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農耕帝國10(2 / 2)

“上麵雕像,下麵記錄生平。”

這可比他在泰山石上刻字紀功有意思多了,而且大秦有這技術,大秦的工匠可是後世都比不過的厲害!

大臣們原本有些猶豫,畢竟本能的認為石刻雕像不都是用在陵墓裡?

直到看到學生們拿著各種食物鮮花放在塑像

下麵,頓時了然。

?西羚墨的作品《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陛下,臣也要!”蒙恬仗著自己年輕是武將,不要臉的立刻主動申請。

“陛下,老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要尊石像不過分吧?”王翦緊隨其上。

天幕也說了,陵墓不靠譜,不是亂世被盜墓就是被不肖子孫偷陪葬品去賣,但是石像應該不至於吧?尤其是樹立在學校裡的石像,不是寶貝文物,但依然能享受祭祀香火,這可比子孫後人還靠譜。

“都有。”嬴政看著其他大臣們躍躍欲試的眼神,忍不住笑了。

果然,人都是需要激勵製度,曾經的軍功製可以激勵大秦百姓喜戰、善戰,如今財富和爵位什麼都不缺的文臣武將依然會被榮譽和祭祀吸引。

大秦之前受到後世女校和男女綜合性學校的啟發已經在商議建立稷下學宮似的學校,但這件事不是立刻就能建立出來的。設立什麼學科,請什麼老師,還處於商議狀態。

現在有了農學,天幕一定還會講述其他學科。

還有了名人塑像,也可以學。

嬴政一邊覺得忙忙碌碌,一邊也敏銳地發現了朝臣和民間的變化。

一種積極的、天下人才主動朝著鹹陽彙聚的變化。

相信當他的鹹陽學宮真正成立起來後,這種變化會更明顯。

【這條走廊大家熟悉吧?】

【從小學到大學,哪所學校沒有這樣的名人畫像走廊呢。】

潔白的走廊掛滿了畫像,除了生平介紹,還有名人名言。

【從古至今的農學家,還有從農業大學走出去的農學研究工作者,都在這裡。】

從古代的賈思勰、氾勝之、趙過、王禎、徐光啟,每人的畫像和著作都被認真地掛在牆壁上,看得真人激動的涕淚交加;

再到現代稻作科學奠基人丁穎、現代棉作科學奠基人馮澤芳、現代土壤學和植物營養化學奠基人李慶逵、現代農業昆蟲學科創始人楊惟義、現代小麥科學奠基人金善寶、近代林業開拓者鄭萬鈞……現代家蠶育種奠基人孫本忠,華夏柑桔學科奠基人章文才,華夏小麥遠緣雜交之父李振聲,以及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走過一條長長的農學名家走廊,看著他們的畫像,成就,仿佛走過一條曆史長河,走過了華夏幾千年的農耕帝國史,走過那些由一位位傑出的農學家推動的農耕文明。

【看到這些,大家是不是覺得華夏不愧是農耕大國,農耕上人才濟濟!】

嬴政:“好多大才,好多大才!”

他毫不客氣的說,都想要!

就算不懂裡麵什麼“土壤學植物營養學”“昆蟲學科”,但是奠基人創始人的意思她懂,土壤和昆蟲對農作物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哪怕不種地的貴族,也會知道如果土壤貧瘠就長不出太好的莊稼,所以占地一般都要去占肥沃的土地。昆蟲大概就是病蟲害,誰家的莊稼沒遭遇幾次病蟲害呢,

哪怕是肥田是豐年,沒有蝗災水災,依然控製不住病蟲害的發生。

原本以為是天意,沒想到一切都是人力可以控製,可以學習後想辦法解決的。

真切地感受到了,農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

“這像淩煙閣!”李世民無比自豪,不愧是他!

後世定然也是學得自己!

