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牛奶鮮果飲 三更合一,194w-19……(1 / 2)

秦王稷崩逝, 諡號秦昭襄王。

病著的秦王柱還在悲傷中,就得立刻從病床上爬起來,麵對數不清的問題。

秦王柱已經當了幾個月秦王, 但老秦王離世前和老秦王離世後,他的工作難度是兩個層次。

他甚至有一種連工作量都完全不同的錯覺。

以前他每日處理完文書後, 還能有空和君父聊聊天。現在他睜眼就是政務,閉眼後沒多久就要睜眼。

秦國還沒有什麼大事,稍稍複雜的事, 君父在離世前已經幫他處理好。他仍舊像是身陷一團亂麻。

若是政務繁雜,秦王柱花些時間也能理順。但朝臣, 特彆是宗室和外戚在君父離世前離世後對他前恭後倨的差異態度, 讓秦王柱這個以脾氣敦和的人都難以抑製殺心。

秦昭襄王的棺木還沒有入陵墓,宗室和外戚紛紛進言, 讓他“改正”秦昭襄王對宗室和外戚的苛刻態度, 下詔寬待宗室和外戚。

秦王柱原本確實打算安撫宗室和外戚,詔令內容都想好了。但他現在正被繁重的政務弄得心煩意亂, 又正是最思念秦昭襄王的時候, 彆人逼迫他, 還用“改正”這種措辭, 讓秦王柱立刻生出了逆反心理。

這時候姐姐被封為王後,導致有點飄了的陽泉君被推出來當出頭鳥,連朱襄都被他攀扯上了。

他進言, 朱襄隻是太子夫人的弟弟,大王對其寬待過重。不厚賞他們這群宗室外戚,不能安人心。

陽泉君的意思是,他以前是太子夫人的弟弟時都沒得到朱襄這麼好的待遇,現在一個太子夫人的弟弟, 怎麼比他這個秦王後的弟弟地位還高?

他這個陽泉君可不是朱襄長平君那樣的實封,朱襄還得到了很多賞賜!

秦王柱幽幽地盯了陽泉君許久,冷笑道:“秦國自有律令,秦公子無功者也是白身。陽泉君是想說你的功勞比長平君大,還是想說你這個王後兄弟地位比秦公子崇高,理應成為秦國第一個破例的人?”

陽泉君臉色一白。

華陽夫人極其受寵,秦王柱還是太子的時候,對陽泉君極其親昵。陽泉君沒想到自己在朝堂上第一次獻策,居然得到秦王柱這樣的誅心之語。

他立刻道:“我絕無此意!”

秦王柱道:“那你有何臉麵與長平君相提並論?子楚!長平君的地位,是因為他是你妻弟而來?”

太子子楚恭敬道:“彼時先王用邯鄲城從趙國換得長平君時,我不過是一從趙國剛回到秦國的質子。”

秦王柱用深呼吸壓下心中的憤怒,冷漠道:“君父離世前,擔心寡人心善。看來寡人確實如君父所言,過於心善了。”

他直接結束朝議,留下眾臣麵麵相覷,自己拂袖而去。

陽泉君呆立在王座台階下,久久不敢動作。

其他卿大夫看向太子子楚。

秦王已經離開了,他們是走還是留,太子說句話?

子楚一言不發,腦袋微垂,好像一尊雕塑。

眾位卿大夫隻好把視線投向最前方的兩位丞相。

“丞相,我們還等嗎?”他們小聲地問道。

荀子雙目緊閉,好像在假寐。

蔡澤道:“君上自然會差人命我們離開。”

