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這兩天寫好了《泰晤士報和《申報的稿子,一篇是科學雜談,一篇則簡要說了下工業革命,又講了講工業革命背後的科學推動力。
他雖然不擅長寫此類文章,但畢竟是從一個百年後的視角去審視一切,行文間流露著一種自然而然的洞察一切之感。
另外關於三體問題的征稿他也已經寫好,可惜這種文章的篇幅導致無法用電報傳送,隻得叫趙謙拉著自己又去了趟大清郵局。
趙謙邊拉車邊對李諭說:“李爺,我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您能不能答應?”
“什麼請求?”李諭問。
趙謙嘿嘿笑了笑:“鳳鈴也想搬來住。”
李諭哈哈笑道:“你小子,還搬來住,你就說搬來和你一起住不就是了!”
“都瞞不過爺的眼睛。”趙謙也不隱瞞。
“她贖身了?”李諭問。
趙謙答道:“其實鳳鈴早就贖身了,所以我哥出事的時候才一點錢都沒有。本來她早就想離開風塵之地,可我之前一窮二白,總不能讓她和我住破廟。爺您放心,鳳鈴她來了會洗衣做飯,也會做女工活,不會白住的。”
“行,我答應了。”李諭很乾脆
“爺,真謝謝您!”趙謙興奮道。
李諭感覺趙謙的腳步都開始變得輕快,他笑道:“還有一件事,以後不要叫我爺,最好還是叫先生。”
西苑,儀鸞殿。
奕劻、榮祿、袁世凱一乾重臣來給慈禧彙報工作,末了,慈禧突然問了一句:“哀家想給皇帝再找個西學的教習,不過不能要洋人,諸位有什麼推薦嗎?”
“教習?”榮祿有點摸不清太後的意思。
前段時間太後剛給皇帝安排了一位英語教習裕德齡,怎麼又要找個西學教習?難道太後對皇上的態度真的有所緩和?
奕劻和袁世凱也摸不清太後的意思,沒敢說話。
慈禧嘖了一聲,繼續說:“哀家年紀大了,學不了多少東西。但是皇帝年齡不大,總該懂點西學,不然以後外國公使要見我大清皇帝,什麼也不懂,成何體統。”
看來慈禧還是把光緒當做了傀儡,完全一個工具人,場麵上該用的時候才拿出來用。
知道了慈禧的態度,奕劻才敢開口:“奴才認為曾在我府上之助學李諭十分合適。”
“就是那個曾經調試過望遠鏡的李諭?”慈禧問。
“回太後,正是。”奕劻說。
慈禧輕輕點了點頭:“他倒是合適,袁世凱,你怎麼看?”
袁世凱說:“臣也曾請李諭在我北洋軍中教課,一個月的接觸,臣認為他的確堪稱當今大清最懂西學之人。”
慈禧說:“最懂西學之人?嗯!那給皇帝上課就說得過去。”
榮祿說:“隻不過這位李諭前些日子剛剛得了京師大學堂招生考試第一名,不知道有沒有時間。”
慈禧說:“還有這事?有點意思,那必須就讓他教!以前國子監不也沒啥講究,你和大學堂知會一聲就是,這事他們還能擋著?”
慈禧對大學堂的態度也是沒有超出傳統範疇。
奕劻是了解李諭的,他補充道:“給皇帝上課非同小可,奴才怕李諭不懂宮中規矩,所以奴才認為可以讓曾經給皇上教過英文的張德彝協助一二。”
慈禧才不會管這種具體的操作細節,“該怎麼做你們清楚就行。”然後她叫過李連英道:“小李子,以後李諭去瀛台見皇帝的時候,讓崔公公都跟著。”
李連英心中會意:“喳!”
崔公公就是幾天前陪著太後拍照的崔玉貴,太監二總管。這人最出名的恐怕就是遵從慈禧的命令把珍妃投入井中淹死。
光緒對他同樣恨之入骨,有他監視,再合適不過。
慈禧這手給塊糖吃再打一巴掌的政治手腕玩得太熟了,完全把光緒控製在自己的五指山中。
光緒早在十年前就開始學英語,作為當時同文館的總教習,朝廷讓丁韙良介紹了兩位同文館的畢業生沉鐸和張德彝給皇帝教授英文。
丁韙良對此事也是有些奇怪,他曾說:“一位學生有兩位教師同授一門課,在這世上恐怕隻有大清的皇帝。”
總之從1891年開始,光緒已經接觸了十年英文。當然,中間曾經一度中斷過。
光緒的英文學習成績也還算不錯,跟今天大部分中學生可能差不多,除口語相對糟糕之外,在與寫作方麵還是可圈可點。
至於口語為什麼這麼差,原因嗎,真的就是有兩位教師的緣故。
沉鐸是廣東人;而張德彝則是遼寧人,鐵嶺那旮遝的,兩人口音實在是相差十萬八千裡。
而且雖然同為同文館畢業生,張德彝畢業於京師同文館,沉鐸則畢業於廣州同文館。
哪怕是普通話無比普及的二十一世紀,大學宿舍裡同時出現一個東北老鐵和一個廣東靚仔時,對話都能美得不要不要,更彆提一百多年前。
對於和書寫二人自然都沒什麼好說的,但對發音的問題分歧很大。
丁韙良作為同文館總教習,負責審定所有提供給皇帝的英文對話練習。他提到過,張、沉二人曾向他抱怨,說另一人在授課時“糾正了他對一個詞的發音”。
對宮廷教師而言,這種互相糾正,會損害光緒對他們的印象,甚至可能傷及仕途,可謂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此後二人采用了“正確”的做事之道:聽到皇帝發音錯誤,不管錯誤與另一位教師有無關係,都保持沉默不再明確提出糾正。
對光緒而言,這種沉默卻著實損害了他的學習效果。
丁韙良在自己的日記中無奈地這麼寫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尊貴的學生上課都很準時,很少會缺課,在和寫作方麵也顯示出相當的穎悟。但他的口語卻糟糕透頂。試想當學生犯錯時老師從不敢糾正,怎麼會學得好?”
不過光緒確實不知情,甚至準備了一篇英文稿,準備向各國公使來一次英文演講!
好在事情最後沒有辦成,不然真是尷尬了。
光緒的英文口音怎麼說哪,反正無法想象融合了東北口音和廣東口音的英文講出來是什麼效果。
光緒學英文的事跡被當時很多報紙報道,《申報刊發了一篇千餘字的評論文章,說皇帝如此好學,將來“西國之所謂長技者,不難儘為我有”。
很多士子受到鼓舞也開始熱衷學習英文,其中有一位就叫康有為。
甚至1892年的《紐約時報都鄭重報道了此事:“今年20歲的清國皇帝陛下(在清國,人民稱他為天子),目前正由兩個受過英美教育的北京國子監學生負責教授英語,而這件事是由光緒皇帝頒布詔書告知全國的。皇帝陛下學習外語這一消息真讓這裡的人感到意外,他們甚至懷疑這是不是真的。”
《紐約時報的報道顯然有一些錯誤,同文館不是國子監,光緒也沒有頒布詔書告知全國。
帶著慈禧懿旨來告訴李諭消息的就是太監崔玉貴和曾經的皇帝英文教習張德彝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