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商業與貨幣10(1 / 2)

【五胡十六國時期,氏人李雄在四川成都建立了成漢,鑄就的圓錢上鑄有“漢興”年號,這是曆史上第一次出現有年號的貨幣,此後慣例延續了下來。】

【唐高祖時期,李淵設定了新的貨幣“開元通寶”,從這時期開始,貨幣開始有了“兩、錢、分、厘”十進位的貨幣單位,不再是秦半兩和漢五銖錢那樣以重量來計數。】

【這一次的貨幣改革是非常成功,且意義深遠的。在此之後,封建王朝都開始使用通寶錢。】

在開元通寶之前,五銖錢擁有非常漫長的生命力。

不僅跨越了兩漢,當時的西域國家,比如高昌國,也自鑄五銖錢。

五銖錢始終作為“強勢貨幣”,成為東亞國家的標準貨幣。

.

唐高祖時期,李淵廢五銖錢,鑄幣“開元通寶”,因為“開元”,讓人容易誤會是唐玄宗的年號,但其實是唐高祖時期的貨幣。

不過關於“開元通寶”的名字,一開始是有點爭議的。

從五代和宋初時期鑄造的“漢通元寶”“周通元寶”“宋通元寶”來看,當時應該讀成“開通元寶”。

但是唐太宗和唐高宗時期,又分彆曾經鑄幣“貞觀通寶”、“顯慶通寶”,後二者也是年號。

而根據宋初的宋太宗趙光義來看,更讓人糊塗了。

趙光義在哥哥不明不白的死亡的當年,等不到一個月後迫不及待改年號“太平興國”,鑄幣“太平通寶”,是“通寶”;

到他的第四個年號“淳化”時,又鑄幣“淳化元寶”。

此後,凡是改元皆鑄新錢,在“通寶”或“元寶”之上冠以年號,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無論是“開元通寶”還是“開通元寶”,都可以稱為“開元錢”。

從這個時期開始,不再以銖為計量單位,改用兩、錢、分、厘的十進位法,仍為方孔圓形,十枚重一兩。

唐朝曆代皇帝都曾鑄造“開通元寶”,流傳至今的唐朝開元錢有不少。

.

一直被忽視的唐高祖李淵頓時覺得揚眉吐氣。

他暢快大笑:“哈哈哈哈,朕也是有功績青史留名的!”

雖然沒想到竟然是“開元通寶”,對後世的影響如此大,但是想一想前幾個錢幣影響很大的分彆是秦始皇的秦半兩和漢武帝的漢五銖錢,李淵有一種自己能與秦皇漢武比肩的錯覺,喜形於色的恨不得策馬狂奔去放肆一下。

李靖憐愛地看著舊主:身為開國皇帝,存在感如此弱,有個“開元通寶”雖然被後世在使用,但是聽起來被後人誤會是唐玄宗的貨幣了……

罷了,陛下難得如此高興,還是不說了,等陛下自己想明白再說。

【作為一個農耕民族,我們的貨幣許多都與農耕文明相關。】

先秦時期,各國有不同的貨幣,其中“布幣”起源最早。

“布幣”原作“鎛幣”,起初是一種名

叫“鎛”的青銅農具,是鏟形,所以最早的青銅錢幣也是鏟形,又叫做“鏟布”。

“錢”同樣也是農具的名稱,其後發展為貨幣的同義詞,成為了鑄幣的計數單位。

秦漢時期,秦半兩、漢五銖錢,都是以重量命名,還有黃金單位。

自開元通寶行使後,1錢等於十分之一兩,錢也代替了銖,成為了次於兩的重量單位。

【進入唐宋時期,白銀開始正式作為貨幣單位,開始在市麵上流通。】

漢朝時期,短期流通過白銀,在漢朝被叫做“白金”——不是現代的鉑金的“白金”。

漢武帝時,曾以白金鑄幣,但是隻短期流行了7年便停用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金、銀都喪失了作為貨幣的地位,直到唐宋才恢複。

