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茅廁頓開(1 / 2)

後人看到如此短的滑翔距離肯定毫無感覺,當然不止後人,現場看到的幾人也並沒有足夠的興奮。

因為真的是太短了,就兩百多米。

手舞足蹈的隻有在天上飛了一兩圈的來特兄弟二人。

他們請來的攝影師拍下了照片,來特兄弟頗為激動:“或許我們的成功會成為轟動性的新聞!”

不過很可惜,至少往後再推幾年,他們的發明也沒有受到什麼重視。

汽車已經突飛猛進玩命發展了二十多年,如今仍舊不是主流,更何況飛機。

真正明白飛機價值的隻有李諭,不過他暫時幫不上什麼忙,剛才觀察時隻是在琢磨自己過幾年是不是也可以搞個小飛機開著玩玩。

反正是他上輩子基本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但如今的確很有機會。

畢竟早期的飛機駕駛難度和後來的飛機完全是兩個概念,最需要考慮的是安全性問題。

也正是由於安全性的問題,這件事必然是要往後推一下,飛機技術的基本成熟還要最少十年以上。

從李諭的一些專利申請就能看出來,李諭對於安全與質量看得很重,因為這是後世最尋常的思維模式。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以及競爭,後世的工業設計中已經體現出足夠的人文關懷,產品經理們挖破腦袋研究人體工學以及用戶便利程度。

而在二十世紀初,更多的考量仍舊是收益,有點像是野蠻生長。

這也是李諭擁有後世思維的一個隱性大優勢。

就算是不懂設計,但現代社會潛移默化中帶給每個現代人的影響根本不是此時人能夠想象的。

試飛結束後,李諭幾人來到了來特兄弟的公司及實驗室。

——就是來特自行車公司。

他們沒有得到任何資金援助,能搞得起費錢的飛行試驗,靠的就是賣自行車掙來的錢。

很像之前提到過後世汽車界馬自達的那個梗:“有錢了就搞轉子發動機,沒錢就賣車,掙了錢繼續搞轉子發動機。”

來特兄弟也差不多,自行車沒賣出什麼名堂,倒是業餘愛好真正成就了他們。

李諭看了一圈,很快就知道來特兄弟已經初步解決了升力與驅動飛機飛行前進的動力問題。

“我想你們可以繼續提高動力,對升力的提升也有幫助。”李諭說。

一句話就說到了點子上,哥哥威爾伯道:“李諭先生,您果然不愧是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我們已經多次有這樣的想法,可現在找不到更好的發動機。”

李諭點點頭,說道:“現在確實沒有專門的飛機用發動機,雖然我能提供更大馬力的引擎,但重量必然會增加,繼而勢必影響你們在飛機設計中的重量布局。”

“這些都是必須要麵對的問題,總歸需要更大的馬力,”弟弟奧威爾說,“我們有信心提升飛行的距離與高度。”

他當然明白重量對飛機設計的影響有多大,甚至兄弟二人為了駕駛飛機一直嚴格控製體重。現在飛機的起飛重量就這麼點,人的體重多個一兩公斤都會有不小的壓力。

哥哥威爾伯·來特問道:“有沒有可能造出馬力又大、重量又輕的發動機?”

李諭說:“將來會有,不過新型發動機的研製需要一段時間,成功後,我依舊會無償贈送你們一台。”

李諭學過流體力學,這是當年的專業課,但尚未專門研究過空氣動力學,所以關於飛機的設計細節無能為力。

不過發動機他比較在行。

威爾伯·來特激動道:“太榮幸了,您是我見過第一個如此支持我們飛行試驗的人!”

李諭笑道:“不過是一台發動機罷了。對了,你們還需要對飛機升空後如何平衡操縱以及平穩落地進行試驗。”

奧威爾·來特說:“先生提到的都是關鍵的點,我們此後的試驗重心都將放在這些上麵。”

不過隻靠他們兄弟二人,飛機的研製不會有什麼大突破,還需要等到社會各界有了足夠重視才行。

就像汽車,雖然尚且沒有擊潰馬車成為主流,不過它已經受到了非常多的關注,歐美各國幾乎都有公司進行不間斷研製,完全是個欣欣向榮的朝陽產業。

而飛機早年的待遇就差得多。

甚至試飛成功後報紙的報道也非常少,因為大部分報紙一度懷疑其真實性。

唯獨李諭在自家最新一期的《sce上進行了講述,並且針對飛機升力、操縱等原理進行了科普,然後做了一定的未來展望。

受惠於他在科學界的名氣,讀者總算有了一點認知,不過更多的讀者認為這是“科幻後遺症”,誰叫李諭的星戰係列流傳更過,其中又一度提到過一種“宇宙飛船”的概念。

大家看飛機這件事就像幾十年前當初看待著名女作家科幻之母瑪麗·雪來的《弗蘭肯斯坦。

或者是李諭星戰係列中的“機器人”。

反正都是感覺不可能實現的“幻想”。

不過李諭並不著急,屬於大眾的正常反應。

——

當他們返回紐約時,謝煜希已經申請下了安全帶和後視鏡兩項汽車專利。

李諭隨即將專利的情況電報告知了底特律的福特、亨利·利蘭,以及德國的邁巴赫及卡爾·本茨等人。

出乎意料的是,幾位汽車界大老都對後視鏡表現出了相當的重視,反而覺得安全帶可有可無。

邁巴赫甚至直接回複:“後視鏡技術對於改善駕駛者的視野簡直是無與倫比的發明!”

卡爾·本茨也發來了請求,希望購買這項專利的使用權。

底特律的福特如今正在汽車研製,當即表示要在此後的生產中加上後視鏡。

反正他們都認為後視鏡好處極大。

李諭寫了幾份技術授權合同,將來各大車企使用此項技術隻需要給相應的專利使用費即可。

各大車企肯定樂得采用,因為李諭的設計已經非常完善,沒有多少改進空間。

李諭感慨,還是靠技術掙錢過癮,堪稱一勞永逸。

難怪後世高通能通過5g使用費大賺特賺。

比如一部四千元左右的手機,單專利費用,高通就能賺將近100元,還沒算芯片和基帶費用。

這就是掌握專利才有的巨大利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