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帝王們快速做小抄,民間有意想走武舉路的遊俠力士也開始做筆記。
路邊同樣有力士在討論這個問題:“論騎射沒問題,力氣我也有,就是這對答,不知道問什麼?”
馬援也撓頭:“我擅長使劍不擅長使槍行不行?”
力士看向馬援:“唐朝是長槍,大漢可不一定,咱大漢軍中使用的是環首刀,以刀為主。”
馬援梗著脖子直言道:“後世使用長槍肯定有長槍的優勢,沒準大漢也會有長槍!”
兩人直接在街頭就這個問題爭論了起來。
“後世大唐四海歸一,皇帝是天可汗,咱大漢還有匈奴,環首刀斬匈奴馬非常有用,一時半會不會改的。”
“那可不一定。”
“我說你這人怎麼就這麼頑固?”
“你才頑固,你覺得環首刀不會改不是頑固?”
兩人各執己見,互不相讓,還不知道彼此的爭執會從西漢爭執到東漢,並且未來因為政治等多方麵原因仇怨越來越深。
直到馬援死去,也沒有逃過迫害,死後多年才得到平反。
馬援被傳說為“青萍劍”的
主人,這個說法隻是傳說,但是他的確是成語“馬革裹屍”“畫虎不成反類犬”的軼事原型,不僅是個武功赫赫的開國功臣,也是個“成語創造達人”。
【唐朝軍中以長槍為主,大家比較熟悉的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敬德、單雄信等人都是善於馬上使槍的驍將。】
一下子被連連點名的貞觀武將們集體快樂了。
秦瓊:“嘿嘿,有我!”
程義貞:“嘿嘿,有我!我也是武術高手了!”
尉遲恭:“嘿嘿,天幕誇我好多次了!”
單雄信:“………………”
不好意思,在王世充被打敗時,單雄信兵敗被俘,徐世績求情失敗,單雄信已經被李世民殺了。
貞觀群臣裡,沒有單雄信。
李世民難得想起這一位死在自己手下的敗將:“可惜了,朕原本可以再多一名大將的。”
【民間流行劍術,古代劍的形製是在唐朝定下來的。當時民間還流行劍舞,以李白之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並稱為“三絕”。】
大唐的尚武之風,從日常娛樂也能看出。
軍中搏鬥激烈,貴族喜歡看相撲看蹴鞠,貴族自己同樣熱衷於蹴鞠和打馬球,不分男女的喜愛,甚至還出了“馬球皇帝”。
哪怕是娛樂,也有極其刺激的“劍舞”。
.
當白衣翩翩的裴旻走出來,眾人開始安靜下來,偶爾有竊竊私語,卻是滿懷期待看著裴旻。
裴旻拔劍出鞘,眾人紛紛後退:“開始了!”
裴旻舞劍如流雲,左旋右抽。
突然,他猛地把劍拋入雲中,劍如同一道火箭直衝雲霄,到達一定的高度後猛地下墜!
如閃電,如利箭,來得猛烈而迅疾!
裴旻卻毫不畏懼,快步向前,舉起劍鞘高高騰躍而起,“唰”的一聲正好讓落劍入鞘!
“哇!”
人群中響起熱烈的叫好聲,其中還夾雜著一位畫道大師。
“好!太精彩了!”
吳道子站在人群中,瘋狂叫好,叫得自己嗓子都啞了。
如此精彩的畫麵,他一定回去畫下來,給更多人看到裴大家的劍舞!
.
飄逸的白被熱烈的紅衝淡,一抹熱烈如跳動的火焰的紅色伴隨著劍器寒光,闖入人們的眼中。
她一身熱烈的紅色快速地旋轉,跳躍,仿佛是耀眼的烈日,炫目的讓人無法直視;
她快速踢踏著腳步,重重地踢踏聲聽起來就仿佛是天降暴雨,急急地衝撞著石板地麵;
她拔劍揮舞,劍聲凜冽地劃破空氣:“唰唰唰——”
仿佛在斬殺無形的妖魔。
她猛地拋出利劍,自己一個倒立跳躍,用腳尖將利劍踢上高處,利劍再次落下,她依然在快速地旋轉舞動,變為橫跳踢腿,再次用腳尖將利劍踢向空中!
