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P3西漢基業掘墓人粉墨登場(精修(2 / 2)

大司馬的位置可是老王家的專屬位置,從小做到大。</p>

劉徹冷笑,他就不應該對末代皇帝抱有太大期待。</p>

這簡直就是餅子攤大了,自己搞不定的典型例子。</p>

劉徹心裡蠢蠢欲動,天涼了,像大司馬這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除了仲卿、去病這種純臣就不應該有人能坐,他明兒個就下詔!</p>

【漢成帝還是沒有那麼不堪的,他在其他地方也試圖努力過,比如他修</p>

訂農書《汜勝之書》,雖然他活著並沒有修訂完.…</p>

比如他進行官製改革,把禦史大夫改為大司空與大司馬皆成金印紫綬,和丞相平起平坐,正式確立了三公平行的政治體製,還把刺史改為州牧。雖然他的下一任皇帝就取消這次官製改革,恢複丞相、禦史大夫並立的二府體製,還恢複刺史了..</p>

還有他治下外戚橫行,生活奢侈,他就主動禁奢侈,但你們知道的,漢成帝最出名的其實是他與趙飛燕和趙合德姐妹兩個放縱奢侈的情史……</p>

所以曆史對於漢成帝的評價並不高,覺得他當政二十多年,毫無建樹,與他老子一樣耳根子軟,沒有主見。</p>

甚至識人不明,導致身邊奸佞小人橫行,用人能力堪憂。</p>

馮野王忠信質直,知謀有餘,海內人望,才能出眾,漢元帝用了又好像沒用,因為這人直接就被他舅舅王鳳排擠回老家的。</p>

陳湯,也就是那個說出‘犯強漢者,非遠必誅’的大佬,匈奴攻烏孫、大宛,脅西域,他立刻遠征異域,誅郅支單於,有諸多功績,但也因成帝一朝混亂的朝政最後坎坷到晚年落魄。</p>

漢成帝用的全是王鳳、張禹之流。</p>

《漢書》記載成帝年間日食、地震頻發,當時的吏民上書談災異報應,皆說是王氏專政所致。但當漢成帝惶恐來問張禹這個老師的時候,張禹: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日蝕三十餘,地震五次,聖人罕言命,不語怪神。”現在的災害頻發乃是常態。皇帝隻需要“陛下宜修政事以善應之,與下同其福喜”隻需要多做善事就可以了。</p>

這段話唬得本就‘雅信愛禹’敬重張禹的漢成帝一愣一愣的,完全不懷疑王氏。</p>

夫社稷之計,安危之機,人君不能獨斷者,必資於所敬之臣。然臣有忠邪,時有險易,交有淺深,義有厚薄。唐代萬古良相李德裕的這段話一時間讓人不知漢成帝是愚蠢還是心大,竟然忠邪都不能分。</p>

說他蠢吧,他確實在剛當政時就順利扶持起自家外戚去打擊來自漢宣帝、漢元帝的宦官與外戚勢力。說他是可塑之才吧,確實也識人不清,以至於培養出一個自己也無法撼動的龐然大物,被反向拿捏。</p>

所以外戚這東西在合適的人手中才是一把伸縮自如的利劍,具體可以參考漢武帝早年的作為和漢宣帝的做法,那個才叫拿捏外戚。在不合適的人手中那就是會自焚的火。</p>

不過王氏外戚集團也不是沒有遭遇過危機。】</p>

本已經對漢成帝一朝沒有絲毫期待的劉徹不由得眼睛放亮,死寂的腦子突然迸發出希望。【王氏外戚集團的危機來自於漢成帝的下一任皇帝,劉欣。】</p>

劉徹鬆快了一下坐麻的腳,呼出一口憋在心中憋悶了許久的惡氣: “終於!終於能有一個相對爭氣的後輩了嗎!"</p>

鬼知道劉徹看這段曆史看得有多麼的憋屈,這都是什麼鬼,他的後輩們為何這麼不堪,沒有一絲一毫他劉徹的風采,沒有他劉徹的風采也行,但是連漢惠帝都比不過那就很過分了!</p>

