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天幕上便出現了一個短小的小視頻,配上了詼諧的配樂,顯得十分喜感。
視頻上是一個Q版帶著冠冕的秦王,在巨大的柱子麵前,顯得嬌小又可愛,柱子另一端是荊軻。Q版秦王在努力拔劍的同時,又不停地繞著柱子奔跑,跳躍。
始皇帝:……
劉邦捧腹大笑。
“這天幕也太有意思了,原來在後世眼中的始皇帝,這麼……這麼可愛。”
【由於秦朝史料太過於稀少,因此與秦始皇相關的每一個字句,都異常珍貴,這是搞二創的唯一原材料,所以每一句話都要努力發散,何況是記載如此惟妙惟肖的“秦王繞柱走”這五個字呢?因此後人衍生出了許多相關的視頻。】
Q版秦王消失後,隨著一聲巨響,伴隨著鼓點異常激烈的搖滾樂,秦王穿著稍顯妖嬈的衣衫,單手撐在柱子上,跳起了鋼管舞。
始皇帝表示,此等珍貴,如此重視,他可真是消受不起。
幸而此畫麵一閃而過,否則便是與上蒼對抗,他也勢必要把這個該死的天幕給劈下來!
常柚收斂了自己方才稍稍有些外露的笑意,努力嚴肅起來。
【會出現這一狀況呢,史料記載,是因為圖窮匕見之時,荊軻一擊未中,秦王驚而站起,被扯裂了衣袖。情急之下,竟沒能成功抽出自己背負著的青銅劍,隻好脫去鞋子,被荊軻追逐著繞著柱子跑。
根據秦律,大臣上殿之時不能帶刀劍,因而場麵一度十分混亂,幸而禦前醫侍夏無且將藥囊擲出,給了秦王以拔劍時間,而荊軻此人估計武功不甚了了,扔出匕首,卻隻擊中柱子,遂被控製。】
秦朝在座的,有人經曆過當年那場刺殺。
雖然有所出入,但比起之前的故事,好像還是正常了不少。
始皇帝也鬆了一口氣。
他寧可聽點這種事,也再不想聽自己的風流韻事。
尤其是這風流韻事也不知道是哪個遭瘟的編的,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幸好斷袖之癖是發生在漢的故事,否則就這一句絕袖,恐怕早已讓後人浮想聯翩了。】
劉邦撓了撓頭,斷袖之癖?何意?還發生在他大漢?
他衝著身邊臣子道:“隻是天幕如此說,豈不自己已然浮想聯翩了嗎?”
而在唐朝的李世民,覺得自己好像聽懂了天幕的言下之意。
難道此三角戀還有一條指的是秦皇和荊軻?!
他搖搖頭,趕緊把這個離譜的想法拋出腦後。
天幕誤人呐。
【據有關文獻記載,說秦王的劍長七尺。秦朝時的一尺相當於如今的23.17厘米,那七尺,便意味著秦王劍有161厘米,幾乎是當時成年人的身高這麼長,便有人道,難怪拔不出來,這麼長,也太難拔了吧。】
常柚十分壞心思地給Q版秦王配上了一個比自己大了好幾倍的秦劍,生動形象地向大家證明,何為拔不出來。
始皇帝儘管聽不懂什麼叫厘米,但是卻聽明白了那句成年人的身高。
他比劃了一下自己身側的秦劍,覺得好像沒有那麼長。
【不過根據當時的工藝推測,其實是鑄造不了這麼長的劍的,如今陸陸續續自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秦劍,大多也是90厘米,遠沒有161厘米那麼長。】
始皇帝一眼便從天幕中認出了那挖掘現場排列的兵馬俑。
這,這不是他預定計劃的陪葬傭嗎?
他的墓被人掘了?
這怎麼還褪色了呢?
好醜。
他怒目而視,覺得自己的頭有點疼。
這個世界,毀滅吧。
而劉徹顯然對這些看起來格外壯觀的兵馬俑很感興趣。
如今的陶俑是不是小了點,不太能體現他大漢的風貌啊,要不也做成等身的?
身旁的官員趕忙製止道:“陛下,一定是因為秦皇的兵馬俑修得太大,才會被人掘了陵墓。”
劉徹便又猶豫了。
比起氣勢,好像還是保全陵墓最重要。
【但無論如何,許多人都傾向於秦始皇人高馬大,有一米九八,啊,我們那身高兩米長的老祖宗啊。】
始皇帝手肘撐在幾案上,深覺疲憊。
你們便是這麼愛戴老祖宗的嗎?
作者有話要說: 1. 嘿嘿,沒想到吧,是荊軻!昨天查八卦看到麗姬可能跟荊軻有一腿,立馬想到他倆一起寫。
2. 明天女人們就收尾了,即將迎來有名有姓的男人們,笑。
原本預期三章寫完女人們,沒想到,會這麼多。。。
陛下,苦了您了。
3. 政哥肯定至少1.8m,但是有沒有一米九八不好說,但按文獻換算是有的,但也有可能是誤傳或者其實後世的一尺跟秦的一尺已經不一樣長了。
4. 桓寬《鹽鐵論·論勇》“大夫曰:‘荊軻懷數年之謀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秦王憚於不意,列斷賁、育者,介七尺之力也。’”
《戰國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感謝在2023-03-30 18:21:04~2023-03-31 19:13:4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燭漸暗諾攸 9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