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新中國的諸多可借鑒之處(完)^^……(2 / 2)

社會內卷,生態崩潰,盛唐之後的華夏似是陷入僵局,看不到希望。

想解決,那就讓百姓安心,還百姓以土地。】

仙幕的意思顯而易見。

但卻讓殿中的貞觀君臣鬆了一小口氣。

“仙幕這是在說要抑製土地兼並吧?是吧是吧是吧?”

李世民問這話的時候,臉上露出了些許驕傲,要是有尾巴,此時他的尾巴一定可以翹到天上去!

魏征看出李世民的小心思,也不戳破,隻回答道:“觀仙幕之意,第一點應該就是壓製土地兼並。”

哎呀!李世民臉上的微笑這下子掩都掩不住,他想謙虛,但實在謙虛不起來,假裝不好意思的,笑道:“哎,咱們唐朝就沒有土地兼並啊~”一不小心就蕩漾了。

雖然中晚唐有,但現在的貞觀啊,土地兼並不了一點!

均田製,永遠的神!

有反應慢的臣子疑問:“?”

恍然:“!”

“均田製!”

李世民謙虛道:“哎,對對對,咱們的田製實在是太優秀了,土地國有,均分田地,禁止買賣,可不是沒有任何兼並嘛!”

他們為何施行均田製,就是因為秦漢晉時期土地兼並嚴重,土地都被豪強大戶給剝奪走了,自耕農隻能又沒錢又得承包高昂賦稅,流離失所,民不聊生,社會混亂,所以才施行均田製。

突然的,李世民深刻懂得了仙幕為何選擇他們貞觀年間作為投放視頻的對象。

反應過來的臣子都開心地拍大腿。

不管文臣武將都激動了:“這個視頻就得在咱們貞觀年間投放啊!”

“咱們貞觀人口正處於緩慢增長期,人口數量適宜,吏治清明,政令高效,耕者有其田,沒有任何土地兼並現象,社會和諧安樂,難怪這仙幕選擇咱們貞觀年間!”他們忽然悟了!

秦漢魏晉南北朝,還有中後唐宋元明清,請問還有那個朝代條件比他們貞觀優越!

沒有!一個都沒有!

秦、漢、中晚唐、宋元明清個個都被豪強裹挾,都因土地兼並而痛苦甚至滅國。

但!他們貞觀年間,什麼都沒有!隻有百廢初興!

他們突然很慶幸,慶幸他們一切都剛剛好。

李淵這時候也反應過來他們這群人在開心什麼了,反應過來他也同這些臣子一樣覺得幸運。

李淵:“吾掌權時均田未全麵鋪開,等到玄宗時因為帝國繁榮,人口劇增,人多地少,還少授多,還授失衡,均田製已出現弊端。”

“高宗武後玄宗三朝的吏治也不如貞觀年間,無清明吏治作後盾,皆無法達到仙幕的要求。”

“貞觀,確實一切剛好。”

房玄齡認同,均田製想施行,實在是不容易,強有力的朝廷,吏治清明,健全的管理,適宜的人口,充足的土地,缺一不可。

一旦軟弱一點,那些如豺狼一樣的豪強就會撲上來撕咬,兼並土地。

封建王朝最值錢的莫過於土地。

一旦土地兼並,就很難再從這些人口中奪回田地了,因為這些兼並土地的人有中央的朝臣,有地方官員,層層疊疊,不可撼動。

曆數華夏他們前麵的朝代和後麵的朝代,幾乎都是亡於土地兼並這一痼疾。

他們,再次覺得幸運。

他們貞觀,一切剛好。

【解決基本的糧食問題就是得解決土地兼並問題,所以清丈土地,土地公有勢在必行。

如同我們新中國施行的土地公有製一樣,讓百姓隻有公有土地的使用權,而沒有買賣權,切斷資本向土地流動的希望,一舉解決土地兼並,讓大部分百姓的生活都能穩定下來。】

“我們方才猜測的沒錯!”

“我們貞觀果然厲害!完全沒有土地兼並的問題,土地也確實是公有!”

貞觀君臣驕傲極了!

“這新中國是什麼國?怎麼和我們一樣厲害,竟然也同樣施行土地公有不能買賣。”新名詞的出現引起了在場人的關注。

好奇到底是什麼國家,難道是一個如同他們一樣厲害的國家?

