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問著杜為,“莊子上種的那些東西如何了?”
杜為臉上露出喜色,“確如大人之前所言,那棉花做出來的衣服極為暖和,做的被麵也很柔軟,要是能讓整個大乾的百姓都用上這個,到時候恐怕會凍死的百姓就要少些了。”
倒不是杜為本身的思想這麼高尚,身為一個小廝,還有處處想著百姓,而是他跟在江啟身邊這麼久,知道江啟出海去找這些東西為的就是百姓,所以他說話自然也就那樣了。
江啟應了一聲,而後道:“海上的船隊有消息了嗎?”
杜為道:“那邊來信說找到了大人所說的東西,他們買了很多帶回來,大概要等上兩三個月就會到京城。”
“那就好。”江啟道。
在當初琉璃在海外賣得很好的時候,江啟就讓船隊出海,去尋找他記憶中的土豆紅薯棉花這些。
在這個時代,譬如說辣椒就已經傳到了這邊,但是其餘的東西並沒有。
他自己在係統簽到裡也有這些種子,但數量太少了,彆說在全國範圍內普及,能夠自己一家人吃就已經吃力了,所以他才會派人去海外找。
這樣回來的東西,也能擺在明麵上,不用找借口i了。
之前船隊就回來過一次了,今年是第二次出海。
這些東西,江啟原本是拿來討皇帝歡心的,能有高產的糧食作物,有讓平民也保暖的東西,是提高皇帝在百姓心中聲望的一大利器,皇帝的位置越穩,皇帝也就會更依賴信重他。同時對百姓也很有利,現在還可以加上另一個效用,那就是緩解褚家的危機。
隻要百姓們擁戴皇帝,改變百姓隻知褚家,不識君的局麵,那褚家的危險性自然就會小很多。
但這也不是全部,民間的聲望很好化解,畢竟百姓們隻要自己能吃飽穿暖,那麼對於生活,他們也就知足了。
若不是被逼到絕境,百姓們很難被煽動謀反。
真正棘手的是褚家在軍隊的聲望,這才是皇帝最忌憚的。
在軍中,皇帝號令比不上褚家的人有效,若是褚家真的想反,怕是那幾十萬軍隊真的會跟隨褚家。
立場不同,誰在皇帝那個位置,也不容易睡得著覺。
皇帝和褚家的感情不厚,褚家也不是在皇帝手中才慢慢發展起來的,褚家是武將世家,這樣的情況下,皇帝對褚家的信任不足。
讓皇帝去指望手握重兵,隨時有能力謀反的臣子一輩子忠心不變,以當今的多疑來說,很難。
就算現在褚家沒有謀反的心,那幾年後,幾十年後呢。
他們對於皇帝的忌憚心中可有感到委屈?
褚家老將軍是退下來了,但褚家的兩個兒子又頂上去了,而且看起來褚家兩個兒子在用兵上都很有天分,在軍中很快就繼承了老將軍的威望,收服了下麵的將士,褚家倆兒子還能至少活個幾十年,他們兩個年輕力壯,並沒有想要解甲歸田的意思,矛盾自然就更深了。
這意味著接下來的幾十年,幾十萬軍隊還會在褚家手中。
這後麵該要如何做,江啟也還沒想好,褚家氣勢已成,不好動,他和褚家兩兄弟的接觸很少,並不知道他們是如何想的。
尤其是褚家的老大,他還沒見過,隻知道這是個很有城府很有能力的青年男子。
說到底,對褚家敬重是真,但江啟也不敢打包票就認定褚家真的沒有謀反之心了。
就算褚老夫人和齊明月在他麵前表現的有多淳樸忠心,忍辱負重,處境可憐,他也沒有放下絲毫的警惕,去幫褚家也不是那種意義的去說服皇帝放權、用人不疑,去共情褚家。
以後暫且不知,但至少現在,那個高高在上的位置,江啟是希望由現在的皇帝來坐。
這也算是……感謝皇帝一直以來對他的知遇之恩?
不得不說,就算江啟在幫助皇帝保養身體上做的很成功,但他也確實覺得皇帝對他是真的很好。
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加重皇帝的籌碼,軍中的士兵也是有家人的,隻要所有的百姓都過得好,沒人想要天下再起紛爭,那士兵也未必會真的願意一直跟著褚家。
江啟站在窗邊,神情自然的看著窗外的景色,似是想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他的嘴角勾起一抹笑容,沒人能察覺出他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