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下麵插播一則新內容,秦宮故事會。】
剛剛長舒了一口氣的始皇帝和秦廷其餘人,又忍不住提心吊膽起來。
不是說告一段落了嗎?
這個天幕怎麼總是說話不算數?
知不知道什麼最絕望。
那就是以為風平浪靜了, 再給你殺了個回馬槍。
【秦始皇在我們現今大部分人的想象中,始終是一個大腹便便的威嚴形象,評價他,要麼說他是個暴君,性格暴虐, 是個狂暴大冰山。要麼,就說他的功業千秋。
秦始皇在我們的心目中,似乎並不是一個單純的人的形象,更多時候, 他隻是一個符號,一個象征而已。但細細追究推測其形象,我們則會在殘存的那點史料中, 窺見一個不同的秦始皇。】
常柚配上的圖片, 或古畫或石雕,總之秦朝人看了都茫然。
隻能說長得跟他們家陛下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但是其他朝代的人還是很熟悉的, 畢竟他們堅信, 那個秦始皇就長這個樣。
始皇帝則困惑於另一個點,就是冰山要如何狂暴?
要不還是專注功業吧, 他喜歡聽自己彪炳千秋的不朽功業。
【下麵進入我們今天的第一個部分,秦始皇的那些小愛好。
關於秦始皇那些喜歡求仙、大興土木, 喜歡出遊巡視等爛大街的愛好,我們就不提了。畢竟像這種愛好,很大程度上,是要歸因於他的身份和政治意圖, 說實在的,能夠表露的秦始皇的真心有限。】
始皇帝聽了並不覺得安慰。
這怎麼能叫爛大街的愛好,真是不會說話。
【我們的秦王政小盆友其實是個有追求的小盆友。但我們能夠觸摸到一點關於他的真相,有些時候,還真得要好好感謝一下李斯。雖然他在《諫逐客書》中寫那一段的本意,是為了罵人。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現代人,要看開一點,有就不錯了,就不要管這東西原本是打算拿來乾什麼用的了,多冒昧啊。】
眾位先是被內涵求長生,後又聽了一耳朵八卦緋聞的帝王表示,這個天幕竟然還知道冒昧啊。
算了,他們聽得還是挺開心的。
甚至有些政績平平的帝王們開始覺得慶幸,不出名就會美美隱身呢。
始皇帝已放棄拯救天幕這個口無遮攔的隨意稱呼了。
隨緣吧,愛叫啥叫啥吧,隻要彆再給朕胡亂安排奇怪的愛情和緣分就行了。
【首先,我們要有個清晰的認知,那就是我們祖龍陛下是個先秦貴族,彆看他喜歡加班,但是呢,貴族那點喜好他是一點都沒落下啊。
我們陛下喜歡佩戴來自昆山的美玉,喜歡在衣服上綴著光如明月的寶石墜珠,喜歡用夜光寶石裝點宮殿,出行的時候樹立在兩旁的旗幟也是用翠鳳羽毛做裝飾。可也真是個喜歡打扮自己的翩翩貴公子啊。】
始皇帝真的不明白,佩玉與配飾這種稀鬆平常的事情,為什麼也值得大書特書。
還有,他那不是在衣服上綴著,他那是掛上了配飾!
再者說,帶都帶了,當然要帶最好的。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出生於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也就是現在的一月份,是個妥妥的魔羯座啊。也不知道是不是受星座的影響,秦始皇本人也有點矛盾。
一方麵呢,他喜愛漂亮繁複的首飾,喜歡錦繡華服,喜歡像傳說中的龍一樣在宮廷中收藏亮晶晶的珠寶,無愧於自己的祖龍之名。另一方麵,他又極端厭惡繁複的周禮,廢除旒冠冕,就算是祭祀,也隻著玄冠冕。直至東漢明帝時期,才恢複旒冕製度。
但顯然我們政哥的審美跟現代人的審美差的有點多,雖然他廢除了,但我們又給他恢複了。在所有的電視劇中,我們政哥都戴旒冕。不過當然了,與他並立千秋的漢武帝也逃不開這樣的宿命,也是一頂旒冕走遍天下都不怕。】
始皇帝看著紛遝而至的各種奇形怪狀的所謂帶著旒冕的自己,陷入了沉默。
算了,你們要覺得旒冕好看,就帶,反正麻煩的也不是他。
但能不能帶帶對啊,旒冕象征身份,如何能如此兒戲。
還有那些人穿的衣服,華麗是華麗,也足夠光鮮亮麗,可以看出後代子孫是真的很有錢了,但能不能不要如此浮誇,一點都不高貴。
而且……
何謂星座之說?
你們後代人不是都不信鬼神嗎,還說已經揭秘了星辰宇宙的秘密,連熒惑守心都已不當回事,怎麼還饒有興致地研究什麼星座之說。
還有,哪裡的神話說龍喜歡收藏亮晶晶的珠寶啊,他怎麼不知道?