寒光如針,刺的人肌膚戰栗。
但是
她絲毫無懼,
讓利劍在自己手足之間起舞。
最後一次,
利劍被猛地踢到最高的地方,然後快速落下,被公孫大娘直接拋出劍鞘。
“唰——”
聲音伴隨著金屬摩擦的火光,在空中化為一顆璀璨的流星,墜落而下。
公孫大娘高高跳起,輕鬆握住劍鞘,穩穩落地,手裡握劍衝大家抱拳一笑。
“好!”
“好!”
“好!”
圍觀的人群紛紛用出自己最大的聲音尖叫著。
在周圍的高樓上,也有文人雅士坐在包廂裡,情緒激動地不能自己。
這裡麵,有未來的詩聖杜甫、鄭處誨、鄭嵎等詩人,他們相繼在自己的詩歌中留下了觀看公孫大娘劍器舞的激動心情;
而書聖張旭喧雜將觀看時的心情與看到公孫大娘的飄逸身姿融入自己的書法中——張彥遠的《曆代名畫記》中記載:“有公孫大娘善舞劍器,張旭見之,因之為草書。”
.
明朝的張自烈有些尷尬了。
他一直認為女子不能舞劍那樣的利器,一直認為所謂的“公孫大娘劍器舞”的“劍器舞”是舞曲的名字,如同詞牌名一樣。
還在自己的《正字通》裡說公孫大娘是空手跳舞,劍器是古代舞曲的名字。
清朝的桂馥還有些不服:“天幕被蒙蔽了,劍器舞不過是用布帛舞蹈,怎麼可能是真得劍器,女子怎麼能舞劍,劍是那般凶器……”
他們完全不在意不止是杜甫,唐朝許多詩人都記錄過公孫大娘的劍舞。在這些文字記載中,“劍舞”與“劍器舞”是交替使用的,而且詩人在形容其他人同樣是“劍舞”與“劍器舞”交替使用。
還有個重要原因,是在唐朝之前,劍的形製差異比較大,到了唐朝才開始慢慢定型,有猜測說唐朝的“劍”和“劍器”可能本來就是不一樣的劍。隻是在唐宋之後已經看不到了。
【現在,我們的宋朝來啦~】
【宋朝,是“武術套子”的誕生時代,“套子”就是我們現代的“武術套路”;】
【宋朝,也是華夏古代武術的成熟期,出現了許多冠以姓氏的名家武術;】
【宋朝,還是武術“平民化”,民間出現許多民間武術組織的時代。】
趙匡胤原本等待著聽天幕講述自己的“太祖長拳”,一下子來了這麼多衝擊,有些控製不住表情了。
怎麼回事,前麵不是還在說武術與軍事相關,從實戰中而來,到了他的大宋怎麼變成“套路”了?你習武難不成還能跟背書一樣背套路?
姓氏也就罷了,連他這個宋太祖都被冠名,其他人冠名一下似乎也很正常。
但是聽到武術平民化,民間有了許多武術組織,趙匡胤又坐不住了。
都說“窮文富武”,習武是很費錢的,不僅僅是因為武器昂貴,習武過程中容易受傷,你總得買藥治療吧?習武之人身體太差了也不行,你得吃好喝好吧?
最重要的是,武術也多是家傳絕學,就算收了徒弟也得事師如親父,依然屬於一家之內,怎麼到了大宋變成了許多平民學、還是民間許多組織共同學,朝廷都不擔心他們謀反嗎?
剛剛杯酒釋兵權的趙匡胤不敢置信。
大唐再開放,在《唐律疏議》裡同樣有限製民間能擁有的武器,他上位後很明確規定過,除了邊軍,其餘的士兵隻有作戰時才能使用武器,戰爭結束後立刻收回兵器,就連日常訓練都是以木牆木棍代替金屬兵器,那些平民武術組織哪裡來的金屬武器?
趙匡胤坐立不安,急地恨不得鑽進天幕裡親自去看後文。
【前麵說過,宋朝是一個重文抑武的朝代。】
趙匡胤:朕沒有!朕是重文輕武,但沒有抑製打壓!他又不傻,打壓武將誰去打仗!
