用作陸戰,成為部族的陸戰重武器,不過羅斯人的未來注定極度依賴海洋,這些武器必須成為優秀“船隻破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