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 農耕帝國9(2 / 2)

70年代,紫菜育苗和北移成功,推廣後年產量居世界領先地位;

鮑魚、扇貝、海參、梭魚等人工育苗相繼成功。

隨著“藍色革命”技術的不斷推廣,萬裡海域逐漸變為“黃金海岸”。】

【在淡水養殖上,華夏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是國際上公認的優良品種,不但質量高,產量也高,網箱養魚畝產最高突破10萬公斤,成為了集約化精養的重要方法

。】

“放魚苗咯!”

剛開年的一二月,春寒料峭著,村裡已經忙忙碌碌,開始清塘消毒,施足基肥。

整個村裡隻有一個大堰塘,村支部沒有給誰承包,看到大家都有意願,索性集體放魚苗。

村支書選擇出各類家魚,先稱重,按每家每戶的重量算。

村民一手交錢,另一邊有人往堰塘裡下魚苗,村支書負責登記,每個人多少斤魚苗,年底按照收成按比例均分。

等到魚苗放完,大家站在堰塘邊,看著新魚苗在還寒冷的水中蕩出來的一圈圈漣漪,仿佛已經看到了長大後的肥魚躍出水麵。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又是寒冷冬季。

到了年底的時候,全村人彙聚在堰塘邊。

這是全村的大事。

村裡所有男丁集體捕魚,是一個豐收的快樂時光,岸上女人和孩子忙著撿魚、收攏到一起,最後統一稱重,按比例分魚。

“年前大家總共放了100斤魚苗,每家每戶的記載都在表格上。”

村支書拿出表格,也讓人抬出公平秤,看到大家一網兜一網兜的把魚放在公平秤上稱重後彙總,得出了今年收成的數量。

“年底現在收獲的成魚有616斤,按照比例均分。”

村支書看到肥魚的重量,眉開眼笑,村民也集體笑開了花。

更讓人開心的,就是分魚開始了。

“老王家,放魚苗10斤,分成魚60斤;”

“老李家,放魚苗20斤,分成魚120斤;”

“老江家,放魚苗50斤……”

村長每念出一戶,就有一戶人家出來領魚。

村裡有公平秤,大家夥幫忙一起分魚。

大大小小的魚在地上活蹦亂跳,水花濺的到處都是,但是大家都不嫌棄它腥,笑嘻嘻圍在近處看著。

最小的鯽魚,一年也不過3-4斤;大的鱅魚,一年可以長6-8斤,提一條可以夠一家四口吃好幾l頓。

“孫婆婆家,放魚苗3斤,也有18斤。”村支書念到孫婆婆,特意提醒幫忙分魚的男人女人,“來,給孫婆婆挑一條肥的,幫孫婆婆殺好直接提回家過年。”

人口少人家的放的魚苗也少,收獲的相對較少,但已經夠吃了。

比如孫婆婆,家裡隻剩下六十歲的老人和才十四歲的孫女,3斤魚苗的錢都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

但是到了年底,18斤的肉足夠她們兩過個好年。

“哎好,好,謝謝!”孫婆婆高興地看著鄰居幫忙把大肥魚開膛破肚殺好,也不嫌棄血腥,直接上前去提,她的孫女擔心老人提不動,堅持跟奶奶一人提著袋子的一個提手。

“回去我就把魚醃了,可以給孫女吃好久。”

孫女乖巧道:“奶奶你年紀大了,你也吃。”

“好好,都吃,好多呢!”孫婆婆笑了,大家也都笑了。

南方水多,靠水吃水,哪

怕是魚喜歡的水草也方便種植,

是村中統一種的。

放到大堰塘裡,

村裡人除了負責喂魚的人每日喂喂,其餘人各忙各自的農活,平日裡不怎麼管,相當於野生。

有了魚,養幾l隻雞鴨,再加上自家的農田菜地,種點糧食蔬菜自給自足,孫婆婆祖孫兩至少吃喝不愁。

等到大家差不多分完,當然很多時候沒法整秤,多一點少一點,在大豐收的時候也不是那麼在意。

“好咧,最後還剩一些,老規矩。”村支書看著被剩下的小魚,收起賬本站了起來。

老規矩就是扔回堰塘,再長一年,來年更肥!

