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2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13(2 / 2)

元稹:“那肯定不會……”

誰知——

【還有王實甫的《西廂記》,源自唐朝元稹的《鶯鶯傳》。】

【《鶯鶯傳》又叫做《會真記》,元稹將故事講給李紳聽,李紳作《鶯鶯歌》,元稹寫了這篇傳奇。】

【金代董解元將《鶯鶯傳》改為《西廂記諸宮調》,王實甫又在這個基礎上改編成了雜劇《西廂記》。】

【劇情上,從元稹曾經的始亂終棄渣男變成了癡情書生,鶯鶯也在侍女紅娘的幫助下衝破一係列的阻攔和障礙,與書生張君瑞長相廝守,變成了一個大團圓結局。此劇也成為了王實甫的代表作,王實甫被認為是華夏戲曲史上“文采派”的代表。】

渣男元稹:“……”

這元人,就緊著他們三兄弟薅靈感嗎?

都不知道換個人的書改?

白行簡拍著桌子笑得都快直不起腰來。

白居易看著好友和弟弟先後步自己後塵,心情好了許多。

拍了拍難兄難弟的肩:“看戲看戲,既然後世能排戲,為什麼我們自己不能排?”

元稹情真意切地心動了:“你說得對

() ,我自己的戲為什麼要讓彆人賺錢?”

白行簡眼睛一亮:“對啊對啊,我的書排成戲保證一炮而紅!”

白居易立刻道:“閉嘴!想都彆想!”

那白家的聲譽更彆下想要了!

元稹再次哈哈大笑。

白行簡惱怒:“我說得是《李娃傳》!”

【鄭光祖的《迷青瑣倩女離魂》,又名《倩女離魂》,源自唐朝陳玄祐的《離魂記》傳奇。】

《離魂記》中寫張倩娘與表兄王宙從小相愛,張父也常說將來當以倩娘嫁王宙,讓二人當真了。

但等二人成年後,張父竟以倩娘另許他人。倩娘因此抑鬱成病,王宙也托故赴長安,與倩娘訣彆。

張倩娘在見到表兄後越發情絲纏綿,不顧一切半夜追來船上,兩人一起出走蜀地,同居五年,生有二子。

幾l年後,張倩娘思念父母,與王宙回家探望。

王宙一人先到張家說明倩娘私奔一事,向張父道歉,結果張父也很震驚,原來倩娘並沒有離開,其實一直臥病在家。

王宙帶著張倩娘進來,才知道跟自己私奔的是倩娘離魂。兩個倩娘相會後,合為一體。

《倩女離魂》與之十分相似,人名與劇情小有改動。

李夫人之女張倩女與王同知之子王文舉指腹為婚,王文舉上京趕考,順帶拜訪李夫人,李夫人表示“俺家三輩不招白衣秀士”為由,讓王文舉好好考試,最好考中舉人再回來迎娶張倩女。

王文舉於是離開李家上京,誰料到張倩女的魂魄竟然跟隨著王文舉一起上京。等王文舉考中,外派任職時,張倩女與王文舉同去外地任職三年,三年後王文舉才帶著張倩女回娘家,與嶽母賠罪,張倩女的魂魄回歸身體,合二為一。

.

“這後世人沒有自己的腦子嗎,怎麼都學我大唐的?”李世民算是明白為什麼天幕說大唐是文化巔峰,這巔峰的影響力可真是夠久遠的。

但是比起驕傲,李世民作為有大局觀的帝王,還是有些擔憂地。

“所有人都去重溫以前的經典,都不創造新的文化,後世子孫學什麼?”

“難怪宋元以後華夏開始走下坡路,腦子都沒了,怎麼不走下坡路。”魏征毫不客氣地說道。

“宋朝有文字獄,明清也有,恐怕,不是不想創造,也許是……”

房玄齡說得算是委婉,但是後續大家都懂。

也許是,不能。

【喬吉的《兩世姻緣》源自唐朝的範攄的筆記《雲溪友議》中韋皋之事。】

名妓玉簫與韋皋相愛,但是老鴇棒打鴛鴦。

韋皋一去不複返,玉簫相思成疾病亡,十八年後轉世,再次與班師回朝的韋皋相遇。

玉簫轉世為人重新找上韋皋,事情奇異驚動了皇帝,詢問之後,憐惜玉簫兩世深情,特此賜婚,得到了大團圓結局。

【不好意思,咕咕很想笑,突然覺得皇帝好忙,忙著給這

個書生賜婚,給那個將軍賜婚,看來元朝的皇帝挺喜歡當媒婆啊。】

忽必烈:“……”

他完全沒這個愛好!