太子和左右丞相都要等,他們隻好等。一直等到半個時辰之後,秦王柱才派遣宮人來通知他們解散。

卿大夫們看著太子子楚和左右丞相,眼神十分複雜。

秦武王時,秦國在相國之下,增設左右丞相作為相國的副手,以削弱相權,增加君權。

此後相國之位和左右丞相之位都時常空懸,不一定同時配齊。

比如範雎任相國時,左右丞相就沒有配齊;範雎卸任相國後,秦國相國之位一直空懸。

秦昭襄王禪位之前,為秦王柱配齊了左右丞相——荀況年老,德高望重;蔡澤年輕,精明能乾。兩人合力,能應對秦國大部分難題。

而這兩位丞相都與長平君朱襄交好,所以鹹陽已經出現謠言,說長平君朱襄雖無相國之名,已有相國之實。

更有甚者,傳起了朱襄才是秦國的實際掌權人,秦王柱不過是一個蓋章的傀儡的可怕謠言。

或許把連朝堂都不去的朱襄傳成秦國“幕後之王”實在是太過離譜,所以謠言又變成了秦國的實權人物是太子子楚,說太子子楚已經架空了秦王柱。

秦昭襄王的遺體還擺放在鹹陽宮等待舉行葬禮,原本鹹陽在秦昭襄王授意下才會傳謠言,現在什麼牛鬼蛇神都冒了出來。

秦王柱忙於政務,還未聽到流言。

他今日氣悶,丟下政務去彆莊找朱襄蹭飯,路上才聽到了紛紛揚揚的流言。

朱襄包著頭巾,提著一桶奶迎接秦王柱,聞言驚訝極了:“傳流言的人聲音居然能大到讓馬車上的君上聽到?!”

秦王柱本來正處於暴跳如雷的狀態,聽到朱襄的驚訝之後,不知道怎麼氣突然泄了。

他轉移話題道:“你怎麼提著一桶奶?”

朱襄道:“荀子那裡不是正吵著要守幾年孝嗎?我擔心最後規定的守孝吃素時間太長,影響君上、夏同和政兒的身體健康,正琢磨做點奶製品應付應付。”

雖然《禮記》寫的父死重孝三年,但先秦時守孝三年並不常見,否則孔子和宰予就不會爭論守孝三年還是守孝一年了。

後世大儒如孔穎達等,多稱守孝三年是從堯舜時開始。不過後世史學家已經證明他們考據的《堯典》和《舜典》是孔子之後的儒家弟子所作,並非真實曆史。

殷商出土的甲骨文可以證明殷商“喪期無數”,《春秋》和《左傳》中也記載了周王室和諸侯國不通行三年之喪。從這可以看出,先秦時並不流行守孝三年。

從現實出發,殷商周的當權者也不可能在貴族中實行三年之喪。因為《禮記》中三年之喪規定,太子、世子等守孝,不僅是三年披麻戴孝禁酒吃素,還要三年不過問政務,由宰相或者家臣代管。