一點都不莊重,突然就覺得龍不霸氣了。
劉徹實在沒想到,怎麼連這種好事,都不忘了帶上他呢。
其實他也不喜歡旒冕啊,礙事。不然他早就自己恢複了,何至於勞動後世子孫。
不得把他那張帥氣的臉露出來嗎,人長得帥不就是為了給人看的嗎,都被旒冕遮得嚴嚴實實還看個什麼勁呢。
【此外,政哥還喜歡音樂。而且我們陛下十分有審美,不喜歡擊甕叩缶,拍打大腿的秦國傳統音樂,反而對鄭、衛桑間的音樂情有獨鐘。
但這也不能怪咱政哥啊,畢竟人家還是從小在趙國長大的,可能自小就埋下了審美的伏筆吧。】
李世民很震驚,他不是沒有看過《諫逐客書》,但是卻從來沒想到還會有這麼清奇的角度。
是他不夠全麵,竟然隻從中看到了李斯條分縷析,邏輯分明的諫言。
原來這篇文章還能這麼理解。
【政哥愛山東六國的音樂是實錘。但也因為愛音樂,狠狠被人傷了一波心。高漸離是太子丹的門客,也是荊軻的至交好友,最擅長擊築而歌。
荊軻刺秦失敗後,秦始皇通緝太子丹門客,但因為聽說高漸離善樂,便免除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讓他在自己身邊為自己奏樂。
可惜,高漸離卻並沒有忘記要為摯友報仇一事,隨著秦始皇對他樂聲愈發喜愛,他終於得以靠近秦始皇,遂在築裡灌鉛,舉築撲秦始皇,但他跟自己的好友一樣,準頭堪憂,沒能成功。
秦始皇隻能忍痛殺之,從此不敢複近六國之人,隻能說,我政哥狠狠PTSD了。】
秦王政雖然不知道這個PTSD是何物,但原本一件頗為嚴肅的刺秦之事,竟然被這個天幕說的如此輕巧,他也忍不住抿了抿唇。
他幾乎要被天幕說服了。
彆的不說,六國雖然人心不齊,武力堪憂,但之於音樂文學方麵,確是他秦國不能比的。
但這也都不是事,天幕不是說了嗎,他將來會統一六國的,那六國的,就是他秦國的。
不過這種事發生的如此頻繁,希望自己能記得,到時候讓六國之人遠遠地給他奏樂就行了。
【龍鳳豬一家三口愛好相似,都很喜歡駿馬,我們政哥當然也不例外,但這個愛好可不隻是李斯那句出行必乘纖離之馬的一家之言。
據傳,秦始皇擁有七匹駿馬,追風如電。
我們政哥,一個平平無奇手辦愛好者,喜歡在陵墓旁邊埋兵馬俑,兵馬俑顧名思義,自然是既有人俑又有馬俑。秦始皇對馬的看重可見一斑,除此之外,秦始皇陵還出土了震驚世界的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始皇帝已經不在乎其他的東西了。
此類傭他原計劃埋於外側陪葬坑,後人把這玩意挖出來了,那他的地宮呢?
始皇帝心頭一凜。
【雖然我政哥沒有真愛,但是卻也愛美女,尤其喜愛鄭國、衛國的女子。但我深刻懷疑,政哥主要還是喜歡唱歌好的女子,因為李斯特意強調,政哥娶回家是悅耳目的,那麼問題來了,政哥喜歡的到底是女人呢,還是音樂呢。】
劉徹表示不理解。
就不能喜歡美女的同時讓美女能歌善舞嗎?
這一點也不衝突。
【最後一個小愛好,有點地獄。那就是,據說秦始皇喜歡吃魚,但討厭魚刺,於是一道非遺名菜應運而生——皇統無疆鳳珠氽。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魚丸而已,但他卻能得秦始皇親自賜名,倒也是一段佳話。】
既然是佳話,又何來的地獄呢?
後世皇帝顯然比秦朝的曆代君主先想到了些什麼。
【所以趙高能夠如此順利地要來幾大筐鹹魚放在始皇帝的車駕之上沒有引來任何人的懷疑,不會真的是因為其餘不知情人也了解秦始皇愛吃魚的嗜好,真的打算自己在車駕上炫幾大筐鹹魚吧?
說不定就是陛下今天心血來潮,想試試鹹魚了呢。】
始皇帝:……
確實夠地獄。
他確實喜歡吃魚,但也就到今日為止了。
再者說,今日之前,他也不喜歡吃鹹魚。
都知道他不喜歡魚刺了,怎麼會喜歡吃鹹魚呢。
那些庸官,他窒息了。
【秦始皇的小愛好便先考據到這裡,下一部分,是我們荀老師那兩個偷家弟子。】
荀老師?
是說荀子嗎?
始皇帝在心裡思量起來。
荀子的兩個著名的學生,不就是韓非和李斯麼。
何謂偷家弟子?
是說李斯把韓非害死之事嗎?方才不是已經講過了嗎,為何還要再講一遍?
而在齊國稷下學宮的荀子也抬起了頭。
他的弟子又怎麼了?
【雖然荀子的學說容納百家,也有吸納法家的精髓,但其以孔子為聖人,認為自己繼承的是孔子的思想,所以普遍認為荀子屬於儒家。
但所謂荀門多逆徒,荀子的學生中唯有兩人最為著名,一為李斯,一為韓非,全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隻能說,荀老師真是辛苦了。】
荀子:……
沒事,他都已經習慣了。
這點區區小事,不足以撼動他的想法。
【但所謂逆徒,又怎麼能讓老師安穩呢。荀子一直以來,都是先秦儒家三子之一,雖然在唐宋之後漸漸沒有孟子受重視,但是其從祀孔廟的地位還是極為穩妥的。