【哦不對,一般寫前朝事,都是唐朝皇帝賜婚,比如唐憲宗。】

唐朝皇帝:他們也沒有這個愛好!

唐憲宗本人更覺得離奇,他貶白居易還差不多,什麼時候給白居易賜過婚?而且誰家賜婚是賜妾的?各個官員那麼多妾,他忙得過來嗎?

後世的文人,真是離譜!

【千年前,這是落魄文人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借著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嬌妻美妾貴嶽父,金榜題名兒女雙全。】

【清代戲曲作家兼理論家李漁道:“全本收場,名為‘大收煞’。此折之難,在無包括之痕,而有團圓之趣。”】

【衛儷在《古典戲劇中的團圓現象研究述評》中寫道:“從元雜劇開始,中國古典戲劇中90%左右的作品以大團圓為結局。”】

【從元雜劇開始,華夏的戲曲、包括現代的影視劇,大團圓結局就成了主流。】

【相比之下,明清四大名著反而是異類,不然怎麼說名著就是名著呢,用悲劇的力量震撼人心,讓人解讀千年依然喜愛。】

“悲劇的力量震撼人心?”關漢卿來了精神,他也寫了悲劇,可悲了,演員在台上哭,觀眾在台下哭成一片,的確很震撼!

【除了這些參考前朝文學作品的大團圓戲曲,元朝當然也有悲劇。】

【元雜劇有四大悲劇,分彆是指: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以及紀君祥的《趙氏孤兒》。】

【《竇娥冤》該劇劇情取材於東漢“東海孝婦”的民間故事。《趙氏孤兒》是一部曆史劇,有真實的曆史事件,最早見於《左傳》,比較簡單;後來到司馬遷《史記·趙世家》,劉向《新序》、《說苑》才有詳細記載,原型是春秋時期晉貴族趙氏被奸臣屠岸賈陷害而慘遭滅門,幸存下來的趙氏孤兒趙武長大後為家族複仇的故事。】

【這兩出悲劇看名字大家就比較熟悉,再說說另外兩個,雖然看起來不熟悉,咕咕介紹一下就知道,也是經典題材。】

【《漢宮秋》寫得是麵對匈奴威脅,漢元帝不得不送愛妃王昭君出去和親的悲劇故事;】

漢元帝劉奭:???

王昭君什麼時候成自己愛妃了?她在和親之前就是一普通宮人,自己都沒印象,怎麼就成愛妃了?

誰家送人和親是送愛妃了,這跟送自己妻子給彆的男人有什麼區彆,這些同為男人的戲曲家怎麼想得!

漢元帝再荒謬也是男人,也有些想罵人。

【《梧桐雨》寫得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悲劇愛情;】

李隆基已經有些麻木了:彆罵了彆罵了!還寫成戲曲罵,那豈不是全天下、世世代代的人在罵?!

【關漢卿寫了《竇娥冤》的同時,也創作了《趙盼兒風月救風塵》,《閨怨

佳人拜月亭》等喜劇,還粉墨登場親自上舞台表演;】()

【馬致遠的文學水平不同凡響,我們學過他的《天淨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馬致遠也被稱為曲狀元馬神仙,可見地位之高;】

?想看西羚墨寫的《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 152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13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馬致遠一陣驚喜。

他因為仕途不順,愁苦了許久,在早年的戲劇也都是苦悶不得誌的,沒想到後世不但認可他的戲劇,還認可他的詩詞,這讓馬致遠頓時覺得自己的才華並不虛。

是這個時代的錯,不是他不行!

【白樸出生於詩文世家,在元好問的照顧下成長,藝術涵養深厚;】

“如果不是元世叔,我可能早就沒了。”

白樸想起艱難地童年,對元好問充滿感激。

他也是出身詩書世家,但是父親在金朝末年被戰亂連累,蒙古人屠城時,一家人走散,自己和姐姐隻能被托付給父親的好友元好問一家。

元好問自己也有孩子家人要養,過得很艱難,但是對兩姐弟依然視若己出。

當白樸幼年感染疫病,元好問完全沒有避開,把白樸抱在懷裡安慰,喂藥,最終讓白樸平安度過。

金、宋相繼滅亡後,白樸的父親投降蒙古,把孩子接到自己身邊,對元好問也是充滿感激。

“不知道世叔現在如何了。”白樸想起聽父親講述的事,聽說皇帝信任的重臣耶律楚材要推薦元世叔修金史,被元世叔拒絕了,有些擔憂。

天幕提到了元好問,世叔在後世也很出名吧?