劉徹心中暗暗祈禱這個劉欣能夠爭氣點,至少給他這個老祖宗留點麵子!要不然他總有種這些後輩再這麼不爭氣,自己遲早會被氣死的感覺。</p>

諾大的宮殿就他一個人在裡頭,劉徹都怕自己被氣死後沒都人知道……</p>

劉徹用力地摸了一把臉: “早知道朕就把仲卿和去病叫過來了,至少氣死的時候還有人可以幫忙叫太醫。"</p>

但可惜,仲卿那群人可能現在還在宴席中,畢竟他離開的借口就是早點回去休息。很想念仲卿和去病……</p>

雖然劉徹知道即使仲卿想進來看自己也不打算讓他看,要是仲卿看了仙幕中這些外戚的做法,一定會原地辭官帶著衛家老小回去繼</p>

續種田的。</p>

劉徹覺得更傷了。</p>

劉.孤家老人.徹收拾隻有一點點悲傷的心情繼續看下一任後輩對王氏外戚集團所造成的危機。</p>

他希望這個名為劉欣的後輩能夠爭氣點!不求一舉拿下外戚集團,但求是個帶腦子的,要不然他都要懷疑是不是茂陵的風水不好,以至於老劉家七代明君之後的帝王都沒有腦子了。</p>

【劉欣,漢元帝劉奭之孫,漢成帝劉驁之侄,定陶恭王劉康之子,是的你沒有看錯,劉欣就是漢元帝後麵想要換太子的那個定陶恭王劉康之子。</p>

漢成帝劉驁,享年45歲,在位27年,駕崩時無子,最後王政君隻能把皇帝的位置傳給了彆人。】</p>

本還期待的劉徹瞬間陰謀論,在想是不是這定陶恭王劉康做了什麼: “享年45歲的皇帝竟然能夠無子?"劉徹不可置信,但不敢懷疑這個老劉家的種不能生,畢竟老劉家是從他這邊傳下去的。</p>

【後世人很喜歡把漢</p>

成帝無子的鍋放在兩個女人身上。</p>

他們說漢成帝在政治上嘗試分化王氏外戚權利失敗,看到朝政被太後和家中的七舅老爺八大姑把持,漢成帝認識到自己在政治上確實誌大才疏,隻能打得一手爛棋,索性自暴自棄放棄誌向高遠的白雲鄉,開始縱情聲色。</p>

他縱情聲色後的他男女通吃,轉向了趙合德、趙飛燕這兩個溫柔鄉,後麵馬上風,死在了溫柔鄉趙合德身上。</p>

把無子原因歸結到趙合德和趙飛燕熱愛吃醋,自己沒生出來也不讓後宮生,兩個女人迫害漢成帝的後宮導致漢成帝絕後,</p>

最後啪的一下子再給漢成帝打上一個荒淫無道,昏聵無能的標簽,結束!】</p>

【但依據推測,漢成帝沒有兒子的原因可能歸結不到這兩個女人身上,偷偷和你們說……】仙幕的聲音突然壓低, 【老劉家可能得注意下那方麵的質量問題。】</p>

【因為我們可以清楚的從史料上看到繼漢武帝12個孩子,漢昭帝21歲無子,漢宣帝12個孩子後,漢元帝才5個孩子,而後麵漢成帝無子繼承,漢哀帝也無子,漢平帝也無子,西漢最後三位皇帝都沒有留下子嗣。】</p>

劉徹雙瞳肉眼可見的顫動,他嘴唇微動,想要說什麼但死活說不出來。</p>

他想到29歲才有的劉據;漢昭帝21歲無子;漢元帝也是十幾個妾室後無子,娶了王政君才有的第一個孩子;還有這個漢成帝無子,漢哀帝無子,漢平帝無子。</p>

劉徹:"……"突然聽到恐怖故事!</p>

老劉家真的有可能不行??</p>

【當然關於老劉家的精子質量問題我們得不到非常準確的答案,畢竟我們不是他們的醫生,我們隻能從有限的資料看到西漢後麵三個皇帝除了漢平帝因為16歲去世,其他兩個帝王確實沒有孩子繼承皇位,由此推測西漢的皇帝們可能得多注意下身體,提高精子質量。</p>

