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演化(2 / 2)

除了皇家學會,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長也邀請李諭去參加了一場學術研討。

皇家天文學會地位比皇家學會稍微低點,不過影響力在歐洲還算可以。

現任天文學會會長叫做喬治·達爾文,沒錯,就是提出進化論的達爾文的兒子。

喬治·達爾文是達爾文二兒子,但他並沒有繼續搞生物學,而是投身天文領域,此前通古斯事件時,兩人有過一次通信往來。

“尊敬的李諭院士,”喬治·達爾文說,“很榮幸見到您。”

李諭同他握了握手:“本人對達爾文一族向來尊重,見到您很高興。”

喬治·達爾文說:“我就是因為父親的巨大聲望,反而不敢從事生物學。我曾看過許多植物學著作,不過根本不敢在生物學上發表任何看法。”

“是因為害怕出錯?”李諭問道。

“有這方麵的考量,”喬治·達爾文說,“而且我自己知道,不管我怎麼努力,都不可能再超越父親的水平。連他都會被如此多人非議,更何況我?所以我才覺得浩渺的宇宙才是更值得我研究的領域,至少不會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

李諭說:“樹大招風,再正常不過。”

喬治·達爾文說:“您無法體會我的這種壓力,聽過太多反對聲音後,連我自己有時都會質疑父親的進化論是否正確,甚至生出研究靈長類的想法,不過想想還是算了。”

李諭說:“要是以後有人再提出什麼地球文明來自外太空的假說,我想你會更頭痛。”

“天哪!”喬治·達爾文驚道,“李諭院士,我希望這句話你隻對我說過,千萬不要讓此種論斷傳出去,更何況還是出自您這樣優秀的科學家,大家真會相信的!然後更加質疑進化論。”

李諭笑道:“放心吧,就算是寫成科幻,也有點過於超前。”

李諭上輩子時最喜歡的科幻電影裡,有一部叫做《普羅米修斯,就是異形前傳,拍得很有內涵,裡麵的觀點便是地球生命來源於一個外星的“工程師種族”。

這種級彆的科幻顯然太超前,所以最多隨便寫寫異形前幾部,當作普通的科幻。

喬治·達爾文說:“這次請您來,是希望你可以寫一篇稿件。”

李諭早就猜到,於是問道:“哪方麵的稿件?”

喬治·達爾文說:“不久前,我看了關於索爾維會議的一篇報告,內容提到您在會後無意間說起了一種叫做量子漲落的理論,專門用來解釋宇宙的誕生。”

李諭說:“這個隻能當做假說。”

喬治·達爾文說:“我明白的,我們觀測的距離如此小,想要研究宇宙根本不可能做到。但我想到了自己一直在研究的天體演化問題。宇宙的來源對我們而言太遙遠,但大家對地球、火星等行星是如何出現,並且未來會有怎樣的走向頗感興趣,院士先生可否以此為課題,寫一篇論文?”

喬治·達爾文提出的是一個純學術研究問題,也算目前天文學界比較關注的問題之一。

科學界當然想要研究來源,因為他們知道預測未來是不可能的,現在又知道了李諭提出的混沌理論,隻要是對地球位置有十公分的測量誤差,任何模型的走向都會大相徑庭,根本沒有預測的可能。

所以科學界更關注來源問題,然後通過來源簡單推斷一下未來的大體走勢。

至於普通民眾,反正已經通過進化論知道了自己是怎麼來的,多了解一下自己是怎麼沒的同樣有價值。

李諭覺得喬治·達爾文真的意思,他老爹研究人類的進化論,他就研究天體演化論,不知道算不算另一種形式上的子承父業。

李諭說:“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論文,當前的進展似乎是美國天文學界張伯倫和莫爾頓的微星學說?”

“是的,”喬治·達爾文說,“我仔細研究過微星學說,按照他們的說法,曾經有一顆恒星走到離太陽幾百萬方公裡的地方,然後改變了運動方向離開。

在接近太陽時,由於引潮力作用,在太陽表麵產生了一個很大的潮,使得太陽與恒星接近部分以及相反部分噴出大量氣體,形成一個圓盤狀氣團。

最後凝成了小的固體質點,即行星的胚胎。

然後質點中部形成了木星、土星,兩頭則形成較小的行星。

另一部分質點落回太陽,使太陽自轉起來。

木星、土星的衛星形成過程與其類似。”

這種學說仍舊基於牛頓經典力學,並且還考慮了動量守恒、角動量守恒等等,有一定的邏輯自洽。

李諭說:“達爾文會長,天文學論文往往需要很多的觀測數據,所以我或許一時半會無法提供給您終稿。”

喬治·達爾文說:“您能夠接受這個課題我就非常欣慰,畢竟有伱這樣的學術巨擘參與到恒星演化課題中,也意味著它有了解決的希望。”

他對自己還挺有信心的,李諭說:“我這段時間會在中國,而且我還建了一座天文台,如果貴方能夠提供一些技術和設備上的支持,將大有裨益。”

喬治·達爾文說:“這是應該的。”

李諭“得寸進尺”道:“光學鏡頭非常精細,如果貴方可以幫助在中國建立一個光學研究機構,我將更加感激。”

喬治·達爾文不假思索道:“我會幫閣下辦成這件事。”

李諭道:“多謝達爾文院長!”

光學雖說是個從寫下《光學一書的牛頓時期就一直被研究的學科,不過它可絕不是什麼老古董學問。

光學的前景大了去,開發的潛力很大。甚至到了李諭穿越前,老美卡咱們脖子最關鍵的高精尖科技方麵的代表芯片製造,其核心就在光學領域,也就是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光刻機製造。

不過就目前的時間點看,光學的確不是什麼大家藏著掖著的學問,可以說是一門“顯學”。

再說得簡單一點,現在大家差不多在一條起跑線上,光學的基本理論各國都比較清楚,主要就是工藝方麵先進與否。

李諭趕緊趁此機會借英美力量扶植一下國內的光學發展是個大好時機,最少留下一個人才班底,哪怕以後經曆戰火,至少能保留希望之火。

喬治·達爾文並不知道李諭心裡打的小算盤,因為在歐洲人看來,天文觀測是個應該“全球化”的事情,符合他們自己的利益,在中國有個觀測站並不是什麼問題。

額,刪改了很多,要不發不出來,明天開始補上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