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成親(1 / 2)

女駙馬 孟今看 13023 字 11個月前

“你那案子呢,查得怎麼樣了?”

傅怡珺說著,抬手落子,在棋盤上堵住了秋澈的去路。

“娘娘想知道?”

秋澈麵不改色道,“那得用相等價值的消息來換。”

“我們難道不是已經是合作的關係了嗎?”傅怡珺挑眉,並不上套,“皇帝遲早都能知道的消息,哀家憑什麼不能?”

秋澈摩挲著棋子,倒也沒有小心機被拆穿的尷尬,仍舊淡定:“那幾個宮女出自徐賢妃宮中,雖說幕後之人的身份還未曾水落石出,但陛下這幾日也冷待了賢妃不少。”

傅怡珺琢磨道:“賢妃向來受寵,雖性子囂張跋扈,但也是個聰明人……平邑和樂和的關係又好,她作為平邑的生母,沒有理由針對樂和。”

“這怕是一手栽贓陷害了。”

“娘娘這幾年都在宮外,”秋澈看了她一眼,“對宮中情況倒是了解得不少。”

傅怡珺笑道:“沒點手段,還拿不到你那封折子呢——所以啊,你查到了什麼?快些說。”

“……”

秋澈沒有立刻回答。

她沉吟著落下最後一子,在方才還被堵死、四麵楚歌的局麵中,生生殺出了一條血路。

逆風翻盤,絕處逢生。

傅怡珺笑意一凝,仔細觀摩片刻,將手中往簍子裡一丟,饒有興趣道:“……原來是個高手,算我輕敵。”

秋澈:“承讓。”

“現在可以說了?”傅怡珺緩緩道,“到底是誰?”

隨即抬了抬下巴,示意她看向窗外皇城中的某個位置。

傅怡珺隨著她的視線看去,眼皮微微一跳。

那是……丞相府的方向。

“吳如生。”傅怡珺咀嚼了一遍這個名字,輕輕笑起來,“倒也不意外。”

“那個老家夥,從他背叛我的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他不是個好對付的主。”

傅怡珺感慨道,“他對敵人的感知一向敏銳……隻是,你剛入官場,他便親自插手,來了這一出用來要對付你,實在是有些……”

她想了想,道:“實在是有些對自己太不自信了吧?”

這可不像是她認識的那個吳相。

“也許不是不自信。”秋澈側過臉,看著窗外遠處高聳的皇城城牆,低聲喃喃道。

“而是……提前聽聞了某些風聲。”

兩世以來,她始終都想不明白一件事。

為什麼周圍所有人好像都認定了,李青梧一定會和她綁在一起?

為什麼秋初冬向來膽小如鼠,這次卻格外大膽,敢策劃出這種漏洞百出的計劃?

有吳相撐腰做內應是其一,還有一個原因,便是他們早就知道了……

李青梧,在一個月以前,就已經向皇帝求過賜婚了。

如此一來,時間也對上了。

也能解釋得通,為什麼秋初冬那天會突然

來問她,同不同意娶公主了。

因為李青梧求婚的消息傳出去了,很大可能第一知情人就是吳相,又由他手,傳到了秋初冬耳中。

表麵上,李青梧還是榮寵無限、美貌無雙的長公主。

人人為了那榮華富貴的駙馬之位,對她都是趨之若鶩、前仆後繼的。

吳相也許是為了挽回這個曾經預定的孫媳婦,也許是為了看看李青梧和她究竟是什麼關係。

又也許是為了試探她這個剛中狀元就得了公主青睞的人的能力……

總之,他出手了。

但就像是在玩鬨般,他隻派了幾個宮女和太監在宮中做接應。

若不是上輩子恰好皇後提前遣散了宮中那麼多下人,恐怕這個計劃的失敗率將高達八成。

他甚至連遮掩都敷衍得可以,直接把鍋甩給了一看就毫無動機的徐賢妃。

隻要查一查,那幾個宮女的背景就能被挖得一乾二淨。

可秋澈知道,即便她確定是吳相在背後策劃了這場大戲,也無法將他拉下台。

他有大把的理由洗清自己的嫌疑。

例如,那幾個宮女雖然出自丞相府,但雙方已經斷絕來往,他並不知道那幾個宮女後來做了什麼。

又比如,若是他親手策劃,絕不會做得這麼明顯。

誰不知道吳相乃天下文官之首,桃李天下,是眾所周知的深謀遠慮?怎麼可能做出這種對自己毫無好處的事來?