朱襄讀《禮記》讀到這一點,差點笑出聲。

這不純扯淡嗎?讓宰相或家臣攝政三年,繼承人怕不是大部分時候奪權都要伴隨著鮮血,白白造成社會動蕩。

看看那些繼位前沒及冠的諸侯在親政後所做的大清洗,前車之鑒就在那呢。

不過朱襄也能理解為何儒家會這麼說,因為儒家的治國理念就是君王垂拱而治。

儒家清楚地看到國家的興旺衰敗現在都係於國君一人身上,所以要保持國家的長治久安,就必須讓國君“大公無私”。

人性之私難以避免,那麼不如讓士大夫執政,國君“垂拱而治”。這樣國家不會因為國君之私而出現問題;而執政的士大夫如果出現問題,國君可以隨時換掉他們。

在儒家理想化的這一套治國體係中,國君不需要多賢明,隻需要能識人,或者國家製定一套能夠識人的選拔體係,就能達到長治久安。

法家其實也有類似的思想,區彆隻是儒家想用道德來約束君王,法家想用律令來約束君王。

華國古代所有先賢的理想治國理念,基本都是以約束君王權力的方式,來限製君王的私心對國家的破壞。

隻是他們理想都不符合現實,或者說,太超前了。所以能被國君接受的法家或儒家,都進行了適應時代的更改。

在如今的經濟文化發展階段,恰恰需要的就是中央集權和君主專|製。秦國正是因為比六國更加集權,才能走到如今霸主的位置。

荀子是一個很務實的人。他放眼整個華夏曆史,估計也是最現實主義的大儒。

不過“三年之喪”是儒家禮製最基本的準則,荀子也是支持“三年之喪”的。隻是支持歸支持,現實也重要。

你讓秦王去守孝三年不理國政?六國聯軍怕不是立刻又要重組了。

荀子考慮,是守孝三年但隻禁酒肉樂色,政務照常處理;還是乾脆按照被他揍了一頓的朱襄的荒謬提議,以日代月守孝三年,宣揚一下孝心就夠了。

荀子更改禮製也有理可循。守孝三年是為了宣揚重視孝道,秦昭襄王的遺詔希望秦王柱彆守孝,一切以秦國為重。真正的孝子就應該聽從長輩的遺願。

在聽從長輩遺願的基礎上,秦王柱再對外表明“雖然我聽取了先王遺願,但孝還是要守的,兩不誤”,這樣既能削弱守孝的程度,還給秦王臉上貼金。

現在荀子就在和儒家其他派彆弟子、秦國的禮官天天吵架,要在諸侯前來拜祭秦昭襄王之前,把秦王柱守孝的事吵明白。

無論哪種守孝方式,朱襄都要陪著秦王柱等人吃一段時間的素。

還好這時候守孝吃素不太嚴格,不僅彆人宴請或者自己生病的時候能吃肉和蛋類,奶製品也不算做葷腥之內。有些地方甚至隻忌五辛,不吃薑蒜韭菜等重口味菜就行。

而且如果守孝的時候關起門偷偷吃肉吃雞蛋,隻要不大肆喝酒奏樂宴請,一般人也不會管。

有荀子盯著,秦王柱、子楚和嬴小政又確實在為秦昭襄王的離世而悲痛,吃素這個環節他們不會省。老吃豆製品補充蛋白質也不好,朱襄便打起了奶製品的主意。

他對奶製品了解不多,隻見過院裡人做過,知道一些原理。自己上手製作,還需要多多嘗試。

提到守孝,秦王柱忍不住抱怨道:“魯儒真聒噪。荀子帶領的儒家多好啊,他們留在東方不行嗎?入秦就要守秦的規矩!”

朱襄道:“原教旨主義者在哪都討人嫌,他們與荀子不一樣,自己沒本事順應潮流的時代,就不準其他人進步。說什麼周禮,周王都沒了還周禮。孔子每日反省自己做得是否正確,告誡弟子學無止境不進則退。那群人倒好,孔子就是完美無缺不允許更改,那這樣教出來的弟子不是一代不如一代?嘖。”

秦王柱鬱悶的心情在朱襄連|弩|箭般的吐槽中好轉,他笑道:“你這麼能說,怎麼不與荀子一同與那群人說道說道?”

朱襄一臉憋屈:“我去了一次,他們說不過我就追著我打。我打不過他們,荀子便不讓我去了。”

秦王柱笑容一僵,唏噓道:“怎麼還動起手來了?”

朱襄歎氣:“荀子說,不一定要動手,但至少能自保。可如果要自保也得動手,我哪能對一群老人動手?”

秦王柱失笑:“你脾氣太好,不適合論戰。還是待在家中養政兒吧。”

朱襄繼續歎氣:“我雖答應先主留在鹹陽輔佐君上,但總感覺我做不了什麼,還不如南下幫君上種地,好歹多產些糧食。”

秦王柱開玩笑道:“怎麼做不了什麼?有你在鹹陽,我每日能多吃幾大碗。”

朱襄忍俊不禁:“也對,我還是很有用的!”

