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仙幕真的要講到那場政變, 李世民身側的眾位將士身體一緊,糟糕,皇家遮羞布即將被公之於眾, 不知道仙幕會怎麼講。
程咬金這些臣子後背的冷汗都要出來了。
【一般人眼中的唐太宗是十六歲初入曆史就一舉成名的少年戰神,一生站在光明之中,是起點爽文龍傲天, 乘風破浪,直上九天。
迷戀唐太宗的二鳳粉眼中的李二鳳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麵對戰鬥力極強的敵人就像是刷副本一樣輕鬆解決, 這些敵人就是送的經驗包,是二鳳通往皇位的踏腳石, 養分。
但曆史上的李世民, 一帆風順?不可能的。
降生在黑暗的時代,東漢末年到隋末唐初可以說是除近代以外最黑暗的時代,這個時代讓他在戰場上無數次與死亡擦肩而過,
幾經分裂、戰爭摧殘的荒蕪大地白骨覆原,血流成河, 他隻能憑借自身執念在至暗之刻挺身而出,用自己和大唐的命去賭是否能夠日月再造, 青天重開。
但這些都還好,就像李世民書寫的《威風賦》所說一樣——威儀鳳鳥, 憩息於東。於北變大鵬,在南訓鳥, 匡濟亂世,報效聖世。
做這些二鳳甘之如飴,他甘於做個在至暗時刻拚勁全力的孤勇者。
就是他沒想到在做完之後在背後會遇到來自血親的背叛。】
李世民眼底一直帶著的笑意陡然消失。
那場背刺, 輕則他自己傷筋動骨,重則身邊所有人都會一起陪葬,再重,則是李唐內亂,突厥漁翁得利,天下再回亂世。
【還記得二鳳那場一戰擒兩師的戰績嗎?
虎牢關一戰之後,二鳳凱旋回朝,身披黃金鎧甲,身邊數萬鎧甲騎兵敲鼓吹號列陣歡迎。
這場戰役之後的二鳳身上所擁有的頭銜:
武功方麵不用說了,最新食邑萬戶的天策上將代表著二鳳是全國軍隊總司令,整個李唐武將中誰最牛?秦王李世民。
雍州牧、涼州總管、益州行台尚書令、陝東道大行台等頭銜代表著二鳳掌管著李唐首都西邊、南邊,北邊兩州,黃河以東的軍政大權。
在文職方麵,身兼公之二和省之二的司徒,太尉、尚書令、中書令,換言之二鳳位在公之上,把握朝政大權。
那時的文官和士人眼中,要是能夠進入秦王李世民的天策府文學館就是“登瀛洲”。李淵是誰?誰認識。
當時的大家族例如孔家、顏家眼中就認準了李世民就是下一任李唐的皇帝,根本就沒有皇帝李淵,跑去輔佐總戎軍事的秦王。】「1」
【秦王李世民,擁有了做開國皇帝的資本,身邊簇擁著一群擁護他,敬仰他的開國功臣。
當時有個笑話:請問開李唐朝的開國元勳在哪裡?
都在秦王府。
李世民連帶著這群開國功臣拋頭顱灑熱血,把他老爹李淵送上統一王朝的皇帝之位,然後……
李唐下一任皇帝不是他。
李唐第一任太子——李建成。】
“這個李世民手下掌管的土地竟然如此多,多到占據大唐國土的四分之了,厲害。”
“而且全國的軍隊他都可以調度,可怕到連首都衛戍部隊分之一他也可以調度。”
“他所擔任的官職真是多到占據中樞核心官職分之二,尚書令可是文臣之首主執行,他要是想欺瞞皇帝,直接卡全國的執行文件就行了。”
仙幕詳細注解的李世民頭銜讓眾人知道了這李世民不僅把握住了李唐的武官,甚至文官也是聽命於他的。
“文排第一,武更排第一的情況下,誰還容得下這個李世民。”
劉徹笑了:“這個榜大哥在皇位繼承上定然有非常多的樂子可以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懷著震主的功勞,加上能成帝的身份,哪個皇帝和太子不忌憚。
後世的人更能體會到仙幕這一數據後麵所代表的含義。
“李建成就是德不配位,他根本就做不成李世民的對手,李世民的對手有且隻有李淵而已,李建成這個太子就是李淵推出來對抗李世民的棋子罷了,無甚在意,要不是李淵拉偏架李建成早完蛋了。”朱元璋嫌棄臉,“就是可惜李淵的腦子不太行,都坐到皇帝之位了還看不清李世民身邊圍滿了開國功勳,還想著打壓建唐功臣,以此來平衡權利。”
拉什麼偏架?搞不懂平衡就直說啊!
平衡朝廷各股勢力確實是治國妙法,但這種妙法也得看用在什麼時候,李淵竟然想在還沒給功臣們大大的甜頭就想置這些功臣於死地,誰能乾?這些功臣駕著都得把李世民架到皇帝的位置上。
平衡這個東西玩不好就是會被開國功臣打死的。
清楚了解開國功臣和擁立功臣不是一個玩意的朱元璋在心中吐槽。
如果這個李淵像他朱元璋和劉邦一樣自己就是開國大佬倒是還好,但他不是,他的成功靠的是他的兒子。
他李淵要是放在他老朱的位置,他想讓誰當太子就讓誰當太子,哪怕是隨便拉個宗親當皇子都是信手拈來,就是可能功臣集團得死好幾波罷了。
為什麼有這種差彆?
因為想要平衡又想要政局平衡兼具懷柔和安定功臣,那就不能把這些功勳放在一個籃子裡麵,放在一個籃子裡麵這個開國功勳就是會在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時候凝聚起來造反。
不過他也不得不承認李淵遇到的這事情確實是曆史頭一件,誰能想到竟然會又大一統皇帝的位置是靠兒子才能推上去的?誰也想不到。
不過李淵的經驗確實讓他們這些後世帝王好好的上了一課。
麵對開國功勳就得分而治之,要麼就讓他們內鬥自耗,又或者給他們新的目標,開拓新賽道去開疆拓土。
也就隻有不擔心標兒造反的他敢於讓功勳集團全部推崇標兒,讓他們都跟著標兒,因為他有底氣未來上任的皇帝一定會是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