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附子這藥,本身就火神派用的最多,而且每每用到都是大劑量的附子,如果不懂得炮製方法,不去重視如何最大可能保住效果的情況下去除毒性,那麼大劑量的附子,彆說一個人了,就是一頭大象都能毒的站不起來。
火神派重視附子炮製,這是毋庸置疑的,不然他們也不敢這麼大劑量的用附子治病。
“其實,現在很多炮製附子的方法都是有問題的。”
陸軒丟出了一句讓幾人都好奇不已的話。
黃北山更是聽聞之後追問道:“怎麼講?”
“現在的炮製,因為利益的驅使,炮製的時候並未按照古法去做。”
陸軒解釋道:“的確,這樣做是為了更加安全一些,可炮製附子時膽巴水放得過重,而浸泡時間又達不到古法的規定,也並未在長流水裡麵衝洗。
所以現在很多地方炮製的附子問題都很嚴重,最嚴重的還是膽巴水性大寒,是純陰之物。附子屬於純陽之物,膽巴水又是純陰之物,膽水太重,很難讓大劑量的附子起到質變質變的作用,甚至很可能會因為膽巴水太重而往其他方麵產生質變。”
眾人一聽,好像是這麼一個道理,紛紛點頭。
本來用附子是想扶陽,最後純陰的膽巴水倒把病人的陽給傷掉了。
這時候,附子的毒性倒是沒了,可大劑量附子能夠起到的作用也有限了,最後患者可能還會說醫者的不是,覺得醫者是庸醫誤人,甚至害人。
明明是藥不行,醫者何其無辜?
黃北山接著這個話題說道:“《思考中醫》這本書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
“我看過一點,當時聯南中醫會館這邊正好采購了,我拿回去看了幾次。”張景才點點頭道。
陸軒則是搖了搖頭,彆說看過了,這還是他第一次聽說。
不過,從書名他倒是能判斷出來,這應該不是古書,而是現代某位中醫杏林聖手的著作。
這類書就多了,從近現代到現代,中醫大拿層出不窮,不少大佬都有著作。
一方麵,可以讓自己對中醫的理解得到傳承,另一方麵,著作的同時也會讓醫者本身的名氣大漲。
陸軒沒看過,黃北山倒是不意外,現在著作那麼多,看過者寥寥可數,倒是古代的醫書,隻要學中醫的,即便是不記得其中的內容,但大多也翻看過幾次。
“我記得《思考中醫》裡就有談到附子炮製,不過裡麵將的主要倒是與附子炮製沒有什麼關係,而是以炮製複製引出中醫和中藥的關係。”
黃北山繼續說道:“中醫和中藥不能分家,因為中藥的發現者其實是醫生,中醫治病和藥材的關係非常重要,一個好的醫生甚至從采藥、進藥、用藥都要監督,因為中醫的質量標準實在複雜,不能像西醫那樣完全交給藥商。
中醫和西醫,可以說完全是兩條道上跑的車,兩者最大的區彆,在於西醫是醫和藥可以分家,研究藥物的專搞研究,製造藥物的隻管製造,臨床醫生隻管用藥,製藥與用藥都服從各自的技術標準體係。
而中醫的醫和藥則是一體的,中醫的藥物作用不但可以由醫生去應用也可以由醫生去發現,藥物的應用也是因人而異的。
這話我覺得很有道理,以前的中醫和中藥,的確是不分家的,藥物的炮製都是醫者親自來,即便是忙,那也會由學生弟子代為檢查炮製,自己則保證最後的質量就行。
可就現在而言,中醫與中藥想要做到不分家,除非自己開設醫館,不然公立醫院或者醫療機構,藥材基本上都是招投標,藥物的好壞實在很難確定。
像我們,坐診了幾十年,怕是連中藥房都沒去過幾次,藥也沒看過,質量如何更是無從談起。”
說到這裡,黃北山也是忍不住歎了口氣。
“自己開醫館恐怕也很難保證。”
一直不曾說話的張景才,少見的開了口:“還是那句話,好的藥材都被出口了,留下來的本就是次一級的藥材,即便是選取其中質量較高的,那治療的成本相對也就上去了,就算你按照進價給患者,也不會低,但那樣醫館就不賺錢,反而會一直處於虧錢狀態,短時間還沒什麼,可一旦時間長了,有幾個人虧的起?
