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章 留裡克在咽喉海峽(2 / 2)

因為地球曲率的存在,水手站在甲板上恰逢空氣澄澈天氣晴朗,他可以看到約莫十公裡外的船隻與海岸,倘若是水手騎在高達五十米的桅杆頂端,甚至是屹立於更高的位置,就可以看到極限公裡外的海岸線。

麥哲倫的船隊就是定期安排視力極佳的水手騎在桅杆上,掃視直徑一百公裡的海域,這才在橫跨了五千五百公裡的西南太平洋後成功找到新幾內亞群島得到救命的補給……

羅斯海軍完全沒有麥哲倫船隊極端航海需求,留裡克的目的正是保證艦隊可以順利找到薩列馬島並展開戰略機動。

於是,騎在桅杆上的水手可以始終監視北方模糊的海岸線,更能注意到南方海岸線正在發生的劇烈變

化。

因為羅斯海軍已經看著漢科半島漸行漸遠,又注意到南方海岸線的巨變——它不再是大陸海岸線,而是希烏馬島。

薩列馬,本意就是“島”,希烏馬島的本意便是“小島”。它們均來自被流放的利沃尼亞人與愛沙尼亞人對流放地的稱謂,這實在是一種古芬蘭語的描述,後來上島的各路維京部族罪人也就沿用了稱呼。

希烏馬島太小,綜合條件遠遜於正南方的薩列馬島。

尤其是後者有著一項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大島上有多達十個

淡水湖,前者僅有一個。

島大而湖泊多且分散,使得一座島還是有著發展農業的基礎,即便它的土壤肥力很糟糕。

不過當羅斯開始普及從不列顛掠奪而來的耐寒雙倍體小麥品種,薩列馬島伯爵斯普尤特順手也進購一批在島上試種。斯普尤特願意與羅斯王保持一致,一旦王國核心區有什麼新作物開始普及,薩列馬島就要跟隨適種。

隻見那戰士抱著一根纜繩,雙腿雙腳將之纏繞速降。

“鷹之眼”的戰士高高興興麵見自己的大王,年輕人高興得指著正南方:“我們已經到了小島,我在高處還看到了大島。我甚至看到了狹窄的海峽!大王,如果您要儘快通過薩列馬島進入裡加灣,我們就該行動了。”

留裡克聽在心裡,他轉身麵相鬱鬱蔥蔥的島嶼,自己的確麵臨著一個選擇。

此刻,也是剛剛得到詳細情

報的海軍大將歌德倫德站在留裡克的身後。

“大王。是否做決定?不過……”

“如何?”留裡克扭過頭。

“我不建議去冒險。您看,這個海峽太狹窄,就怕……擱淺呐!我們的大戰艦真的吃水很深。”

“的確。”留裡克聳聳肩,他很高興自己的將領有著基本航海素養。

歌德倫德很清楚船隻吃水與海床的關係,這是大部分航海者所忽略的。這並非反常,畢竟在長久時代下羅斯人或是彆的維京勢力的主力船隻就是吃水很淺的、近乎於平底的龍頭長船,它在小溪裡都可能航行,適航性達到了極致!

但海上君主號的滿載吃水深度超越了這個時代所有人的認知,恰是因為在艘船在自己手裡海試了快一年,歌德倫德摸清楚了她的一切狀態。她的滿載吃水深度折合近六米,固然這是船型上的故意而為,龍骨與舭龍骨基於海水中穩定性的考量造就了“中脊凸起”,導致吃水更深了。

這大大加劇了觸礁、擱淺的風險,她的確運力驚人,而一般的小海峽對她也變成一種致命存在。

“海峽狹窄意味著水淺,但他的確是一條捷徑。”留裡克想了想:“給旗語兵命令,所有主力戰艦嚴格追隨旗艦行動。包括武裝貨船在內的所有小型船隻,就此進入小海峽並一路南下。”

“分兵?”歌德倫德略有吃驚。

“對!就是分兵。”留裡克咬咬牙齒:“我還是

擔心鹿群的安危,還有我剩下的戰馬們。它們並不適合海上的顛簸,我不希望未來的陸路行軍折損這些寶貴牲畜。再說……”

留裡克頓了頓氣:“先讓部分戰士抵達裡加,給當地人一個驚喜。就有你派人指揮分艦隊的行動,到了裡加傳達我的命令,告訴斯普尤特、斯特坎德和菲斯克把裡加的碼頭清理乾淨,雜七雜八船隻全部讓開泊位,以便我軍全麵登陸做最後休整。”