唐宋時期,銀的流通比金更加廣泛,多數以金塊、銀塊的方式流通,貨幣單位是“錠”。

在唐宋元三朝,一銀錠等於50兩;到明朝以後,變成了5兩。

唐朝的銀錠形式為直角形塊狀,宋朝銀錠是“工”字形,類似鐵軌橫截麵的模樣。

宋朝的銀子使用更為普及,除了因為商貿更為繁華,還有個特彆的用途,用於支付給西夏、遼金國的歲幣。

宋朝時期,朝廷需要運輸大量的賠款抵達邊境,與遼金西夏交易。

在賠款合約中,宋朝需要賠款的是白銀和絹布,南宋時還有銅錢。

比如北宋給遼國,在這117年,總計輸送歲幣:白銀1963萬兩,絹3133萬匹。

北宋給西夏白銀345.6萬兩,絹帛734.4萬匹,茶144萬斤。

但也不是不需要賠銅錢。

北宋時期,白銀幾乎被榨乾了,到南宋終於允許賠款加上銅錢。

南宋總計向金國輸送了:白銀1485萬兩,絹1485萬匹,外加300萬貫銅錢。

兩宋一起,給遼、夏、金歲幣和歲貢,總計:白銀3793.6萬兩,絹5352.4萬匹,銅錢300萬貫。

昂貴的賠款,也是宋朝雖然經濟發達,但是國庫陷入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

“陛下,今年的金課、銀課數量不多。”戶部侍郎蘇轍對著宋哲宗發愁。

他剛與戶部尚書李常統計了元祐元年的賦稅收入,發現金課隻有4300多兩,銀課57000多兩。單獨看起來似乎數量大,但若是對比前朝,再對比需要的歲幣,就會發現遠遠不足。

宋朝時期,白銀產地並不豐裕,主要集中在桂陽,鳳州,建州。

宋真宗時期,國庫收入的白銀產量是88萬3900多兩;宋仁宗時期隻有22萬餘兩。

到宋哲宗時期,收入國庫的白銀越來越少了。

這並不代表白銀產量越來越低,白銀從銀礦產出,到收入朝廷,是以礦稅的方式而來,但是這個礦稅需要繳納多少,全看礦主如何報.稅。

蘇轍很愁,宋哲

宗更愁:“國庫經費不夠,還有那麼多軍費要支付,銀錢不夠可怎麼辦。”

宋仁宗時期,已經有了禁軍80萬,全國兵力120萬,冗兵越來越嚴重,耗費了大量的金錢。

儘管後麵都試圖裁軍,但是顯然,三冗問題一個都沒能解決掉。

再對比一下天價的賠款,就知道賠款為國家財政帶來了多麼大的壓力。

一陣唉聲歎息,也沒能相想出什麼好的對策。

兩位大臣離開宮中,走出宮外時,戶部尚書李常對蘇轍歎道:“今年不知道派誰去送歲幣,老夫年紀大了,希望不要再去受氣。”

蘇轍想起送歲幣的苦差事,嘴唇緊抿,表情也不太愉快。

為了惡心宋人,遼金西夏故意要求每年在固定地點接收賠款,還派遣微末小官來接受大宋朝廷的歲幣。

前幾年去送歲幣的宋朝官吏回來就很氣憤的表示再也不想去了,那些小官雖然官職微末,但是態度“甚慢”。

傲慢到隻是聽了個過程,史官忿忿不平,把那微末小官給寫入了史書。

蘇轍看著天幕,正好看到天幕總結的整個宋朝送出的歲幣,那巨額的白銀、絹帛和銅錢,砸得他眼前一黑。

這麼多!