即便是這樣,恐怕也會有患者說你開的藥價格高,比醫院貴多了,畢竟患者可不會去管你采購的藥是不是質量更好的,他隻知道,同樣的藥材,你價格更高。
這樣一來,你還敢采購高質量的藥材嗎?
除非你家有一座金礦,不然開醫館也不現實。”
話糙理不糙,殘酷是殘酷了點,可這就是事實。
歸根結底,現在跟古代社會現狀完全不同。
“好了,不說這個了,還是先聽聽小陸對附子去毒炮製這塊吧。”黃北山伸手打斷了眾人的思考。
“這些事情,我們談的再多也沒用,不改變最根本的問題,中藥的效果一時半會也提不上來,與其我們在這裡煩惱這些,倒不如好好想想,如何用最差的藥,取到想要的效果才是正事。”
張景才點點頭,不再多說。
而陸軒,則是接著炮製附子的話題繼續說道:“附子去毒並非隻有炮製一途,附子與其他藥物配伍運用亦可減毒增效,合理配伍不但可以降低附子的毒性,還可以提高療效或擴大其治療範圍,使之更能適應複雜病證的需要。
對於附子配伍減毒的記載,《神農本草經集注》中便提到過“俗方每用附子,皆須甘草、人參、生薑相配者,正製其毒故也。”
而在《傷寒雜病論》中附子亦多配伍生薑、甘草、人參或乾薑、大黃等藥物,如張仲景的四逆湯、乾薑附子湯,乾薑、附子配伍來用,不僅增強回陽救逆、溫中散寒的作用,而且可降低附子毒性。
像李老先生,凡是用到附子時,必加兩倍量之炙甘草。
什麼意思?
其實就是但凡藥方中用到的附子超過30g時,不論原方有無,皆加炙甘草60g,這就是兩倍量炙甘草,這樣做不僅有效監製,而且毒性去了還不會讓附子的藥性不減,取到最佳的療效。”
“除了炮製和配伍其他藥物之外,應該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去除附子毒性吧?”張吉惟好奇的問道。
主要是他剛剛看到陸軒並未對附子進行炮製,也不知道陸軒用的附子是不是已經炮製過的,為了那位的安全,不得不多問一句。
不然到時候陸軒跟他們聊天聊嗨了,忘了附子這茬怎麼辦?
當然,不止如此,張吉惟本身也對去附子毒性也有些好奇。
他雖然知道附子有毒,可畢竟不是中醫,了解的並不多。
“當然。”
陸軒看了張吉惟一眼,道:“還有就算久煎去毒,附子毒性的大小與煎煮時間的長短密切相關,煎煮時間不足與煎煮方法不當已被公認為附子中毒的原因之一,久煎法也是如今附子在中醫臨床運用中降低其毒性的主要手段。
張仲景之四逆湯、通脈四逆湯方後皆雲:“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
像火神派幾位名醫,凡是附子用量超過規定用量時,煎煮時間往往都會超過兩個小時,而且還會與乾薑、甘草等藥物配伍使用減其毒性。”
“那豈不是說,這藥最少也得煎煮兩個小時?”張吉惟抬手指了指陸軒跟前的煎藥罐。
“附子用量超過規定近十倍,兩個小時是最起碼的,若是時間還來得及,煎熬三個小時最為安全,不過一般來說,水開兩個小時足以將附子的毒性去的差不多,一般也不會出現中毒現象。”陸軒解釋道。
“兩個小時,不知道那位能不能熬的到藥物煎好。”張吉惟臉上有些擔心。
“張院長不用擔心,彆說兩個小時了,再三四個小時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問題。”陸軒安撫道。
季歡是他親手救治的,能熬多久,他心裡多少有個數,彆說三四個小時了,不出意外,五六個小時都行,隻是這話不好跟張吉惟直說罷了。
不過,聽到這話的張吉惟倒是微微鬆了口氣,隨後拿出手機給鄭先覺發了一條信息:“密切注意一下那位的身體情況,還有,現在時間也不早了,找人給今天過來會診的人沒人訂一份飯菜,再送四份到中藥房這邊來,事情緊急歸緊急,總不能讓大家餓著肚子救人。”
“好的,我馬上讓人安排。”
鄭先覺發了一條信息過來,然後又道:“院長,我看這位的情況挺不錯的,真不送省裡?”
“你去說?”張吉惟直接回了一句,讓鄭先覺也不敢再說了。
他去說,人家認識他嗎?
到時候來一句“你是誰”,那可就尷尬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