因為從曆史資料上來講,漢成帝有過娃的,他一生有四五個孩子,分彆是許皇後、班婕妤、許美人、曹氏生的娃。</p>

隻是人生大腸包小腸,漢成帝的孩子無一例外全部早夭。才貌雙全,寵冠後宮十餘年的許皇後生下一子一女,全部夭折出身於將門之家,才華橫溢的班婕妤生有一子,數月之後夭折。</p>

接下去就是曆史著名的漢成帝愛情故事的女主角——合德飛燕出場了,自他們出</p>

場漢成帝就迷戀她們的溫柔鄉,不能自拔。</p>

不過男人的秉性就像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漢成帝偶爾也會去臨幸其他妃嬪宮女,女官曹氏就是那個被上天選中的……倒黴兒……】</p>

【老實講,被稱之為薄情寡性,後宮全是倒黴鬼的漢武帝也不知道為什麼能做到後代專出情種。</p>

漢宣帝出了名的愛許平君;漢元帝出了名的喜歡司馬良娣,也是因為這個妃嬪才有他失落悲憤,然後王政君被選成妃嬪的機會;而漢成帝與趙飛燕、趙合德的愛情故事更是廣為流傳,甚至拍成電視劇遠近聞名;還有漢哀帝與他的男寵斷袖分桃之愛。</p>

漢平帝年齡尚小看不出來,但從上麵那幾個帝王就可以看出漢武帝之後真的專出情種,而且他們的愛情故事傳得比他們在政治上的成就還要廣為人知!</p>

要知道漢武帝以及之前的漢家皇帝們是出了名的工作狂,每一個出名的都是關於政治上的成就,關於愛情上的故事不能說沒有,隻能說愛情裡的女主倒是倒黴蛋而已,比如漢高祖家的呂雉和戚夫人,漢武帝全員輸家的後宮。</p>

