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官員:一個高危職業。
大將軍張虔勖自訴對於國家有功, 被亂刀砍死;內侍範雲仙陳述一生服務於先朝,被截去其舌;參軍的妻子被強奪,母親被汙辱, 官員的妻妾被登記姓名按順序奪取;數十個外邦酋長被割耳破麵。
武後終其臨朝之日, 計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直接被武後砍了的宰相就有二十位。「1」
甚至連武皇親人武氏諸王及太平公主都曾被羅織罪名誣告。
連傳說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和與皇帝血脈相連的皇親國戚都隨時被宰、隨時可以嚴刑拷打致死的武周, 官員的性命真的不算什麼。】
【身處羅織地獄的官員們, 領先後輩一千三百年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什麼叫做上班如上墳:“朝士人人自危, 相見莫敢交言, 道路以目。”
官員們上朝前默默寫好遺書, 與家人深情告彆,保不準下一秒就天人永隔了。
上班時遇上同僚也莫敢交言, 一片死寂,隻用眼神相交傳遞信息:蒼天呐大地, 兄弟你竟還活著!】「1」
【高層官員性命如草芥, 底層官員和百姓的性命更是如螻蟻。
草芥還有一絲頑強站起來的力量, 螻蟻可是隨便一踩就能死萬人。】
【底層官員和百姓更慘。】
【砍殺流放嶺南300不知是官還是民的萬國俊被封朝散大夫, 於是殺人換升職,金錢與權利的刺激下小人們的砍人比賽開始。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零五·長壽二年》曰:“光業等以萬國俊多殺蒙賞,爭相效仿之, 劉光業殺七百人,王德壽殺五百人, 鮑思恭、王大貞、屈貞筠不減百人, 其遠年雜犯流人亦與之俱斃。「1」”】
【對於此段曆史,曆史評價:漢之武帝,唐之武後,不可謂不明。
而巫蠱之禍, 羅織之獄,天下塗炭,後妃公卿,交臂就戮。
後世聞二武之名,則憎惡之。——《容齋續筆.漢唐二武.東坡雲》】
【武帝和武後都可謂是明君,但巫蠱之禍與羅織之獄的存在,讓後世對二人憎之惡之。】
【酷吏政治的最後,酷吏們的結局理所當然的不怎麼好。
犯眾怒之下,等政局穩定,酷吏立刻就由備受重用變成了抑製其力,最後走上了衰亡之路。
天授二年691年,武周政權方穩定,酷吏丘神績、周興、傅遊藝立刻被殺。酷吏三大巨頭索元禮以“座贓賄”,服罪,死於獄中;周興被來俊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招甕中抓鱉製服,坐罪流放嶺南,途中被殺;來俊臣被斬於洛陽西市眾人爭相剜眼、剖肝、吃肉、踐踏屍骨。「1」
曾經盛極一時的酷吏政治,完成了武皇賦予他們的任務,走向落幕。】
“但是這也掩蓋不了在這群地獄使者夜以繼日的無死角恐怖統治下,當年充滿活力的大唐不過五十年就變得如死水般死寂。”
李世民麵露悲痛之色。
“厲王虐,國人謗王,衛巫監謗者告之則殺。未曾想周厲王千年前發明的‘道路以目’之語,千百年後會在神州大地再現,還是在朕的唐朝再現嗚嗚。”
李世民受不住的嗚咽出聲,隻覺得太慘了他的百姓們。
其他臣子也相繼歎道:
“羅織地獄不遜其名。”
“吾大唐竟會出現如此恐怖之朝,實在可怖!”
“周皇或許是有意為之,但酷吏是人非物,屠刀衍生意識砍傷旁人者作何解釋?這期間所殺掠的宗室貴戚文武群臣真皆為反臣?這其中定然也有很多無辜之人!此番做法可謂是自毀長城!
