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搖搖頭:“可以又怎麼樣,女子耕地太艱苦。而且繼承了農田就要繳納地稅,女子又要操勞家務又要照顧老人孩子還要種地交稅,女子累得體力不支。後來太宗皇帝體恤女子,廢除了繼承權,多少女子感激涕零。”
大嫂是秀才之女,讀過書也識字,可是那又如何,在家族沒落父母
雙亡後,被家族的大伯做主嫁給了村裡的農夫。
大嫂想反抗,也無從反抗。
隻因為在這個宗族製的社會,當父母雙亡後,宗族的大家主就是能隨意為她婚配,這是這個時代的律法賦予的權力。
哪怕大伯可能是為了貪圖大嫂父母留下的古玩和書籍,但是外人也要說一聲好歹把大嫂正經婚配,沒賣去青樓或者什麼不堪的地方。要知道在鄉村,不說父母雙亡,單獨是家裡的男主人去世,隻剩下孤兒寡女,也是可能遭遇吃絕戶的情況,女兒家全被賣掉也沒人管。
所以大嫂認命了。
她挽起袖子,用曾經寫字畫畫的手乾起了農活,每日喂雞種菜,割豬草煮豬食,學著天幕上教授的做豆腐方法還在做豆腐。她也想把豆腐做得多了去做生意,可是公婆和丈夫都不允許,因為家裡還有小姑子和兩個小叔都很年幼,離不開人照顧。
大嫂沒有抗爭,再次認命,偶爾有時間做些豆腐自己家人吃,公婆和丈夫吃著也不說什麼,隻有小姑子會撒嬌說喜歡吃,讓她多做點。
大嫂與家裡的小姑子相處的最為融洽,如同親姐妹一樣,會在一起說一些姐妹之間的私房話。
小姑子好奇書本上外麵的世界,大嫂也懷念曾經與書本為伴的少女時光,兩人在一起,能一起講一講那些書本上的故事。
大嫂摸了摸小姑子的頭,看著她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女孩子能有一份豐厚的嫁妝,就很不錯了,能保下半輩子衣食無憂了。我想辦法給你多弄些嫁妝,或者你跟我學做豆腐,有一門手藝,去夫家也有個依傍。”
小姑子撅著嘴:“生孩子難產一死,嫁妝再豐厚也沒什麼用。”
“你你你……”大嫂用手指點了點她的額頭,“哪有人平白無故咒自己的!”
“這不是詛咒,是事實。咱嬸嬸怎麼死的,咱大姐怎麼死的,還有村裡的……”
大嫂嚇得捂住她的嘴。
小姑子頓時意興闌珊,不想說了。
隻是自己一個村,女人生孩子的死亡率就如此高,大人們現在還在催著她結婚催著生孩子,是想催她趕緊上路嗎?
小姑娘再次看向天幕,心裡非常羨慕後世的女子,可以繼承財產,那是不是也可以自己掙錢養自己,就不用嫁人生子了?
如果她能投胎到後世,她也要過這樣的生活!
.
因為一小段視頻,不少原本在家做牛做馬還沒有牛馬待遇的女孩,終於發現了自己的不公平待遇。
連家裡的牛和馬,父母都得省著點使喚,怕累壞了。天冷了加稻草,天熱了加水,做活累了加飼料,懷孕了就好好安置不需要乾活。
她們哪裡得到過這樣的待遇?
父母或者夫家什麼時候擔心過她們會累壞,什麼時候主動給她們送過水送過食?
哪怕是懷孕了,照常乾活。
曾經,周圍的人都告訴她們,說古往今來,女子都是如此。
可現在
她們知道了,不是。
曾經天幕告訴她們,前朝的女子地位更高;
現在天幕告訴她們,後世的女子財產權被法律認可,地位與兄弟是一樣的。
這對她們來說,比某某人家對女兒好帶來的鼓勵更大,因為她們知道,有這樣的國家,有這樣的時代。
未來可以這樣,那麼現在,可不可以讓這樣的時代提前到來?
.
天幕下,人心在靜默中變幻起伏,醞釀著一場巨大的變化;
天幕上,故事還在繼續。
兄妹三人最終接受了判決,比起爭吵,他們想儘快把古錢幣售出,再來分錢。
而案子傳出去後,當地人對他們一家人的鬨劇不感興趣,而是對古錢幣感興趣:
“聽說你家挖出古錢幣了?”
許多鄰居來找當事人打聽,問得十分詳細,是哪個位置挖出來的。
問完之後,有年長者神神秘秘道:“我聽人說,我們以前好像有這個習俗,用錢幣埋在地基下鎮宅!”
一句話說得大家都人心浮動,有人道:“回頭我也試試!”
他不止是說說,還真按照兄妹三人說得方位在自家牆根挖了起來,而且真得挖出了古錢幣!
挖出來的那一天,鄰居們全沸騰了:
“挖出來了!挖出來了!”
“我也要回去試試!”