所以為情種本種漢成帝懷上懷子的女官曹氏最後的命運在《外戚傳》上記載得明明白白:中宮史曹宮,字偉能,禦幸生子。帝用昭儀之言,勿問男女殺之。</p>

曹氏臨死前還在悲呼: “果欲姊娣擅天下!且我兒額上有壯發,似元帝。今兒安在?已殺之乎?"乃飲藥死。</p>

在曹氏懷胎十月,一朝生子當天,趙合德指使中黃門田客帶著劉驁的詔書毒殺了她,而她的孩子也硬生生地被人從她腹中取出,最後下落不明。</p>

至於趙合德下場?不好意思,從漢成帝在趙合德身上馬上風的結局我們就應該知道情種本種漢成帝應該會表示:皇嗣遠不及趙氏姐妹重要。</p>

所以曹女官是倒黴鬼實錘了。</p>

懷上漢成帝孩子的許美人也是差不多的待遇.</p>

漢成帝其實是帶著一點點腦子的,還是在意江山延續的,但是……都被趙合德這個戀愛腦攪黃了……她是真的無法忍受漢成帝跟任何女人有任何孩子。</p>

曆史上雖然很熱衷於把漢成帝描繪成一個深愛趙合德的女子,被趙合德玩弄於鼓掌之中,但如果拿起趙飛燕傳會發現,趙合德愛得更深來著。</p>

就像曆史上都說趙氏姐妹殺皇嗣是為了自個兒的後宮之主位置能夠穩當,但最穩</p>

當的應該是在發現自己不能生之後對漢成帝的孩子去母留子才是正確的吧?</p>

此處亂入宋真宗跟愛妃劉娥,就像他們一樣整出垂簾聽政的太後來才叫為了權勢的正確操作。</p>

在還帶著腦子,知道維護漢家延續的漢成帝再三探望與保胎藥下,備受重視的許美人倒是順利生下皇子了。</p>

但趙合德不同意了...</p>

還是在《外戚傳》的記載:</p>

帝幸許美人,有子。昭儀聞之,謂帝曰: “常紿我從中宮來,今許美人子何從?” "陛下常言‘約不負汝’,今許美人有子,竟負約,謂何?"</p>

你這王八蛋整天說什麼從皇後那裡來,那這個孩子哪裡來的??</p>

你看看你做了什麼事情?每天和我說‘我不負你’,你看看你現在什麼樣子?你家美人有孩子啦!現在你怎麼不遵守承諾,你倒是說呀!</p>

趙合德用了‘生懟,手自倒,以頭擎柱,從床上自投地,涕泣不食’等招式,再輔之肺腑之言,曰: "今當安置我?我欲歸爾!"開始準備分家回娘家。</p>

多招齊下。</p>

對此漢成帝的回應就是,帝曰: "約以趙氏,故不立許氏,使天下無出趙氏之上者。無憂也!"乃詔許氏夫人,令殺所生兒,革篋盛緘之,帝與昭儀共視,複緘。</p>

伴隨著這股濃濃的瓊瑤劇風,漢成帝狠心殺害了他的親生骨肉.…</p>

殺害了他的親生骨肉..</p>

骨肉.…</p>

自後禦幸有子者,輒死,或飲藥自墮,由是使成帝無嗣。由此可見戀愛腦要不得,趙合德與漢成帝劉驁,就是非常大且粗的非常偏執的愛情箭頭。】</p>

隨著仙幕話落,一聲童謠在劉徹耳邊響起: “燕燕,尾涎涎,張公子,時相見。木門倉琅根,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p>

"啪!"</p>

“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啄皇孫……”童謠聲在劉徹耳邊傳蕩,也在他腦海中回響,直接讓劉徹腦中名為理智的那根弦斷了。劉徹捏碎身旁的陶瓷瓶口,紮得滿手血。但他都不在意,他現在腦海中就想著自他之後西漢皇帝都是情種,甚至是感情白癡這件事情。</p>

漢宣帝因為情種而選中不適合</p>

庸君當皇帝,漢成帝因為是情種無後,漢哀帝眼看著也是情種。</p>

劉徹當然知道情種這種東西與皇帝是否能成功關係不大,他隻是通過這件事情看透了漢朝缺失的一件事情——漢朝缺少正確選皇帝的方式,或者說是教導皇帝的方式太過於籠統不成體係,以至於身</p>

為太子的儲君不知道什麼是皇帝,皇帝應該怎麼做。</p>

“帝王之學就如同家訓一般想要教導家族傳承之根本,但它們就像劉詢教導漢元帝‘外儒內法’為何物一樣會出現’瑣碎含混、不敢簡明’之弊。”劉徹想到自己在還是太子時是如何習得帝王之術的,都是在模仿父輩自學成才。</p>

沉聲道: “明明早就看出那孩子不適合做皇帝,但最後還是讓柔仁好儒的皇帝上台,並且他上台後還是落入對諸多事情含糊不明,不懂製衡之術,被朝臣們玩弄於鼓掌之中的境地,甚至區區宦官也能夠蒙騙過關。"劉徹心情沉重,這代表著漢朝教導皇帝的方法出了漏子。</p>

但他又想到漢宣帝劉詢,劉詢自小生活在民間、小吏處,無皇帝言傳身教,身邊也無如同霍光一般的領路人,但也能摸索出來,因為後期霍光確實有在教他。</p>

如若隻是他們自己摸索,那這種摸索就是鬆散缺乏高度的。劉徹悟了,不是每個人都是他,也不是每個皇帝都是帶腦子的天才。</p>

他已經對接下去皇子的教育方式有方向: “想要讓後世的子孫不再像仙幕所說的未來那般都是庸君做皇帝,最好的法子就是像仙幕之前提示的一樣把帝王之術抽象提煉總結,貫穿梳理成型,擁有能讓庸君也能成守成之君的能力!"</p>