不知道皇帝會不會看在這個文名上,放過元世叔?

白樸出生在戰亂年間,依然對蒙古人屠城的場景記憶猶新,以致於不論誰推薦自己去當官都拒絕。

白樸暗下決心:自己如今有點名聲,若是皇帝要為難元世叔,大不了自己豁出去也要救世叔!

【元曲四大家裡前三名都沒什麼質疑,還有另一種不同的說法不是紀君祥而是寫《離魂記》的鄭光祖。這兩個人記錄都不多,這裡乾脆都不講了,公平!】

紀君祥:“……”

期待了半天,白期待了。

鄭光祖苦笑,他除了《離魂記》,還寫了很多彆的戲劇,《芻梅香騙翰林風月》、《醉思鄉王粲登樓》、《輔成王周公懾政》、《虎牢關三戰呂布》等等,怎麼直接不講了?

是不如悲劇讓人震撼,還是不如其他人的戲劇內容好?

越是不接受,鄭光祖越是起了攀比心,大不了再多寫寫,靠作品贏過他人!

【再來說說元朝的才女代表。】

【曆史上有些才女,在當世不出名,許多作品藏於閨中,直到千百年後因為考古才發現她的才華。】

【比如趙孟頫的妻子管道升,其實同樣擅長書法,後世考古學家從趙孟頫留下的墨寶中發現兩夫妻曾經互相臨摹自己的字,管道升可以做到與趙孟頫幾l乎完全一致,可見無論是趙體還是自己的書法功底都很厲害,但是世人又有誰知道?】

() 天幕放出了管道升的一係列作品,都是現代碩果僅存的部分,其中不少已經流失在海外,國內隻有影像存留。()

現代僅存的管道升書法作品,是信佛的管道升給自己參禪的師父中峰禪師的私人信件,《與中峰禪師尺牘》,和管道升的書畫作品《煙雨叢竹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⒑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最全的《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儘在[],域名[(()

現存管道升的書畫作品《蘇惠與璿璣圖》,現藏於哈佛大學塞克勒藝術博物館。

管道升的《墨竹圖卷》,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管道升與卓文君十分相似,有很好的出身,一身的才華,也在丈夫微末時與之相識相遇結婚,但最後丈夫一旦發達都開始變心。】

在遇到趙孟頫之前,管道升不僅是春秋時期管仲的後人,出身高貴。也是名滿江南的才女,並不是有些文人所謂的“丈夫教之繪畫”。

趙孟頫是宋朝宗室,同樣是名門之後。但是宋末元初時期,趙宋宗室的身份是很敏感的,以蒙古人動不動屠城的手段,趙孟頫一直到三十幾l都沒有娶妻未嘗不是因為彆人不敢嫁。

二人最初婚後琴瑟和諧,起初彼此很有共同語言。

趙孟頫寫字,管道升作畫《石坡垂竹圖》,琴瑟和鳴,怡然自得;

趙孟頫自創“趙體”,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管道升與東晉衛夫人並稱為“管衛”,自創“晴竹”法畫竹,並且作元朝的畫竹理論著作《墨竹譜》;

等到元世祖忽必烈開始接受漢人文化,趙孟頫受到元世祖欣賞,管道升受到皇太後的欣賞,還隔著時空收獲了另一個書法愛好者乾隆皇帝的喜愛。

管道升因為信佛,曾經為所有的觀世音菩薩畫像作傳,編寫《觀世音菩薩傳略》,把觀世音菩薩寫為女身,吸引了許多婦人去信佛,也是從元朝開始觀世音逐漸由觀音大士的男身變成了女身。

後世更廣為流傳的,是管道升與趙孟頫的所謂愛情故事,儘管這愛情故事的背景依然是一出男人變心的狗血故事。

趙孟頫被元世祖提拔重用後,開始變心想要納妾,人選都看上了,歌姬崔雲英,於是管道升作《我儂詞》,讓丈夫愧疚收心。

天幕放出著名的《我儂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撚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撚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其實論文學造詣,管道升其他的詩詞高多了,卻因為性彆並沒有流傳開來。】