“大秦也可以有。”嬴政看著一走廊掛滿的畫像,感覺自己又學到了一招,“讓畫師研究。”

李斯默默低頭,嘴角顫抖著翹起又落下:天可憐見,大秦的畫技還沒發展到這個地步,畢竟紙張都還是在天幕出現後剛剛研究出來。

但是相信以大秦工匠寫實的風格來學習,從頭學起一定可以的!

曾經天幕出現後,各種新法新政策的頒布讓李斯隻覺得自己一個人忙很要命,現在看著大家一起忙,對比之下,李斯覺得自己心情好多了。

果然是對比產生美。

同為千古一帝,還都是喜歡浩大工程的帝王,這樣的名人走廊和無處不在的雕像同樣打動了劉徹的心:“大漢也必須有!”

“畫像容易破,讓繡娘試著刺繡。”

繡娘:陛下你知道刺繡要多長時間嗎?!!!

但是,大漢有絲帛畫,沒有紙張畫,可以嘗試。

大明朱元璋:“哼,大明也弄起來,還要弄彩色的,印刷成冊傳揚天下。”

【之前有人問我,為什麼沒有說袁隆平袁老?】

【咕咕當然不會忽略這一位農業史上的偉人,隻是我決定了在特殊的環境下說。】

【這個環境,就是這裡。】

一代代的農學人,是一顆顆農耕文明史上的明星。

牆壁上是曆代學農的曆史先賢,走廊裡是正在學習的農學新人。

他們仰望這先賢的功績,學習著先賢的科研精神,走出屬於自己的農學之道。

【當美國選擇用一粒種子來毀滅一個國家的農業基礎,用一粒種子來謀取暴利征服世界時,華夏選擇用一粒種子來造福全人類。】

【這一粒種子就是,水稻。】

“人生就是一粒種子,我們要做那個最好的,要做那個拔尖兒的。”

牆壁上掛著袁隆平的名人名言,還有他的生平介紹。

荊咕早有準備,開始緩緩用一行實際數據來介紹袁老的功績:

【袁隆平不但自己做了那一粒種子,還將這一粒種子,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希望。】

袁老不斷地攻克技術難關,不斷地創下新的世界紀錄,然後自己打破自己的紀錄。

2000年第一期大麵積示範畝達到700公斤,比當時現有的高產雜交稻每畝增產50公斤左右;

2006年,袁隆平提出“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即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力爭用三畝地產出現有四畝地的糧食。到2012年,“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實施麵積為882.2萬畝,增產

稻穀達9.62億公斤。截至2012年,

累計示範推廣麵積2000多萬畝,

增產20多億公斤。

2011年,超級雜交稻百畝示範田達到畝產926.6公斤;

2013年,第四期超級稻百畝示範田實現百畝平均畝產達988.1公斤,創世界紀錄;

2016年,在興寧,經過專家組實割測得早稻平均畝產832.1公斤,加上本次實割產量,實現雙季超級稻年畝產1537.78公斤,創雙季稻產量世界紀錄。

2018年,位於三亞水稻國家公園的有機覆膜直播試驗示範田進行測產驗收,測得畝產1065.3公斤,創下海南省水稻單產曆史最高紀錄。

.

“這麼多!這麼多!”

全是幾百幾千公斤,砸的哪怕是被誇過“開元盛世”的李隆基也眼紅,哪怕是世界經濟中心的趙禎也羨慕。

此時此刻,天幕下的所有帝王隻剩下一個心思:如此大才,為何不生在我朝!