“不知是我們華夏自己的國家還是外邦之國,但仙幕說它是中國,怎麼覺得是屬於我們華夏的,難道是百年屈辱之後建立起來的國家?”

官員們交頭接耳,紛紛猜測,卻猜不出什麼東西,隻知道是一個不同於他們封建王朝的神奇國家。

【大部分百姓是解決了土地問題,但生產力的發展必然帶來人口的增長,均田製下,還田比授田慢是事實,均田製崩潰也會成為事實。

沒有其他措施,前期的百姓們因華夏強大的農業種植技術,會再次成為被綁在土地上的百姓,對發展工業毫無想法。

等新一輪田製崩壞,王朝依舊敗落,百姓依舊流離,王朝再次建立…… 均田製建立…… 均田製崩潰…… 循環往複。

更讓人絕望的是,遙遠的西方資本因自身農業種植水平低下,投資回報低,會再去探索回報率更高的大航海,會再次發現新大陸,剝削新大陸的財富,並且為了尋求更多的財富發展技術,侵略富饒的華夏,

華夏還是避免不了落後挨打的命運。】

多麼糟心的一個消息,這個消息糟心到貞觀君臣沒心情去想這個新中國到底是什麼國。

剛剛在沾沾自喜的他們不喜了。

他們震驚,他們難過,他們沉默。

李世民笑得和哭的一樣難看,尷尬道:“怎麼忘記了,咱們現在確實毫無土地兼並,但原定曆史的我們還是挨打了。”

就有種,外邦的打落到他臉上的感覺。

又丟臉,又疼。

長孫皇後見不得最愛的皇帝陛下這種難過,柔聲安撫道:“我們貞觀一朝已經實現了仙幕所言的先決條件沒有土地兼並。陛下無需難過,靜心聽仙幕接下去所言的措施,實在不行,集思廣益,總歸是能解決的。”

李世民控製住心中難過的情緒,啞聲道:“皇後所言甚是,朕方才確實是開心得過早了。”

長孫皇後看李世民聽勸不再難過,最後說道:“陛下的貞觀之策能做到讓大唐近百年無土地兼並,吏治清明,已是千年難尋了。”

本來看不見的尾巴已經落下來的李世民忽然有點想翹尾巴了。

他用眼神示意親愛的媳婦兒,表示,親愛的媳婦兒朕知道朕是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但是你再這麼在眾人麵前誇朕,朕是會驕傲的!

長孫皇後回以微笑,有本事秀,就有本事驕傲!

李世民愉快地拋棄老父親,坐得離媳婦兒更近,牽著長孫皇後的手看向仙幕。

反正,總歸會解決的。

李世民堅信。

現在就端看仙幕所言之法和吾心中所想的有何不同。

【工業化,勢在必行。

要想不再落後就是得更早進行工業化,錢錢進入農業會造成土地兼並,那就讓錢錢進入城市投入製造業和工商業的生產當中。

但本質上是農業文明的華夏,最值錢的就是土地,製造業和工商業有何底氣吸引資本呢?】

顫抖的心,頭疼的腦。

李世民僵硬轉頭,看向房玄齡。

房玄齡:“…… ”

老實講,華夏最值錢的確實就是土地。

擁有土地,就是擁有不斷產出的雞蛋。

所以讓資本,也就是地主豪強們放棄經營土地……

“仙幕這是讓地主舍本逐…… 末?”武將頭疼。

尉遲敬德和程咬金等人聽得一頭霧水,讓地主豪強們舍棄農業,發展商業?但不對啊,世家大族不可能放棄土地看中製造業和商業發展,製造和工商確實會重視,但最重視的還是斂財和土地。

尉遲敬德的疑問也是李世民的疑問。

世家豪強有何理由放棄追逐土地,而去發展製造和工商?

【麵對這個困境,新華夏的執政者們也發出這個疑問

農業文明實在是太穩定,豪強和百姓的眼界還是集中在農業,安心務農,並且覺得務農是最劃算的事情,那怎麼辦?】

看到那‘新華夏’也產生了和他們一樣的疑問,李世民等人雙目瞪圓。

哦吼!心有靈犀一點通啊!