“喲,過年啦——”

小孩子迫不及待等著這個時候,等堰塘裡的水重新放回去,抓起地上多餘的小魚,打水漂似的把小魚打回去。

“嗨呀輕點,把魚摔死明年沒得吃了!”大人們笑著教訓孩子,但也沒攔著。

——其實到了來年春天,村裡還會集體放魚苗呢。

.

“這個我們可以!”宋哲宗趙煦親自提筆把天幕上的養魚方式記載下來,尤其是那些前朝的書名,打算親自去藏書樓裡找找《陶朱公養魚經》。

南宋就是在江南水域,正合適。

南宋的農民跟他想到了一起去。

宋朝不抑製土地兼並,百姓普遍沒有田地,還好村裡有堰塘。

“咱們村有堰塘,還有會養魚的,多好的條件,大家夥一起來!”

“得找個公平的,德高望重的,不假公濟私的人來分。”

“對對,不能自己貪汙下來,那咱們的魚苗不是全白放了。”

“還得派人盯著,避免被人偷魚。”

一個靠水的村莊裡,農人七嘴八舌地出主意。

“讓村裡老人小孩閒著沒事就去盯著。”

“要是怕孩子掉水裡,就說水裡有好吃的,下去把魚壓死了沒肉吃了。”

吃肉對於小孩絕對是一個很大的誘惑。

嚇唬小孩對於大人來說也是一個常用的招數。

解決了擔心小孩溺水的麻煩,回到了最初的最大的麻煩:“那找誰來分魚苗?”

最後村長一拍板:“采辦魚苗的事我來。至於大家的魚苗數量,和如何分配,都寫在勸農亭的粉壁上,大家隨時可以去看。”

村人彼此一點頭:“成!”

在粉壁上公開著,誰想貪汙,就是公開處刑。

而且這時候因為造紙術和出版物的發達,村裡識字的人也多了起來,寫在粉壁上自己看不懂,總有其他看懂的人可以問問。

有了這個決定,一村人便風風火火開始乾起來,很快鄰村人知道了這個消息,也開始籌備……

【華夏食用食用菌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河姆渡遺址出土過菌類遺存物。】

《呂氏春秋》記載:“味之美者,越駱之菌。”

漢代的《神農本草經》記載了

十幾l種大型真菌。

到1300年的唐朝,華夏首次出現了係統描述食用菌種植的文字記錄。

韓鄂《四時纂要》記載了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取爛構木及葉,於地埋之。常以泔澆令濕,兩三日即生。”

——這是一種符合現代食用菌栽培原理的方法,取爛木埋在地裡,等同於現在人們在淺坑內填放培養料,出菇後不馬上采收,打碎後埋入土內,是為了利用碎片擴大播種,施糞和淘米泔水是為了增加營養素。

唐朝還發明了木耳的人工種植方法,到宋朝時期,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食用菌類專著——《菌譜》,書中記載了11種菌;元代《王禎農書》記載了古代人工栽培香菇的精髓。

.

“原來爛樹木都有作用,難怪天幕說要種樹。”

朱元璋從聽到天幕說大明農民土地不夠就開始發愁,他總不能把兒孫們都給殺光吧?讓他削兒子們的藩,才提了一句兒子們就開始哭窮,他又有些舍不得。

聽到現在爛木頭也可以培育可食用的菌子,朱元璋連聲叫好:“這菌子培育不占地方,是個好辦法。”

“唐宋可以,大明也可以。”

這一次的菌子種植竟然沒有大明,朱元璋覺得虧了虧了,必須得有名字。

清朝的玄燁也心動了:“漢人果然是擅長農耕,這爛樹木都能種出菜來。”

“是菌子。”心直口快還年輕的大皇子語氣帶著嫌棄。

其他皇子雖然沒說,但是此時的熱情遠沒有天幕說魚時激動。

不過這並不奇怪,滿清是漁獵民族,飲食習慣就是吃肉。

對魚肉都比對菌子的興趣大。

“不需要你喜歡,給百姓吃。”看出大皇子還要再說什麼,玄燁悠悠說道:“也不需要你喜歡百姓,你有本事不需要百姓種地交稅,也不需要百姓養牛羊馬給你吃肉給你打獵。”

