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6章 奧伯特利迪特伯國、呂貝克與納科尼德家族的故事(2 / 2)

“怎麼回事,阿基坦那邊出了事!圖爾伯爵竟然組織聯軍攻擊巴黎?我怎麼記得那個伯爵就是個小男孩,堂堂圖爾伯爵家族都要絕嗣了,難道法蘭克的神賜予那個家族一個幼年強人?哈哈,要是帝國南方的家夥打下了巴黎,下一步就該是攻擊梅茨了吧。洛泰爾,我覺得你快沒有優勢了,羅馬皇帝的頭銜還是扔掉吧。”

這幾年來伯爵米斯圖伊與他的奧伯特利迪特一直密切注視著法蘭克國政變化,隨著消息不斷傳來,他的心態也在變化,尤其是從對法蘭克的敬畏、恐懼消失了,現在多了輕蔑。

當他繼承家業之際,彼時還是“虔誠者”路易擔任帝國皇帝。

路易的封地就在薩克森,雖然這是一位法蘭克貴族,卻意外得將薩克森世界治理得不錯,由查理曼釀成的矛盾在其治下被大大緩和,各路貴族基於自身利益願意臣服這位外來大貴族。

但成為皇帝後,最終年老的路易晚年昏庸,兒子們就權力的鬥爭,以及這位老父親對小兒子的偏袒,終於釀出了內戰。

在路易主政薩克森的時候,整個奧伯特利迪特必須夾著尾巴做人,米斯圖伊是見過那位路易的——以伯爵之子的身份,與父親一道押運著貢品拜見路易大人。

現在路易也死了。老皇帝在病入膏肓之際帝國內戰已經開始,而今的戰爭時期,不正是給了呂貝克帶著整個地區進行發展的機會?

作為斯拉夫貴族,作為被迫投降法蘭克的貴族,米斯圖伊主觀上就是不想親自下場參與法蘭克內戰。

他現在很滿意自己在之前的薩克森地區大混戰時期的完全不參與的決意,他在法理與名義上還是效忠洛泰爾為“羅馬皇帝”,在平日裡可沒人將這當回事。

整個奧伯特利迪特已經處於事實獨立的狀態,手握一支重騎兵勁旅與數以千計的民兵,倘若這支濱海的斯拉夫力量突然下場,無論他們支持哪一方,都能給那一方帶來強大助力。

那麼,大軍離開家鄉且越境薩克森人的地盤去參與法蘭克內戰,這對奧伯特利迪特有什麼實在好處麼?

至於自己至今還是伯爵身份這件事,米斯圖伊心裡固然生氣,這個爵位是法蘭克冊封的,倘若內戰耗掉了法蘭克的元氣乃至這個“第二個羅馬帝國”也毀滅了,它冊封的貴族還有多少含金量?

“哪怕是羅馬皇帝洛泰爾,他的軍隊一敗再敗,除了玷汙神聖頭銜還有什麼。我雖為伯爵,手握強軍足以自保也可對外擴張。我不用參與他們的內戰,倒是向奧德河進攻去收複那些背叛我家族的家夥們,我倒是有些興趣。”

雖是如此,麵對昔日的威斯特伐利亞伯爵柳多夫,在841年戰爭結束後搖身一變成為薩克森公爵,此人因無可辯駁的血統繼承了維杜金德的榮譽,恢複了公爵的爵位。

“呸!難道我實力還比不上他?柳多夫,你帶著你的大軍參與法蘭克人的內戰,在羅斯人和丹麥人的保護下令我不能趁你後方空虛打你。現在我仍是一個伯爵,我倒是想被你們稱為公爵呢。”

於己,整個維杜金德家族都不滿於自己在法蘭克體係下劣等的爵位。

米斯圖伊理智的認為現在局勢仍不明朗,呂貝克與所有的同盟部落必須繼續鎮定觀望以保存實力,因為他們總得分出一個勝負,他們的實力會瘋狂削弱,戰鬥就將反襯出奧伯特利迪特實力之強勁,屆時自己就有充足的實力去向那個時候的“羅馬皇帝”索要更大的特權。

這章沒有結束,

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在萊茵河兩岸法蘭克的內戰持續擴大中,洛泰爾的擁躉、那些帝國派貴族不得不兩線作戰。