【於是蘇聯的做法進入了他們眼中,做法很新奇,新奇到有點兒不地道。】

新的不認識的國家出現,貞觀君臣對視一眼,立刻猜出這是那百年屈辱中那段時間出現的國家,他們不認識的國家。

“朕很好奇這個不地道的事情。”

李世民就喜歡看這種新奇的事情。

當然,看到身邊臣子們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知道這些臣子亦然。

“地不地道,咱們說的算!”

【他們的做法:國家給予百姓們土地的同時給予糧食征收指標。

對工農產品統銷統購,用政府的政策力量引導資本流動。

征收上來的糧食送到城市販賣,保證城市的工業化的正常運轉。

但不一樣的是——糧食征收的價格低於自由市場下的價格,工業品的價格則定高點。「5」

自此,讓資本的目光從土地轉向工商業和製造業。本就沒有土地兼並,同時還降低土地價值。】

“此法…… ”

“不得不說,此法確實不地道。”

也確實突破他們的認知。

如此,除了要糊口的農民,誰喜歡土地?

“以政府調控工農差,此法雖傷害了農夫利益,但確實可行,長遠來看,確實能達到發展工業化的目的。”

“土地無利可圖無兼並複辟的可能,工商業充滿利益誘惑,也引誘資本主動探索變革。”

貞觀君臣眼中讚歎。

“解決了土地問題,解決了人口過剩問題,也解決了改革初期資本不足,吸引力不足和勞動力問題。”

“一舉多得。”

【工業化的技術革新,定然能解決交通、通信、人口、就業問題。

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些基礎問題,政府甚至可以通過調整稅收,商業稅,農業稅合理安排,增加政府收入。

人才選拔也進行調整,有了時效性,比如唐玄宗前期好,但後期就是小垃圾,比如許多帝王和臣子前期都是明君賢臣,但後期往往就開始昏庸腦殘,可以更多的提拔年富力強,富有朝氣的賢能才乾卓著之臣,重要崗位施行年邁退休製。

當然,還有主要的思想問題。海納百川之信息,融會貫通,超越新信息,限製百家思想要不得,放棄壟斷知識的愚民政策

就像中國一樣進行轟轟烈烈的掃盲運動,為工業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

仙幕越說,貞觀君臣越震驚,聽這一係列變革,又是心驚膽顫,又是覺得可行。

仙幕後麵的人才選拔時效性他們其實心中已有準備,覺得皇帝和臣子終身製確實不好,後期總是昏庸的多,故而已經在思考人才聘用時間製的可能性。

但,他們卻齊齊被後麵的全民掃盲運動給驚了。

更為掩藏在全民掃盲四字下所展示出來的措施而心驚。

長孫無忌不可置信,顫聲道:“那個國家,竟然有如此魄力!”

看視頻,這個國家用了幾十年時間建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機製,再用幾十年時間建立那麼多層次職業教育。

在場的人真是嘴巴都合不上了。

“世界上真的有這種無私的國家嗎…… ”

不怪長孫無忌他們震驚,李世民也驚呆了,隻覺得:“恍若做夢。”

用九年時間掃盲,然後用四五年時間精儘人才,同樣是金、采礦、車輛等職業,麵對聰明的人有來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學府,而泛泛的人同樣沒有放棄他們,也有普通的學府等著他們。

這個新中國的朝廷,每個人都有自己地位。

“朕對這個新中國越發好奇了,他到底是有多少驚喜是朕不知道的。”他驚歎。

但正是因為這些措施超出他想象,才能打破華夏幾千年來來自土地的桎梏。

隻不過…… 全民掃盲,這是一個需要他們嚴肅對待的決定。

李世民道:“人才有時效性,這點朕認同,有很多臣子皇帝壽命長者可活到六七十歲,但君臣二十歲的體魄能力和五十歲的體魄能力定然不同。到六十歲,精力喪失,對朝政和政策的把控定然不及二十歲。”

在家天下的環境中皇帝就是老大,皇帝自己都認可退休製度,都能說出這種話了,臣子們能說不?

當然不能,畢竟臣子本身就有老了告老還鄉的傳統。

麵對李世民說出的皇帝任期時效性,在場的臣子隻有——欣慰,讚歎。

“陛下聖明,此法若能施行,真乃萬世帝王之表率!”

“此舉可堪開天辟地之舉!”

