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第一百四十七章 風波
不過希爾伯特的信來得也讓李諭有點措手不及。
東京大學校長山川健次郎又問道:“你平時和希爾伯特教授等歐洲的大科學家一直有聯絡?”
李諭聳聳肩:“算是有吧,現在有了電報確實方便了很多,之前給開爾文勳爵寫封信來回都要一個多月。”
這兩個人現在是當今物理學與數學的領軍人物,山川健次郎倒吸一口涼氣:“你果然不是一般人,能與他們持續保持聯絡!”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 】
長岡半太郎好奇問道:“你準備寫什麼文章給希爾伯特教授?”
李諭摸了摸下巴:“我也沒有想好,要不就先多算幾個黎曼函數的解吧,畢竟這是他自己提出的23個數學問題之一。雖然算不上解決,不過現在大家還沒有見過黎曼函數的解長什麼樣哪。”
長岡半太郎笑道:“那天你讓學生去解這個數學題目,我當時還不知道到底什麼是黎曼函數,後來稍微研究了一下,才發現何其困難。你是不知道,那位學生到處求人,連個頭緒都沒摸到。”
李諭笑道:“我也隻是開了個小玩笑。”
長岡半太郎說:“先生開的小玩笑真是太數學了,彆說一個學生,整個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部也沒有人會解。”
李諭又品嘗了幾碗抹茶,然後同他們聊了一會兒才離開。
本來還想著學學茶道,不過流程確實是太複雜了,喝一碗茶要等大半天,實在是感覺有點浪費時間。
——果然這種東西還是適合有功夫又同時有錢的人來享受之用。
李諭已經開始懷念中國的蓋碗茶了,一衝一泡,簡簡單單才適合自己這種快節奏出來的人。
當然就算是中國的散茶,現在也有不少講究。不過再怎麼講究,和抹茶茶道比,也省事太多。
回到住處,李諭攤開紙繼續計算黎曼函數的解。
李諭所通曉的數學基本都是不那麼高深,或者和物理學有密切關係的,畢竟他不是純數學係的學生。
但好在黎曼的數學和物理學還真有不少聯係。
直白點說,如果沒有黎曼的數學工作,相對論壓根就沒有誕生的理論基礎。
愛因斯坦正是使用了非歐幾何中的黎曼幾何,不然他那些奇妙的物理思想根本推演不出。
不過就便是愛因斯坦本人,也沒有完全理解黎曼幾何,許多數學問題也是請教了專業的數學家。
畢竟二十世紀初物理學家的數學基礎真的沒法和後世搞物理的比。
也不是說這時候的物理學家數學真不行,原因嘛,之前其實提到過:如今物理學還是以實驗物理學為主,研究理論物理的人不多,更沒有形成主流。
愛因斯坦和普朗克可以算是把理論物理推到巔峰的關鍵人物。
至於實驗物理學家嘛,連理論物理都不怎麼上心,又怎麼會對更抽象的數學特彆在意。
所以即便愛大神和普大神走了理論物理之路,成長環境在那擺著,很多時候他們自己也是實際用到數學工具了才去專門學習。
而後世的高等教育早就摸清了物理學需要用到那些數學工具,都是同步學習的,使用起來也更得心應手。
也算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李諭最擅長的是量子力學和天文學。實際上從相對論誕生開始,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研究相對論的人相對而言就一直不太多,不是說它不重要,而是理論框架愛因斯坦都搞得差不多了,但實驗驗證太難了,對精度的要求高得過分。
那是真滴修修補補的工作。
多的不用說,大家看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獎情況就知道:基本上一半頒給了量子力學,剩下一半中又有差不多一半頒給了天體物理學。
基本上這兩樣快把諾貝爾物理學獎包圓了!
但相對論畢竟是重要的選修課,自己也曾經閒來無事算過黎曼函數。
如果李諭想的話,他甚至可以提前讓狹義相對論問世,不過真的沒有太大意義,因為眾所周知,狹義相對論有很多瑕疵,局限性很大,真正重要的是後來的廣義相對論。
人家愛因斯坦自己都說過,即便沒有他提出,五年之內也會有人提出狹義相對論。但如果沒有他,廣義相對論五十年都不會問世。
因為光速是運動最高限速其實早就讓麥克斯韋研究出來了。
三維加時間的四維時空理論閔可夫斯基也搞出來了,唯獨就是兩人沒有聯合起來罷了。
再說黎曼函數,雖然半年後一位丹麥的數學家格拉姆會首次給出15個解,但存在誤差,而且有幾個誤差還有那麼一點點大。
但人家畢竟是手算,已經非常不簡單了,隨便列舉一個解大家就知道手算難度了:
1/2+14.134725i。
黎曼函數本身就夠複雜的,想看明白函數本身都需要具備高等數學知識,計算時小數點後麵還有這麼多位,想想要用手算就頭皮發麻!格拉姆這意誌力真是讓李諭由衷欽佩。
但李諭多精明啊,計算器就是乾這事的!
對於二十一世紀的人來說,大腦不應該浪費在這種費時費力的麻煩計算上!
但即便有計算器這種神器加持,李諭算出來二十個解也花了一整個上午。
感覺暫時有這些也差不多了。
這種數字比較多的論文倒是可以用電報發出去,但發遠距離電報真心蠻貴的。
這麼一封電報完整發出去,如果按照商業報價,恐怕幾百兩銀子都打不住。
所以這種事也不太好麻煩東京帝國大學,李諭準備去大清駐日使館先問問,他們要是不同意再說。
李諭剛到公使館附近,就看到好多中國留學生把使館堵了個水泄不通,留學生們還在不住喊著口號。
李諭本來還以為是拒俄運動,不過聽口號卻是在說什麼:“還我國權!”“準我入學!”“不得乾涉學生入學!”
公使館的大門一直緊閉,很多學生甚至疊人牆要爬進去,被日本警察攔了下來。
學生們看到日本警察更加憤慨:“這是我們中國自己的事,日本人無權介入!”
李諭看不出到底是咋回事,正好發現迅哥等人也在。
不止魯迅,弘文學院至少有兩百名學生在場。
李諭叫住魯迅:“迅哥,哦……周先生,這邊發生什麼事情了?”
魯迅回頭發現是李諭,於是說:“原來是李先生,您不知道嗎?學生們在抗議成城學校的拒學風潮。”
“拒學?”李諭依舊不知道啥情況。
魯迅又解釋說:“是這樣的,成城學校與我們的弘文學院一樣,都是留日學生所上的學校。不過他們和我們多少有點不同,我們弘文學院今後上的是普通大學,而成城學校畢業後上的則是陸軍士官學校。這次的事情就是有九名留學生想要進入成城學校,卻被拒絕了。”
好家夥,原來是陸軍士官學校的預備學校。
這所學校出來的大人物一點不比魯迅所在的弘文學校少。
當然嘍,成城學校出來的基本都是軍界大老。
這所成城學校不久之後就會改名振武學校,也就是蔣校長所上的學校。
但蔣校長本人在振武學校畢業後,並沒有考上陸軍士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