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通用的效應(1 / 2)

李諭看兩位大佬如此火光,順手發電報問了問身在維也納的玻爾茲曼和法國的皮埃爾·居裡。

兩位大佬同樣沒想到英國人自己吵了起來,好在法國方麵立刻幫助協調過去了半克鐳,總算沒有讓兩位諾獎大佬真的為了這點事爭得麵紅耳赤。

不過拉姆齊與盧瑟福確實結下了一些梁子,很難化解。

但拉姆齊畢竟年齡大了,與盧瑟福後續沒有過多學術上的交集了。

看得出鐳的吸引力那是相當大滴,連頂級科學家都要爭搶。

李諭用它悄無聲息地讓俄國那個討厭的文物販子科茲洛夫死於無形,也算用了目前最先進的“科學手段”,絕對無人知曉。

科茲洛夫拿到鐳水絕對能樂死,嗯,樂死。

在曼徹斯特的幾天,盧瑟福還帶著李諭參加了一場曼徹斯特市專門為自己舉辦的榮譽市民授予儀式,以表彰他獲得都靈科學院獎金一事。

盧瑟福甚至得意地給李諭炫耀起自己剛買的汽車:“這是從捷克運過來的烏耳斯利—西第利牌汽車,我剛剛花了150英鎊買下它。”

李諭並沒有聽過這個牌子,也無所謂,反正現在汽車品牌多如牛毛。

至於價格不算特彆高,可是也已經達到了盧瑟福五分之一的薪水。

盧瑟福本人從上學獲得獎學金開始,就沒有感受過貧困,但他同樣沒有真正富裕過。

盧瑟福獲得都靈科學院的獎金是400英鎊,對於當下來說,算得上一筆小巨款。

盧瑟福開著汽車高興地說:“這輛汽車在農村行駛,平均每小時約14英裡。在平坦的道路上,每小時可達25英裡。如有必要,甚至可達35-40英裡!但我並不熱衷於讓我心愛的汽車沿著公路飛駛,如果被抓住,得交不菲的罰款。”

李諭笑道:“警察可沒有測速裝置,有什麼好擔心的,總不能全憑主觀判斷吧。”

“他們就是靠主觀判斷,”盧瑟福說,“有時候我隻開25英裡時速,他們就說我涉嫌超速,影響了曼徹斯特的道路安全,還會驚擾馬車上的貴婦人。”

李諭問道:“這麼說的話,您已經交過了罰單?”

“是的,”盧瑟福說,“每次就要一英鎊,簡直令人沮喪!”

盧瑟福平時仍舊精打細算,真正解決錢的問題,至少得等諾貝爾獎金到位才行。

榮譽市民授予是個很簡短的儀式,很快結束。盧瑟福今天明顯是想要開車兜兜風,回程時還在誇讚李諭對汽車工業幾個非常有創造性的設計專利。

再次回到實驗室時,遇到了幾名學生來問題,盧瑟福耐心解答完後,才真正在實驗室中落座。

李諭說:“教授果然是位好老師。”

盧瑟福直接說:“同吹毛求疵的加拿大學生相處過一段時間之後,這裡的一切都使人感到格外親切和爽快。”

好嘛,這句話要是晚一百年說,他能被罵死。

李諭看到實驗室中的儀器後說:“教授關於射線以及α粒子的實驗設備似乎已經備齊了。”

盧瑟福說:“可惜操作它們離不開我的幾名助手,否則完全進行不下去,尤其是蓋革。這個實驗需要測量並且觀察數以萬計的粒子,沒有他,我實在設計不出絕佳的實驗方案。”

李諭說:“我明白,要能夠觀察到單個的α粒子才行。”

要是沒有蓋革計數器等設備,α粒子散射實驗根本沒法做。

看樣子,現在盧瑟福的確沒有做實驗的條件。

盧瑟福說:“我的腦海中已經有了一些猜想,比如原子內部很可能是一個微型的太陽係,原子核好比太陽,是中心;電子就像行星,圍繞著太陽旋轉。雖然還有很多疑問,但這個想法縈繞在我心頭好久,隻是那些困惑讓我無法下決斷。”

李諭明白盧瑟福有怎樣的困惑,“如果原子內部真的是行星係統,電子做圓周運動,按照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會產生電磁場,同時釋放能量。而隨著能量損失,電子會越來越靠近原子核,並最終撞向原子核。要是用數學計算,這個過程短到無法想象。”

“這就是我最頭疼的問題,真要如此,世界都不會存在。所以沒有足夠的實驗數據前,我根本不敢做任何推斷,”盧瑟福歎道,“但我實在不喜歡這種單純數學的推理,明顯不夠物理。在我看來,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用試驗觀測到有力證據,隻要可以打碎原子核,一切不證自明。”

想要打碎原子核的想法,並不是盧瑟福首先想到的,但他是真正付諸實現的。

當然需要極為精巧的實驗和非常巧妙的設計方案、對結果長期的分析。在目前的理論和實驗基礎下,要解決這個問題極其困難。

可以這樣設想:在一間擺滿了各種家具的房間裡,通過敞開的門窗,向房間漫無目標亂射一陣。再根據零零星星碎裂的小木片對家具作出某些判斷。並且要判斷出這些小木片是從大鋼琴上還是從餐具櫃上被擊落下來的,顯然非常棘手。

而這正是盧瑟福所麵臨的需要探索的問題。

反正實驗物理學,沒有點創造性的頭腦和優秀的動手能力真搞不定。

而且就算盧瑟福提出原子核式模型,很快也會被打破,存活時間一年都不到。

因為李諭提到的那個原子穩定性問題照舊無法解釋,——這可是二十世紀初的四個物理學大難題之一。

總之,盧瑟福經過這一段和李諭的相處,對李諭的知識麵以及洞察力是佩服到家了,此前一直隻認為李諭是個偏向純粹理論的物理學家,沒想到對物理學的認知相當深刻。

盧瑟福感覺李諭言行之間有種很奇妙的味道,具體是什麼又說不上來。

李諭已經沒法繼續留在英國了,臨走時祝福說:“希望教授一切順利。”

盧瑟福說:“曼徹斯特大學為我準備了一套電報係統,以後我們電報聯係。”

——

登上輪船時,李諭發現同船的還有弗洛伊德。

李諭上前問道:“弗洛伊德先生,你怎麼也去美國?”

弗洛伊德說:“美國有幾所大學請我去做一些關於精神分析學的演講。我本來沒想去,不過他們開出的薪水的確吸引人。”

老美現在就是這樣,就算歐洲二流的科學家、藝術家,到了美國也是絕對頂流。

李諭又問道:“什麼大學?”

弗洛伊德說:“克拉克大學以及更遠的斯坦福大學,哦,出了高薪的就是斯坦福大學。唉,那地方可是一片荒漠,真不敢相信美國人會在那裡建大學。”

李諭說:“據我所知,斯坦福大學的招生還是不錯的。”

弗洛伊德說:“畢竟校董會有錢,斯坦福先生當年可是負責修建太平洋鐵路之人,我無法想象他在這個工程中賺了多少錢。”

斯坦福是個很成功的商人,在修建這條美國超級大鐵路時,他與美國政府進行商議,聲明鐵路非常重要,引導美國政府同意投出一半的建設費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