“酷吏政治傷民,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雍而潰,傷人必多,政權崩塌,這周皇不知嗎?竟信任這些酷吏至此,傷人害己啊!”
“是啊,真的是看錯這個周皇了!竟不知她如此殘暴!妄為人君!”
臣子們不滿極了,尤其是想到自己辛苦經營的家族也成為酷吏刀下亡魂,更紮心了!
李世民從悲痛中晃過神來,聽到臣子們提到這周皇的殘暴妄為人君,覺得還是得為此人說句公道話。
李世民道:“周皇作為君主,除酷吏政治惹人非議外,其餘政策確實可被稱為曆代君主中的一流君主。”
“就如漢武的窮兵黷武與巫蠱之禍惹人非議,但並不妨礙在後世被稱之為千古一帝。”
李世民想到前麵被他們一通誇讚的實績。
“無論是吏治,還是對人才的創新吸納之法,又或者是收複國土的武功,都可稱之為明君所為。”
更不要說此人可謂是四百年來第一個真正撕毀了勳貴包圍網之人。
不破不立,破而後立。
光這點就比他強了不是一丁半點。
“就是這酷吏政治…… ”
酷吏政治,不過是周皇撕破禁錮的一種方式罷了。
李世民苦笑,“一切皆有緣由。”
禁錮太過,撕毀禁錮的方式就殘忍了些。
臣子們何嘗不知,但許多人還是覺得殘忍了些。
不過也有些人從頭到尾保持冷靜。
蕭瑀麵色還是肉眼可見的不愉,但他還是道:“臣以為陛下說的是,眾臣如今不過五十步笑百步,周皇任用酷吏不過是以賴治賴,衝破反周枷鎖罷了。”
“畢竟五姓七望不怕辯經,最怕周興這種底層無賴。”
“若吾等是為武皇謀劃的親臣,不見得會阻礙其行酷吏之事,充其量就是不要如此過火而已。”
蕭瑀雖麵色冷然,但所有人都聽進了他的話,或者說,不用聽進,真實就是這些。
房玄齡默然,最後還是讚同道:“曆代帝王任用酷吏者比比皆是,隻不過有些帝王任用的是外戚,有些帝王任用的是宦官,或是無酷吏之名行酷吏之實。”
“無非就是帝王手中指哪殺哪的刀罷了。”
不過該說不說,周皇所任用之人乃真正的地痞無賴,毫無文武德可講,和漢朝宦官有得一拚。
但不是無賴還不一定壓得過世家這等家族,畢竟世家最愛講大道理,講不過就以勢壓人。隻有碰到不講道德的酷吏,踩沒人能講得過這些蠻人的邏輯。
最後,李世民無奈總結:“城牆失火殃及池魚,百姓們就是那被波及到的池魚。隻望不要波及過廣。”
畢竟都是他大唐的百姓啊!
【“太後自徐敬業之反,疑天下人多圖己,又自以久專國事,且內行不正,知宗室大臣怨望,心不服,欲大誅殺以威之。乃盛開告密之門。”「1」
酷吏的出現是有其特殊的政治目的。
男權製下的宗法社會,必定不容於女性當權,李氏宗親必定也不容許武氏篡位,武皇為了維護武周政權的合法性必然需要誅鋤異己。
《舊唐書.酷吏傳》:“逮則天以女主臨朝,大臣末附;委政獄吏,剪除宗枝。「1」”
在政治上形成高壓態勢,未必能讓武周政權變成合法政權,但至少能讓權臣群臣緘口,異議不再擴大影響。
實際上武皇也知曉這場酷吏政治運動可能造成的影響會使得官、民不聊生,所以她儘力把這場荒唐的酷吏運動影響降到最低,把這場流血運動控製在長安、洛陽等地,把需要用到酷吏的對象集中在達官貴人或貪贓玩法的豪強們。
武則天是在乎百姓的。
她儘量在‘蒼生晏然’的基礎上,實現‘紫宸易主’,把帝位易姓改朝換代的大混亂變成了政治流血問題,為百姓提供了相對和平的政治環境。】
李世民眼角還有方才難受的晶瑩在閃爍,聞言他一抹眼角,終於露出一抹久違的笑容。
似是欣慰,似是苦澀,他道:“還好還好,朕就知曉這人並非無心之人。”
至少能把禍患控製在都城。
其他臣子聞言也放下一點點小心臟。
為何隻放下一點點?
