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登高枝被猜疑,落長枝受屈辱的二鳳 十……(2 / 2)

自覺未來會平安順利傳承功臣集團的朱元璋很安心,不到萬不得已誰想去動這些勞苦功高的功勳?

開玩笑,才不會。

還不知道未來一大波功勳會被誅殺的朱元璋很篤定。

讚同朱元璋說法的臣子不在少數。

徐達道:“還彆說,唐太宗要是失敗身死,這個李建成能不能做成皇帝還真說不定,李世民打下的土地和屬官們立馬從屬唐變成另一個五代十國。”

其他人也有這種想法,怎麼說呢,他們看曆史就覺得,說是兄弟相殘爭奪太子之位他們還覺得格局小了,還不如說是以秦王為首的開國功勳們對李淵這個皇帝分配功勞的不滿,所導致的謀反。

彆說為什麼謀反,不謀反不行嗎?

不謀反真的不行,他們了解李世民那時候的曆史,不謀反那就是死啊!

螻蟻尚且偷生,更何況是他們這些出色到從亂世中風裡來雨裡去的人能受得了這種委屈?賺到滔天的功勞卻隻有死路一條誰受的了誰去受,對他們這種有能力有抱負的人來說滿懷屈辱的死就是最大的侮辱。

有機會就應該把命運捏在自己手裡,為什麼要把自己脖子拴好繩子交給彆人手上?親哥親爹又如何?奪嫡篡位你死我亡又如何?富貴就是險中求!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人隻能有一個人!

不過想到李世民身邊那群開國功勳的結果,他們就是又羨慕又覺得可憐,因為他們前期吧,是真的真的好憋屈……

非常憋屈!

於是他們就看到仙幕開始講起了憋屈的李世民及其憋屈的臣子們了。

【太子不是功高蓋主的李世民,李世民的日子可不好過咯。

要知道當上皇帝的李淵到大二鳳二十七歲的時候,生了一堆的崽子,相應的,那就是他後宮的妃嬪一茬一茬的。

而青年李世民當時的敵人包括但不限於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李淵後宮的各個妃嬪及其背後勢力。】

李淵看到仙幕說二兒子曾經的勢力竟然有他後宮的妃嬪,隻覺得荒誕。

那群女子有什麼可以成為一個皇帝的對手?

這破屏幕說話不要太離譜!

【大二鳳在這些妃嬪手中吃的苦可不少。

要知道後宮和前朝真可謂是千絲萬縷,妃嬪們爭相交結年長的皇子鞏固地位,年長的皇子李建成、李元吉等也無所不用其極的奉承、獻媚、賄賂、饋贈李淵後宮的妃子們,讓他們多吹吹皇帝李淵的枕頭風,同樣是鞏固地位。

這些溫柔鄉直把李淵吹到骨頭酥,李建成嫡長子的位置更加鞏固了。

後宮前朝兩邊輝映,整個長安街頭巷尾全是太子東宮、各王公、妃主之家以及後宮妃嬪的親屬在橫行霸道為非作歹的身影。

追究啥,沒啥可以追究的,官官相護,你們懂得。】「1」

李淵沒想到仙幕竟然能夠說出個所以然來,他很想大聲呼喊亡者最大,怎麼能夠如此汙蔑亡者,然後想到當時後宮中他耳邊聽到的確實幾乎都是李建成和李元吉這兩個皇子的好話,不由得不敢講話。

記得當時鬨的沸沸揚揚的還有張婕妤、尹德妃私通□□李建成和李元吉,隻是後麵宮禁幽深神秘,沒有人敢於查起……

李淵細思極恐,難道當年的他身邊真的全部倒是這些荒謬之言?

【但他們在進行這些見不得光的交易時秦王李世民在做什麼呢?不好意思,秦王李世民在打戰,怎麼有空理會這些妃嬪所派來的勢力。

於是給李淵的耳邊真是全是吹李建成與李元吉兩個成年皇子的枕頭風,關於李世民的事情不是查無此人就是為了保護己方勢力對李世民進行詆毀。】

【秦王李世民不僅不會理會這些後宮之人,還不給任何麵子。

他可不是李建成,即使李淵的貴妃向她家親戚求官,李世民也是油鹽不進:寶貨皆已籍奏,官當授賢才有功者。

還有李淵的寵妃婕妤,當李世民把自家土地賞賜給有功勞的李神通時,張婕妤想截胡卻不得,那在李淵麵前說李世民的小話那更是一套一套的:“帝敕賜妾父親田地,秦王奪之以與神通。”,直接把為秦王判為在臣子心目中比皇帝更重要的人,讓皇帝發怒到甚至說出:“我手敕不如汝教邪!”「1」

李淵這個皇帝的敕令真不如李世民的教令嗎?不見得,隻能說李淵就是搬石頭在自己的腳,怎麼能夠怪李神通這些將領聽李世民的命令呢?而且李淵的命令也特彆無理取鬨,竟然想要搶有功者的土地給無功者。逼李神通送人安家立命之本的田地,實在荒謬。】

【這還隻是語言傷的攻擊,這些敵人的勢力甚至驕橫跋扈到把曆史著名‘房謀杜斷’的杜如晦拽下馬,再揍之折一指,尹德妃的家仆就因為杜如晦路過尹家門而不下馬,他們還反咬李世民,為欺人在先,李淵這貨竟然還信了,任憑世民深自辯析,反複澄清,皆不信。

實慘的李世民看到諸妃嬪想起母親太穆皇後早逝,歎氣流淚,不過就連這個都得被擺一道:唐高祖原先隻有一分不愉快而已,經過妃嬪們:“秦王憎妾等,陛下萬歲後,妾母子定會被秦王所殺!”,“皇太子仁孝,妾母子屬之,必能保全。”的添油加醋後,李世民的敵人榮幸的又多了一個——李淵。】「1」

李淵看到秦王李世民的敵人有自己不由得一愣。

原來在仙幕心中自己也是二兒子的敵人。

【你以為鳳凰的羽翼光鮮亮麗,秦王李世民的頭銜多到數不勝數,封無可封,看似是天下第一牛叉的人物,而實際上的秦王李世民就像我們剛剛看到的那樣,他在天下人沒有看到的地方數次沾滿汙泥。

二鳳於黑夜中思太穆皇後早終,獨自嗚咽,歔欷流涕。

但無濟於事,他可親可近的父親,就是往他身上扔汙垢的人之一

也難怪他會在《威鳳賦》中寫到:功成名就回原樹,登高枝被猜疑,落長枝受屈辱。夥伴嫉妒,朋輩抵觸,合夥詆毀,分張羅網,各設機巧。

因為卻有其事。

但這不是最令他感到痛苦的,麵對前麵那一堆東西,二鳳還能說這隻是怪他十六歲就沒媽,後宮沒人撐腰,隻是老父親誤會他而已。

但接下去發生的東西才叫二鳳真正寫出《威鳳賦》中接下去的話:

鳳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難以躲藏,隻能收斂雲翅,藏起脫俗,慨歎憂患,悲歎弓箭,不抱幻想。

甚至……想一死了卻此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