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 陳舊(2 / 2)

柳葉臉色詫異地看著鄭廠長。

“不錯。”

鄭廠長心痛地看著這批衣服,“我就不懂了,你看看這批衣服,質量多好啊,用料也足,穿個三五年都不會破。”

“質量的確不錯。”

摸著衣服的麵料,柳葉不由輕聲感歎道。

說起這衣服的質量,比起前世後來那些名牌衣服都好的多,那些所謂的名牌衣服,穿個一年半載就不行了,而且價錢還非常的昂貴。

不過她也知道,衣服的價錢和質量有一定的關係,可是卻不是決定因素,隨著物質的豐富,人們逐漸不用擔心吃不飽穿不暖,更在乎的是好看不好看,誰買件衣服回家,也不會想著穿三五年。

當然,這些理念說給鄭廠長聽,他也理解不了。

鄭廠長已經五十多歲了,經曆過華夏最艱難的那段時間,總覺得華夏還停留在人們沒有衣服穿的年代,所以更注重衣服是不是質量好,是不是夠暖和。

雖說八十年代物資還沒有豐富到可以鋪張浪費的程度,但是人們對生活的要求,的確已經慢慢脫離穿衣吃飯最簡單的要求了。

即便是柳葉這樣的家庭,沒有了父親這種壯勞力,加上雜糧,吃飽肚子還是沒有問題的,隻是油水不夠。

“這幾款衣服的款式實在也太陳舊了吧。”

走在成衣車間裡麵,柳葉看了幾款衣服,心裡暗暗歎息道。

這裡好幾種款式的衣服,現在就算拿到農村去賣,稍微年輕一些的女子隻怕都會嫌棄不好看,穿出去丟人。

說得難聽一點,便是母親王桂蘭她們那一代人,買之前都會考慮考慮。

說起來,在改革開放的剛開始的幾年裡麵,倒的最快的便是服裝廠了,鄭廠長的這家服裝廠,柳葉印象中沒有兩年似乎都倒閉了。

不是服裝廠沒有能人,許多從服裝廠出去的工人,好多後來自己開小作坊,或者到沿海地區打工創業,技術上也沒有絲毫問題。

說白了還是思想上的問題,反正做多少衣服,國家都是有計劃的,將計劃完成了,就有工資拿,何必費那麼多心思。

而且大家都抱著這樣一個心思,國家就讓這麼生產,你們這些人要穿衣服,最後總要買的,也不愁賣不出去。

要知道,當時的供銷社,那可是肥差,供銷社的營業員鼻孔都長到天上去,對顧客永遠是冷言冷語的。

正是因為優越的時間太長了,如同溫水煮青蛙一般,這些人早已經失去了危機感,哪知道隨著民營經濟的發展,社會已經慢慢發生了變化,今後顧客挑選商家,而不是商家挑選顧客的年代。

“你說這麼好的衣服,怎麼就賣不動呢?”

鄭廠長跟在柳葉身後,百思不得其解地說道。

雖然改革的步伐還沒有完全影響到製衣廠,可是廠子裡麵衣服不好賣,對職工福利還是有些影響。

工資是按照國家規定發放的,這些廠裡麵是沒有主動權的,可是如果效益好的話,廠裡也可以買點年貨發給職工,夏天的時候,也可以發點汽水和西瓜。

可是現在廠子裡麵效益不好,隻能由政府發點死工資,廠裡工人意見也大,他的威望也受到影響。

除此之外,作為一個廠長,自己廠子裡麵的東西賣不出,他心裡還是有一些危機感的。

這個危機感或許不是廠子會不會倒閉,畢竟在那個年代,大家都覺得廠子是國家的,怎麼可能會倒閉。

讓他有危機感的是一個廠長的責任心,覺得這樣下去,對廠子的發展沒有好處。

請收藏本站最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