【我們古話有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袁老不僅僅讓華夏的13億人口脫離了糧食不足的危機,也兼濟天下,實實在在地造福了全人類。】

從高產量雜交水稻培育出來開始,袁隆平研發出高產雜交水稻後,對於水稻技術並沒有藏私,一直以熱情開放的態度與國內外的學者合作,數次在國家的允許下參加國外的科研學術會議,做出學術論文演講與答辯,回答其他國家科研人員對於雜交水稻的疑問。

從屢次有邊境摩擦、有著領土爭議的亞洲周邊國家,到遙遠的在大洋之外麵臨國內通貨膨脹糧食饑荒各種壓力的美洲國家非洲國家。

從一直對華夏技術有依賴性和野心的日本,到曾經一度放出“糧食陰謀論”說華夏巨大的人口會因為糧食不足給全世界帶來壓力的美國。

袁隆平一次次參與科研會議,也參與水稻研究所的合作研究,還在試驗田對美國的雜交水稻進行技術指導。

聯合國糧農組織委托袁隆平去指導印度,傳授雜交水稻技術,儘管中印一直有邊界摩擦,袁隆平依然沒有藏私,三次去印度做雜交水稻的學術報告、指導雜交水稻技術。

亞洲的周邊國家,日本、印度、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過,都受到過袁老在雜交水稻技術上的指導。

歐洲的意大利,北美洲的美國,南美洲的委內瑞拉、烏拉圭,等等等等,都種下了袁老的雜交水稻。

2018年5月,袁老開始研究海水稻,推出了“中華拓荒人計劃”。

“土地不足,那就海裡種植,海裡既然能長植物,怎麼就不能種植水稻了?”

2018年7月,袁老的海水稻團隊與阿聯酋達成合作協議,在迪拜開展海水稻的實驗和產業化推廣計劃,預計海水稻人造綠洲到2020年將覆蓋迪拜10%以上的國土麵積。

——在造福了有陸地有水田環境的國家後,袁老的海水稻為臨海的沙漠國家也帶去了糧食豐收的喜

悅。

2019年5月,

袁隆平院士團隊與趙春江院士團隊聯合,

開始在鹽堿地改造與智慧農業相結合領域開展研究。

而全世界的鹽堿地,又何止是華夏才有,當在鹽堿地也可以種植的水稻研究出來後,同樣為全世界生活在鹽堿地區域的農民帶去了生存的希望……

袁隆平因為他的接觸貢獻,拿遍了國內外的大小獎項,先後獲得了“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11項國際大獎。

世界權威學術機構、擁有200多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高票聘請袁隆平為外籍院士。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長西瑟羅納先生宣布袁隆平院士的當選理由時說:“袁隆平先生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增產的糧食每年為世界解決了7000萬人的吃飯問題。”

.

“鹽堿地可以種,沙漠也可以種,原來隻要有地方哪裡都可以種水稻,還都可以豐收!”秦朝時期,民間彆說百姓,六國的貴族同樣羨慕。

“要是我們也有這位袁老該多好!”

要是有了如此高產量的糧食,他們的軍隊和士兵豈不是能吃得兵強馬壯,打起大秦銳士輕輕鬆鬆?

農人則是要求謙卑許多:“我們也有農學院就好了,出不了袁老,其他一般的農學生也好啊。”

其他人搖頭:“沒有一般的,這裡麵哪一位不比我們現在強很多?”

最後齊齊搖頭:“是啊,我們怎麼沒有農學院啊!”

在鹹陽宮,他們的統治者仿佛聽到了他們的呼聲。

“農學!農學!”嬴政重重揮拳,“鹹陽學宮,一定要立農科。”

農學首領激動到差點哭出聲來。

農學果然要大興了,鹹陽學宮既然會立下農科,未來的農家弟子滿天下的景象,還遠嗎?

.

“六千萬!大漢現在總共都沒六千萬人!”

劉徹激動之餘,想起了自己正在加女科的太學,女科都加了,農科怎麼不能加。

他看向現成的農學先生,含笑問道:“趙過,你可願意去太學講學?”

趙過恭敬地拱手俯拜:“臣願意。”

.

“這農業原來是需要多多交流的,你說我們是不是也需要跟其他地方交流一下?”