李常年紀大了,反應慢了點,聽到正在說大宋的歲幣,慢悠悠抬頭,一聽,一看,眼睛一翻,往後一倒……

蘇轍慌了:“李大人!李大人!來人!快去請太醫——”

【交子是我國最早的紙幣,甚至有人說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交子是宋朝商品經濟繁榮的產物,可以說是宋代經濟發展的一個標誌符號。】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益州?】

【劉備開倉讓將士隨意取錢的益州,諸葛亮鑄直百五銖錢的益州,蜀錦繁華之地的益州,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成都,或者叫“天府之國”。】

益州,或者說成都,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上,氣候溫暖濕潤,適合農耕發展。四周有四川天然的崇山峻嶺阻難,雖然“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是也讓巴蜀少受中原戰亂的影響。

無論是東漢末年的戰亂,還是唐朝安史之亂時期李隆基的逃亡,甚至是民國時期的軍閥逃亡,都是往四川逃亡。

早在三國時期,成都就是要塞城市,位置重要,經濟繁華。

到隋唐時期,成都是全國四大名城之一,被稱為“揚一益二”。

宋朝時期,成都延續了以往的繁華,商品經濟極其發展,這也讓“交子”首先出現在成都。

【但是,成都最先出現“交子”,一半原因是經濟發達,對貨幣的需求量大;還有一半原因,是缺銅。】

【在沒有“交子”之前,四川隻能用鐵錢,沒有銅錢。】

聽到這裡,諸葛亮坐不住了。

“怎麼會這樣?益州本身就有銅礦,怎麼連銅錢都沒有,隻能用鐵錢了?”

他的貨幣政策也成功了,天幕也說了蜀錦惠及益

州很多年,怎麼益州到了後世竟然隻能用鐵錢?

【四川隻有鐵錢沒有銅錢??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不完全是宋朝的問題,從唐朝時期已經有這個問題了。】

唐憲宗時期,已經開始下令禁止將銅錢帶出關中的渭河平原以西、以南。

一方麵是因為安史之亂後,貨幣製度混亂,經濟市場崩潰。

另一方麵,就是藩鎮割據之下,這些地方形同異國,禁止銅錢帶出關中是為了保護中原的貨幣存量。

後來,大唐開始禁止江淮地區的人民使用銅鑄器,同樣是為了保護銅和銅錢存量。

安史之亂不僅僅衝擊了大唐大一統的政治、衝擊了大唐尚武和上層人士習武參軍的精英模式,還衝擊了經濟市場,讓貨幣與市場再也不複盛唐風采。

唐憲宗時期,大唐已經出現了“飛錢”,這層被認為是華夏紙幣的起源。

但是“飛錢”更接近彙票,又叫做“便換”,正是因為金屬貨幣不足而誕生。飛錢可以說是華夏曆史上早期的彙兌業務形式,是一種票證,類似於今天的銀行彙票,分為官辦、私辦兩種。

官辦,就是商人在京城把錢交給諸軍、諸使或諸道設於京城的“進奏院”,攜“飛錢”到其它地區的指定地方取錢;

私辦,就是商人之間在各道或主要城市有聯號或交易往來,代營“便換”,以此牟利。

這種彙兌方式一方麵減低了銅錢的需求,緩和錢幣的不足,同時商人前往各地進行貿易活動時,亦減輕了攜帶大量錢幣的不便。

.

唐憲宗憤憤然:“沒錯,如果不是安史之亂,大唐至於到如今地步嗎?!”

安史之亂不僅禍害了他們,還禍害了後麵的朝代。

大唐安史之亂後的皇帝,每一位都認為,玄宗皇帝需要對大唐的衰敗、藩鎮割據負責任。

但是聽到天幕講述之後,連宋朝的皇帝、宋朝的人也開始罵李隆基了。

開元年間,李隆基噴嚏一個接一個。

“誰在罵朕?!”

大臣們眼神幽幽:你猜?

李隆基憤怒的表情猛地凝滯在臉上。

準確來說,應該是哪群人在罵朕?

天幕這麼一說,安史之亂禍害無窮,宋朝人肯定也在罵他,四川人肯定也在罵他。

李隆基心虛地摸了摸鼻子:不能怪他,是唐憲宗不讓銅幣流入四川,他什麼都沒做。

至於藩鎮割據,那是藩鎮野心太大,反叛帝王,他身為帝王怎麼會願意看到這樣的事?

李隆基沒發現的是,自己的兒女們一個個表情看似恭敬,眼底神色各異。

尤其是李亨,他忍不住想起太宗皇帝。

不如,讓父皇再早一些去當太上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