知道西漢滅亡本質問題的劉徹鬆了一口氣: "至少不是一籌莫展無所獲。"剛解決了一個大問題的劉徹接著就聽到仙幕說</p>

【所以漢成帝在趙飛燕趙合德之前真的是有三個孩子的,隻不過小許</p>

後的一兒一女,班婕妤的兒子全部夭折了。所以老劉家真的得注意下生育能力方麵的問題。弱精死精很難懷孕的,就算懷孕了胎兒的質量也差還容易流產。】</p>

一個問題剛解決,劉徹就痛苦的發現新的問題又來了,而這個問題還是比上個問題更加棘手的問題:他們老劉家的男人可能不行……不行…</p>

這個問題甚至比仙幕上個問題更加棘手。一個人在殿中的劉徹徹底放飛自我了,他痛苦捂頭: “這些後世子孫怎麼那麼麻</p>

煩!”</p>

劉徹真的好想不管這些後世子孫,現在已經變了,他的兒子劉據不一定會生下劉詢變成漢宣帝,真生下了劉詢也不一定會變成情種愛上那名為許平君的姑娘,也不一定會生下名叫劉奭的漢元帝,還有劉驁、劉欣也比一定會出現,後麵不一定會無嗣,但….</p>

一切都隻是可能..</p>

他做不到啊!他是寧願背負本朝罵名也想為後世子孫贏得百代安寧的劉徹,怎麼可能看著問題就放在那裡然後不管!</p>

劉徹第一次發現太過負責任也是一種罪過。</p>

劉徹歎氣: “看來醫家是一定要重點發展的,大不了現在就開始研究什麼叫做弱精死精難懷孕。"不研究這個難道讓他研究什麼叫做禪讓製?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的,在現在的人心環境下禪讓是不可能禪讓的。</p>

劉徹覺得這個大家長做得真難,他好想要有仲卿、霍去病,還有中朝的一大群決策班子陪著一起痛苦。</p>

劉徹覺得待會兒他就把那群班子請進來!福享了,那有難定要同擔啊!</p>

【那回到我們一開始的話題,無子的漢成帝,讓漢哀帝有機會上台,甚至他有意識的打壓王氏外戚勢力。</p>

那為什麼這麼努力的他還是讓西漢亡了朝,甚至去世第一年大權就再次旁落,去世後的第八年後西漢亡,新朝立?】</p>

已經很心累的劉徹冷笑: “按著腳趾頭想都知道是外戚太強大了。”不是說了嗎,王家的外戚勢力延續到西漢結束。</p>

就是不知道這股勢力是如何操作的,竟然能讓漢朝分裂成兩朝,分東西兩漢難道和周朝的分裂一樣,周朝是因為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周平王遷都後才開始分的。</p>

難道漢朝也是因為王家人殺了其中一任皇帝,下一任皇帝遷都東邊,導致分成東西兩漢?</p>

劉徹覺得自己的猜想應該差不離,就是有點可惜未來的那朝遷都後就喪失了長安天子守邊境的優越地理了,遷進去東邊後軍事實力怕得下降。</p>

劉徹可惜著,然後覺得都在自己接受範圍。</p>

【因為一股勢力,在宦官與外戚們眾人沒有意識到情況下悄咪咪地立起來了。</p>

漢家逢天地之大終,曆中衰,當‘更受命’,成帝不應天命,故絕嗣。今變異屢數,天所以譴告人也</p>

那股勢力囂張地對劉</p>

家人叫囂:你們劉姓之人在皇帝的位置上坐太久了,久到上天都看你們不爽!君權神授是嗎?現天屢降異變,你們劉家氣數儘了!要換個人來坐皇位了!漢朝的天下將亡,必須“再受命”!】</p>

【曾經備受漢武帝信任,把漢武帝皇位加上一層神聖光環的西漢基業的掘墓人粉墨登場,他們一邊手持能砍毀西漢君權神授思想的刀,一邊重重翻開漢朝新篇章,那是另一篇極具話題性的奇異故事。】</p>

【是‘穿越者’VS‘位麵之子’大魔導師的故事。】</p>

劉徹嘴角的冷笑僵住了,因為這明顯不是簡單的外戚勢力能夠做到的。</p>

這股勢力是在否定老劉家皇位的正確性,是想從思想上,從百姓的腦中否定老劉家!劉徹覺得事情遠比他想的還嚴重。君權神授‘要是能被否定,那他現在所施行的獨尊儒術和君權神授都將是在為自己掘墓!</p>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