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辛亥革命以及清帝退位影響,京師許多學校被迫停辦,正在恢複之中。
恢複最快的是剛從京師大學堂改為現名的北京大學,而且剛換了新校長——嚴複。
對能當上民國後的第一任北大校長,嚴複心中頗為自豪,視為得償平生夙願。
受嚴複邀請,李諭作為“校友”被喊到了學校中。
但到了北大後,李諭感覺在學風上,這裡甚至比不上簡陋的留法預備學校。
清末這幾年京師大學堂發展地較為緩慢,前清的最後一任監督勞乃宣是個忠於大清的遺老,辛亥時期,他倉促接理大學堂,卻又稱病而去,留下了一個亂攤子。
更麻煩的事,京師大學堂有很多官僚氣息,沾染了清廷的腐敗習俗。
“哈哈!疏才啊!你來得正好!”嚴複丟下一堆賬本,戴好眼鏡說道。
李諭拱手道:“嚴校長,恭喜恭喜!”
嚴複說:“恭喜先不著急,教育部的正式任命書還沒有下。”
李諭說:“那您的這個校長是怎麼來的?”
嚴複說:“袁大總統親自任命。”
李諭心裡一咯噔,難怪他在校長任上隻當了一年不到。
如今是民國了,啥事都不能總統一個人說了算,必須國會同意,所以蔡元培的教育部對袁世凱的這個任命流程頗有意見。
李諭看了一眼桌上的賬本:“嚴校長要當會計?”
“要是我當會計就可解決經費問題,我永遠都願做個算賬的。”嚴複說。
“怎麼,難道堂堂北京大學都會缺錢?”李諭問。
嚴複痛苦道:“當然缺,就連前清時期都缺。”
李諭說:“以前不是隸屬大清學部嘛,規格等同國子監,怎麼會缺錢?”
嚴複說:“你或許不知道,自從大清學部成立,學部尚書榮慶為了壓製京師大學堂管學大臣張百熙,獨攬京師大學堂的管理大權,便要求把華俄道勝銀行供給京師大學堂直接管理使用的專款轉歸到了學部,再由學部每年劃撥京師大學堂。”
李諭無語道:“錢到了朝廷手裡,就得掉層皮。”
“何止一層皮,”嚴複說,“武昌起義後,軍費激增,學部便不再給京師大學堂撥發經費,大學堂形同停頓。政權交替之初,臨時政府各衙門的薪俸,除外務部、郵傳部、陸軍部等較有保障外,其他部門全部嚴重短缺。度支部和學部更不會有經費劃撥給京師大學堂。”
李諭問道:“現在經費有保障了嗎?”
嚴複說:“好在我的老臉值點錢,終究是從華俄道勝銀行借到了七萬兩款項,袁大總統也特許批準了。不然學校要繼續停擺著。”
李諭心裡再次一咯噔,袁世凱這個做事風格確實不夠“共和”,啥都自己做主,早晚會和革命黨起摩擦。
李諭說:“總之正常運作起來便好。”
嚴複說:“我算過,維持正常辦學,每年需要兩萬兩,這些錢足夠撐一陣子。”
李諭說:“計劃趕不上變化,錢永遠都不夠花,最好做一些有效的改革。”
嚴複說:“我已決定做人事調整,尤其針對教員,不能再像往常一樣隨便。你最好幫著物色一批老師過來,尤其理科老師,這方麵你是權威。或者幫著講幾個月課,許多人衝著你名聲也會過來。”
李諭笑道:“這倒好說。但學校的一些舊習俗嚴校長得想想辦法。”
嚴複說:“什麼舊習俗?”
李諭說:“我也算在大學堂讀過書,知道學生們的習慣,尤其仕學館,他們平日對於學問沒有什麼興趣,反正隻要年限滿了,就可以得到一張畢業文憑。
“不少教員同樣不用心,把講課的講義印出來分散給學生後,隻在講壇上讀一遍,學生肯定覺得沒趣味,所以有的瞌睡,有的看雜書。等下課時,便把講義帶回去堆在書架上。
“到了學期、學年或畢業考試時,教員認真的科目,學生會拚命地連夜講義,隻要把考試對付過去,永遠不再去翻。
“而要是教員通融一點的,學生就會要求教員告知要出的題目,至少表示一個出題範圍;教員為避免學生懷恨以及顧全自身體麵,往往把題目或範圍告知學生。
“於是學生們不用功的習慣,就獲得保障。”
這些話聽著是不是感覺很眼熟?
簡直與一百年後的許多躺平大學生如出一轍!
百年相承!
但這可是北大哎!
嚴複扶了扶眼鏡:“真的是這樣?”
“我是學生,我能不知道?再說,我怎麼會騙您!”李諭繼續說,“這種現狀在京師大學堂最嚴重,比旁邊的天津北洋大學厲害得多!大家都稱呼京師大學堂的學生為‘老爺’,因為有很多人確實有官身;而監督與教員則被私下戲稱為中堂或大人。”
嚴複訝道:“照你這麼說,我竟然成了中堂?可學生在學校裡,不就應該完成學業嘛?”
李諭顯然比嚴複更懂學生心理,接著解釋說:“他們的目的,不隻是在學業,更注重畢業以後的出路。所以呢,專門研究學術的教員,他們不見得歡迎;要是點名時認真一點,考試時嚴格一點,他們可能就會借個話頭反對他,罷課也在所不惜。若是一位在朝廷有地位的人來兼課,他們又會歡迎得很,因為畢業後可以有個闊老師做靠山。”
嚴複歎道:“都是科舉時代遺留下來的劣根性,在求學上妨礙太大。但怎麼過去這麼久,科舉之荼毒還未消散?”
李諭攤攤手:“因為這些年京師大學堂一直沒有真正以現代大學的形式進行改革。”
嚴複握拳道:“既然袁大總統讓我當了北京大學校長,我就要把學校改造成一流之學府!”
李諭沒有接話,因為他知道雖然嚴複很有決心,但不可能做到。他的任期實在太短,更沒有做現代大學校長的管理能力。
當然,這不能怪他。
總之,想讓北大脫胎換骨、完成蛻變,躋身世界一流,必須等幾年後蔡元培做了校長後大刀闊斧地改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