朱襄與秦王柱回到小院,嬴小政正在學劍,見秦王柱來,給了秦王柱一個汗津津的擁抱,用秦王柱的袖子擦了臉上的汗後才繼續學習。

秦王柱給了嬴小政一個腦崩。

“君上等一會兒,我給你做剛學會的奶飲。”朱襄提著牛奶回廚房。

秦王柱坐在陰涼處看嬴小政學劍,仆從搖動著前麵放了冰塊的手搖風扇,為秦王柱送涼風。

朱襄到了廚房,將牛奶燒開後立刻轉小火,隨時注意牛奶沸騰的情況,保持高溫一刻鐘才關掉火。

喝生牛奶很容易得布病。牛奶容易假沸,還容易起泡,沸騰起泡的時候溫度離殺菌的速度還遠。所以朱襄保持小火,將牛奶熬製一刻鐘左右,保證牛奶殺菌殺透。

這樣雖然牛奶的風味會降低許多,但健康安全才是第一要務,味道可以靠調味。

牛奶加熱後會形成奶皮,朱襄將奶皮攪碎,與牛奶繼續熬煮。

一刻鐘後,牛奶變得黏稠。朱襄讓牛奶自然冷卻,在杯子裡放入了鮮桃水果泥和綠茶水做底,緩緩注入牛奶攪拌均勻。熱騰騰的牛奶果飲就做好了。

朱襄又拿出硝石,為牛奶果飲降溫。當牛奶果飲降至比常溫微涼的程度後,朱襄將牛奶果飲端了出去。

秦王柱年老,嬴小政年幼,脾胃都偏弱,不能吃太多冰。這個溫度剛好。

“君上,快嘗嘗。”朱襄將牛奶果飲遞給秦王柱,“今年的桃子很甜,不需要加糖都很可口。”

嬴小政不用朱襄招呼,自己走過來捧著牛奶果飲啜了一口,嫌棄道:“我還是想加蜂蜜。”

朱襄伸手戳了一下嬴小政鼓鼓的腮幫子:“都八歲了還有嬰兒肥,你反省一下,吃什麼蜂蜜!”

嬴小政挺著腰道:“我隻是臉胖,腰間早就沒肉了,比舅父腰間的肉少!”

朱襄在鹹陽待了一年,閒得長肉,嬴小政非常高興地嘲笑舅父。

以前都是舅父叫他小胖墩,等舅父再長胖一些,他就嘲笑舅父是大胖墩。

當然,朱襄離大胖墩還差得遠,他隻是乾農活乾出來的腹肌上覆蓋了一層薄薄的軟肉而已。

秦王柱一邊喝著牛奶果飲,一邊笑眯眯地看這舅甥二人打鬨,心情舒暢極了。

雖然鹹陽宮的事沒有解決,但每次一來到這裡,秦王柱就有一種能暫時喘口氣的輕鬆感。

朱襄不需要特意做什麼,隻要他還在鹹陽,秦王柱就覺得朱襄功勞大極了。

喝了牛奶果飲,享受了一下天倫之樂,秦王柱就等著朱襄開飯了。

朱襄今日準備用豆腐乾和麵粉、米粉做“假肉”,給家裡人解解饞。

幸運的是,如今辣椒並不普及,所以辣椒明明比五辛味道更重,但不列入吃素時禁用的調料。再加上孜然等香料,家裡的飯菜仍舊很有味道。

秦王柱誇獎朱襄,一桌素肉和真的肉幾乎沒區彆了。

其實朱襄的手藝沒達到素肉和真的肉差不多的程度,反倒是鹹陽宮裡的膳夫們在有了朱襄提供的豐富調味料後,手藝已經超過了朱襄。但秦王柱就是覺得在朱襄這裡吃的東西更可口。

今日子楚、蔡澤、荀子等人都沒來打擾秦王柱,他們留在鹹陽城中處理公務。

秦王柱吃飽喝足之後,打開了話匣子,對朱襄開啟了抱怨模式。

他從那些蹬鼻子上臉的宗室和外戚,說到從東方來鹹陽宮求學的學者們。秦昭襄王剛一離去,這群人就仗著他脾氣好聒噪,連朱襄要奪權的謠言都編出來了。

你當我們秦國人不知道什麼叫離間計?

“說舅父奪權太荒謬,說阿父才差不多。”嬴小政使勁抹黑子楚,“我看阿父最近的事確實太多了,該讓他休息休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