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上焦有火,下焦有寒(2 / 2)

水濕較重的病人,由於水濕充斥皮膚,脈管受到擠壓便顯得細小,但細而柔軟。

與細脈相反的則是洪大脈,指下感覺脈寬大,波動也大,如波濤洶湧,脈跳起搏指有力,落下時較深,起伏較大,這種脈象多見於高熱病人,且出現的同時往往伴隨著數脈。

從望聞問切的結果,以及宋阿姨自述的一些情況來看,治則當健脾益氣,不過宋阿姨當時又是因為著涼才導致的胃脘疼痛,又得溫中和胃,綜合來說,宋阿姨的情況便是中焦虛寒。”

“中焦虛寒?”季修文露出了好像第一次聽到這個詞的表情。

蘇可楠雖然好像從哪裡聽過,但卻是記得不太清楚,股也沒說什麼,而是靜靜地看著陸軒。

“沒聽說過?”陸軒詫異地看了季修文一眼。

蘇可楠沒聽過倒還正常,畢竟她才本科,接觸到東西不會太多,而季修文沒聽說過,的確有些不應該了。

這個詞,他在本科的時候就聽說過,隻不過當時的情況跟現在季修文差不多,看是看到了,知曉是知曉一些,但也知道的有限。

季修文搖搖頭:“沒,這應該是第一次聽了,之前聽的關於三焦最多的,還是上焦有火,下焦有寒這句話。”

“既然你都提到上焦和下焦了,那正好借此機會,我說說人體三焦。”

陸軒回憶了一番,繼續說道:“三焦是藏象,首見與《黃帝內經》,是五臟六腑中最大的腑,與心包經聯係,包含上焦、中焦、下焦。

中醫根據溫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及症狀變化的特點,以上焦、中焦、下焦為綱,對溫病過程中的各種臨床表現進行綜合分析和概括,以區分病程階段、識彆病情傳變、明確病變部位、歸納證候類型、分析病機特點、確立治療原則並推測預後轉歸的辨證方法。

至於上焦有火,下焦有寒,正是因為中焦堵住了,所以才會上焦有火下焦有寒,中醫裡說的上焦、下焦,都是從“三焦”引出來的。”

你這段時間都有熟悉針灸,應該知道手少陽三焦經吧。”

季修文點點頭,這個他自然知道,不然這幾天的學習豈不是白學了,真要不知道,少不得又得被陸軒批評了。

他現在看到陸軒,都有一種學生時期看到老師的那種怵。

見季修文知道,陸軒便繼續說道:“而心、肝、脾、肺、腎五臟,和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六腑當中,也提到了三焦,那麼如何劃分三焦?

三焦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稱。

膈以上為上焦,即心肺為上焦,脾與胃為中焦,肝、腎、大小腸、膀胱為下焦。

三焦在人體中具有通行元氣、水穀和水液的功能,功能的發揮是以一定的形質為基礎的。

但此形質並非是一個具體的確定的臟器組織,而是對一些臟器組織及其功能的概括。

因此,三焦是無形之說,形象地說,“三焦”其實就是人體軀乾的一個大通道。

經絡主要在四肢上走,而且走的是雙向兩車道;相比而言,三焦就是在人體的軀乾上走的是雙向八車道。

而提到三焦,就不得不提到三焦同行元氣之說了。”

說到此處,陸軒頓了頓,方才繼續說道:“

三焦通行元氣之說,首見於《難經》。如《難經·三十一難》說:“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

《難經·三十八難》亦說:“所以腑有六者,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彆使,主持諸氣。”《難經·六十六難》說:“三焦者,原氣之彆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曆五臟六腑。”

什麼意思?

這段話無疑說明了三焦是人體元氣升降出入的道路,人體元氣是通過三焦而到達五臟六腑和全身各處的。

元氣,在中醫理念中,屬於人體最根本的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元氣根於腎,通過三焦彆入十二經脈而達於五臟六腑,故稱三焦為元氣之彆使。

因為三焦通行元氣於全身,是人體之氣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氣化的場所,故稱三焦有主持諸氣,總司全身氣機和氣化的功能。如果元氣虛弱,三焦通道運行不暢或衰退,就會導致全身或某些部位的氣虛現象。”

聽到這裡,季修文眼前一亮,連忙說道:“說到這個,我倒是想到了一些東西,三焦除了通行元氣之外,好像還有運行水穀和運行水液之能。”

“對,的確如此。”陸軒點點頭道。

“《素問》中又不少相關的言論還記得嗎?”

“《素問》?”

季修文想了想,毫無印象,隻能搖搖頭,苦笑一聲。

陸軒也知道不是誰都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想要記住這麼多醫書的內容,的確有些為難季修文了,於是笑著解釋道:“《素問·金匱真言論》稱三焦為六腑之一,《素問·五藏彆論》稱三焦為傳化之府,其具有傳化水穀的功能。

《素問·六節藏象論》說:“三焦……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

這句話的意思無疑指出三焦具有對水穀的精微變化為營氣,以及傳化糟粕的作用。

水穀在人體運行道路及氣之所終始,包括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質的吸收、糟粕的排泄全部過程,可以用“三焦者,水穀之道路”來概括。

並根據上、中、下三焦所處部位不同,對水穀運行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有上焦主納,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彆清濁、主出的具體描述。

這是以三焦運行水穀來概括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功能。

至於運行水液,這在《內經》中有多處論述,如《素問·靈蘭秘典論》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靈樞·本輸》說:“三焦者,中瀆之腑,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腑也。”這恰恰正說明三焦是人體管理水液的器官,有疏通水道,運行水液的作用。

人體水液代謝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同時也是多個臟腑的一係列生理功能的綜合作用。

這一點在《素問·經脈彆論》便有提及:“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與否,不僅影響到水液運行,也必然影響到有關臟腑對水液的輸布與排泄。

若是三焦水道不利,則脾、肺、腎等臟腑調節水液的功能將難以實現,引起水液代謝的失常,水液輸布與排泄障礙,產生痰飲、水腫等病變。

正如《內經·藏象類》所說:“上焦不治,則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則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