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隕落(1 / 2)

女駙馬 孟今看 10554 字 11個月前

楊裘沉默了。

太後也沒想到她竟然如此大膽,這樣坦然地就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她詫異地掃去一眼,眼中露出幾分欣賞。

倒是玉明玉硯兩姐妹,對視一眼,都沒有多驚訝——

從親眼看到李青梧明知秋澈女子身份暴露,也要撕掉和離書留下來時,感覺李青梧為了秋澈做出什麼事來,似乎都不能讓她們感到震撼了。

雖然這真的蠻讓人震撼的。

吳易起豎起大拇指:“……該說您和秋澈不愧是‘夫妻’……啊不,不愧是師徒——您是這個。”

他們都知道,李青梧是秋澈一手教出來的。

李青梧頷首:“過獎。”

楊裘無奈:“現在問題是,話說的容易,想要覆舟,也要知道,該如何覆舟?”

更何況,楊裘習慣了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原則。

此次秋澈入獄,幾乎就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她為人行事太過張揚不留餘地,才逼得那麼多人聯手,不擇手段都要除掉她。

不到最後一刻,楊裘不想鬨到要謀反那一步。

他原以為李青梧在深宮裡長大,再如何也應當比秋澈冷靜穩重些。

可如今看來,這兩人連行事作風都如出一轍地激進。

李青梧卻答非所問,道:“我聽聞趙王昨日抵達了京城,且上遞了急報?”

楊裘默了默:“是。我父親此行,是發現了南夷與北匈有所異動。”

但他明白,趙王如今已經不再是守在邊境的將士。

就算邊關有所異動,也不該是他親自回京遞信。

趙王從前就反對他入朝為官,但他當了官後,趙王反而沒有阻攔,始終在觀望朝堂局勢。

他此次突然前來,必定是因為京中有什麼事吸引到了他的目光,加上邊境騷動,朝野內外兩麵危機,才讓他擔憂起楊裘的安危,決心要來帶他遠離風波詭譎的朝堂。

明麵上選擇權在楊裘,但他其實並不支持楊裘留下。

李青梧微微皺眉,但很塊就鬆開了眉頭:“對我們來說,這或許並不是個壞消息。”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連吳易起也反應過來:“你是說……”

李青梧頷首,淡定道:“如此,第二個計劃,或許短時間內是排不上用場了。”

南夷和北匈一旦聯手,對於被夾在兩國中間的大夏來說就是一場史前危機,此時並不宜再起內訌。

再加上如今又有民眾流言壓迫,皇帝若不是個真的蠢貨,就該知道當務之急,把秋澈放出來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楊裘揉了揉眉心,道:“希望如此。”

……

這場盟友會麵結束後,眾人很快陸續離開。

太後走在最後麵,和李青梧並行,輕聲道:“你消瘦了許多。”

李青梧聞言微愣,下意識摸了摸臉頰:“……很正常。”

秋澈一日還在牢獄中,她一日不能睡個安穩覺。

太後感慨:“看著你們,總讓我想起當初的我和林家姐姐。”

李青梧道:“何出此言?”

“我們當初,也是這樣情比真金……可惜這世道對女子實在苛求太多,她年紀到了,不得不嫁進了秋家。”

李青梧臉色微微變了。

太後腳步緩下來,聲音很輕:“後來她無故暴斃秋家,我尚且身陷沼澤,甚至沒法查一查她的死因……等我終於回過神,也已經自身難保。”

李青梧深吸一口氣,“不知您究竟想說什麼?”

太後柔和道:“沒有足夠的權柄,是無法保護身邊的人的,雖然悲哀,但我相信你如今應當能體會到這種感受——你應當也知道,我跟秋澈合作,是以什麼作為交換的。”

李青梧默然,大概猜到了她要說什麼。

果不其然,隻聽太後道:“她向我保證,若有朝一日官至丞相,會和我一起推翻朝野……我就是女帝。”

她這話說得很輕,後麵一句就更輕了:“可實在慚愧,我除了給她遞些無關緊要的消息,實則並沒有幫到她什麼。”

“你若是想,以你的資質和年紀,這位置,我讓給你來做也沒什麼不甘心。”

她說完這些,李青梧久久地沉默下來。

太後神色平靜,等著她都答案。

直到走出玲瓏閣大門,李青梧才長長吐出一口氣。

因為今日是私下會麵,她們都戴了麵紗,打扮如尋常人家女子,因此站在人來人往的大堂門口也並不顯眼。

玲瓏閣一樓說書的台子上,說書先生正唾沫橫飛地講著“大理寺秋家家主殺害童女案”,說道精彩處,底下座無虛席的人群紛紛發出喝彩聲。

那聲音很近,又好像隔了很遠。

李青梧再抬頭時,仍舊是那種淡定的神色,道:“不必了。”

“朝堂之事,若非涉及到秋澈,我實則並不想牽扯其中。”

“秋澈既然與你有約,那我也不能在她不在場時,擅自更改你與她的盟約。”

“何況,”李青梧低聲道,“我要的東西,我自己會去爭——無需旁人相讓。”

太後一頓。

隨即失笑,拍了拍她的肩膀:“好……有魄力。”

“我等著你們的時代到來的那一天。”

……

李青梧在旁人表現得再有底氣,對計劃能否成功這件事,她自己其實也很忐忑。

越在乎,越擔心。

但她已經彆無他法,隻能暗地裡多派人,將輿論這把風煽動得更猛烈些。

期間她還派人去找過三皇子。

以寒暄為表象,想從他嘴裡套出些消息來。

但三皇子不知是不是得了太子的命令,不敢和李青梧接觸,對方幾次上門都被他推辭了過去。

茯苓回完消息,又斟酌著道:“太後娘娘說今日邊關又送了急報來

,北匈已經向咱們宣戰了。陛下宣了太子議事▎[(,若是不出意外,駙馬……秋小姐很快就會被放出來了。”

“殿下,您這幾日又要顧及夜明城又要照顧鋪子生意,還忙著為駙馬奔波,都隻睡了兩三個時辰,再這樣下去身體會吃不消的。咱們也該歇歇了。”

李青梧翻著賬本,搖頭:“睡也睡不著,不如多做些事,我這心裡才踏實。”

茯苓:“您既然這麼擔心,為何不去大理寺瞧瞧駙馬呢?”

看得出來,她很想改口,但總是不自覺地又叫回了“駙馬”這個稱呼。

李青梧動作一頓,良久,才輕聲道:“你沒看話本子裡寫過嗎?”

茯苓茫然:“什麼?”

“風波尚未結束時,主人公見了一麵,卻不知道,那已經是最後一麵了。”

茯苓頓時哭笑不得:“話本上的您也信啊?”

李青梧笑笑,又低頭將賬本翻了一頁:“看了也擔心……怕她見了我,要訓我不聽她的話,還是不見為好。以後能見就行。”

看茯苓臉上的笑意慢慢又變成心疼,她又語氣輕鬆道:“何況這個時候,我去見她,被抓住把柄了怎麼辦?”

茯苓無言以對。

“可我想,駙馬也不願意看到您為了她如此疲憊的。”

李青梧不說話了。

很久,她問:“江伯還沒有回信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