“陛下…… ”

並說他們陛下最愛聽的誇誇。

文臣誇起人來那真的是好聽到爆表。

一番好話下來都把李世民說到不好意思了,這是他想了很久,但瞬間就能下決心的話。

皇帝提早卸任,不僅能夠避免晚年的昏庸,也能更順利的把朝政過渡到下任皇帝手中,一舉多得。

但這點是他能瞬間決定的,另一個……

施行統購統銷倒逼資本前往城市,全民掃盲,職業教育,就不是他能瞬間決定的了。

“我們真能做到全民掃盲嗎?”

李世民苦惱。

其他臣子也不敢下這個決斷。

愚民政策,是自古以來封建統治者為了穩固統治長期進行,貫穿整個朝代,說白點就是壟斷知識,讓百姓心中隻有一畝三分地,沒那麼多紛紛擾擾的想法,能夠甘於平凡,思想僵化麻木,被土地捆住。

因為當一個人知道的越多,了解得多了就會有許多想法,不安分。

發展工業化勢在必行,但要想要深入發展工業化,百姓自然不能愚昧下去,要啟蒙,要發現更多的人才才能維持推進工業化。

不過如此一來極有可能衝擊朝廷的穩定性。

李世民沉默,臣子們沉默。

仙幕所說的這些,都是開天辟地之舉,做不好,李唐都能給掀了。

甚至連統購統銷的度也得把握好。

長孫無忌思襯,道:“華夏的農業確實能夠領先於世界各國。”

“但就像仙幕說的那樣,再發展,到我們盛唐就已經到頂了,易開發土地資源開發殆儘,農業生產技術再無寸進,隻能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不能開發出更多利益,先進的農耕技術和煉鐵冶煉技術卻能讓百姓果腹,就是會讓百姓陷入為官買地圈地的內卷當中。”

“但西方不會等我們,西方田地少,鐵器昂貴,農耕技術也不好。

需求產生技術,戰爭關乎生存。正是不如我們,他們沒有才會動力去探索海洋,尋找財富,爭奪財富,在爭奪戰爭中改進軍事財政稅收教育。

最後,侵略我們。”

臣子們都懂長孫無忌言外之意。

真的要深入發展工業化?

深入全方位發展,對他們的統治真的很不利。

但不深入發展,就會落後。

【華夏,自古以來都是獨領風騷、一枝獨秀於世界的,是農業社會的究極形態。

在未來,即使其他民族文明被工業文明一觸即潰,不再有一戰之力,我們華夏也能有頑強抗爭的資格。

但世界是殘酷的,華夏這個農業文明根深蒂固,難以自然過渡到工業文明。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西方文明不會給東方機會去反應。

農業文明麵對工業文明不堪一擊,痛打落水狗才是人類文明的常態。

獨善其身?不可能的,

落後就要挨打。】

“…… ”

本來扼猶豫不決直接就被仙幕拍了一巴掌拍沒了。

李世民苦笑:“諸位愛卿不必苦惱了,若要行動自然就得做到最好,搶占先機,這個世界就沒給吾等猶豫不決的機會。”

“深入發展工業化,才是正途。”

話是輕巧,但苦惱少不了。

房玄齡苦惱道:“陛下,淺淺進行工業化倒是無妨,不會損害太多百姓的利益,但若是要深入進行工業化,可是需要舉國之力,一不小心損害農業,改革過頭,怕是民不聊生,就是被起義軍推翻的命。”

臣子們覺得還真是這樣子。

魏征道:“臣曾在仙幕的展示中看過許多版本的世界地圖,近代地圖中西方的區域從原先的丁點變成了橫跨三四個大陸,比吾大唐還大兩倍,與元朝的領土相差不大,可見這就是航海大發現的功勞。”

“而從仙幕常說的‘殖民’二字來看,那些多出來的其他洲領土定然也落得和我們一樣,變成了殖民地,被掠奪金錢財物人力物力。”

“可見,掠奪他國,才有不損害本國百姓之利的情況下,有更多的資源供給本國進行工業化。”

“而我們,難以做到掠奪。”

難以掠奪外邦財力物力人力供養華夏。

但工業化這東西深入發展的成本又太高,前期收益跟不上收入,一不小心就翻車。

習慣‘仁義’的他們,麵對外邦多的是扶持,能下得了手掠奪?