【文人一邊嫌棄怨婦,一邊自比怨婦,一邊還大力歌頌女子為了男人變心、無情而變成怨婦,大概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成就感。】

趙孟頫為元世祖忽必烈賞識後,經常為元世祖作畫寫字,但是被部分漢人非常不滿,認為他有失趙宋王室的骨氣。

一部分漢人寧願隱於山林過清貧日子,都不願意效忠於蒙古人,但是身為皇室宗親的趙孟頫

() 卻效忠蒙古人,在有些漢人看來,是一種背叛。

文人嘲諷著,趙孟頫自己也苦惱。

夫人好像生氣了……

“夫人,我不想納妾,絕無此心!”

管道升笑了笑,沒說話,眼神有些蒼涼。

原來,所謂的夫妻情深還是敵不過美色誘惑,原來她以為的多情丈夫不止是對自己多情。

現在被天幕點出來所以沒發生,但是丈夫是什麼時候有這個納妾的心思呢?

是與文人不斷地出去宴會,看到各種美貌歌姬時動心?

還是被帝王重用,重新恢複了往日風光,想要宋王室時期宗室的奢靡生活?

不過一切都不重要了。

管道升看向天幕列出來她的各種作品:畫,書,詩,詞……

原來,自己也能如此被肯定。

管道升緩緩笑了……

.

最先生氣的是一直很喜歡管道升的皇太後:“仲姬詩、書、畫三絕,還為趙孟頫生了三子六女,哪裡對不起他了?竟然還想變心!”

無論是才華、家世還是子嗣,管道升從沒有對不起趙孟頫。

如果非要說為什麼會變心,從選擇妾室的身份,一位美貌的歌姬,就能猜到,嫌棄妻子年老色衰罷了。

“男人,真是如此薄情。”來自蒙古的皇太後作風彪悍,對趙孟頫沒有好感,更要捧管道升,“告訴皇帝,我要把管道升收為乾女兒,他趙孟頫作為駙馬,公主無後才能納妾!”

【除了最出名的管道升,還有一些女詩人也有作品傳世。】

【比如姑蘇富商薛家的兩姊妹薛蘭英、薛慧英,留下《聯芳集》,可惜的是目前該詩集已經失傳,隻留下《蘇台竹枝詞》,被時人譽為“班姬、蔡女複出,易安、淑真而下不足論”,將兩姐妹與班昭、蔡文姬、李清照和朱淑真比較,可見對她們才學的認可。】

吳郡,薛父專門為女兒建造的蘭蕙聯芳樓裡,兩個正在記錄天幕上詩詞的女子突然聽到自己的名字,意外又驚喜。

但是聽到詩集失傳,兩姐妹又苦惱了起來。

姐姐薛蘭英悵然:“竟然隻剩下了一首詞……”

妹妹薛慧英遺憾:“我們至少選了百首詩詞,怎麼失傳了呢……”

“天幕上沒有,但是你們有。”薛夫人就是在這個時候到來的,滿臉喜氣洋洋,“傻姑娘,再編就是了,你爹說了,要把你們的詩詞印刷出來,讓大家都見識見識他的寶貝女兒們多厲害!”

“娘親說得是,我們現在可以重新編。”薛蘭英頓時來了信心。

薛慧英性子急,已經忙碌的去找平日的詩詞:“現在就開始!我寫得還有好多!”

“不急,不急,先看看天幕。”薛蘭英拉住妹妹,看到天幕突然音樂一變,突然沉重起來,有了不祥的預感。

“前麵每次都是到了明清開始憋屈,現在看來又是。”

“這文學,不知道西方到了明清時期發展成了什麼模樣……”

【下麵,我們正式進入明清。】

【明朝開始海禁,開始八股取士,而幾l乎是同一時間,西方開始了文藝複興。】

【我們現在常說,提升一個國家的硬實力的同時,也要提升“文化軟實力”,因為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重要資源,是綜合國力的體現。】

【美國曾經說:“美國打敗蘇聯靠的不是軍隊,是文化。”】

【西方從來不曾經放棄過以文化為手段,來影響和入侵其他國家。而華夏古代正是從明清時期開始,開始被外來文化入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