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一章 數學危機的肇始(2 / 2)

李蓮英感覺臉上非常掛不住:“老奴隻是覺得皇上寂寞難耐,讓胞妹短暫留下陪一陪皇上,解解乏也未嘗不可。”

光緒氣得把食盒一把甩出去:“大膽奴才,你竟然敢揣測上意,這也是你能說的!”

李蓮英連忙跪在地上:“皇上息怒,老奴不過一片好意,並沒有欺君之意。”

“滾,你給我滾!”光緒歇斯底裡得罵道。

李蓮英慌忙拉著妹妹李蓮蕪逃離了瀛台。

光緒太生氣了,李諭的課也沒上成,但光緒倒是對李諭好言說道:“今天朕沒心情,改日再學。”

他獨自走到窗邊,愣愣看著窗外開始發呆,李諭曉得他隻要一開始發呆,就會持續很久,沒辦法,隻好留下今天的講義走了。

——

這邊搞了出鬨劇的時候,李諭關於博弈論的論文也終於經由《sce在歐美發行。

早前已經在國內開始刊發,隻不過國內目前識字的都不多,更彆提懂得數理科學的。

不過好在這本書的難度並不大,許多內容也很像是邏輯學,所以它的刊行效果有點像當初嚴複翻譯的《天演論。

《天演論是一本政論文,但其中的內涵還是演化論,所以衝擊很大。

而李諭的博弈論多少還是比較硬核,國內讀者關於其中的數理邏輯分析看著有些頭大,好在李諭在開頭首先引用了中國曆史上的一些如同三姬分金、田忌賽馬的故事,讓難度降低,然後由淺入深。

隻不過即便是由淺入深,後麵總歸離不開數學內容,所以大部分國內讀者隻能讀懂前一小部分。

但能看到的讀者的確非常喜歡,尤其學堂中,不少人就在一起研究書中提出的幾種博弈模型。

至於歐美這邊,效果就大了不少。

這一期的《sce大部分內容都是李諭的博弈論,之後也出了單行本。

讀者對其中的討論也不算少,不少人都寄信到《sce編輯部和商務印書館討論其中的博弈問題。

李諭看大家熱情這麼大,又通過國內《申報、《大公報,以及美國的《世界報等報紙發了著名的三神問題。

就是號稱最難邏輯問題同時又很簡短的一個題目。

並不同於他此前博弈論書中已經提到的“生死路”問題,即:一條生路,一條死路,兩個神守在路口;一個神隻說真話,一個神隻說假話,但你並不確定哪個是真神,哪個是假神。隻能問一句話,如何找到生路。

分析的正確提問就是這麼問:“如果生路在左邊,你認為另一位神會說哪條是生路。”

不管是真神假神,都會指向同一邊,選另一邊就可以。

而三神問題就要燒腦許多,就像三體問題一樣,多了一個神,複雜程度就提高了不少。

三神問題是這樣的:“真神說真話,假神說假話,任性神可能說真話可能說假話;三神隻會說a和b,但我們不知道a和b什麼意思,隻知道二者意思相反。請用三句話一對一,找出真神和假神。”

這個問題蠻燒腦的,先給出問法,自己可以進行後續分析。

假設三個神是甲、乙、丙。

你可以先問甲神:“如果我問你乙是任性神嗎,你會回答a嗎?”

再往後的分析有時間可以嘗試一下。

考智商的東西在二十世紀初也很受歡迎,此後不少報紙還搞起了數獨遊戲,好多人買完報紙第一件事就是做出上麵的數獨題目。

而《世界報是真的懂營銷,自己研究了研究發現搞不定三神問題,於是專門設了個小獎項,第一個給出答桉的人可以贏得500美元。

獎項並不大,但也是普通工薪族幾乎半年的薪水,所以很多人爭相去買報紙。

《世界報借此發行量又增加不少。

這隻是報紙這邊,許多數理科學圈的人看到博弈論後,更深知其中的奧妙。

希爾伯特現在對李諭比較關注,拿到博弈論後直接盛讚:“這將是比《分形與混沌更加席卷世界的學說!”

數學工作者們對此的研究確實更關鍵,其中最有意思的當屬英國的羅素。

羅素出身貴族,已經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完成了學業,並且成為了一名研究員。

當他拿到這本博弈論時,立刻被其中的各種模型吸引。

“有點意思,隻有頭腦異常靈活並且堪稱空靈的人才能寫出這樣優秀的東西。”

羅素邊讀便開始做筆記,並且親筆動手演繹其中的每一個模型。幾天時間羅素沉浸書房之中,專心研究博弈論,當他讀完後,腦海中的一些觀點也在不斷碰撞。

博弈論其實早就有了許多碎片,包括古代許多如同《孫子兵法之類的都是博弈論,因為研究的也是勝負問題。

但早期博弈論僅僅停留在下棋、打牌,甚至賭博之中,並沒有向理論化發展。

此後策梅洛、波來爾及馮·諾依曼、摩根斯坦等人又對博弈論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比如證明了博弈論的基本原理,但直到約翰·納什才完成了大一統。

而此時,羅素在看到李諭給出的博弈論數學證明理論後,越來越想到了自己多年來思索的一個問題,或者說一個悖論:

某個村子的理發師宣布了這樣一條原則:他給所有不給自己刮臉的人刮臉,並且,隻給村裡這樣的人刮臉。

當人們試圖回答下列疑問時,就認識到了這種情況的悖論性質:“理發師是否自己給自己刮臉?”

如果他不給自己刮臉,那麼他按原則就該為自己刮臉;如果他給自己刮臉,那麼他就不符合他的原則。

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理發師悖論”,或者說是“羅素悖論”,當然了,它還有更加數學化的表述,主要針對的是數學中集合論。

而這個看似小小的問題,就將徹底引爆“第三次數學危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