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第211章:追夢之聲(4) 藝術家就……(1 / 2)

戴偉光說到做到, 在“非主流”式的改造計劃開始之後,他第一時間就是給常小滿量身打造了聲音的升級計劃,通過各種各樣不同於尋常練習的魔鬼訓練方式, 務必要趕在下一輪比賽開始之前, 將常小滿的娃娃音升級成空靈清甜的少女音。

在二樓李思詩附近座位上觀看電影的人, 除了尤嘉婷之外基本全是唱片銷量有保證的實力唱將,女主角常小滿的非主流式“進化”自然是瞞不過他們的眼睛和耳朵。

不過,這些劍走偏鋒的技巧對於他們這些實力唱將來說算是小技巧,但大部分普通人來說,無疑就是一種“看起來跟著學我也能行”的秘笈。

在這個基礎上,看這段改造劇情就跟看一個大爽點來臨前的鋪墊一般,一步步地提升眾人的期待,教人越看就越盼望那個驚爆眼球的大爽點快快到來。

主導本片的劉導演雖然說是要拍衝獎片,但他慣是會用這種很商業性的劇情描述手法,一如當初《五億探長傳奇》那樣,在劇情裡時刻用逆襲升級的描述方式,去牢牢吸引住觀眾們的所有心思。

當然,比起在《五億探長傳奇》中, 侯北樺扮演的男主角從無奈妥協的小警察最終升級成叱吒風雲的總華探長的升級曆程;《追夢之聲》因為其劇情裡麵本身就是有著音樂比賽這條線, 所以那“逆襲升級”的升級流色彩便相對要更加明顯, 先天在雅俗共賞的“俗”字一途取得了優勢。

而“雅”字這一部分,如倫永楠、榮玨章等人也很快看出了其中隱喻:在港城樂壇裡, 情歌類歌曲和非情歌類歌曲的爭議由來有之,至於原創歌曲和翻唱歌曲之爭, 更是融入了文藝意識和商業利益的競爭。

即使是在樂壇中地位來到他們這個級彆的大牌歌手,少不免也曾經在商業利益的壓迫下低過頭,妥協了一部分自己對音樂的想法。

雖然翻唱歌曲在嚴格上來說, 也是歸屬於“中文原唱”或者“華語原唱”,但到了一定高度的歌手,誰不想唱獨屬於自己原創歌曲,誰又想要日日都是唱著各種或是喜悅或是悲痛的情歌,日日夜夜都在和“愛情”這兩個字死磕到底?

可惜問題就是,翻唱歌曲省事省力省錢,情歌類歌曲又特彆受到大眾市場的歡迎,原創和非情歌類……壓根就不是它們的對手。

甚至乎還因為商業逐利的關係,一邊在明麵上支持一邊在私底下打壓,那位和黃洋、程國康齊名的初代詞壇三巨匠之一的路鶴沾,就是因為發起“非情歌運動”而遭受到不少來自明裡暗裡的攻擊和打壓,致使他在這次運動失敗後,心灰意冷退出樂壇。

在電影裡,商瀚友扮演的男主角戴偉光是和路鶴沾一樣,對這個過分注重利益的樂壇選擇遠離,離開這個娛樂至上的圈子;然而在現實中,他卻是新生代裡靠著情歌類和翻唱歌曲,逐漸達成銷量冠軍的成就,以及奠定二代歌神地位的人氣和成績基礎。

即使電影劇情采取了一部分他現實的升級曆程,但現實和電影交織起來對照觀看,便更是能看出一種無可奈何的諷刺——倘若商瀚友當年沒有及時調整過來,那麼現在這位樂壇新生代的領軍人,是否就會像電影裡一樣“落魄”?

然後,就躲在鄉下過著農夫一般的日子,從此寫歌唱歌都隻為自娛自樂之用?

這是和女主角常小滿有所關聯卻又互相對應的另一條線,兩個人此時的劇情線通過這次音樂比賽聯係到一起,可能就將會是兩份人生的“升級”和“重生”。

鏡頭回到清晨的鄉野田園,通過一番魔鬼訓練,常小滿終於在驚跑了無數鴨子的娃娃音吊嗓子中,發出了一聲清亮剔透的長音,致使熬了一夜的戴偉光在昏昏欲睡中猛地就是一個激靈。

“你保持住剛才的狀態,再來一遍試試!”仿佛就像是在茫茫迷霧中終於找到了靈感光輝的一線蹤跡,戴偉光瞬間來了精神,要求常小滿再來一遍。

同樣被自己的聲音震驚到的常小滿點了點頭,然後就頂著一副小心翼翼但又躍躍欲試的擔憂和自信,重新以剛才的聲音發了一個長音——

下一刻,寧靜致遠的鄉野田園已經變成了星光璀璨的比賽舞台,馮北潤所飾演的男配“阿Run”乃是本次比賽最熱門的參賽選手,高大帥氣有才華,從參賽開始就是用自己創作的動感勁歌上台,強勁的電子旋律和節奏猛烈的熱舞瞬間就能狠狠抓住現場觀眾的心,對比起其他參賽選手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慘絕人寰的降維碾壓。

比起阿Run這個前任,常小滿自然就是本次比賽裡的另一個“熱門”——在兩人的前情侶關係被曝光之後,不喜常小滿這個水貨都不如的辣雞靠賣慘賣醜晉級的人,無疑就是更多了。

偏偏電視台為了比賽熱度和收視率,還特意安排了常小滿跟在阿Run後麵出場,全然就是一派以上等馬的優秀來反襯下等馬的差劣的心思,隻要娛樂至死,哪管他人會不會死以及會怎麼死。

於是,在主持人那隱約帶有調侃和嘲笑意味的介紹聲裡,下方的觀眾席也跟著是一片噓聲和嘲笑聲。

唯獨隻有戴偉光和常師奶二人緊緊盯著舞台,等待著已經經曆過一輪蛻變的常小滿出場。

此時後台之中,抱著吉他的阿Run和依然一副聖誕樹模樣的常小滿擦身而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