“我家的新房不行,老房子可以試試!”
一時之間,全村都陷入挖牆根的風潮,而且還大有收獲。
不止一戶兩戶,是許多戶,都挖出了祖宗藏下來的古錢幣!
.
天幕下的古人看得大受感染,目光不受控製盯上自家的牆角。
有大家長好說話,一番議論就被說通了。
“阿父,不如咱也試試?”
“你房子不想要了?”
“挖牆角試試,不挖地基。金屬的聲音不一樣,隻要碰到就能發現。”
“也是,那就試試。”
天幕上後麵那些挖錢幣的都沒拆房子,就是在自家牆角、院子裡挖,還真挖出來了。
也有人十分頑固。
“爹,聽說咱祖上也是闊過的……”
“闊什麼闊,祖上就是給貴人放牛,闊的那也是貴人,跟咱家沒什麼關係。”
“爹,不試試怎麼知道!”
“試什麼試,乾活去!”
晚上,兒子偷偷摸摸去挖牆角,結果遇到了同樣偷摸扛著鏟子過來的父親……
【這些老祖宗們在藏錢的時候都沒想過,藏著藏著市場上錢沒了,你的後代怎麼辦。】
【前朝的老祖宗把黃金銅鐵都給藏到地下,輪到朱元璋時,老朱傻眼了:錢呢!錢呢!為什麼我大明一開國就沒錢!】
朱元璋:朕已經知道老祖宗們把錢藏到哪裡了,現在就去找老祖宗“借”錢。
【大明雖然沒錢,但是還
跟錢過不去,明初時實行的是更嚴格的“重本抑末”政策。】
【比如,商人的地位更低。比如,海禁政策。再比如,朝貢製度。】
?想看西羚墨的《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朱元璋曾言:“若有不務耕種,專事末作者,是為遊民,則逮捕之。”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又規定:“農民之家止穿綢紗絹布,商賈之家止穿絹布。如農民家但有一人為商賈,亦不許穿綢紗。”
其實不是隻有明朝不允許商人穿絲綢,漢初時期劉邦也實行過禁止商人穿絲綢、禁止商人乘車騎馬、禁止商人持有武器的抑商政策。
海禁同樣不是隻有明朝才有,宋朝、元朝都曾經短暫的實行過海禁,而且並不影響海外貿易。
從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才開始長期實行海禁政策。
從明初到後麵,海禁愈演愈烈,內容越來越詳細,最嚴重時期連漁民出海捕魚都不被允許。
海禁政策的限製是雙方的,不僅限製了大明沿海的百姓下海經商謀生,也限製了外商來華貿易,讓唐宋元以來的開放貿易開始走向衰落。
元朝雖然打敗了宋朝,但是對外貿易上繼承並發展了宋朝的貿易政策,也學著宋朝建立市舶司,發行紙幣和銅幣,海外貿易比宋朝時更繁榮。
明朝卻把海上貿易的大好局麵直接腰斬,並且,一反宋元時期不重朝贈而重貿易的趨向,重新建立了所謂的“朝貢製度”。
“朝貢製度”在明朝之前就存在,但是與私人經商並不相悖。
少數民族或者異域國家朝貢中原朝廷,維護雙方的政治和平關係;民間的私人商販經商貿易,維持雙方的經濟貿易關係。
但是到了明朝,不允許有除了“朝貢”以外的私人商貿行為。
在“朝貢製度”下,海外諸國想要和華夏經商,必須先在政治上與大明建立宗藩關係,被大明冊封,奉朔稱臣。然後大明頒給貢舶勘合,作為來往封貢的憑證。有了勘合憑證的國家,才能在修貢的名義下,帶著貨物來到大明,進行有限度的貿易。
並且,在大明時期的市舶司,不再是監督自由貿易市場經濟的機構,變成了監督異族國家交易的機構,異族國家隻允許限期開市3-5天,在此期間,任何私人貿易都不被允許。
宋元時期的市舶司,主管海外貿易。
到了明朝,市舶司如同經濟裡麵的東廠,監督著貿易雙方,讓經濟想活躍都沒法活躍。
“朝貢製度”下,明初的私商貿易是完全銷聲匿跡的。
.
大漢,桑弘羊忍不住吐槽:“這朱元璋到底懂不懂經濟!什麼都監督,這還怎麼做生意!”
“比朕的控製欲還要強,佩服,佩服。”劉徹對後世的同行,第一次說出“佩服”兩個字。
桑弘羊看到的是,僵硬製度、限製範圍、限製時間下的死板,經濟根本沒法自由發展;
劉徹作為帝王,看到的是朱元璋的強烈控製欲。
這種嚴格禮製與監督下進行的對外商貿,
與其說是經商,不如說是政治交易。
但是他都明白,水至清則無魚,什麼都要監管掌控,不怕精力不足嗎?