又比如,那幾個宮女隻是應要求恰好那天守在禦花園,隻是給公主帶了個路而已。

如果是她們下的手,那如何解釋她們自己後來也中招了的事呢?

隻要沒有證據證明香是她們放的,連這幾個宮女都定不了罪。

秋澈在心中重重歎了口氣。

看來休整律法迫在眉睫。

哪怕皇帝信了秋澈的說辭,可他本就已經對吳相不滿,這種事,隻會讓他加深這份不滿罷了。

然後皇帝的壓力就會向下傳遞。

作為如今的殿前紅人,第一承受人就是秋澈自己。

可皇帝交給她這個案子,在外人看來,就是信任她重視她的表現。

若她給不出幕後主使人的名字,恐怕皇帝也要發怒。

她是進退兩難,前後不得。

不管怎麼看,都是她要悶聲吃下這個啞巴虧的。

可秋澈就不是肯吃虧的人。

與太後聊過的第二天,秋澈就開始著手整改律法。

朝臣們早就在暗中關注她的動向,但還是被她突然的動手引起了軒然大波。

蓋因她拋出的第一條修改處,就要扣除世家大族們十分之一的年俸。

直接戳到了這些舊貴族的痛處。

他們好麵子,吳相自然也是。

所以抗議的話,就隻能由負責彈劾的禦史台出麵來說。

各個黨派私下商量了一番,都不約而同地決定要在翌日早

朝上,給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一個狠狠的下馬威。

他們難得默契地集體出動了。

於是秋澈升上從五品以來③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上的這些日子以來第一個早朝,就是在禦史台的老頭子們嘰嘰喳喳菜市場一般討價還價的喧鬨中渡過的。

龍椅上的皇帝一臉被公雞圍繞的煩躁,秋澈站在其中,就顯得格外鶴立雞群。

她仿佛聽不見那些老臣的抗議聲般,聲音從始至終都冷靜淡定,卻一人抵十人,舌戰群儒。

最後直接將一群禦史台的老大臣說得麵色發白、指著她說不出話來。

對話內容大概如下:

“秋大人新官上任三把火,老臣可以理解,可這決策是否太草率了些?”

禦史步步緊逼,不等秋澈回話,又接著道:“難道大夏律法已經是秋大人的一言堂了嗎?又或者,老臣可以認為,秋大人已經對大夏有二心了?”

李式頭疼狀。

“安大人,在下對大夏的忠心天地可鑒,您要是嫉妒在下升官發財,可以求求陛下看在您一把年紀又體虛的份上,也升個官當當——”

老禦史瞪大眼睛:“你!”

“不過,”秋澈話音一轉,又道,“如今國庫空虛,正是大夏危急存亡之際,在下聽聞您府中第十八房小妾都抬上了門,卻連十分之一的年俸都不肯拿出來……在下是否也可以說,您對大夏有二心呢?”

安禦史慌亂道:“你休得胡說!陛下……陛下莫要聽他胡言亂語!臣,臣對大夏絕無二心啊!”

李式接著做頭疼狀。

“哦,說到這個,臣忘了,還得加上一條——”秋澈作恍然大悟狀,平靜地低頭,在手中的書冊上唰唰又寫下一條:年過四十娶妻無出者,方能納妾。

此條一出,當即就有人跳腳道:“這怎麼能行!秋大人此時年輕,將要迎娶的又是京城第一美人的長公主殿下,自然不知道開枝散葉有多重要——”

“要除去纏足這種風俗也就罷了,若真等到了四十才能納妾,豈不是家家無後?聖人有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啊,這樣嗎?”秋澈眨了眨眼,“可依在下看,大人想說的明明是:‘不納妾還怎麼貪圖美色’啊。”

她委婉道:“大人,在下看你麵色發白,是腎中空虛之相,不如還是先注意一下自己的身體為好。”

那人瞬間憋得臉色通紅。

“還有:大人的俗語用錯了。”秋澈微笑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指的分明是:不孝的形式有三種等階,其中以不儘後輩的本分和職責為最大的不孝。”

“大人不妨還是多讀些書,再來與我辯駁——聖人若是知道他的話被人如此曲解,恐怕會氣得祖墳冒煙吧?”

滿堂鴉雀無聲,瞠目結舌。

無他,都沒想到秋澈這麼敢說。

這場舌戰,吵到最後,秋澈大獲全勝。

甚至還憑借一己之力,把十分之一的削弱抬到了十分之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