大皇子閉嘴了,其他皇子也閉嘴了。

【現在,華夏不僅僅是世界上食用菌的第一生產國,還開展了螺旋藻的研究與開發。】

螺旋藻是35億年前的古生物,聯合國糧農組織曾稱螺旋藻為“人類未來的糧食”。

科學界曾經認為全世界的湖泊隻有非洲的乍得湖和墨西哥的湖泊能天然生長螺旋藻,1985年,科學家在雲南程海湖首次發現天然生長的螺旋藻,從此解開了我國研究開發利用螺旋藻的新篇章。

從墨西哥引進螺旋藻優良品種,進行人工良種馴化獲得成功,目前建立了以程海湖為養殖基地,以昆明為螺旋藻係列產品深加工中心的世界上最大、工藝最完備的螺旋藻天然養殖溫室,我國從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藻乾粉輸出國。

在螺旋藻的開發利用方麵,醫藥、精細化工、食品、飼料4個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

“菌子不錯,大秦可以學。”嬴政看著農家人交頭接耳談論這個菌子培育技術,聽到他們時不時冒出“可行”“簡單”“可試”的詞語,就知道這個技

術對農家人而言不難。

一想到大秦又要多一種農作物,

㈡_[]㈡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也有了心思去研究這天幕特意提出來的螺旋藻。

“這螺旋藻聽起來很珍貴。”

可惜,完全不知道是什麼。

“還可以作為醫藥,莫非可以長生不老?”嬴政剛說完,立刻被大臣們齊齊盯著,不自在地咳了一聲,“朕說說而已。”

他真得沒有再吃丹藥求長生的想法了!

不過一想到雲南此時已經在大秦的版圖內,嬴政就更高興了。

天下的好東西真多!

果然還是得開疆拓土,每一寸土地都有用處,他覺得沒用隻是不知道。

【漢朝時期,張騫從絲綢之路帶回了西瓜。因為從西域傳入,所以被叫做“西瓜”,又稱夏瓜、寒瓜、青門綠玉房。】

起初,關於“西瓜”的最早記載,是《陷虜記》,記載了五代時期胡嶠出使契丹扣押七年,在此期間著有《陷虜記》反應契丹的地理風俗,裡麵明確記載西瓜的經曆和西瓜的種植方法。

“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雲契丹破回紇得此種。以牛糞覆棚而種,大如中國冬瓜而味甘”。

但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廣西貴縣和江蘇揚州的漢墓先後發現了西瓜籽,於是西瓜在華夏的曆史被推向了漢朝,被認為應該是張騫在絲綢之路帶回來的。

清朝□□後,皇帝命令將山西榆次的西瓜種子送到福建,閩浙總督專門派人送到台灣。

【現在,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產地和消費地,現在華夏人人人都可以吃到便宜又美味的西瓜。每到夏天,西瓜就成了夏季的標配。

但是,在國外並不是如此,華夏人能夠吃瓜自由,離不開“瓜奶奶”吳明珠院士。】

1930年,吳明珠出生於湖北武漢。

1953年,她從西南農學院園藝係果蔬專業畢業,與“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同級校友。

因為新疆特殊的地理環境導致新疆的瓜甜度高,吳院士主動請纓、遠赴新疆,花了3年時間,走遍當地300多個生產隊,一塊瓜地一塊瓜地調查,最後收集了100多份資料,整理成44個品種,成為後來育種的基本材料。

1984年,吳院士在第24組種子裡培育出了又甜又脆的西瓜品種,這種西瓜被定名為“早佳8424”。

自此,質優價廉的8424西瓜迅速在各地生根發芽。

除了培育良種,吳明珠還讓西瓜實現了一年三季可種,推動了華夏成為世界最大的西瓜生產國和消費國。

目前,華夏已連續30餘年成為世界上西瓜、甜瓜種植麵積最大、栽培品種與產量最多的大國,並擁有世界上參與人數最多、門類最全的西瓜、甜瓜專業科技隊伍。

此後,吳院士花費了一生的時間,投入在西瓜、甜瓜等瓜類的培育良種上麵,西瓜得到大幅度增產,得以讓華夏人民實現了“吃瓜自由”。

.