貞觀年間,天下太平,而且對百姓的行走沒有後世管的那麼嚴格,農民商戶行走都不算難。

長安城中,從隋朝開始就多了許多外國行商,有腦子活躍的長安百姓目光看向了卷發棕眼的外邦人:“不知道外來的番邦商人有沒有什麼特彆的技術。”

有人不服:“我們華夏才是農耕大國。”

長安人解釋:“天幕也說了,後世的很多糧食都是外來品種,外來種子不得用外來種植方法?”

一群人齊齊對視一眼,壞笑起來。

嘿,對外邦人得熱情點,這不惦記著人家的糧食和技術呢。

都說大唐萬國來朝,來都來了,不留下點什麼怎麼對得起大唐人的熱情?

宋朝商業發達,頭腦更靈活。

東京開封府商人聽到各種研討會時越聽眼睛越亮:“這什麼技術研討會不錯啊!還有跟同行合作,這不就是強強聯合嗎?”

“好主意啊,閉目塞聽都是一家之言,這互相交流才有新的門路。”

商人聽了這麼久的天幕,已經總結出了這個結果。

彆說經商,就算是國家,閉關鎖國也得落後挨打,這經商也需要人脈和技術,如果總是在自家內部發展,家裡子孫自由接受的都是同一種思想,能發展到哪裡去?還不如吸收新鮮血液,比如榜下捉婿,富商最喜歡乾這事,家裡不缺錢後,誰不是衝著人才去的。

聽到各種研討會,商人有了新思路。

原來有比聯姻更緊密的合作方法。

聯姻或者榜下捉婿不一定生兒子,生兒子不一定繼承門戶,還有翻臉後吞並對方的風險,還不如就利益至上,用利益來合作。

想到這裡,立刻興致勃勃出門,準備去找其他同行商議此事。

.

明朝想法更簡單點。

首先,得把高產量的農作物搞進來!

等到明朝末年引進玉米、番薯,全都便宜了清朝,朱元璋可不服。

“要造福也得是造福我大明。”

當然,農學院也要。

“朕就是農民出身,若是大明農業比不過大清,那豈不是丟了農民的臉?”

朱元璋起了強烈的攀比心,尤其是對搶走他江山的大清,耿耿於懷。

既然海外在大明時候變強,他要讓大明更強,強到無論是大清還是外邦,隻能臣服,看這後世子孫還罵不罵他。

永樂年間,朱棣也不服:“朕既有鄭和,也有海船隊,不提前引進玉米番薯都對不起朕下西洋的經費。”

民間的商人沿海的百姓更不服“”

“去國外打工都能帶回糧種青史留名,我上我也行!”

現成的引進番薯的方法都有了,現成的番薯產地也有了,這麼好的青史留名機會還不珍惜,那真是活該自己碌碌無為。

有了天幕以後,從洪武年間開始,就已經不再實行海禁,而人被利益驅使時的行動力是驚人的,還沒等朝廷下令,已經有不少海商漁民,帶著熊熊野心,衝向了茫茫大海。

.

玄燁原本因為“禦稻米”的成功還有些飄飄然,現在看了看自己寫得詩歌,嫌棄地推向一邊。

“朕也研究了水稻,可惜產量相比這後世,還是差了許多。”

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是華夏古代帝王裡唯一一位親自培育出高產水稻的育種專家,也正是康熙皇帝親自培育的水稻,終結了古代史上長城以北不能種植水稻的曆史。

