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長生之夢【五】 劉豬豬,華夏歐皇,名……(2 / 2)

隨後便覺得有哪裡不太對勁。

天幕方才才說了,朕六十多歲有了劉弗陵,七十歲過世,那他登基時最多不過十歲,那時候霍卿都已經五十多了吧,怎麼還比霍卿去的還早呢,這到底是霍卿他特彆能活,還是說……

劉徹心裡已然有了不妙的預感。

果然——

【要說好運,劉豬豬也未免過於好運了吧。本身封建時代,明君就難得,忠心的權臣也屈指可數,但眼看著還算賢明的漢昭帝短命早逝,真是有夠倒黴的,結果偏偏卻還有漢宣帝這個前太子留下來的最寶貴的遺產,也真是天佑漢朝,天佑漢武了。】

被短命的劉弗陵和被遺產的劉病已:……

劉弗陵得知了自己最後連霍光都沒有熬過,深深歎了口氣。

他真的好慘哦。

死得早就算了,他難道對霍光還不算事事順從嗎?

讓他隻許睡自己還沒成年的皇後他都忍了,結果還要被天幕曝光出來,但為什麼霍光最後卻連葬在他陵墓旁也不願意?

他這個皇帝當的可也真夠失敗的。

他看了看廣袤無垠的天際,不由得有些酸楚。

他又何嘗沒有想過,若有朝一日自己親政,君臨天下,定要像父親一樣,建立屬於自己的豐功偉績,可原來,他隻配當漢室的一位過客嗎?

甚至於連天幕這樣的後世人講述這段曆史的時候,他也隻是個無足輕重的添頭,還不如身邊的這位大司馬有存在感。

他非常怨念地看了一眼立於下首,看不清神色的霍光,內心有一萬句罵人的話卻不敢說。

最終忍無可忍,終於幽幽然出聲道:“大司馬對父皇還真是忠心不二。”

結果搞得他的陵墓如此寒酸。

霍光不緊不慢地行禮,方才道:“臣得沐兩位聖主深恩,自是感激不儘,必將效忠漢室,至死方休。”

說罷便又不動如山地退回了原位。

他霍光此生,隻願追隨一位雄主。

【差點又聊偏題了,總之,漢武一朝,真是我每次看一遍曆史就想衝進去搖晃一下漢武帝那顆尋仙問藥的腦子,好想衝他大喊一聲你醒醒,彆迷信了,快跟我一起篤信科學的程度。有那錢,咱趁著衛青霍去病還活著的時候多打點地,省的老了老了,沒帥才了,還在那裡為了徹底征服西域的夢想在那裡白耗時間金錢。】

【不過雖然他的夢想沒有成功,但是他的重孫漢宣帝替他完成了這個夢想,漢宣帝時期徹底擊敗匈奴,設立西域都護府,也成了華夏曆史上不可磨滅的豐碑,而這等功勞,自然離不開漢武帝時期為他打下的基礎,後世人提起西域,提起河西走廊,提起絲綢之路,大多第一時間想起的,還是漢武帝。那個飛揚熱烈的漢武時代,代表著華夏曆史最青春軒昂的歲月,也成為無數人記憶中無法替代的一段曆史。】

尚且躊躇滿誌的年輕劉徹聽到天幕此言,深以為然,畢竟天幕所言之後事實在是過於讓人膽戰心驚,既然可以避免,既然知道後後代子孫可以替他大漢征服西域,那他也沒有必要如此急不可耐。

河西走廊他知道,但這絲綢之路又是什麼?

絲綢是他大漢的特產,莫非是將他大漢的絲綢運出去的道路?

沒事乾運絲綢出去乾嘛?

下一瞬,最喜歡掙錢養兵的劉徹眼前一亮。

是了,如果能把他大漢的絲綢賣給張騫所呈的地圖上的那些國家,豈不是錢款自來?

而且看天幕的意思,這條路還挺出名,豈不更說明了此計可行。

不過天幕所言甚是,若是天幕可以告訴他如何能讓仲卿和去病多活些年歲便更好了。

畢竟西域賓服,可從來不隻是他一個人的夢想啊。

作者有話要說:  1. 其實我覺得劉徹會相信李廣利,也蠻好理解的,因為他覺得李廣利跟衛青一樣,都屬於那種朝廷不看好但是是他自己發掘的那種人才唄,又是外戚,他自然覺得那些官員都是汙蔑,沒想到,衛青才是千年難得一遇的那種,笑死。

然後被李廣利坑了之後就ptsd了。

2. 不得不再次感慨,劉豬豬真的,華夏第一歐皇啊。

生前榮耀,死後也儘享哀榮。

其實一般像宣帝這種不是繼承自己父親的皇帝位的這種皇帝,如果登基,肯定要想法設法地折騰一下,對吧,說的就是你,宋英宗,還有那個把我們judy太宗搞掉的嘉靖。

漢宣帝心裡未必對劉豬豬毫無怨言,畢竟他家裡的悲劇劉徹是要負很大責任的。但是為了自己繼承的正統性,他必須拚命捧漢武帝,畢竟按照漢朝的繼承順位而言,漢昭帝無子,就隻能從武帝的子嗣開始扒拉排序,漢宣帝的繼承順位是在很後麵的,他必須強調自己才是武帝嫡係後嗣,才能加分,這也是他為武帝立廟號的根源。

漢武帝時期已經給劉據的事定過性了,他就不能再推翻,且也承認戾太子子弄父兵,隻能說自己的父母都是無辜受牽連的,給了個諡號而已。

真就,生前歐皇,死後還是歐皇,誠不欺我。

3. 褲子問題等後宮問題:當時上官家把自己的孫女嫁給漢昭帝的時候,上官皇後才六歲,上官皇後是霍光的外孫女,霍光為了讓漢昭帝隻跟上官皇後生孩子,一方麵造謠說漢昭帝身體不好,不宜做太多這種事,另一方麵讓後宮宮女全都穿上內褲,為了避免隨時隨地激情上頭的行為。

《漢書 外戚傳》:“雖宮人使令皆為窮絝,多其帶。”服虔注:“窮絝有前後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