自然是因為在他們不知道的未來酷吏禍患已成,身處長安與洛陽的家族已遭禍。
“就是不知自她之後可還有其他女皇,或者如王莽一般篡位的朝臣。”
“如若真有,那酷吏之禍或許還會再生。”
“吾等應該想法子避免此等意外再次發生。”
聽著不知何處傳來的呢喃聲,排在前頭的皇帝重臣沉默。
此話也給了李世民當頭一擊。
未來或許會再有另一個周皇臨朝,他當如何避免這一切?
李世民看到幾個嫡女眼中的異彩,突然覺得不用未來了。
畢竟聽到女皇竟能登基後,他的幾個皇女好似精氣神都不一樣了。
平等喜愛每一個嫡子嫡女的李世民:……
痛苦捂臉,好像即將陷入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
【對於武皇的功過,眾說紛紜。
貶逐老臣,任用酷吏,濫殺無辜是真,晚年豪奢專斷,漸生弊政是真,崇信佛教,大修廟宇,勞民傷財是真。
但武則天完成了時代賦予她的任務,儘了自己皇帝的職責,並為華夏曆史和後人留下了大量政治資產,推進曆史進程也是真。
做出實績,改善民生,提高生產,開拓版圖,改革官製,行殿試,創武舉、自舉、試官等製,打擊門閥士族和豪強地主,提拔寒門更是真。「1」
即使這一大波寒門子弟和狄仁傑、李昭德、魏元忠這些等能臣名臣也被這酷吏政治坑得不輕。
但是武則天功績榜上耀眼的光芒無法掩蓋。】
【所以曆史上對於武則天的評價,褒貶不一,但讚者甚多。】
【曆史誇讚她是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性,剛強機智的女政治家,精明強乾的政客。
誇她遠勝學識淵博的儒臣,和曆代雄心大誌的皇後。
誇她公然蔑視道德家,儘管儒家曆史學家都進行惡毒攻擊和抱敵對態度,但她特殊的才能,政治上極佳的天賦,傑出的才能、堅毅的決心和識彆人的能力讓她對於宮廷的權力結構的操縱簡直信手拈來。
再加上她的冷酷、肆無忌憚、對敵人和對手表現出的殘忍和報複心和政治上的機會主義,粉碎的傳統,創始了改革,引起的紊亂,超過曆史上任何陰謀險詐的男性女性。】
【誇她太宗雄才大略,眾望所歸,而她在才略方麵,堪與太宗比肩。
誇她武舉直接解決了曆朝曆代非戰亂時期名將斷代的問題。
文舉突破了用人的地域成見和門閥觀念,打擊了長期把持政權的關隴貴族、大官僚集團和魏晉以來尚門第的製度。
在她的時代就培養了許多人才,為玄宗時代也準備了人才,甚至說玄宗主要是順著她的路子走的。
婁、郝、姚、宋諸賢,羅列於則天之朝,迨及開元,猶用之不儘。】
【總的來說,在武皇執政以後曆時半個世紀強有力的□□統治裡,雖然李唐的皇權一度受到很大的損害,但李世民開創的統一和強盛□□麵並未終止,而是推行唐初的基本國策,讓華夏政權得到了切實的鞏同,讓大唐帝國甚至繼續向上發展。
殘忍與聰明,瘋狂與冷靜,在她身上得到了驚人的統一,假若沒有需要篡唐自立這一阻礙,她會成為一個曆史上排得上名的有道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