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鳥槍換大炮的二鳳 秦王殿下,威震隴西……(1 / 2)

“鈕枯碌二鳳?”

雖不解‘鈕枯碌’其意, 但聽的眾人都能猜到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變得更加厲害的意思。

是行軍打戰條件比以前優越的少年將軍。

【當然,我們家二鳳不姓‘鈕枯碌’, 隻是形容在二鳳出現在史書中的第三年,他已經自我進化得非常厲害了。】

【那年,二鳳手中的兵不再是兩千, 鳥槍換大炮,變成了手持精銳之兵近十萬。

不過就算這樣子,二鳳也能夠控得住場子, 做賢才心中的好主子, 做百姓心中的好統領。

比如在平大興城時,二鳳能夠管住十幾萬的軍隊, 整個隊伍軍令嚴肅, 對百姓秋毫無所犯。

軍紀嚴明的二鳳軍隊自然深得百姓心,被隋末亂世中的軍閥們迫害久了,百姓們以為唐軍也是同其他軍閥勢力一樣的貨色, 沒想到二鳳的軍隊清新脫俗到能夠做到秋毫不犯。於是二鳳就收到了來自大興城父老鄉親們拿著牛、酒,但二鳳隻是慰勞鄉親們而已, 對他們所拿來的東西一無所受

隻能說不愧是二鳳,十幾二十萬的大軍說管就管, 在通信信息不發達,沒有監控的時代甚至能夠約束好將士, 實在神奇。】

“軍紀嚴明到能對百姓秋毫不犯,不愧是唐太宗。”朱元璋眼裡掩蓋不住的是對唐太宗的喜愛。

唐太宗之前, 明君典範是堯舜禹,唐太宗之後,明君典範就是唐太宗了, 上馬能建國,下馬能安國的唐太宗誰能不愛?

其他臣子皆認同頷首:“可能是看慣了隋末的風雨飄搖和人間疾苦,太宗知道國之憂患和民之能量,懂得愛護百姓。”

唐朝前天子很少有注意百姓生死的,關注的皆是士族,但當唐太宗上位後卻不然。

民水君舟深入人心。

君以誠待民,民也以誠待君。

看太宗記載中的事跡,確實比唐高祖和廢太子李建成更適合做皇帝。

秦漢的皇帝們也是由衷的佩服,他們雖然不知道這個太宗皇帝在文治方麵的成績,但看這件事情也可以想象出來:“這人雖然可能也是門閥出身,但卻能夠為百姓思考,看到的積弊比當代其他人透徹多了。”

秦始皇想到仙幕在直播時經常提到他抓錯了主要矛盾,應該抓住民心。

他覺得唐太宗就是抓住主要矛盾了,隋朝就是因為忽略百姓過於急功近利,這人就反其道而行,著重愛護百姓。

【鳥槍換大炮後十八歲的小二鳳一路高歌猛進。官職一路高升,由內史,晉升為食邑萬戶秦國公,最後加封成趙國公。

這些官職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他帶領手下這些人破胡賊劉鷂子,並其部隊;是他親赴司竹,再破賊酋李仲文、何潘仁、向善誌,獲兵十三萬;是他攻手握精兵十萬的薛舉,於淺水原大破十餘萬敵軍,平定隴西,占據直到隴坻的敵軍土地,將素來以彪悍著稱的隴西士族,嚇得風聲鶴唳;是他任右元帥,統兵十萬攻取東都洛陽,預判敵人計謀,‘賊見吾還,必相追躡’,於是三次設伏而擊之。「1」

秦王殿下,威震隴西,大捷河東,蕩平西北,戰無不克,功無不勝,鞏固李唐北方。

他的功績是他從屍山血海中一步步踏出來的。

李唐有秦王,少而靈鑒,長而神武,武德充沛,打下李唐半壁江山。

義寧二年五月,隋恭帝楊侑禪位,李淵登基,改國號為唐。

同年,李世民封為尚書令、右武侯大將軍,進封秦王,加授雍州牧。】[1]

“吾竭忠徇國,豈顧身乎!”

視頻中的少年將軍騎在戰馬上喊出聲音,帶領將士們向前衝。

仙幕展示出少年將軍雖然身為三軍主帥,但永遠衝在最前麵,親自偵查,親自衝入敵營救助手下,而撤退時他總是在最後。

少年將軍雖是門閥出身,但一切行動卻和將士們一起,不見門閥世家的驕矜,晝夜追敵,兩天不進食三天不卸甲,渾身狼狽也不管;追擊敵軍,戰馬一連換了六匹。

仙幕上展示出六匹古銅做的駿馬,昭陵六駿是他再戰場上血與火的證明。

視頻上偶爾還浮現出字母作為注解,認真看去,正是一些視頻內容的曆史資料記載。

《唐紀》記載:太宗皇帝追及尋相於呂州,大破之後乘勝逐北,追擊一天一夜,行進二百餘裡,就與這些人交戰數十會和。

《舊唐書》記載:太宗皇帝追金剛,一日八戰,皆破之,俘斬數萬人,夜宿野外,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有一羊也與將士分而食之。

“仙幕所講的一切果然不是無的放矢,都是記載在史料中的。”趙匡胤眼中都是對視頻中少年郎的喜愛,這個人就是華夏最耀眼的一顆星,從在史料初次出現的十六歲雁門救駕,他那時候的初露鋒芒,到後麵的一樁樁一件件,簡直無時無刻不在轉,沒有一天是虛度的。

果然用兵如神,驍勇善戰,古代將士怕功高蓋主,但是這人的臣子卻不怕,因為死活都蓋不住。

【二十一歲的大二鳳

經曆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戰役——虎牢關之戰,對手是王世充軍(鄭軍)、竇建德軍(夏軍),這是決定李唐江山的定鼎之戰。

李淵言: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對這場戰役非常熟悉,因為當時就是他們作為統領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