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畢竟孟薑女和巴清都沒有成為秦始皇的妃子,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露水情緣逐漸無法滿足人們內心的需求。畢竟男女主這樣怎麼同框嘛,不得整點陛下的妃子,加點虐戀情深三角戀元素嗎?於是,麗姬的故事,應運而生。】
劉徹好奇並不理解,詢問下首百官道:“何為三角戀?”
其餘人也紛紛不解其意。
劉徹在心裡轉過幾圈,仍舊無法明白。
難道是指三個人之前的情誼嗎?
玩得還挺花啊。
他愈發好奇起來,難道是同時納了一門雙妃?這有什麼,哪裡能有哭倒長城的孟薑女石破天驚啊。
【這位麗姬啊,是一位衛國的美女,被微服來衛國遊玩的秦王政一見鐘情。以國家為要挾要求強娶麗姬。麗姬彆無他法,為了國家著想,隻好含恨嫁入秦國。】
始皇帝表示很困惑。
聽起來像是他還沒有一統天下的時候,那他一個秦王,沒事乾去衛國乾什麼?
而且後代人到底知不知道,衛國到底有多小?
他與其千裡迢迢,專門橫跨土地去衛國,還不如好好逛逛鹹陽呢。
就衛國那點彈丸小地,又無兵馬,他有甚好要挾的?出兵他都嫌棄得不償失。
【這種故事呢,通常女主必須擁有一個從小就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初戀。麗姬當然也不例外,她有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初戀,名字叫做荊軻。】
其他人看熱鬨不嫌事大地紛紛坐直了身子。
標題都替始皇帝想好了。
驚!荊軻刺秦的真相竟是如此。
衝冠一怒為紅顏,奪妻之恨不共戴天,始皇帝欺人太甚。
【不過麗姬顯然比其他女主膽子更大,也更剛烈。她在離開衛國前一夜,同自己的初戀依依不舍,花前月下,情至深處,還許下了此心不渝的諾言。於是到了秦國之後,意外發現自己竟然懷上了荊軻的孩子。】
始皇帝心道。
哦,這原來講的是一個他揮劍斬情絲的故事啊。
像這種荒唐的女子,他如何能姑息。
他忍不住想起了早已淡忘的嫪毐的那張囂張的臉,想起他曾有過一麵之緣的那兩個同母異父的親弟弟。
他此生最為痛恨的,便是私生子,此為他不可觸碰的逆鱗。
【但當然了,寬宏大量的男主必須包容,並處處維護。知道了真相的秦王小心遮掩,讓舉國上下都相信,麗姬懷的這個孩子,便是他的,甚至欲立此子為王太子。而這樣的寬容和溫柔終於打動了原本冷若冰霜的麗姬,開始漸漸喜歡上了秦王。】
始皇帝:???
他是大冤種嗎?
他大秦奮六世之餘烈,最後將大好河山拱手讓給他人,那人甚至還是個衛國人?
他有病嗎?
他要再強調一遍,秦律,秦律!
作為秦國的王,他絕不會做出違反秦律之事。
混肴血脈繼承權便正是秦律所嚴肅禁止之事!
始皇帝隻覺得腦子嗡嗡作響。為什麼後世之人一邊說他霸道狠厲,可以做出此等強娶一事,一邊又誇他溫柔寬和,能容忍此等放肆之事。
這像是一個人能同時乾出的事嘛?
【荊軻驟然痛失所愛,自然對秦王恨之入骨,恰逢太子丹招募刺秦勇士,便接下了這一任務,懷揣著地圖和匕首,來到秦國。】
劉徹恍然大悟。
原來這才是三角戀的真實意思啊。
竟是他自己孤陋寡聞了。
【刺殺失敗後,麗姬的事立刻暴露在了秦國眾人麵前,秦始皇再也護不住麗姬,隻好讓麗姬飲鴆自儘。】
始皇帝不知為何,聽到故事的最後,甚至感受到了一點欣慰。
在這個故事裡他至少還有點骨氣和魄力,知道先下手為強,迷途知返了。
然而,下一瞬,天幕便又道。
【麗姬雖死,情誼難消,為了紀念麗姬,保衛麗姬的家國,秦始皇縱滅六國,卻唯獨留下了衛國,這若不是愛之深沉,又如何獨獨放過衛國?】
其他朝代的百姓聽得一個愣一個愣的。
雖然從第一個故事開始,大家便就已經知道了故事未必為真,但這等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可真是比他們在戲園子裡聽得都精彩,忍不住入了戲。
啊,秦始皇雖然暴虐,但著實情深啊。
此等鐵漢柔情,傾儘天下為美人的橋段,果真動人心魄。
甚至跟著劇情走了起來。
沒錯,秦始皇為什麼不滅了衛國,一定是因為美人!
【不過,雖然麗姬此人是後人根據春秋時期的晉獻公的驪姬編纂猜測的,但是荊軻刺秦的故事,確實踏踏實實寫在了史書裡,由此衍生出了秦始皇陛下最有名的一個段子之一,便是秦王繞柱走。】
始皇帝還沒有從知道了麗姬此人是編纂虛構的真相中緩一口氣,便聽到了天幕略含戲謔的秦王繞柱走。
他想起了當時略微有些混亂的場麵,但感覺尚好。
畢竟荊軻真的不是因為自己橫刀奪愛才來暗殺他的。
且事情也已過去許久了,畢竟是有驚無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