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獲得盲盒的秦始皇 仙幕贈送的這個東西……(2 / 2)

他身邊的田榮自然不會和弟弟一樣衝動,他望著仙幕上的話沉思:齊國田家的繁榮不再,那他在建秦國田家繁榮可好?

【當然最重要的是告訴他為帝者,還是要以民為主。《論君王與百姓書》中言君者,百姓之君王也;天下者,百姓之天下也。君如日月,民親君如父母。得民心者,怎能不得天下?】

【泱泱大秦,百廢待興,人非聖賢,誰能麵麵俱到?秦始皇身為第一個實行大一統國家製度的君主他前麵沒有巨人,他就像瞎子過河,需要自己摸索製度,然後成為被後世唐宋元明清站在肩上的巨人而已。

百代皆行秦法,已經證明了他政令的準確。罪在當下,功在千秋。‘當下’怎麼了?作為‘當下’的百姓活該受罪?即使是秦始皇本人應該也不僅僅想‘功在千秋’,畢竟他所學的一切最終不是為了大秦的萬世永昌嗎?功在當下與千秋為何不能得兼嗎?

與其在自個人家裡空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然後繼續苦秦,還不如去到他秦始皇麵前展示你的才華,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彆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為何一定要等到秦朝覆滅,黔首再經受十幾年的白骨覆原,鮮血滿城的內戰才能當王侯將相?

去鹹陽吧。

學學謀聖張良的話術,為何漢高祖隻聽他的話實行分封、定都、明燒棧道、任用賢才等不聽彆人的?謀聖能夠被稱之為謀聖的原因之一不也有彆人能聽他的話?

項羽不聽範增的話,但謀聖的話一聽就能大霧還不能證明話術的作用嗎?

順始皇者,始皇從未殺過,你何懼之有?

去鹹陽吧。

去到他秦始皇嬴政的眼前,告訴他你所看到的,你所想實施的。

去鹹陽吧。】

隨著仙幕話落,銀光大盛,每個黔首、士族手中的白紙陡然發出細微的銀光,飄散消失。而仙幕也再次變為一抹銀光。

青磚大院中,胡子拉碴的中年人試圖伸出手挽留那銀光點點,卻撈了一個空,什麼都沒有得到,隻剩下茫然若失,“這……是真的嗎子鮒……”根本就沒有什麼仙幕,甚至連造紙術都是他們臆想的,沒有仙幕在天下人麵前提到他儒家‘製禮作樂’‘以德化民’的思想。

胡子拉碴的中年人心口處怦怦直跳:難道他們儒家要崛起了???

“如何是假。”孔鮒看向手心,恍若那白紙還在,“你現在腦中的造紙之術,就代表仙幕曾出現過。你現在腦子裡流轉的仙幕洗腦之音,不正是它存在的證據?”

胡子拉碴的中年人:“什麼?洗腦之音??”中年人現在腦中確實回蕩著仙幕一直重複的那句‘去鹹陽吧’,他甚至想現在就收拾包袱,帶上自個兒所有的東西投奔始皇而去了!

“紙價賤,卻可傳百家之言。造紙之法非我儒家而是天下人皆知曉,我會留下一部分人儘快實驗如何造紙,以便向天下傳播聖人言。”孔鮒歎氣,“另一個百家並行的時代已經來了,走吧。”

院子裡的儒生們剛從腦袋裡的‘去鹹陽吧’中回過神,就聽到來自孔甲的‘走吧’,他們滿腦袋問號,明顯腦子還懵著。

“走?走去哪兒??”

孔鮒站在午間的日光下望向鹹陽的方向:“去告訴秦始皇嬴政,何為從俗而治,東西異製。何為製禮作樂,以德化民。”他嘴角勾起,“墨家那老匹夫怕也已經帶領他的徒子徒孫去投奔秦始皇了,我儒家怎能落後於人。”

孔鮒轉身看向一院子年紀各不相同的儒生,他們的眼中皆充滿了對入仕的渴望,他揚聲道:“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彆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拿起我們手中筆,去為百代皆行的秦法,留下我儒家的印記罷!”

院中的儒生聽到這話頓時睜大雙眼像是聽錯般,反應過來則是興奮,他們激動的舉拳附和!“彆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為秦法,留下我儒家的印記!”

孔鮒看著洋洋灑灑的一群儒生去收拾他們的行李。不選擇這個時代的人,是會被時代拋棄的。而他孔鮒,孔子八世孫,不能讓儒家被時代拋棄,這世間得留下他們儒家的大名!

哪裡僅僅隻有儒家在收拾他們的行李,此時墨家钜子也在指揮手下的人收拾東西:“快快快!我們要趕在孔鮒那老小子前麵到鹹陽,爭不過第一家法家,我們要做第二家投奔嬴政的百家!”

他再也不想和孔鮒那老小子中分天下!

而農家的小院也不逞多讓,都不用收拾直接動身了:“還好你們師兄早早來信讓我們到鹹陽邊上住,你們看我們農家定是第一個投奔秦始皇的!”

當百家正在趕往鹹陽的時候,秦始皇看著麵前小屏幕顯示出來的文字意思而感到啼笑皆非。

【叮咚,積分隨機贈送盲盒洗腦之音——募賢廣告已發放天下英才,請始皇陛下注意接收。】

秦始皇捂臉,他還真沒想到就一個什麼曆史值積分爆表能有如此多的獎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