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隻有親身站在這裡,才有最為直觀的感受。
顧傾城一條條的命令下達下去。
兵卒們則紛紛按令行事。
顧傾城來到了犧牲的兩個N代麵前,一男一女,都是十五六歲的年紀。
曾經的鮮衣怒馬、年少輕狂,現在卻英勇的死在了西州的邊境線上。
「三郎!鄭三郎你個混蛋,你為我擋什麼箭哪!嗚嗚,老子欠你一條命!」
李四郎跪坐在鄭三的屍體旁,嘴裡罵著,人卻哭著。
說道「欠一條命」的時候,他眼底閃過一抹決然。
以後他就是鄭三郎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他代替鄭三郎孝順父母,照顧幼妹。
等將來自己有了兒子,就過繼給鄭三郎一個,絕不讓他死後沒有香火供奉。
「四娘!四娘!!」
十來個小女郎,圍著崔四娘的屍體哭得不能自已。
跟大部分從軍的小女郎不同,崔四娘並不是出身勳貴。
她家是世家,從小讀著聖人經典長大。
她是一眾彪悍的小女郎中最文雅的一個。
但,她骨子裡十分剛強。
從小沒了父親,母親還沒有兒子。
若不是外祖家還有些權勢,他們這一房估計就要被崔氏族人吃了絕戶。
即便如此,崔家也一直都在催促崔四娘的母親過繼嗣子。
崔四娘的母親並不願意,她有嫡親的女兒,為什麼要把自己跟丈夫辛苦打拚的家業傳給一個不相乾的人。
就因為那人姓崔,是個男丁?
崔母與崔家宗族便僵持起來。
崔四娘是長女,親眼看到了父親亡故後,她們母女三人的遭遇,心中很是悲憤。
女子又怎麼了?
難道女兒就不是父親的骨血,不姓崔?
如果父親的產業是繼承的祖業,被族裡逼著過繼嗣子也就罷了。
偏偏並不是。
父親是庶子,早早就以分家為由,被趕了出去。
父親聰慧,努力刻苦,憑借自己的能力得到了一位大儒的賞識。
先是拜入門下,接著又娶到了先生的愛女。
有了嶽家的照拂,崔父自身足夠優秀,這才置辦下了偌大的家業。
結果呢,就因為無子,崔家宗族就以所謂的禮法、規矩為由,逼迫她們孤兒寡母!
憑什麼?!
崔四娘不服!
恰巧這時,顧傾城弄出了一個娘子兵,還有不少小女郎踴躍參加。
崔四娘一咬牙,向來文雅的她,也報了名。
一路走來,剿滅山匪、追殺流寇……崔四娘也從一個渾身書卷氣的世家千金,蛻變成勇猛的女戰士。
原以為能夠用真正的戰功證明自己,保護母親和妹妹,沒想到——
顧傾城聽到小女郎們的哭泣聲,又想到從霍五娘那兒聽來的八卦,心中說不出是個什麼滋味兒。
她來到近前,解下自己的披風,蓋在了崔四娘的屍體上。
霍五娘見狀,也學著她的模樣,褪去自己的披風,將鄭三郎覆蓋住。
「崔四娘勇猛殺敵,斬殺西戎騎兵三人,策勳三轉;」
「鄭三郎悍不畏死,斬殺西戎騎兵兩人,策勳兩轉!」
顧傾城沉聲說道。
她的聲音不高,在場的N代們卻都聽到了。
策勳?
是正兒八經的登記戰功,並上報朝廷啊。
朝廷會按照規製,或是獎勵,或是撫恤。
鄭三郎也就罷了,他是男子,記戰功,死後封賞,餘蔭親眷都屬正常。
但,崔四娘卻是個女子,居然也能策勳。
這、這——
「為什麼不能?」
某個小貴女用力抹了把眼淚,大聲說道,「崔四殺了三個西戎騎兵呢!比好多男人都要強!」
「對!必須能策勳!」
朝堂上的某些腐儒若是拿性彆說事兒,就讓家裡的父兄噴死他們!
今天是崔四娘,或許明天犧牲的人就是她們!
她們不是在為崔四娘發聲,而是為了自己!
更不用說,九皇子也是站在她們這一邊的。
沒聽到剛才說出「策勳三轉」的人,就是九皇子嘛。
「諸位放心,我慶朝素來都是有功必賞,諸多功勳中,戰功尤勝!」
「女子怎麼了?誰若說女子不該策勳,那就親自來西州走一趟,也殺幾個西戎騎兵給世人看看!」
「他堂堂男子做不到,一個女子卻做到了,他都不覺得羞愧?」
不如人就要知道羞恥,哪裡還有臉麵瞎逼逼?
眾小女郎們齊齊點頭,哎呀,她們愈發覺得九皇子英明了呢。
如果他能做皇帝,就是她們這些慶朝女子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