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91章:人設問題(1 / 2)

察覺到周昇頤的小動作, 李思詩心中一定:很好,隻要不在一開始就被喊cut,那麼她的“加戲”計劃, 已經算得上成功了一半。

這樣的想法隻在演繹間隙的分秒瞬間,確認自己現在可以以“入戲”的姿態來繼續下去——於是,李思詩臉上的神情開始從溫和但又有點不耐煩,轉化成了一種終於可以卸下偽裝展露真相的輕鬆和無奈。

“一文。”她輕輕地喚了一句男主角的名字。

對麵那個抓住電線杆的人的目光緊緊盯著她,至於那雙眼中的複雜情緒,到底是出自戲中的男主角還是戲外的對手演員……都已經不重要了。

“雖然我們才剛剛認識,但我覺得和你相處, 是真的很輕鬆、很舒服的。”這一個修改了人設的女主角, 其實說起來也有點參照了現實很多人的想法、以及還包括上輩子的自己的思維的。

對李思詩來說, 這個修改後的人設, 有一半算得上是“自己”的投影,因此無論是揣摩她此時的心理還是模擬她此刻的思維,李思詩都能感覺到一種虛幻的真實感——就像是她在某個瞬間, 完完全全地變成了戲中的“麗麗”一般。

這種自我代入的演繹方式, 也是演戲方法中的一個經典流派“體驗派”,好處極多, 弊端也很大:因為它強調的是體驗這個角色的內心, 讓自己無限貼近、乃至變成要演繹的那個角色。

演好了,便是人戲合一;演得太過, 就是人戲不分。

不過,雖然這種方法容易讓人迷失,但它能讓人完完全全地代入角色、成為角色,演繹出一種戲假情真渾然天成的感覺——按理說,這個年代的商業電影不至於讓李思詩冒險去挑戰這個高難度, 而這樣的演繹方式,也不太適合可以NG多次、最後挑選最好一次的電影拍攝模式……

但問題在於,李思詩目前要“討好”的,不是銀幕前的觀眾,而是眼前隻與她隔了兩三米距離的真人。

所以,這種感染力強大的演繹方式,正是李思詩目前最需要的。

她現在不是在拍電影,而是在演一出“舞台劇”,觀眾和對手戲的演員,隻有眼前這個抓住電線杆的青年。

“但是——”一個轉折詞將方才遺留的溫馨全數斬斷,懷抱夢想的少女開始變得人間清醒之時,幻想和現實的界限就被她親手破滅,“無論是你對這份感情很認真,還是我覺得你好……這些都是沒有用的。”

“你知道我為什麼一直宣稱自己鐘意‘英雄’嗎?”

“因為這個年代的‘英雄’,不是什麼拿著變身器就能變身成為蒙麵大俠警惡懲奸的超人,而是能保證我生活階層不掉級的人。”仿佛是兩輩子的人生感悟交融在了一起,李思詩露出了一個自嘲的笑容,“我曾經想過靠自己,但是你知道嗎,在這個世界上,一個女仔想要‘靠自己’,真的是太艱難了。”

上輩子的她,真是那麼懶散而不思進取嗎?

也許不是的,她也曾經幻想過能靠自己的努力將自己帶回富貴生活之中,但現實的毒打和一次又一次陰差陽錯的失敗讓她最終放棄了掙紮,繼而選擇了釣金龜婿嫁豪門這一條看似更容易走的“靠彆人”之路。

“你看看,我這間房、我身上這件襯衫、我每晚都要用的護膚品……它們都不是你一個外賣仔能負擔得起的。”

“哪怕我願意給你一個機會,讓你發一場美夢——但是sorry啊,夢是始終會醒的。”

她就這麼目光炯炯地看著前方,而抓住電線杆的人似乎也是露出了一個覺得有意思的微笑,張口即興回了她一句:“麗麗,雖然夢是會醒,不過我記得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句話叫做——‘不在乎天長地久,隻在乎曾經擁有’,是不是?”

“然後呢?你都未曾擁有就已經這樣執著,到你擁有之後又失去的話,是不是會傷心到想自殺啊?”李思詩在修改人設和台詞時,就已經預算過了對方的數種反應,這一個回答和她預算的一個反應沒差,於是台詞立刻又是能流暢地跟了上去。

“如果你需要的話,我、我願意為你死!”對麵立刻又來了一句。

“不需要,願意為我死的人太多了。”李思詩冷下聲音說出這麼一句甚至帶了點搞笑的回應,隨後就是把那個早就應當丟出去的小布偶拿起來,“我告訴你,今時今日的世界已經沒有奇跡,也沒有英雄了。”

“多謝你的禮物,不過它和我房間的裝修不是很搭,還是還回給你比較好——”

“已經很晚了,我要睡覺了,拜拜。”

有時候,同樣的台詞交由不同的人來說,就能給予觀者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光是聽這些清醒得過分的言論,一般人都會覺得能說出這些話的女仔,是一個貪圖安逸的性格了吧?

但偏偏,在大銀幕上,那極致放大的五官和表情之中,就能看得出這一張青春美麗的臉上,在說這些話時隱約流露出來的一絲無奈和憂傷。

而人總是會對美麗的容貌,報以更多的寬容。

所以這一番話在李思詩這樣的演繹方式說來,就極大程度上減淡了負麵的觀感,同時反而是更能引發他人的憐愛,讓人下意識地覺得她這麼做也是被迫無奈,所以隻能艱難世界裡選擇更容易一點的生存方式……

白蓮花和真綠茶,區彆就在於演繹方式和個人演技之上。

在這一場戲劇情設置的結束點——女主角“麗麗”雙手拉住窗簾隔絕兩人的相見這一幕裡,李思詩的眼神舉止,依然都是交足了功課。

隨著兩邊窗簾的拉近,越來越狹窄的天地之間,保持著演到最後一刻的李思詩,便能在自己那保持著憂傷情感的眼神之中,看到對麵人的眼裡看到一份震撼之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