古代許多帝王都有在皇宮中單獨開辟農田來

提倡農耕的習慣,

康熙也不例外,

他在宮中有豐澤園,種植了來自全國各地省份進貢來的稻種。

但是不同的是,康熙的親力親為,不僅僅是提倡農耕,還開始培育良種。

康熙二十年,玄燁去豐澤園查看稻田收成,發現了一個抗寒高產稻種。

康熙開始就這個發現,用了十年的時間反複試驗研究。

等到證實“明歲六月時此種果先熟”時,康熙才確定為一個新品種,這時,便開始在承德避暑山莊試種,由相關官吏負責看管。

等到豐收之後,康熙親自試吃,並且賜給百官食用。

據史料記載,“禦稻米”具有兩大特點,第一:早熟,比一般稻種早成熟兩個月;第二個特點就是好吃,康熙自己說“氣香而味腴”,他從康熙二十年開始就一直食用。

之後,康熙每一季度都從他的試驗田中挑選耐寒、早熟、飽滿等具有優良特性的水稻種子,然後進一步培養、篩選,直到全部都符合要求為止。

——這種培養新型植物的方式在1856年被西方植物學家維爾莫林首先提出,被稱之為“單株選擇法”,也就是說,康熙的這個技術領先西方140多年。

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在《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第二十章《人工選擇》中,就清晰地記錄下康熙皇帝發現並培育良稻的過程,對於康熙皇帝的智慧大為感歎。

起初,因為“禦稻米”產量不足傳統稻米,每畝產量不足1石,大臣們有些猶豫要不要推廣,直到發現該稻米成熟時間更短,可以一年兩熟,作為雙季稻推廣,最終使得種植水稻的百姓畝產提高三倍。

“高產啊,高產。”玄燁眼紅地看著現代雜交水稻的產量,用手輕輕在膝蓋上拍打著,片刻後下定決心。

“農業學堂之事沒那麼簡單,先從已有的條件開始,朝廷也設立農學獎項,先吸納民間農學人才,共同研發禦稻米。”

說著瞅向幾個兒子們:“你們都彆閒著,這一期天幕說了如此多的農學之事,回去給我寫學到了什麼,朕明天要看。”

學業一向繁重的阿哥們不管麵上如何,心裡齊齊吃了苦瓜似的。

這寫農學,他們該怎麼寫,寫什麼啊?

雖然康熙帝親自育種,但是不代表每個阿哥都精通農事,寫學到什麼,明顯不能隨便糊弄。寫得太假大空也不頂用,皇阿瑪可不是好糊弄的。

阿哥們齊齊在心中下定主意:

這農事府中幕僚和母族貴族顯然也不懂,還得自己親自去看。

遠的不說,母族的莊園,京郊附近的鄉村,總可以去吧?

玄燁看在眼裡,對兒子們的心思自然懂。

他沒有明說什麼,端起茶示意送客。

就是得讓皇室真正的重視農業,重視農學,自上而下,那些官吏、商人才能跟著重視。

若是帝王都昏庸著,有人才也不知道重用,帝國同樣沒救。

每當想起天幕說過的大清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玄燁就深感無力。

但願,現在救一時還有用吧!

【水稻,從華夏的河姆渡文化時期馴化發現,經過一代代的農學家研究傳承,最終走向全世界,成為全世界的糧食寶藏。】

【如今,在農學院裡,依然有許多農學生,在為了這一粒種子費儘心血,在傳遞著這一粒種子,傳遞著華夏人的農耕文明。】

【這就是華夏的薪火相傳,文明相繼!】

古人集體感到榮耀!

從頒布過興農政策的帝王,被點名過的古代農學家,曆史知名的文人士子,到田間耕種的農民,經營過農副產品的商人,每一人都曾為這片農耕文明貢獻過自己的力量。

而後世子孫也沒有讓他們失望,依然在繼續傳承著華夏文明,傳承著農耕之下的祖輩精神。

【水稻是正規途徑,但是也有許多,是非正常渠道傳出去的。】

【華夏是世界植物的故鄉,許多現如今你以為是其他國的特產,其實都是起源於中國。】

【比如號稱新西蘭的國果獼猴桃,誰能想到,獼猴桃的故鄉是華夏,新西蘭所有獼猴桃、包括後麵培育的新品種金果,老祖宗其實來源於湖北宜昌?】

【下一周,將為您帶來特彆講述——植物間諜,為您講述那些,從華夏流傳出去影響全世界的植物,以及,那些亂世之中偷盜華夏植物的植物間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