但是天幕聽不到他的心聲,所以趙匡胤一扭頭,看到早有察覺的趙光義想跑,直接脫下鞋子朝趙光義的頭上砸過去。
趙光義被快狠準砸到,臉朝下撲在地上,丟臉又慫,直接裝死不起來。
趙匡胤磨牙。
果然,特意把趙光義從研究毒藥那邊叫過來一起看天幕是有必要的,需要打弟弟發泄一下怒火,不然遲早得被他氣死。
【宋朝提倡儒學理學甚於武學,因此在主流社會中流行文弱柔靡之風。】
比如,文人雅士不再流行佩劍,流行佩戴折扇;
再比如,官員不流行騎馬和坐馬車,開始流行乘坐轎子。
轎子起源很早,比如1978年在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墓陪葬坑中,出土了三乘木質肩輿,有屋頂式和傘頂式兩種製式,就被認為是轎子的原型,更早的被推測可能夏朝就已經出現了。
但是轎子盛行是在宋朝。
畢竟,前麵的秦漢隋唐都尚武,哪怕是儒生也要學習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裡麵的“禦”
和“射”
就是很重要的騎射,不會騎馬在上層貴族裡是會被恥笑的。
但是宋朝一來崇尚文人風流,一來偏安一隅,重要的養馬之地在敵人手中,朝廷普遍缺馬,民間缺牛,於是隻能使用人力,那就是轎子。
.
趙匡胤更加羞恥了。
文弱竟然還有偏安一地失去了養馬場的原因,好丟人!
但是你既然缺馬,也可以用茶葉換馬,就不能練習強大自身嗎?!
【當然,宋朝並不是沒有武術高手。】
【首先,我們說一說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與傳說中的“太祖長拳”。】
【在明朝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和何良臣的《陣紀》中都有記載“趙太祖長拳”或者“趙家拳”。
《紀效新書》還將之列為“古今拳家”第一拳,後來這個說法也流傳了下去。
在清軍入關之後,還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太祖拳,甚至是“太祖門”。】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武編》的記載,“太祖長拳”隨名
為拳術,
但是“趙太祖長拳多用腿”,
在《紀效新書》中同樣有清晰地記載。】
【不知道這是不是趙太祖身為帝王陰謀的體現?】
雖然名為“太祖長拳”,但其實趙太祖更擅長腿功呢,沒想到吧!
當敵人與趙匡胤的傳人對敵,聽到傳人自報家門:“哦,久仰大名,太祖長拳!”
雙方互相拱手施禮後,開始對仗。
敵人以為傳人一身功夫全在上半身,各種警惕對方的拳頭,卻冷不丁,對方先是“裝腿橫拳”,接著“挑腿”,然後“懸腿”,“一換腿”,踢的敵人一臉懵。
不是說好了太祖長拳,你擅長的竟然是腿功,你詐騙!
.
宋朝時期,大臣們齊齊默默地看向趙匡胤。
沒錯,跟武將一起打天下時還說什麼“共分天下”,打完之後杯酒釋兵權;
招攬文人謀士的時候說“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登基之後抽了宰相和大臣們的椅子,從此大臣們被迫站著上朝。
就連武術都如此陰險!不愧是你!
趙匡胤被眼神譴責著,心虛中夾雜著疑惑:等等,後世那麼多太祖長拳,哪個才是他的傳承?還有那什麼太祖門,跟他什麼關係?
【趙匡胤除了有太祖長拳的傳說,還有“趙太祖騰蛇棍”的傳說。】
【據說,趙匡胤擅長使棍棒,這一種說法比“太祖長拳”的論證更多,因為太祖長拳隻有明清後人的文章記錄,但是“趙太祖騰蛇棍”在宋人的筆記話本中也有記載。】
【史料上以當代人史料為準,因此“趙太祖騰蛇棍”的說法比“趙太祖長拳”的說法更為真實。】
宋人蔡絛的《鐵圍山叢談》裡記錄過,趙匡胤微末之時擅長使用棍法。
《水滸傳》也提到過趙匡胤靠棍棒打天下。
最重要的是,因為朝廷對民間鐵器兵器的管控,許多農民起義軍在起義之初都是以棍棒為武器,而且棍棒比起刀劍上手也更快,“趙匡胤騰蛇棍”的真實性也顯得更大。
.
趙光義默默從地上爬起來:“皇兄,你到底擅長什麼?”
趙匡胤臉不紅氣不喘,一口全部攬下:“都擅長。”
趙光義:呸!虛偽!
但是他不敢說。
【但是,宋朝也有可考據的高手!】
【那就是梨花槍,也叫做楊家槍!】
【雖然名叫“楊家槍”,許多人以為是楊家將的槍法,但是呢,“楊家槍”與楊家將的原型楊業其實沒什麼關係,雖然都姓楊但完全不是一家人。】
【這是一位巾幗英雄的槍法,楊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