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 7 章(1 / 2)

等湯小米下山回到家,太陽已經從前山後徹底升起來了,照耀到屋前屋後各個地方,讓這處偏僻之地少了幾分冷清,多了一點陽氣。

她估摸著大概已經到了早上八點多的樣子,肚子咕咕開始叫了。

因此加快腳步走到院門外,推開竹子編成的院門快速就走了進去。

隻見她順手把被露水打濕了的草鞋脫在右邊石凳子上,背簍都沒卸下,就赤著腳興衝衝往屋裡走去。

正要去秀一下自己找到的半背簍野菜,卻聽到屋裡傳來陌生的說話聲,顯然家裡來了人,此時正在湯大強躺著的那間房間裡。

“誰呀?”她暗暗想到。

現在除了四個弟弟,她還沒真正接觸過其它古代人呢,不由得有些好奇,踮著腳就輕輕往門口走去,打算看個究竟。

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四個弟弟見自家大姐這副做派,也都有樣學樣,踮著腳跟在她後麵,往屋裡探頭探腦看去,連湯承寶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一時五個小腦袋一齊往房門口湊去。

隻是他們的耳朵還沒貼上去,門一下子就開了,“吱呀”一聲嚇了幾個孩子好一跳,湯小米更是心跳加速,一整個乾壞事被抓包的淘氣小孩的模樣,果然身體年齡變小了,人都更幼稚了。

她拍了拍胸口,抬眼就看到一個頗為精壯的中年男子正從屋裡走出來,穿著褐色的短打,上麵有有不少補丁,腳下同樣是一雙草鞋,果然補丁麻衣和草鞋就是這個時代的標配啊。

繼續往上看到臉,湯小米才發現印象中沒有這個人,心裡不由得更加疑惑了,“不認識的?誰呀?來乾嘛的呀?”

不得不說這古代人長相上和現代人沒啥區彆,都是一個鼻子一個嘴巴兩隻眼睛,隻是因為乾農活多糙了點黑了點,和現代乾活多的農民應該差不多,讓她對這些真正古人的好奇心漸漸降下去了,一邊連忙側身讓開門口的位置讓人出去。

跟在她後麵的四個弟弟也跟著側轉身體,仿佛姐姐的小跟屁蟲,一邊偷笑,一邊模仿姐姐模仿得可起勁兒了,顯現出小孩子的活潑一麵。

“這就是小米吧,都這麼大了啊,不錯不錯,有空過來找你甜甜姐來玩兒!”男子看到湯小米熱情地說道。

然後便回頭招呼跟著出來的陶秋菊,“弟妹,不用送,你趕緊自行去忙活吧,剛搬過來肯定不少事要忙活的,我家裡也還有活計,就不多聊了。”

說著就大踏步往院門走去,很快就走出去並走遠。

“誰啊?”湯小米見人走遠,這才看向跟出來的親娘,一邊進屋一邊疑惑地問出聲。

“我知道,隔壁大伯伯!我之前去河邊碰到過,還給過我一條大魚。”身後麵的湯承武連忙湊上來搶答道。

眾人這才知道昨天那條最大的巴掌大的魚竟然是他給幾個孩子的,那看來是個親近自己家的。

“阿武說得對,算起來應該是叫伯伯的。”陶秋菊點點頭,隨即又補充解釋道,“就我們家出去前麵那戶人家,他爹是你們親奶奶的隔房兄弟,算是我們家在上河村血緣關係最近的了。”

湯小米這才了然,原來是那戶人家的,那她知道了。

那是她家過來必經之地,隻不過之前沒有進去打過招呼,就對不上人臉。

“他家有個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就是剛說叫甜甜的,有空可以去找她玩玩。”陶秋菊繼續交待道。

一家人初來乍到,她還是希望女兒多出去打探打探消息,便於更好掌握情況。

湯小米接收到了親娘的意思,點頭答應,不過又繼續好奇地問道,“那這個伯伯,他來做什麼啊?”

不愧是看著藍貓淘氣三千問長大的小孩,在場五個孩子,就她問題最多,一個接著一個。

幸好沒人嫌她問題多,她話音剛落,二弟弟湯承文就站出來搶答道,“我知道!他是來看望爹的!”讓一旁落後了一步沒搶答上的的三弟弟湯承財頗為失落。

這幾個孩子,搶答還上癮了似的,沒想到才一晚上加一早上鼓勵式教育,就讓他們更敢於表達了。

昨晚上一家三口達成一致,就是說不至於為了維持人設,一點不做改變,此時趁著孩子們還小,儘快悄悄調整對他們的態度,讓他們早點適應新的家庭氛圍。

而孩子們往往是最敏感的,他們搞不清楚原因,但知道家裡爹娘都更慈和了,相應地他們也就更為活潑了,這個轉變快得很。

陶秋菊不由得都滿意地點頭,一邊繼續補充道,“上次你爹在山裡受傷,就是和他一起進的山,說是來感謝你爹當時拉了他一把。”

“咯,你看送來這麼一大包糧食,嚇我們一跳,我們都忘了這一茬了,沒想到人家還記得,還這麼客氣和大大手筆!”昔日的陶總不禁為了一包糧食而驚訝,不得不說時過境遷。

湯小米順著手指看去,隻見果然地上一個灰白色的粗麻袋,裝的都是糧食啊,那看著可不少了。

湯大強則趁機對幾個孩子交待道,“裡麵裝的可是四十斤米,你們這個顯伯伯是個實在人,說是救命之恩怎麼都不為多,算是給我們家雪中送炭了,這恩情得記下。”

還都是米,這麼多啊,湯小米吃了一驚,那可真的是大手筆了。

畢竟她印象中如今走親戚、送人情也就五斤或十斤米的,不過想想人家是來感激救命之恩的,估計也有份接濟自家的意思在,畢竟算是他們家在這上河村關係最近的了,這麼一想又理解了。

陶秋菊則繼續說道,“我早上還在愁今天的下鍋米呢,他就主動送過來了,他們家也不富裕,你們爹當初隻是順手拉了他一把,避免他掉落到陷阱裡去,沒想到人家還特意來感激一番,這種時候我們也不能打腫臉裝硬氣,就沒推拒,但今後有多的了得記得還。”

“如今我們剛過來這裡,不怕欠人情,但要知恩圖報、有來有往,並且和家族裡的人處好關係,今後更多互幫互助,我們一家才更好走下去。”她又淳淳補充道。

這話是對幾個孩子說的,希望他們學會接納彆人釋放的善意,也希望他們知道感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