天幕放出了一左一右兩幅對比視頻:

左邊是清朝時期,來自台灣的西瓜經曆了海運、舟運、車馬和人力擔著,曆儘艱辛千裡迢迢送到北京,送進了守衛森嚴的紫禁城。

禦廚把西瓜切成精美的一片一片,擺在精致的瓷盤裡,插著精美的銀箋,被傳膳的太監送到了雍正皇帝麵前。

雍正皇帝坐在放了冰盆的禦書房裡,工作累了,聞到西瓜的清香,叉起一片吃了一口:“嗯,本年西瓜甚好。”

右邊是現代,衣著雖然色彩鮮豔但是看起來暴露而大膽的都市女青年下班之後,走進水果店裡,看到滿地各種各樣的西瓜。

她問起了價錢:“多少錢一斤?”

老板:“一塊二。”

“這麼貴,現在不是西瓜正上市時候嗎,我看彆人家有的才八毛。”

“我這是無籽西瓜,又甜又脆,不好吃你退我!”

“行吧,我試試。”都市女青年拿出手機掃了一下,天幕特意放出手機支付的頁麵,呈現了“已支付32.8”的畫麵之後,老板店裡響了起來:“您已到賬32.8元。”

女青年悠哉悠哉提著西瓜回家,用手指打開指紋鎖進入家中。

回到家中,她根本沒切片,直接把西瓜從中劈開,一把勺子挖在中間,吃得滿嘴汁水。

“哇,果然好甜!”女青年拿出遙控器對著空調一點,空調打開對著她一吹,顫抖了一下,“嘶,25度太冷了,得調高點。”

.

“朕都還沒有吃到西瓜!”劉徹酸了。

天幕說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的西瓜種子,是大漢的西瓜,他作為張騫的皇帝竟然還沒吃到!

“吃瓜自由,果然是吃瓜自由。”胤禛心情也很複雜,“從台灣來的西瓜,朕都舍不得賜給大臣吃,沒想到後世吃得那麼肆意。”

還有,那女人是用什麼付錢的?

又是什麼在叫“您已到賬32.8元”?

回到家中之後,女青年為什麼不需要用鑰匙,按個指紋就能開門?按手印不是用來簽契約嗎,難道女人在跟房子簽契約?

還有她房間裡的那會動會噴冷氣的又是什麼?

哪怕有大臣在抨擊後世女子衣著暴露,胤禛直接無視。

這麼多異常麵前隻會在意女人穿什麼,簡直是酸儒,腐儒。

“難道天幕說得科技就是這些?那現在歐洲在進行的什麼工業革命,是不是也有這些?”

一想到這裡,胤禛有些坐不住了。

他相信,那些蠻夷定然不會拿出最好的最先進的產品來跟大清做買賣,就像大清同樣不會一樣。

那麼,他們藏起來的、大清不知道的武器,是不是就是日後滅掉大清的利器?

胤禛有了強烈的危機感,什麼閉關鎖國是祖訓,不行,得派人去探探虛實,各方麵都得交流起來。

外國能學華夏的,華夏為什麼不能學外國。

隻能能穩穩壓在他們頭頂,勝利者才有資格書寫史書,史書上他想怎麼寫還不是他的自由。

【除了這一些,還有太多,太多的農業新科技。】

【比如現在的智慧農業,如果古人看到可能會以為是神仙之力。】

智慧農業下的無人農場已經實現了全自動農業,還有無人分揀農產品處理工廠,沒有人的空曠工廠與之相對的是忙碌的機械。

大秦時期,墨家人看得眼花繚亂:“沒有人這些機械為什麼會運轉?”

“那長長的帶子為什麼會動?”

“那些機械區分大小我懂,怎麼區分壞的和好的?”

“那些有顏色的光是什麼東西?”

三國時期,諸葛亮看著分揀機器人找到了靈感:“除了木牛流馬,原來人形也可以?”

沈括畫圖畫得毛筆都禿了,宋應星也顧不上思考大明會不會亡國,先記錄了再說。

智慧農業,雖然還不知道運行原理,但是對工匠來說,屬於他們的春天,到了。

【當然,這些優秀的農業成果離不開華夏曆代農學研究人員的辛勤付出。】

【清朝,有近現代化的農業學堂。】

【現代,有了天南海北的農業大學。】

【現在就帶您走進,華夏農業大學,讓大家一睹農學生的風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