“遵命!”歌德倫德敬禮道。

很快,就在希烏馬島近海羅斯艦隊進行分兵。

分艦隊沒有大型船隻,它恰恰又是人數最多的存在。海軍分兵可給尾隨行動的羅斯漁民以難題,好在他們陸續弄清了狀況,那些最後迷迷糊糊跟在主力大艦隊後向著薩列馬島奔去的小船,也陸續折返回分艦隊。

分艦隊隊伍極為浩蕩,狹窄海峽與其中大大小小的沙洲逼得船隊好似一坨麵團被擠壓成麵條。

它的名字簡單粗暴,古芬蘭語就謂之為“小海峽”,通過此地的好事者用攜帶的長矛探測海床,震驚於很多位置的水深僅有約莫三米。

這一情報迅速傳到帶隊的羅斯海軍水手耳朵裡。

“真是後怕,大戰艦要是硬闖豈不是陸續擱淺了?”

留裡克要穩妥而非速度,他有著過去斯普尤特提供的充分航海經驗,所謂來自薩列馬島的羅斯禦用海盜大軍是繞行薩列馬島的“南半島”安穩進入裡加灣。

南半島與所謂庫爾蘭半島的頂點形成了一處寬闊水深之海峽,斯普尤特稱之為“裡加灣的咽喉”,咽喉海峽由此為留裡克標注於地圖上。

因為是繞道,為此留裡克不得不多花一個白天的時間。

留裡克其實大可直接南下,沿著庫爾蘭半島的海岸線俯衝。理論上掌握了地區地理構造的留裡克就該這麼選,然這裡最大的問題是在任何的時代對於大型軍隊的跨海登陸,都是軍事上頗為困難的操作。

羅斯軍隊要登陸就必須依靠良港,任何的冒險都可能令艦隊崩潰。

留裡克隻清楚還有兩個港口能承載羅斯組織的本時代歐洲第一艦隊,或是裡加港或是萊茵河入海口的鹿特斯塔德港,這兩座港都是羅斯治下刻意擴建,它們存在的重大目的就是完美接收羅斯海軍艦隻。

漫長的航行,戰士或能在精神萎靡中忍受,戰馬和鹿群怕是要被折騰死個七七八八。

何況半年前就已經做好戰術規劃,時至今日因為多方麵因素遠征時間還是滯後的一個多月,無形的枷鎖扣在留裡克頭上,縱使有著直接南下的機會留裡克也斷不會去賭。

天地之間一個大口子橫亙在船隊麵前。

留裡克下令主力艦隊大拐彎,全部的大戰艦風帆兜住溫潤南風,她們浩浩蕩蕩逆風走折線通過咽喉海峽通向裡加灣。

與此同時分艦隊比留裡克所部快了兩天,當他的大艦隊出現在裡加近岸處

,鬆軟的沿海沙灘已經被密密麻麻衝灘之普通長船填滿!

留裡克晚到兩天倒是有一個好,他不用再為馴鹿、馬群的登陸操心。先到的人們用了兩天時間完成了坐騎、牲畜的卸貨,在海上飄蕩許久的戰士們也在裡加主城之外紮營得到了關鍵休整。

甚至裡加因為這數千人的抵達迎來瞬間繁榮。

從新羅斯堡來的漁民們為羅斯王運貨任務已經完成,他們在等待應得的報酬,這些人順手就在當地采買與銷售一些物資,又毫不猶豫在裡加灣捕魚。

到處都是飄揚羅斯旗幟的船隻,到處都是說著諾斯語的羅斯人!

拉脫維亞農民的精壯青年多是去了南方遠征,留在家鄉的人們不但驚愕於羅斯軍主力不但到了,第一批到了居然隻是分艦隊。值得慶幸的是這些人有著基本的做人素養,他們沒有去村莊劫掠,而是在裡加擺開大小露天榷場做生意,如果有誰惱怒那就是住在裡加的漁民們了——這些遠道而來的羅斯人比當地人更善於捕魚,大小漁船數量有好幾百艘。

斯普尤特在治理水平上已經經驗豐富,他現在地位更像是整個環裡加灣的大總督。

他從容得協調新到的兄弟們,再組織軍隊清空了裡加碼頭以便大艦隊裡最小的八艘驅逐艦靠岸。他也準備了一批空載的長船,這樣當海上君主號在內的大型船隻在近岸拋錨後,這些小船紛紛靠攏而去,將船上

一切人等以最快速度運抵平坦陸地。

斯普尤特已經做了萬全準備,尤其是特意準備了幾隻綿羊等待大王登陸後製作烤羊大餐進獻。

乃至……那個被割斷了腳筋的戰敗者納米西斯,他會如狗子一般牽到碼頭獻給大王。

終於,大戰艦的魅影陸續出現在近岸,數以千萬計的人們蜂擁而來。

斯普尤特就站在碼頭處,欣慰得看著大如山的大戰艦海上君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