所以,又一個苦惱的問題出現了。

李世民一個頭兩個大。

這將是一個翻天覆地的大變革。

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詳細借鑒的大變革。

一不小心就會翻車的大變革,他們不懼變革,懼怕的是怕變革失敗,讓百姓利益受損,有礙家國。

所以就得找尋最好,儘可能安全之法。

【西方那點兒貧瘠之地有能力深入工業化,離不開糧食。】

這個李世民懂,吃飽穿暖才有心情進一步發展,要不然那些脫離了農業奔向工業化的百姓們吃不飽穿不暖哪有心神關注什麼工業。

【所以我們聊到西方工業革命總是離不開航海大發現,發現新大陸,殖民新大陸。

那就是因為西方的工業化離不開殖民二字。

用全世界近25%的3400多萬平方公裡土地,和當時世界總的20%的4億5千多人口做成‘血包’。[1]

以新大陸的糧食、棉花,作為工業原材料。

以新大陸的人口作為免費奴隸,降低人力成本。

生產出來的產品可以賣到新大陸,或者可以像‘打開’華夏一樣轟開這些古老富庶的古國,開辟全球市場,進行工業化產品的輸出。

循環往複,生生不息。

供養出英倫三島卓越的工業文明。

而唐朝的老祖宗們若能看到本期視頻,他們能做到?】

“還真就是這樣子!”

“果然如魏公所言一樣,西方能夠進行如此完善的工業化,真的是掠奪其他國家的人力物力 !”

眾人看向魏征的眼中猶如看大佬,隻覺得這仁兄神了!

“想要完善的工業革命就得有相對應的資源可以調動,換言之就是殖民地剝削…… ”

所以又回到原地,內部殖民損害百姓的利益,不可取,像那外邦一樣凶神惡煞損害無辜國家的利益,也不符合他們以往的行為準則。

貞觀君臣還在糾結著,他們能做到?

但仙幕可不給他們糾結的機會,因為,它,要跑路了!

仙幕響起一陣輕快的鈴聲。

【叮咚咚~

大唐的講解即將結束。】

“什麼???這就結束了??”

剛還在苦惱的貞觀君臣就聽到仙幕要跑路的鈴聲,一時間都沒空關注其他了,開始有點緊張了。

這就結束了??

他們還沒糾結完就結束了???

但仙幕可沒管他們,該說的已經說完了,沒啥可說的。

仙幕繼續進行著它的臨彆話: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方法已經告訴老祖宗們了,能不能做到就是老祖宗們的事情了。

隻能說,既然老祖宗們把華夏這片富饒的大地交到我們手中,給了我們天朝上國的地位,我們又注定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隻希望不要讓老祖宗們丟臉。要不然真的無顏見列祖列宗。

本期視頻如果真能讓大唐的老祖宗們看到,真希望大唐的皇帝們能有個好結果,他們可以做個以百年為周期的戰略規劃,不要再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搞得最後直接翻車。

發展技術,提高畝產,拿下周邊礦產資源,擴大領土,全民掃盲,發展工業化。

脫貧攻堅,做到路無餓殍和著衣無寒,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多好的階段劃分和KPI完成度啊。】

對底下的皇子常年抱著‘老父親啃難啃的骨頭,兒子吃肉守成’的李世民:“…… ”

有被內涵到。

【本期視頻到此結束,這次的視頻知識點也不少,期待下期大佬給到我們的視頻——大唐衍生視頻。

到時候我們再一起看看唐朝老祖宗們的變化會不會比秦漢的老祖宗們牛!

感謝各位同好能陪伴博主到這裡,唐朝的視頻到此結束,其他七位明君的信息待博主整理好數據後再與諸位細說。】

【諸位,下次見!】

唐朝老祖宗們顫抖著手試圖挽留仙幕,可惜,那嘮嘮叨叨了很久的半空大屏還是暗了下去。

沒有下次開播時間,真暗下去的那種。

“會不會變得比秦漢的老祖宗們好…… ”

李世民看向此刻已經呆若木雞的臣子們。

壓力,給到了他們這些唐朝老祖宗們。

其他臣子:“…… ”

他們剛剛還糾結於怎麼搞到其他國家,仙幕這就跑了????

看著暗下去的屏幕,無奈,好似隻能自己想方法了。

仙幕的離去沒有留下任何東西,但也留下了很多東西,比如,記錄官手中積累得無限高的記錄冊。

“快快快!快快找找解決之法!”仙幕不會無的放矢,一定留著一些解決之法!