在南方阿基坦與盧瓦爾河的圖爾伯國,這些南方勢力因自己的利益反對洛泰爾。哪怕已故老皇帝的小兒子查理怎麼看都沒有雄才大略,倒是可以當做一麵反對洛泰爾的旗幟。

本來強大的圖爾伯國與阿基坦地區各貴族在過去沒有很多利益往來,現在完全不同了。他們都不希望洛泰爾在內戰中勝利,痛恨其麾下的帝國派貴族對南方貴族們的盤剝。如果那些帝國派貴族們可以在內戰中全部被殺,那再好不過了。

在萊茵河以北,局麵早已脫離洛泰爾的掌控,也完全脫離大巴伐利亞公爵路德維希的掌控。

薩克森、尼德蘭、弗蘭德斯、圖林根,以及這個奧博特利特。這些曾經被法蘭克大軍征服的勢力,現在又事實上拿回了他們的自由。

因為路德維希公開宣布,助其勝利的就承認其高度自治,乃至成為獨立的小王國、名義臣服法蘭克也不是不可以。

不過這位路德維希的身份這是“大巴伐利亞公爵”,難道此人的野心已經發展為篡奪其大哥的“羅馬皇帝”?路德維希的許諾有什麼含金量?願意支持他的北方諸侯們關注的就是“高度自治”,畢竟內戰另一方的洛泰爾完全沒有這方麵的許諾,恰恰是洛泰爾要是打贏了戰爭,日後的清算一定很殘酷。

想到這一點,薩克森的柳多夫與圖林根的塔庫爾夫,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先祖被法蘭克大軍蓄意屠戮的事實,這就迫使二位還是下場了。

但無論南方世界如何變化、各種離奇消息如何從傳回柳比采島上的伯爵宮殿,米斯圖伊就是保持鎮定如同一隻烏龜。

比起參與內戰,還是想想在有生之年將呂貝克的權威真正蔓延到奧德河吧!

曾經背叛的凱西納部落現在又回歸,奇齊尼人向內陸遷徙,現在也不好去森林裡找他們的首領迫其二度臣服。

倒是奇齊尼人失去的瑞裡克城廢墟,其所在地域有發展的潛力。

米斯圖伊派遣自己的長子阿納多格鎮守新建城市維斯馬。

說它是一座城市,謂之為武裝移民的大軍營更貼切一些。瑞裡克城作古三十年了,當地的貿易氛圍已經消失,倒是一座港灣對奧博特利特的未來有著現實意義。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納科尼德家族從未直接統治過奇齊尼部落的領地,哪怕當年他們並未反叛。

柳比采島不大,周遭區域有一些長滿鬆樹的土丘,整個地域森林過於茂密而耕地少、品質也不好。

即便如此,因此在米斯圖伊和他父親的穩定治理下,奧伯特利迪特竟在亂世喜迎超過三十年的和平發展期,哪怕土地糟糕,靠著人的力量也開辟了一批新的生存空間,糧食畝產依舊是糟糕模樣,唯有提高種植麵積才能養活不斷膨脹的人口。

雖無科學的統計學數據,緊靠著米斯圖伊這些年來的感受,靠著“身邊統計學”也能察覺到人口的膨脹。

要消滅森林改造土壤環境為農田,其中的成本是頗大的。要讓膨脹的人口活下去勢必找尋新的生存空間,尤其是已經被他者開發過的區域。向薩克森人開戰以搶奪他們的生存空間,現在看來是沒事找事,那就不如向東方擴張。

維斯馬,這一本意為“西水”的一片海灣區域就是理想的新家園,畢竟它在瑞裡克的災難後成了真正的無主之地。

長子是要繼承未來家族家長位置、繼承伯爵爵位的,年輕人需要曆練,所以將之派遣到矛盾較為尖銳的東部區域。

維斯馬城,它直麵東方森林與穿流而過的瓦爾諾河,在長子阿納多格的鎮守下,一來監視著凱西納部落,二來也是提防著奇齊尼部落的反攻。

然而整個奧伯特利迪特都沒想到,他們在伯爵大人的帶領下活得如縮頭烏龜,現在羅斯人不請自來了。

維斯馬城外不遠處,羅斯大軍突然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