“這明朝真是兩個極端。”主父偃同樣看出了朱元璋的真正用意,他還想起天幕提到過的罷工皇帝,對明朝的皇帝也很佩服。“開國皇帝什麼都要管,後麵的皇帝什麼都不管,這真的是一家人嗎??[]?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劉徹經此一提醒,也想了起來。
是啊,他大漢的皇帝不是說都好男色嗎,這也算一脈相承的一家人。
唐朝的皇帝都磕丹藥,嗑死了五位皇帝。
宋朝的皇帝都不敢打,寧願逃跑和賠款也不想開戰。
明朝的皇帝,怎麼風格差距這麼大?不會被人掉包了吧?
【這裡重點說一點朝貢製度。】
【朱元璋定下來的朝貢製度,是“厚往薄來”,以超過朝貢國獻上貢品的發賞賜回饋朝貢國,一度被現代網友戲稱為“冤大頭政策”。】
【這樣的戲稱,並非不懂明朝帝王的懷柔手段,用金錢懷柔的皇帝多了去了。但是“懷柔”把自己越懷越窮的,老朱必須算一個。】
洪武三年,朱元璋認為,朝貢國地處偏遠,跨海而來曆時漫長,因此表示對朝貢期限和貢物規格並無硬性規定,此謂“薄來”。
但是明朝派往各國的使者,都攜帶了大量物品作為賞賜,下令給予了遠超貢物價值數倍的回賜,前來朝貢國家的官員,上至使者,下至通事、隨從,都能獲得差彆不同的賞賜,此謂“厚往”。
洪武十六年,朱元璋又認為,朝貢國,跋涉萬裡而來,隻是為了買賣經商獲利,不需要給他們征稅,要給予“免稅”的經濟優惠政策。
比如占城國被安南國入侵邊境手,再來大明福建經商時,朱元璋免去了占城使者攜帶貨物的賦稅。
這些,都可以說是大明的“懷柔”政策,更多的是出於政治手段,為了建立大明的中心權力。
但是這樣已經為大明財政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明初時製定了嚴格的進貢禮儀,“蕃國迎詔禮”和“蕃使朝貢儀”,不論是外國遣使來朝還是明朝遣使出去,都有繁瑣而嚴格的禮儀規範。
隨著海外諸國朝貢次數增多,儀式的開支越來越大,地方和中央承受了巨大的經濟壓力。
這裡,還沒有算給民間帶來的經濟損失,朝廷這些繁瑣禮儀所花費的錢,還不是民間交上的稅。
【而且,朝貢國家的心思,可比老朱想象的要複雜。】
【前麵說過的日本的“朝貢之戰”就不說了,單獨說裡麵一個普遍現象。】
【朝貢之中,貨物分為兩種,“貢品”和“附搭貨物”。】
顧名思義,“貢品”是用來上貢給皇帝的,因為大明不要求貢品,所以“貢品”在朝貢貿易中所占比例極小,也被叫做“貢賜貿易”,通常貨物也不怎麼樣;
而附搭貨物分為國王、王妃、陪臣附進物和番商附帶物,這一部分才是海外國家
前來朝貢的“動力”。
這一部分數量往往超過“貢品”十倍乃至幾十倍,而且有大量的方物珍寶,在大明給予的免稅優惠政策下,換錢購買各種大明的奢侈品,帶回去給自己的王公貴族使用。
?想看西羚墨寫的《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 111 章 商業與貨幣11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從交易給貨的對象就能看出,哪一樣貨物更好。
.
朱元璋被打擊著打擊著,已經麵無表情。
天幕說一句,就招來人直接發行措施。
尤其是聽到朝貢國家的兩麵三刀,一邊欺瞞自己,一邊享受大明的免稅優惠,愛憎分明的朱元璋眼裡閃過一絲殺意。
這些蠻夷,自己不想開戰才用懷柔政策,一個個把他當傻子嗎?
“令各地市舶司去調查。”朱元璋說完就發現了不對勁,市舶司本身就是監察番邦國家貿易的,怎麼可能不知道。
但是重利之下,市舶司被買通是肯定的。
明朝對附搭貨物實行的是“給價收買”等政策,市舶司可以給出價格購買番邦國家的附帶貨物。但是這些貨物的賣價幾何,若是市舶司上下坑瀣一氣,有很大的操作範圍。
番邦國家賣的多,掙的多,給的賄賂多,市舶司想必也會跟著一起欺上瞞下。
朱元璋見多了貪官,對此完全能想到。
他朝朱棣招招手,派出了這位最能打的兒子:“不對,老四,你親自去。”
朱棣肅然道:“兒臣領命!”
朱元璋的這個態度,顯然此事不會善罷甘休,朱棣也要拿出一個嚴辦的態度,領兵前去調查。
【在海禁政策與勘合製度的宮廷影響下,海外貿易多樣性被扼殺,民間貿易失去了發展市場,朝貢貿易取得了獨一無二的優勢。】
【但是到了明朝中後期,私人海外貿易興起,衝擊了原有的朝貢貿易,讓其走向衰落。】!
西羚墨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