“雖然咱們已經把外邦能占用的土地已經全部納入國土了,但外邦一定不會那麼拉!朕就記得仙幕曾經出示過好幾張世界地圖!”李世民絞儘腦汁,終於想到了工業發展材料不足的解決之法。

眾人急速翻找,長孫無忌回憶道:“印象中,世界地圖可顯示咱們周邊許多國家還是有很多資源的…… ”

長孫無忌回憶不到兩秒鐘,唰的一聲。

李治默默舉手道:“是這個嗎?”

眾人抬頭,喲,可不正就是這個嗎!

李世民猛地一摸小家夥的腦袋:“好樣的臭小子,眼睛這麼利索,真被你找著了!”

東西找著了,李世民帶領臣子們細細觀看,真看到自己的周邊蘊含著的豐富礦場資源。

貞觀君臣真的是越看笑容越大。

看到這些,武將們笑得燦爛:“擴大地盤,也不是沒有利益可圖。”

李世民微微不好意思:“掠奪是凶殘的,但共同富裕是溫和的,我們可帶領外邦共同富裕啊!”

老大就是老大,這話說的非常好聽。

但老大的話確實很有道理,魏征思襯了許久,終於道:“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外來的財富確實必不可少,吾等可以學會秦漢盛世之操作,先推進農業生產,發展初淺工業的同時之後向外拓展,尋求資源。”

“華夏為大家,帶領外邦小家共同富裕!”

李世民振奮:“對!愛卿說的好!既然發達工業文明必然超越農業文明,既然中國穩定自洽,難以自然過渡到工業文明,那我們就去做第一個踏入工業文明的人!”

但就像仙幕說的,要做個有規劃的皇帝。

李世民不知道已經得到劇透的自己會活多久,但總歸會活得比原先多一點點,既然這樣子……

李世民和臣子們碎碎叨叨,細細商討。

“推進粗淺工業和擴大領土之前我們可以先開發下百姓們的智力,選擇可用的人才。”

“可學習秦朝興百家學說,集思廣益,廣開教化,開發智力,儒法墨農醫等帶頭發展,其他家隨後。”

房玄齡尤其認同,道:“仙幕的出現百姓們皆知曉,我們可以以工業學說為先導,誘世家和百姓以利,再推進施行工業,我們還沒有土地兼並的困擾,阻力一定不大!”

恍然間,在他們不知道的時候他們的想法和千年後那些以思想為刃打破僵局的先驅者有了共通之處。

對大唐接下去的轉型已經有了方向,李世民他們隱隱把心從嗓子眼放了下去。

李世民振奮,向同樣充滿鬥誌的臣子們揚聲道:“愛卿們,大唐之未來,似隱似現,若有似無,答案需要我們自己去思考、書寫,隻願我們不辜負仙幕給予的機緣,不辜負老祖宗留下的華夏!”

其他臣子鬥誌本就不弱,被李世民這麼一激,對變革更熱情了。

他們昂揚道:“臣等定不讓後輩再受那些痛苦屈辱!”

“臣等當努力對得起老祖宗留下的這片土地!”

李世民揚聲:“開乾吧,老夥計們!”

臣子們:“臣等謹遵陛下懿旨!”

貞觀君臣商討變革細則商討許久,直到深夜,臣子們索性就在皇宮中歇息下了。

但今日的歇息和之前不一樣,今日,他們是帶著無限的希望躺下的。

夢中,全是變革後的世界唯一強國——華夏。

臣子們能躺下歇息,李世民……

李世民死活睡不著。

並且在不知不覺間心境和漢武帝有了共通之處,那就是……

李世民委屈,就和當初老父親李淵隻愛李建成一樣委屈,他眯了半晌還是睡不著,起身對著長孫皇後碎碎念:“觀音婢,秦始皇界麵仙幕送了一大堆東西,數不勝數,漢武帝界麵仙幕介紹了火器大炮,最後還附帶工業化的資料和防災法,而朕!朕!……”

李世民的委屈肉眼可見,碎碎念根本停不下來。

“朕什麼都沒有……”

李世民委屈,但無處緩解,長孫皇後隻能慢慢哄這個老大不小的皇帝。

而在李世民沒看到的床邊角落,一個小點慢慢開始閃爍,方法光芒。

若問這個東西是什麼。

哦~,那就是已經消失很久的係統商城和小係統啊!

它們帶著被忘記在角落的禮物,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